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健康之路 > 正文

引黄调蓄工程变身景区「网红景区背后的隐秘引黄调蓄工程是如何变成人造景观的」

新华社郑州5月1日电题:网红景区背后的隐秘:引黄调蓄工程是如何变成人造景观的?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孙清清、杨金鑫
风景如画的市民打卡公园,实际却是引黄调蓄工程的“变身”。近期,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河南省督察发现,郑州、开封等地市借引黄灌溉之机,行人工造湖、旅游开发之实:
3个亿的投资中,灌溉配套工程预算只有300多万元;地方政府斥巨资打造优美湖景,调蓄灌溉配套工程却多年搁置“只进水不出水”……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黄河流域一些城市热衷围水造景,进一

新华社郑州5月1日电题:网红景区背后的隐秘:引黄调蓄工程是如何变成人造景观的?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孙清清、杨金鑫

风景如画的市民打卡公园,实际却是引黄调蓄工程的“变身”。近期,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河南省督察发现,郑州、开封等地市借引黄灌溉之机,行人工造湖、旅游开发之实:

3个亿的投资中,灌溉配套工程预算只有300多万元;地方政府斥巨资打造优美湖景,调蓄灌溉配套工程却多年搁置“只进水不出水”……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黄河流域一些城市热衷围水造景,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利用的严峻形势,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小标题)引黄调蓄工程变人造景区,旅游兴旺周边地价上涨

开封西湖是当地远近有名的景观公园,沙滩、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彩色步道、高端楼盘环湖而建。不过,很少人知道,开封西湖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开封市黑岗口引黄灌区调蓄水库工程。

黑岗口引黄灌区调蓄水库工程引的是黄河水,功能以灌溉为主,并结合城市供水、防洪及生态环境等综合利用。该工程由水库引水及上游河道整治工程、水库工程、水库扩建工程、马家河综合治理工程等4部分组成,合计占地7000多亩,总投资9.1亿元。

2014年5月,水库引水及上游河道整治工程、水库工程和水库扩建工程完成主体建设并通水。

2019年5月,作为下游配套工程的马家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工建设。不过,由于工程在开工前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非法占地1280亩,其中耕地629亩,被自然资源部门责令停工。目前,河南省政府已经批复了农用地转建设用地的手续,土地指标已报国务院待批。由于这个波折,水库蓄水多年,马家河综合治理工程至今未完工,导致水库调蓄灌溉和供水功能未完全发挥。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当地却从2015年起以开封西湖的名义全力打造旅游景区,并于2017年5月以马家河综合治理工程名义再次申报扩建西湖二期。目前,扩建项目已基本完成湖区挖掘工作。

如今,开封西湖因风景优美而声名鹊起,当地媒体曾报道,开封西湖一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成为热门网红打卡地。与此同时,开封西湖周边高端楼盘聚集,成为市区地价、房价的“高地”。

无独有偶。郑州中牟县牟山湿地公园原名中牟县三刘寨引黄灌区调蓄工程,同样是借引黄灌溉之机建设的人工湖。

因地制宜建设自然湿地公园本是一件好事,但当地不顾水资源禀赋、不惜违规占用耕地,硬是把一个A类农业建设项目,搞成招商引资的旅游开发项目。

2017年7月,三刘寨引黄灌区调蓄工程完成蓄水的主湖面被当地政府开发成为湿地公园,旅游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游客络绎不绝。

牟山湿地公园分为北园、南园和东南园,可谓处处是景、步步是画。目前,已基本完成3个湖区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水域面积达到788.55亩,总占地2866.58亩,配套建设绿化95.16万平方米,总蓄水量158万立方米,年引黄河水量305万立方米。但是,这个总投资3亿元的农业灌溉项目,灌溉配套工程预算只有300多万元。

“由于人工湖的形成,周边地价上涨,给当地财政带来很大收益。”当地住建部门一位工作人员说。

(小标题)督察组提出工程三大“硬伤”

为什么要建设引黄调蓄工程?开封市水利局副局长梁群力说,河南省是粮食核心区,农业灌溉主要依赖于黄河水。近年来黄河调水调沙,通过水库大量泄水,冲刷下游河道淤沙,河床下切,流量在500立方米每秒以下时取水很难,需要靠水泵抽水满足生产生活供水需求。为解决灌溉供需不均衡的问题,在灌区兴建引黄调蓄工程,可以“丰蓄枯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于郑州、开封两个引黄调蓄工程提出以下问题:

一是借调蓄灌溉之机行人工造湖之实。

督察发现,中牟县三刘寨调蓄工程以引黄调蓄工程报批,但在建设过程中没有考虑调蓄灌溉功能,配套提灌工程至现场调查时仍未建成。此外,下游干渠被垃圾堆满,灌区农田多年来只能使用地下水进行灌溉,进一步加剧地下水资源压力。

“新华视点”记者近日实地走访,在黑岗口引黄灌区调蓄水库工程南侧看到,相关部门已采取临时措施疏浚打通马家河原河道,调蓄水库可通过马家河向惠济河灌区补源供水。此外,三刘寨引黄灌区调蓄工程的配套提灌设施已建成,并与灌区西干渠连通,实现通水。

二是黄河水资源浪费严重。

督察发现,河南省水利厅批复同意三刘寨调蓄工程每年引黄河水量为305万立方米,但该工程在未发挥灌溉功能前提下,仅受自然蒸发和下渗影响,每年引黄河水量就远超许可水量。

据统计,2018年至2020年,三刘寨调蓄工程以生态应急补水名义,共向河务部门申请引黄河水2000余万立方米,大量黄河干流水被白白浪费。黑岗口调蓄工程为补充蒸发和下渗损失水量,保证景区湖面水位,每年从黄河干流引水达数百万立方米。

