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后期为何人才凋零「聊聊三国后期人才匮乏的原因」
无论是蜀汉的关羽、张飞、赵子龙及诸葛亮还是孙吴的孙权、周瑜、黄盖;更不用说曹魏的一代枭雄曹操,这些数一数二的军事、政治人才为三国时期的历史增添了别样的景色。
但是,无论怎么细数这些英雄豪杰,朗朗上口的往往都是在三国初期的人物,仿佛到了三国后期就出现了人才的断档。但是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应该有自己的人才储备,三国初期及后期明显的人才断档是对当时历史环境变化的一种体现。政局逐渐稳定,统治者以维稳为先东汉末年,群雄逐
东汉末年,战火纷飞,三国初现,相互牵制,动荡的社会背景也伴随着英雄的出世。
无论是蜀汉的关羽、张飞、赵子龙及诸葛亮还是孙吴的孙权、周瑜、黄盖;更不用说曹魏的一代枭雄曹操,这些数一数二的军事、政治人才为三国时期的历史增添了别样的景色。
但是,无论怎么细数这些英雄豪杰,朗朗上口的往往都是在三国初期的人物,仿佛到了三国后期就出现了人才的断档。但是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应该有自己的人才储备,三国初期及后期明显的人才断档是对当时历史环境变化的一种体现。
政局逐渐稳定,统治者以维稳为先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期间风云变幻,英雄辈出。三国前期人才可以说呈现井喷之势,这可能是时势造英雄的最好体现。
到了三国后期,却出现了大量的人才断层,即使蜀汉拥有诸葛亮这样的军事人才,到了三国后期虽然苦心孤诣,但也难以为继。
时势造英雄,可以说是当时状态的最好总结。三国初期,群雄逐鹿,当时的环境就渴求着英雄与人才。
当时战火纷飞,人民群龙无首民不聊生,所以当时最需要的人才就是精通军事、武功、谋略的领导型人才,刘备、曹操就是这样的领导型人才。
那些即使不能全面地达成以上要求,但某几点却是非常亮眼的,就可以成为“王佐之才”,蜀国的诸葛亮、吴国的周瑜、鲁肃等等,就是这样的人才。
这些“王佐之才”可以说是能文能武、综合素质极高。不单单可以成为领导的左膀右臂,更可以承担部分领导职能。
这些“王佐之才”本身就有着称王之能,但在三国时期,儒家思想也对当时的思想产生影响,对于王朝血统的崇拜也对这些人才道路的选择有了影响。三国时期令人耳熟能详的英雄大多不是国家统治者,而是这些“王佐之才”。
但是到了三国后期,社会逐渐平定,三国鼎立成为了相互牵制的存在。百兴在连年战乱之中得到了喘息之机。
这个时候社会生产也渐渐恢复,人们的生活逐渐回归正轨,所以这个时候对战时人才的需要大幅下降,统治者需要的就是善于处理社会事务的人才。
社会发展初期,统治者的关注点也就开始着眼于培养处理政务的人才,而战时人才们因为体力康健加上年华正盛,所以在社会发展初期并不缺对应的人才。
但是当重点偏向政务人才之后,往往就会掀起民间风潮,所以整个社会也向成为政务人才发展,到了三国末期,给予人深刻印象得人才就变得匮乏。
社会环境变化,人才显露方式发生变化三国后期虽然有小规模战争,但是整体态势较为温和平缓,谋士或者武将即使拥有超高的个人技术及战略素养,但并没有适合发展展示的平台,并没有办法被统治者发现。
如果并不能让统治者从人群中辨别出来,自然也就谈不上提拔与培养了。
东汉末年,土地兼并司空见惯,庄园经济占到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统治地位,全国土地大部分都集中在门阀士族与地方豪强手中,中央财政在破产边缘岌岌可危。
这个时候行政体系已经全面崩溃,百姓民不聊生,战争瘟疫等大规模削减人口数量的危机同时降临在这片土地上,全国人口呈现断崖式下跌。
社会从人多地少的情况直接变成地广人稀,各大主战场也出现了大量无主之地。
当三大政权取得各自政权区域之后,统治阶级将无主基地重新划分,无地农民来此屯田,扩充国力,各地豪强尽数消灭。
在人口稀少的三国初期,人才更容易被发现,各大政权因为士兵较少,并不能爆发大规模的战役,所以更依赖军事人才来领兵作战。但是到了三国中后期,人口增加,其战争规模变大,统治者更依赖的就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国家的综合国力成为了相互之间博弈的基石,也成为了决定成败与否的决定性条件。
