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同为皇帝汉朝谥号2字明朝17字清朝23字字越来越多
谥号起源于西周,是古代皇帝,还有诸侯和文臣武将等社会地位极高的人物死后,根据其一生功过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在秦朝时被废止,汉朝时重新启用。
可以说商朝创造的庙号制度,还有周朝创造的谥号制度,对于中国古代的皇帝一生功过评价起到了很大作用。
诸如说我们看古装电视剧,或者看古籍记载
庙号是中国古代皇帝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商朝。按照“祖有功宗有德”标准,一般开国皇帝是祖,后继之君有功德者为宗。在周朝和秦朝时期被废止,自汉朝开始恢复起用,从此一直延用了两千年之久。
谥号起源于西周,是古代皇帝,还有诸侯和文臣武将等社会地位极高的人物死后,根据其一生功过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在秦朝时被废止,汉朝时重新启用。
可以说商朝创造的庙号制度,还有周朝创造的谥号制度,对于中国古代的皇帝一生功过评价起到了很大作用。
诸如说我们看古装电视剧,或者看古籍记载,不少朝代之人说起本朝开国皇帝,都是我“太祖高皇帝”如何如何的。
这种称呼就是典型的以庙号加谥号的称呼,“太祖”属于庙号,一般大一统王朝开国皇帝的庙号,不是太祖就是高祖。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像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和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庙号都是世祖。
“高”字则是谥号,而且还是谥号中最好的一个字。在谥法中是这样解释:“德覆万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帱同天曰高”。因此“高”字一般是上给大一统王朝开国皇帝,以此彰显开国皇帝无以复加的功绩。
可以说庙号和谥号都可以概括皇帝的一生功过,尤其是谥号,比之庙号来说,更是可以高度概括一个皇帝的生平。
当然后来这种情况却颠倒了过来,庙号比谥号更具有客观公正性,谥号也是字数越来越多,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宋安之来一一道来。
这二者其实一开始都是相当客观公正的,以庙号来说,开创时期的商朝,前后相传17世31王,只有太高世中四种庙号。到了汉朝恢复使用庙号以后,西汉12帝,只有4帝拥有庙号。像文景之治中的汉景帝,都没有庙号。
至于谥号,像春秋战国时期的君主谥号,就很是客观公正。诸如战国时期进行胡服骑射改革,使得赵国迅速强大,甚至可以跟秦国抗衡,但自己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反复复,最终落得饿死沙丘凄凉下场的赵武灵王。
他的谥号“武灵”二字就很有意思,“武”字在谥号中是极具赞美之意,“灵”字在谥号中则是极具贬低之意,很是符合赵灵王这英明神武却又昏庸糊涂的矛盾一生。
秦朝废止谥号,汉朝恢复起用以后,谥号依旧很是客观公正。
除却汉太祖刘邦和汉世祖刘秀这两个开国皇帝谥号与众不同,一个是“高”,一个是“光武”。其他皇帝都是2字,而且都是以孝字开头,毕竟要以孝治天下。而孝之后的一个字,则是可以全面评价皇帝的一生功过。
像汉文帝刘恒,谥号“孝文”。关键就是这个“文”字,可谓是美谥之一,主要意思是“经天纬地曰文”。
正因为汉朝皇帝谥号只有2字,所以后世称呼汉朝皇帝都以谥号简称。诸如汉武帝刘彻,“汉”的意思是他处于汉朝,“武”的意思是他谥号“孝武”,简称“武”,至于这个帝就不用解释了,自然是皇帝意思,可谓简单明了。
不过后世随着时间推移,君权越来越集中,皇帝的限制被一步步削弱,庙号和谥号就开始慢慢失去客观公正性,是越来越泛滥。
汉朝以后,割据政权开始滥用庙号。诸如曹魏政权有三祖,不过割据政权毕竟只是割据一方,不具有大一统王朝那样的代表性。
等到了大一统唐朝,则是彻底意味着庙号和谥号的滥用。因为随着君权的进一步集中,皇帝权力越来越大,不像汉朝皇帝那般有着诸多限制,自然是开始随心所欲,不用害怕臣下敢非议。
所以老皇帝死后,新皇帝为表孝心,为了展现自己,是统统都上庙号,从此自唐朝开始,除却亡国之君,一般是皇帝人手一个庙号。
不过唐宋时期,皇帝上庙号还算讲究,还有一定的客观公正性,不是说是皇帝就上好庙号,而是根据功绩上或褒或贬的庙号。尤其是宋朝的皇帝庙号,就比较奇特而贴合实际,所以有真宗、徽宗、钦宗、宁宗、理宗、度宗等特殊的庙号。