三是未批先占、违规取水问题突出。

三刘寨调蓄工程在未取得合法用地审批手续情况下,即擅自占用中牟县大孟镇集体土地902亩,其中耕地775亩。且该项目取水许可证明确的用水途径为农用水,实际却均以应急生态用水名义引取黄河水。开封西湖二期项目开工前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非法占地1280亩,其中耕地629亩。

(小标题)给“挖湖”戴上“紧箍咒”

事实上,郑州、开封的问题只是黄河流域多地热衷人工造湖的缩影。近年来,针对一些北方城市热衷围水造景,占用耕地、破坏生态的乱象,中央和有关部门多次提出整改要求。

2020年1月,自然资源部通报2019年耕地保护督察有关情况时指出:2017年以来,有1368个城市景观公园、沿河沿湖绿化带、湖泊湿地公园、城市绿化隔离带等人造工程未办理审批手续,涉及耕地18.6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5.79万亩。有的甚至破坏耕地挖田造湖、挖田造河,凭空建设人工水景。

黄河是我国大江大河中第一个进行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河流,其天然径流量居全国第五位,仅为长江的6%,却以占全国河川径流量2%的有限水资源,灌溉了全国13%的粮食产量。当前,黄河流域地表水开发利用率和消耗率已远超黄河水资源承载能力,水资源短缺已是黄河面临的最大挑战。

早在1987年,国务院就批准了《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该方案分配基数采用的黄河天然径流量为580亿立方米。在多年来黄河流域降水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黄河水资源量却在减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水利工程增多加剧了水面蒸发。

有水利专家表示,引黄调蓄工程可以“一水多用”,改善城市局部小气候,惠及市民生活。但是,无论如何,黄河水不能“只进不出”,调蓄工程必须以农业灌溉功能为主。未来应进一步严格对引黄调蓄工程项目的审批,加强过程监管,杜绝类似现象再度发生。(完)

引黄调蓄工程变身景区「网红景区背后的隐秘引黄调蓄工程是如何变成人造景观的」

河南多地引黄河水大造人工湖,当地官员一句话道破玄机,他究竟说了什么?

最近全国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后,督察组在河南的的时候发现,有一部分的引黄河灌溉工程至今都已经荒废无法使用。这黄河灌溉工程原本是为解决这些地区的农业方面用水困难而修建的,但是如今已经这些灌溉渠道已经荒废,而且渠道也已经杂草丛生,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垃圾。那原本黄河引流到这里用于灌溉的水到底都去了哪里。

随着调查事情的真相最终也被解开了,这些黄河的引流都被引流到了人工湖水里,黄河的河水被引入了湿地公园中,而这些类型的项目报批的时候说的是农业灌溉为主兼顾景观报批,但是最终的结果是大部分的水都会用于人工景观。人工景观的项目可以很好的提升周围的地价,地价提高了就可以进行房地产等相关的商业投资,提高财政收入。国家投资农业灌溉花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但是最终的在农业方面的收效甚微。

人工景观是人们在室外建立的一种模仿简单的大自然生态系统的风景。人造景观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生活的享受和旅游。通过人工景观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里聚集,从而可以最大的发掘这里的旅游价值,如果将人工景观和房地产结合后,同样也可以加大房地产的投资,创造更大的财富。

如今黄河引流的水用于农业灌溉的基本没有多少。那农业的灌溉用水都是怎么办。据了解河南的这些地区的农业用水都是用挖井的方式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的。这样的做法其实对农业用水是远远不够的。这样长期下去,就会造成农业区域的地表下沉,下沉的地表会被地下的碎石头侵蚀,最终失去土壤的活性,将不再适合种植,最终人们还是要会自己承担后果。

引黄调蓄工程变身景区「网红景区背后的隐秘引黄调蓄工程是如何变成人造景观的」

河南多地引黄河水打造人工湖,用的却是引黄灌流的水,这背后有什么玄机?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引黄灌溉对黄河流域农业生产意义重大。但近期有群众反映,投建了8年的郑州市中牟县三刘寨引黄灌溉工程至今仍无法正常使用。

引黄灌溉工程

据了解,三刘寨引黄灌溉工程是2013、2014年河南省A类重点建设项目,主要解决中牟县大孟、官渡等乡镇3.5万亩灌区的农业用水难题。而大多数河道已经杂草丛生,有的甚至被各种垃圾填满,河道完全被填平。

以城要水

一些地方不顾“以水定城”的原则,往往选择了一条“以城要水”的道路。要在2020年将市域水域面积从156.9平方公里增加到211.66平方公里。此外,新乡、焦作等地也都存在以农业灌溉和生态保护修复为名大造人工湖,黄河水资源浪费问题十分严重。

如何保护黄河生态

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上游要以三江源、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等为重点,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水土保持不是简单挖几个坑种几棵树,黄土高原降雨量少,能不能种树,种什么树合适,要搞清楚再干。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建设旱作梯田、淤地坝等,有的地方则要以自然恢复为主,减少人为干扰,逐步改善局部小气候。

对汾河等污染严重的支流,则要下大气力推进治理。下游的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

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尽管黄河多年没出大的问题,但黄河水害隐患还像一把利剑悬在头上,丝毫不能放松警惕。

要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必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要完善水沙调控机制,解决九龙治水、分头管理问题,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减缓黄河下游淤积,确保黄河沿岸安全。

黄河水资源量就这么多,搞生态建设要用水,发展经济、吃饭过日子也离不开水,不能把水当作无限供给的资源。“有多少汤泡多少馍”。

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jiankang/63215.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云南永善建设脱贫致富示范区项目「云南永善建设脱贫致富示范区」 下一篇:建行系统故障支付转账失败上热搜附回应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