蒙古考古遗存特征鲜明吗「蒙古考古遗存特征鲜明」
蒙古自然环境决定了其特殊的经济形态和人文景观,其考古遗存的一些基本特征并不是某个时代特有的
欧亚草原历史上的三个强大草原帝国——匈奴、突厥和蒙古都兴起于蒙古高原,这些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对世界历史进程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中国史的角度来看,至迟在战国时期,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已经开始对北方长城地带进行掠夺和冲击。一直到明代,北元对北方长城地带的威胁仍然没有减弱。这迫使历代中原政权变革作战方式、提高军事实力。中华民族不仅吸收了源自蒙古高原的文化因素,而且同时融入了来自蒙古高原民族的基因。
蒙古自然环境决定了其特殊的经济形态和人文景观,其考古遗存的一些基本特征并不是某个时代特有的,而是很多时代共有的。笔者总结了蒙古考古遗存的六种特征。
与动物相关的遗存居多
蒙古位于欧亚草原东部,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开始,气候整体上逐渐变冷,狩猎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新石器时代,虽然蒙古境内出现了农业和定居聚落,但农业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畜牧业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青铜时代,畜牧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各种家畜、与驭使家畜相关的遗物是这一时期代表性的遗物,青铜器某些部位的造型和装饰纹样也常取材于动物形象。随着畜牧业的移动性增强,游牧业从早期铁器时代开始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适合游牧生活的腰带具以及可随身携带的轻便工具、马具成为这一时期最常见的遗物。与游牧业相伴而生的是骑射技术的发展,草原上的牧民都是技艺高超的骑手,与骑射相关的武器、装具几乎成为男性墓葬中必不可少的随葬品。
从旧石器时代的狩猎业,到新石器时代的定居畜牧业,再到早期铁器时代以来的游牧业,家畜、野兽等动物是蒙古考古遗存中最主要的图像题材,用家畜殉牲、家畜肉随葬的习俗从青铜时代到蒙古时期延续不断。
石构墓葬和祭祀性遗迹居多
蒙古地区不仅地广人稀,而且居民也经常居无定所,这就要求墓葬和祭祀性建筑必须在远处容易辨认识别,不容易被破坏和移动。从青铜时代开始,东部和中部蒙古地区的居民建造在墓坑周围竖立石板的石板墓,西部蒙古地区的居民在墓上地表砌石封堆。除了这些墓葬,从青铜时代开始,还有用石头堆砌成几何形状的石堆,石堆以外用石头围成圆形或方形的类似围墙的区域,有的还有小型石堆,石堆和“石墙”组合成各种几何形状,这就是特殊的墓葬兼祭祀性建筑——赫列克苏尔。在赫列克苏尔内和石板墓附近往往还竖立表面雕刻飞驰状鹿的拟人化石柱——鹿石。蒙古境内突厥时期的很多墓葬是“衣冠冢”,这些墓葬用石头围砌成方形墓葬区域,在其东方往往有连成排的、一半埋入地下的石头——巴拉巴拉石,有的在墓葬区域附近竖立石质人形雕塑——石人。石人从突厥时期至蒙元时期一直存在,只是形制和数量有所变化。
遗址数量少
游牧民族的流动性强,相应的,从青铜时代开始,蒙古高原的遗址数量就非常少,遗存绝大多数为墓葬及与其相关的墓上建筑和祭祀性雕塑。匈奴时期开始出现城址,但大多数城址使用时间较短,城内建筑遗迹较少,文化层堆积单纯,一般只有一层文化堆积,或者没有文化层。匈奴的建城技术也主要来自中原。蒙古地区目前还没有发现突厥时期的城址,蒙古时期的城址数量也较少。只有契丹统治蒙古时期留下一些规模较大的城址,城内街道和建筑布局井然有序,城墙上有马面,城门外有瓮城,城的规划和建筑技术源自中原地区。契丹在蒙古留下的城址更接近“城市”的性质,匈奴时期“城”的性质更接近于塞堡和聚落。
匈奴和突厥时期的都城至今没有发现,推测应该是以毡帐为主体的大型聚落。真正的都城到回鹘时期才开始出现,而且明显受到中原都城的影响。
遗存断代难度大
蒙古虽然兴起了多个强大的游牧帝国,但是与强大军事实力相伴随的却是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直到突厥时期,蒙古地区才开始借用其他民族的字母创造出突厥文字,这些文字绝大多数只见于少数碑刻,没有保存下来当时的文献。蒙古帝国时期以前蒙古地区的历史,绝大多数来自于中国古代历史文献记载。蒙古考古遗存研究缺乏直接的文献依据,只能借助周边地区的文献和相关考古材料的对比分析来确定年代,有些重要历史时期的遗存仍然没有甄别出来。目前,蒙古境内历史时期的考古遗存可区分出匈奴、突厥、回鹘、黠戛斯、契丹(辽)、蒙古等六种。突厥以前的鲜卑和柔然遗存面貌如何,有待进一步甄别。
外来文化影响普遍存在
游牧经济的单一性使其必然要从周邻地区获取部分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游牧民族采取的方式一是掠夺或通过军事威胁接受贡赋和赏赐,二是控制商路。这两种方式都促进了蒙古与周邻地区的文化交流。
两汉政权和西域绿洲国家是蒙古境内游牧帝国掠夺和攫取贡赋赏赐的主要对象,由此获得的财富经帝国首领逐层赏赐给部下,成为其维持国家统治体系的重要手段。在蒙古境内兴起的匈奴、突厥、回鹘、蒙古帝国都对欧亚大陆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
蒙古考古遗存中有很多从外界输入的奢侈品,都出自贵族阶层的高级墓葬中,其来源地主要为中原和中亚地区,个别来自西亚、东欧。越高级的墓葬,随葬品中本民族传统的文化因素越少,外来文化因素所占比例越高。墓葬建筑也是如此。匈奴和突厥、回鹘的贵族墓葬,均效仿中原地区高级别墓葬的形制和结构。蒙古本地的文化传统和葬俗,往往在中小型墓葬中体现得更充分。
蒙古考古占有重要地位