三国后期的军事政治局面与三国前期差别极大。战事多在国境线附近开展的大兵团拉锯战,各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相差不大,双方可以说是势均力敌。
各个战争互有胜负,但也只在边线范围内相互影响,并不动摇根基。也正是因为不可以动摇根基,所以双方统帅都更愿意采用保守且谨慎的战略战术,奇袭、偷袭等战略都被否决了。
而三国战乱时期,虽然各个国家之间相互敌对,但也有通力协作只是,所以在政局稳定之后,统治阶级更希望采用政治手段来取得。
而且为了保证自身的战力,统治者会更偏向采用老将、名将来带领主力部队作战,新人并不能得到好的锻炼机会。即使新人有了上场机会,对面却是一名身经百战的、经验丰富的战争人才,且新人往往拥有大量理论知识,但也非常缺乏实战经验,到最后仍然不敌。
三国后期战争规模较大,但是却多为国境线内反复拉扯的阵地战,三国初期相对较小的战争规模更能体现出文臣或者将军谋士发挥个人才能与战争艺术。
三国初期的战争更能体现出英雄的个人色彩,在没有人员优势的情况之下采用奇袭、夜袭等等战术来获得优势,这样的情况更能突出人才的作用。但是到了三国后期,再不会出现这样的战况,也就没有个人发挥才能的余地。
即使拥有很强的个人素质的战略选择,但没有变现平台,都没有办法对战场产生影响,统治者无法见证成果,自然也无法获悉人才的存在。
人才选拔的机制发生变化汉朝不再以贵族为尊,修正了非贵族不得入仕的世卿世禄制度,而改用了可以自下而上推举人才的察举制。
虽然统治阶级在汉朝初期可以很好地执行察举制的制度,但是到了朝代末期,察举制有很大随意性的弊端因政局腐败的原因暴露无遗,大量寒门出身的人才报国无门。
东汉末年,中央政府彻底失信,正式人才的选拔也就终端运作,所以这个时候非正式选拔人才的机制就成为了当时选拔人才的唯一机制,更多寒门出身或者平民出身的人才也就从人后走到了人前。
再加上三大势力的统治者对人才渴求不已,求财力度极大,吸引了无数人才前来投奔。
三国鼎立之后,局势趋于稳定,国家机器开始全面恢复运作,这个时期正统地正式选拔机制也从新成为了主流方式,九品中正制成为了当时曹魏的人才选拔方式。
九品中正制考察人才的基本标准中包括了人才的家庭出身和人才本身的品德与能力,两者综合之后确定这名人才的品级,在对应品级给予相应的职务。
这样的人才选拔机制使得人才选拔的权利从地方收回中央,由上级直接任命和选拔人才,压制地方势力,有利于巩固中央政权,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而且当时的社会家庭中,拥有战时经验的家庭因为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所以更容易培养出行政及军事方面的人才,当权者可以更好地利用前人的经验,提高选拔人才的效率。
但是到了三国后期,九品中正制中也没有摒弃掉察举制中选拔者的主观能动性缺点,“行状”这样没有办法确定统一的指标往往会被随意解释,逐渐偏离了初衷,中上级及高级职位都被大族名士垄断,寒门及平民出身的人才再一次被挤出了政治及军事的舞台之外,报国无门的情况再次出现。
除了曹魏采取九品中正制,孙吴及蜀汉两国仍然沿用东汉时期的旧制,所以豪门贵族垄断高级官职的情形仍然存在,基层人才向上层流动的机会很少,社会缺乏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无法选拔人才,人才断层的情况在后期自然体现出来。
总结时势造英雄,在这篇文章中核心的观念便是如此。人民往往更容易看到在台上发挥作用、带领军队东征西战、赢得一场又一场胜利的那些人。人才的选拔、培养、展示都是先决条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人才都会被埋没。
三国初期,战争规模小,更依赖领导者的军事谋略,又因为人口大规模下降,人才的选拔也就不再严格,人才就如雨后春笋一般。
但是到了后期,老一代的人才淹于岁月、中生代的人才锻炼机会减少,而新生人才即使拥有大量的理论基础却完全没有经验;人才选拔机制也不再适用于当时的社会。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之下,大量人才被埋没,三国后期人才产生了匮乏之像。
参考文献丁邦友.魏晓明.人才资源与三国鼎立【J】广东社会科学,1996(5)
阎步克 .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86.