同时谥号也是越来越多,自唐高宗李治时期,皇帝的谥号就开始越来越长。唐太宗李世民给父亲唐高祖李渊上谥号“太武”,他死后,一开始儿子唐高宗给他上谥号“文”。
刚开始看上去还挺正常的,李世民称呼为唐文帝也可以。但是后来唐高宗开始为父亲加谥号为“文武圣皇帝”,这么一开头,唐玄宗时期又为李世民加了两次谥号,第一次加谥为文武大圣皇帝,第二次加谥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唐高祖李渊也是沾了儿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光,唐高宗改了父亲的谥号,祖父也不能忘记,改谥祖父为神尧皇帝。唐玄宗时期改唐太宗谥号,也改了唐高祖谥号,最终定谥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随着自唐朝开始,皇帝谥号字数越来越多,是越来越泛滥,多是美谥之词,实际上已经是无法对于皇帝一生功过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时候庙号反而取代了谥号的评价作用,对于皇帝的一生功过起到了盖棺定论的作用。
到了明清时代,皇帝的谥号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他的谥号为“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有着21个字。
明太祖朱元璋之后的明朝皇帝,则是有着17个字谥号。
到了清朝,应该是为了显示自己比明朝更进一步,在谥号字数上是全方面超越。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谥号有25个字,可谓是史无前例。他之后的清朝皇帝谥号也是有23个字之多,比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还要多。
当然努尔哈赤的谥号也经历了三个历程,第一个历程是他死后,儿子清太宗皇太极为他上谥号为“武皇帝”。这个谥号其实很公允,因为严格来说,努尔哈赤只是清朝的奠基人,不是开国皇帝,真正的开国皇帝是皇太极。
而且他建立的后金政权,都没有统一关外,在皇太极时代才统一了关外,降服了李氏朝鲜和漠南蒙古,使得清朝有了入关夺取天下的实力。
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也就是一个汗国而已,连割据政权都算不上,给他上割据政权开国皇帝多用的“武”字谥号,其实已经很不错,是名副其实。
但是到了清朝第一位入关的皇帝顺治帝驾崩以后,汉大臣认为,顺治帝是清朝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第一位皇帝,宜上“高”这个最好谥号。
但是辅政大臣鳌拜不同意,认为这是在贬低关外时期二帝,于是为了提高努尔哈赤的地位,直接将皇太极给努尔哈赤定的“武”字谥号改为“高”字谥号,努尔哈赤就这样成为太祖高皇帝,这是他谥号之路的第二个历程。
后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努尔哈赤的地位,努尔哈赤被累谥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这是努尔哈赤谥号之路的第三个历程,他的谥号字数之多,美溢之词之多,可谓是前所未有。
那么谥号字数这么多,而且都是美溢之词,是不是意味着谥号已经彻底没有了客观公正性评价的作用呢?
其实谥号还是具有一定的客观公正性评价作用,因为谥号字数太多的话,就以最后一个字为主谥号,代表对这个皇帝的主要评价。
像明太祖朱元璋和清太祖努尔哈赤,他们的谥号字数最多,最后一个字依旧是“高”,是大一统王朝开国皇帝中多用的谥号中最好的这个“高”字。
还有像明成祖朱棣的孙子朱瞻基,死后上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一般后世人简称其为明宣宗,本朝人则是多称呼为宣宗章皇帝,宣宗自然是庙号,“章”字则是谥号中最后一个字,也就是主谥号。
而随着庙号和谥号的滥用,明清时期又是一世一元制,除却明英宗和皇太极都是两个年号的特殊情况,一般皇帝都是一辈子用一个年号。
所以称呼明清两朝皇帝,一般以年号代称,诸如清圣祖玄烨,在位时期年号康熙,因此一般称之为康熙帝。
当然也可以以谥号代称,毕竟谥号字数再多,也有一个主谥号。但是时代不同,称呼起来也不合适了。
像努尔哈赤如果以谥号简称,如同刘邦称呼汉高帝那样,他得称呼为清高帝,这个称呼是不是挺奇怪的?
清世祖福临,主谥号为“章”,简称为清章(账)帝,合适吗?