草原帝国的崩溃导致居民向西、向南迁徙,蒙古高原的文化因素,也像碎片一样随着人群的迁移散布到欧亚大陆其他地区。东汉早期匈奴分裂后,南匈奴进入以鄂尔多斯为中心的北方长城地带,北匈奴在东汉中期溃败后西迁中亚,其后裔在5世纪进入欧洲。突厥强大后分裂成东、西突厥。西突厥主体位于中亚,7世纪中叶灭亡,一部分人西迁到黑海北岸的顿河和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建立可萨汗国,一直延续到10世纪末,并对早期罗斯的历史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东突厥、后突厥汗国分别在630年和744年灭亡,每次都有降唐的突厥人被安置在中国北方。回鹘在9世纪中期灭亡后,主体西迁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分别建立了甘州回鹘和高昌回鹘。新疆地区的回鹘后裔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为今天的维吾尔族。占据蒙古高原大部的契丹人被女真人打败后,一部分人西迁到今新疆及其以西的中亚河中地区,建立了西辽政权。蒙古帝国在强盛时期不仅建立了囊括中国全境的元朝,还在中亚、西亚、东欧建立了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金帐汗国,蒙古高原的文化影响前所未有地到达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可见,从出现游牧帝国时期开始,蒙古更像欧亚大陆历史上的一个间歇性出现的辐射中心,是了解欧亚大陆历史不可忽视的关键点。因此,蒙古考古是欧亚大陆考古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成为当今国际考古学界研究的热点绝非偶然。
蒙古地处亚洲内陆干旱草原的自然环境,以及南邻发达的中原农耕文明区、西邻欧亚大陆文化和贸易交流通道的地理位置,是决定其考古遗存基本特征的主要因素。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很难改变。蒙古考古遗存的基本特征不是随时代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反而不断以新的形式重复展现。
(作者系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潘玲
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官方微信公众号cssn_cn
哈拉和林的遗址保护
哈拉和林古城遗址是珍贵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对其进行考古调查、发掘研究的同时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和修整甚为必要。该遗址的考古研究工作虽取得一些成果,但仍存在破坏遗址、盲目改造遗迹遗物等问题。
1956 年,在蒙古国前杭爱省哈拉和林苏木建立“哈拉和林国营农场”,哈拉和林遗址周边地区人口逐渐增加,各种经济活动日益繁多。
遗址附近进行大面积农业耕作、建造灌溉设施、电缆、工厂等以短暂的经济利益为目的建设项目,使哈拉和林遗址受到严重破坏。蒙古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于1976~1985年组织进行的哈剌和林考古发掘研究工作结束后,未回填挖坑而且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当地居民把生活垃圾等废物倒进挖坑里,甚至某些觉悟低的人从遗址上取走砖瓦、石碑等遗物利用于现代建筑当中,导致遗址周围环境被严重污染,有些遗迹和遗物惨遭破坏。
哈拉和林古城遗址周围共有四座石雕龟趺。其中位于鄂尔德尼召庙西南12公里处的一座是未完成的雕塑品,它既无嘴脸,又无龟甲和脚掌,只凿出全身的轮廓。虽未完成雕塑,但它记录了古代哈拉和林工匠的凿石技术的发展阶段。可惜,后来当地人们出于迷信思想对其进行改造,加工成“完整的形式”,使这一历史文化遗存失去其传统风貌和文化价值。
后来,蒙古国人民、政府官员和考古工作者逐渐意识到哈拉和林古城遗址研究和保护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但是,由于资金缺乏、技术力量不足等原因,哈拉和林遗址的保护工作仍未令人满意。90 年代开始,蒙古国与日、德等发达国家合作,利用世界先进的技术与方法对哈拉和林古城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及研究,同时遗址的保护与修整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1995~1996 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蒙古国哈拉和林都城遗址的保存和修整计划》进行的蒙日联合考古调查研究过程中,两国研究人员制定了遗址的保护与修整方案,划定保护区,采取禁止遗址保护区内人们居住和进行经济活动等措施,防止遗址受到更大的破坏。2000 年,德国专家对万安宫南侧发现的四处砖窑遗址进行修整,并计划建立一座小型博物馆加以保护。这些工作解决了哈剌和林遗址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对哈剌和林古城遗址保护与修整工程的深入具有重要意义。
哈拉和林古城遗址的保护与修整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人员、专家学者及当地居民的遗址保护意识,制订科学的保护规划,采取具体的保护与修整措施;需要在城墙、宫殿遗址、传统主轴线、手工业作坊和商业店铺遗迹及出土文物等方面加大保护力度,完整地突出它们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哈拉和林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与传统,承载着一种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它记录了蒙古帝国盛衰的历史,保护哈拉和林古城遗址等于保护蒙古帝国的历史文化。做好哈拉和林古城遗址的保护与修整工作不仅对蒙古国文化遗产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深刻的影响。
考古专家发现匈奴单于庭遗址,"龙城"之谜有望揭开吗?