易明.三国后期人才匮乏原因探析【M】中国领导科学2022(03)
强者层出不穷的三国为什么后期面临人才匮乏,可悲可叹?
在我看来这一点也不可悲,也不可叹,相反是一件可喜之事。
相对于三国前期人才辈出,曹魏有五子良将,郭奉孝,贾诩,荀氏家族等等,孙吴有四大都督,周瑜,吕蒙等,还有甘宁,凌统,周泰等猛将,蜀汉有五虎上将,庞统,法正,孔明等等。后期的三国从数量上来说的确是少了很多,而且从质量上也无法与前期相比。这个原因主要有二方面:
一、时期
三国早期,人才是怎么出现的呢?就是大家四处去找,比如诸葛亮是被刘备找到的,或者前投奔,比如鲁肃投奔孙权等,还有就是征召的,比如司马懿就是被征召出才的。虽然唯才是举是曹操选拔人才的方式,但实际上孙权和刘备也一直用这种方法。
那个时候人才能出现的机率是很高的,同时他们为了自保或者强大,如同战国时期那种对人才的渴求一样的求贤若渴。
当三国稳定之后,这三个国选拔人才不再是唯才是举,而是迅速世家化,很多官二代迅速上位。比如关羽,张飞的后代,荀氏家族,陈群的陈姓家族,东吴的陆逊的陆家等等,他们的子弟迅速占领了统治者,形成了一个即得利益团体。
这样就压制了很多人才出现的渠道。人才渠道变少,那么人才出现少就很正常了。
二、机会
第二点还是机会,这是什么机会呢?因为三国后期基本不像前期一样城头变幻大王旗,已经基本稳定了。战争的次数也不再那么频繁,相对来说人才想脱颖而出的机会就少很多了。
这一点在我看来是天大橘棚的好事,因为三国所谓的人才都是谋略型的人才,不是实用性的人才。像马钧,华佗等人只能进入方伎之列。
谋略型人才少了说明社会稳定了,老百姓能够苟活在世界上了,这是天大的好事。战国,和三国人才辈出这是好事吗?
当然不是好事,因为代蔽桐价就是老百姓的高死亡率,没有一个人愿意生活在乱世之中。正因为三国混战,使得中原人口锐减,才为后面匈奴、鲜卑、羯、羌、氐在中原地带建立国家创造 了机会。
我们现在坐在这里喝着茶讨论着这些将领的谋略,却不知道圆并则他们名气的背后是百姓的流离和累累白骨。
所以在我看来这种人才变少,不是坏事是天大的好事。
为什么三国后期的人才凋零了?
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当时三国前期他有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一个斗争,而且每一个集团他们都咐尺缓是一致对外的,里面的每一个文臣武将表现得非常的突出,比较明显,可是到了后期的时候,却不是这个样子的。到了后期,虽然说他们之间还是会有争斗,但是主要都是一些内部争斗比较激烈。在那个时候,如果说每个集团的内部全部都能够做到一致对外的话,那蜀汉和东吴根本就不会那么快就灭亡。
所以说在后面的时候,并不是说三国的人才凋零了,其实每个国家的人才都非常的多,只不过是他们的精力全部都是用在了内战上面,没有对外,他们全部都在内部消耗,利益之间的计算互相残杀。如果说他们能够一致对外的话,一定会名垂青史,并且被大家所熟知,可是他们却都是在内斗。
所谓时势造英雄,其实每个时代都不缺少人才,哪怕是在一个非常混乱的时期,也会有很多的人才辈出。之所以在那个时间让我们英雄辈出,其实是衡模跟当时的大背景有很大的一个关系。在早期的时候,一个混乱的朝政背景之下,平头百姓一个一个地粉墨登场,他们站在历史的一个大舞台上面,去挥洒着自己的聪明和才智,这样的话,也让大家知道了他们。
在和平时期,依旧有很多的能人异士,而且当时社会的一个进步和和平,都跟这些人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实就是因为他们这些人的默默付出,才能够使得社会一直在困圆朝前发展。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去相信什么时期人才多,那是因为每个年代的人使命不同而已。所以整体来讲的话,它的能人异世的确是后期弱于前期,但是不能够说没有人也不能够说是凋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