还有乾隆帝,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如果按照主谥号简称,得称呼清纯帝,清纯后面加一个帝,这样不是更奇怪吗,听着就想笑。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谥号和庙号太过滥用,尤其是到了清朝,皇帝不论功绩如何,一般都是好庙号和谥号招待,以不客观公正的庙号和谥号来简称一个皇帝,太过褒义的词,反而会使得不了解这个皇帝生平的人,下意识通过庙号或谥号认为这个皇帝不错。
像大家熟悉的割地赔款的道光帝,庙号宣宗,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宣宗是一个好庙号,主谥号“成”字也是一个好的谥号。
称呼他为清宣宗或者清成帝,如果不了解他的生平,就看这个称呼,还以为他是一位有为之君,其实并不是。
而且明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大一统王朝,很多皇帝的庙号在之前朝代早被多次使用,虽然可以前面加上朝代名字区分,但是也容易使人混淆。
诸如称呼唐朝皇帝,一般以庙号代称。像太宗、高宗、宣宗等庙号,唐朝有之,清朝也有,两个朝代都以庙号称呼,即使可以以朝代区分,但区别性并不是太明显。
所以明清皇帝,一般以年号代称,这种称呼独特,可以同其他朝代更好地区分开来。再次则是以庙号称呼,像拥有两个年号的明英宗和清太宗,就是以庙号称呼。
至于以主谥号简称,则是没有多少,毕竟清高帝、清章(账)帝、清纯帝这样的称呼,实在是拿不出手啊!
最多就是像前文说的那样,以庙号加主谥号那样称呼。诸如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这般。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中国大历史,更多独特视角,原创文章请持续关注~
#头条群星8月榜#
为什么古代有些帝王的谥号是两个字的?
谥号最初用一个字,后来有两个字的,例如战国时赵武灵王裤蔽、洞樱魏安厘(僖)王,还有三个字的,例如贞惠文子;后世又有增字纳纯丛,甚至多至一长句的。谥号的字数,从一个字开始,发展到后来用好多个字,简直成了褒义词堆砌。在一个字或者几个字的情形下,人们一般用谥号称呼皇帝,比如隋炀帝。
但是从武则天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即自己定谥的先例。其实质由客观地评判变成了一味地溢美,字数的增加是溢美程度的发展。唐代对殁世皇帝简称谥号。明朝皇帝谥号十六字。清朝皇帝谥号为廿二字。字数这么多,当然就无法当名字叫了,只是在特定场合用。
清朝皇帝谥号 为什么这么长?
因为毕搭清代将前朝谥法制度加以承袭修改,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规范的谥法制度。
清代帝后谥号的基本格式为:褒扬语加总谥号。而帝后谥册、谥宝上,往往在谥号前冠以庙号,即庙号加褒扬语加总谥号早袜。
关于帝后谥号的最终字数,清代有严格的明确规定。嘉庆时,鉴于太祖努尔哈赤尊谥已加至二十四字,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圣祖仁皇帝尊谥已加至二十二字,列后尊谥则已加至十六字。
遵照“颂美无穷而尊崇有致”的惯例和乾隆遗训,决定“列圣尊谥陆数激已加至二十四字,列后尊谥已加至十六字不复议加”。
扩展资料
在清代的典籍记载中,上谥号和加谥是帝后大丧仪中的重要礼节之一,其程序极其繁复严格。首先,在大行皇帝崩逝后不久,即由嗣皇帝发布谕旨,为前朝皇帝或皇后的事迹评介定下基调,命九卿王公议谥。
九卿王公根据其一生的功绩,谨慎地拟定出谥号和庙号,并说明因由,专折上奏嗣皇帝,称为议谥。嗣皇帝接到折请后,在九卿王公拟定的谥号、庙号上圈点,称为定谥。然后钦天监选定上谥吉日,由礼部以恭上尊谥礼仪具奏皇帝,获准后便依照执行。
清代帝后谥册、谥宝按定制由内务府承办,但由于其为宗庙重器,并非一两个部门所能完成。从采料、琢型到镌刻,要牵涉很多环节,耗工费时。
谥册制成后,皇帝亲自奉安于太庙中,称为进册宝仪。吉期到时,礼部尚书到乾清门奏请行礼。皇帝行至太庙街门,在导引官的引导下至采模正中黄案前恭视玉册、玉宝。在香案前进香后,由奉册宝王公大臣进至案前,恭奉册宝于亭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谥号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庙号、谥号为何清朝皇帝有这么多让人分不清的称谓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