匈奴之名起源于古代战国时期。匈奴从汉朝时期就开始称霸中原以北,历史文献中记载着许多匈奴与中原战争的故事,匈奴几次强大、几次分裂在中华民族史上都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所创造的文化也是绚丽多彩,比如为大家所熟知的骑射战术,在当时都是最有效率和最先进的。但是对于匈奴"龙城"的发现至今以来都是史学界中一个深深的疑问和好奇。
匈奴不断侵犯中原内部,不断彰显自己的野心,周围的部落在感受到他强大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了他的附属,这是匈奴史上最为耀眼的篇章。之后就不断没落,秦始皇的残暴镇压使匈奴很快就退出了黄河一带地区,内部的分裂,行动的野蛮,观念的落后,他们不能像以前战胜强盛的中原人民,他们一再被逐出汉地,不断迁移,变得黯然失色。现在所说的匈奴单于庭"龙城",作为古代匈奴的首都,龙城既是政治中心也是经济中心、文化中心,这样的理解似乎对现在的人来说没有很大的出入。在对龙城的探索过程中,史学家,考古学家一直保持着极高的敬畏。那么龙城究竟是一所什么样的建筑呢?
就在两天前,7月17日蒙古考古学者说匈奴单于庭"龙城"已被找到。关于"龙城"现史学界能得到的最多线索大概来自汉朝,王昌龄《出塞》一诗中写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中"龙城"一词就是指古代匈奴的首都,刻画的是汉与匈奴战争的形势,也足以看出龙城在匈奴眼中的地位,当然和如今一样,龙城在古代而言也不仅仅只存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它也会依势而建,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这样的规则就使得后世发掘龙城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一个民族的统治中心必定要显示他们最根本的特征。在中国与蒙古国的联合考察过程中,对龙城的探索终于取得了重要发现,今年对蒙古国后杭爱省匈奴时期和日门塔拉三连城遗址有了重要收获,现在能够确定的是匈奴肯定建筑过此城,并且三连城是匈奴所建筑的最大面积的城池。据当场观察人员报道,此处龙城遗址建筑上存有古代汉语文字"天子单于"的残片,这就可以证明古代匈奴曾经将这一带作为他们的政治中心,匈奴也曾接触过先进的汉文化,但是不足以证明一切,古代匈奴真的被影响到统治阶级使用汉文字?
单于是匈奴的最高首领,天子是中原的最高首领,他们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相同的关系,后面的挖掘工作正在继续,三连池又能否与文献记载交相呼应?关于龙城的说法千千万万,单于是匈奴对君主的尊称,"龙城飞将"一词中人们认为龙城指的是著名奇袭龙城将军卫青,而飞将则指的是飞将军李广,两位将军都是抗击匈奴的名将,但是对于具体指某一位将军,尚无具体的定论。
此次发掘工作发现了大型祭祀型建筑台基,经考察,这座大型祭祀型建筑台基呈方形且伴有36个大型柱洞,台基旁边还清晰的留有羊头,羊骨等,这就看出龙城建筑以祭祀功能为主,进一步印证了文献中记载的匈奴祭祀活动。古代的游牧民族因为生活习性的影响,认为万物皆有灵,这种思想至今影响着现在的草原游牧民族,他们也在重大事件发生后用牛羊来祭祀。
考古队工作者人员经过挖掘还发现在"龙城"的周围不仅被两层城墙所包围着,而且在古代龙城里面是有一个人工建造的水池,经过猜想和推测,这会不会与三连池有关系呢?在大型台基的顶部并不粗糙,而是平整光滑,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这些事实都在指向这里是古代龙城的遗址。此次考古队除了发现匈奴部族的遗址之外还发现了其他部落的遗迹,他们在城市规模的建造风格方面大相径庭,建造原则方面也是具有一致性。古代匈奴部族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社会等级,匈奴本身也具有等级之分,对"龙城"而言,这绝不是普通百姓能够居住的。
很多人了解匈奴大都是从他的野蛮开始的,但是匈奴与我们华夏儿女又是同根同源,他的出现促进了民族之间文化、经济的交流,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相信他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战争。我们应该从匈奴整个民族所创造的价值出发,重新对匈奴进行了解,理解和认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