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 黑白相间「黑白相间的大熊猫如何在彩色的自然界中躲避天敌」
为什么同为熊科,每一种熊毛色都不一样呢?动物斑斓的毛色为世间色彩添上极其浓厚的一笔,毛色随着动物的动态辗转,给予眼睛莫大的刺激。对于同一科的动物来说,不同的毛色也成为了区分它们的标志之一,比如熊科又有棕熊、黑熊、北极熊、大熊猫等等。那么,不同熊身上的毛色,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踪述君翻阅文献发现
作为熊科的一员,不同于棕熊、北极熊、黑熊等这类体积巨大的凶兽,大熊猫总是能获得人类更多的注意与偏爱,归根究底,离不开它可爱的面容和黑白相间的毛色。这篇文章,踪述君将带大家揭秘熊猫那神奇的毛色。
为什么同为熊科,每一种熊毛色都不一样呢?
动物斑斓的毛色为世间色彩添上极其浓厚的一笔,毛色随着动物的动态辗转,给予眼睛莫大的刺激。对于同一科的动物来说,不同的毛色也成为了区分它们的标志之一,比如熊科又有棕熊、黑熊、北极熊、大熊猫等等。那么,不同熊身上的毛色,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踪述君翻阅文献发现,熊毛发的色素主要由体内黑素的种类分布、数量和质量所决定的,而上述所提到的3种原因又是基因及其表达的结果,具体是怎么一回事,下面一一讲解。
1.黑素的种类
黑素的种类有两种,分别是真黑色素和褐黑色素,其中真黑色素能使皮肤或毛发呈现为褐色和黑色,褐黑色素能使皮肤或毛发颜色呈现为黄色或红色,两种色素分布与比例的不同就形成了各类熊不同的颜色。
身体内的真黑色素与褐黑色素,谁能占大头呢?这取决于酪氨酸酶的含量,以及a-MSH 和 ASIP基因的调控。
· 当细胞中活化的酪氨酸酶过多,则体内会合成更多的真黑色素,反之则是褐黑色素。
· α-MSH / MC-1信号刺激真黑色素生成,而ASIP信号刺激褐黑色素生成。
2.黑素的数量
黑素的数量主要受酪氨酸酶基因、酪氨酸酶相关蛋白基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酪氨酸酶基因在参与黑素形成的调控中并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但当受到紫外线刺激时,酪氨酸酶基因表达量会大大增加,从而导致更多的黑素合成。当然,目前并没有过多的证据表明毛发颜色与紫外线的直接关系。
3.黑素的质量
当体内任一生成黑素的环节出现问题时,都可能导致毛色发生变化。这也就意味着,一只通体雪白的熊出现在森林里,它可能并不是迷路的北极熊,而是一只白化黑熊。
大多数熊科动物的颜色是非常单调的,要么纯棕色要么纯黑色要么纯白色,仅有熊猫是两种颜色相间,且在特定区域分布。这也让不少朋友疑惑,黑白相间的大熊猫又是如何能在森林中隐藏起来,避免被老虎这类猛兽的捕食呢?
黑白配是它的保护色令人惊讶的是,大熊猫的黑白颜色恰恰是它的保护色。
科学家选择在野外拍摄熊猫照片并利用最先进的图像分析,发现熊猫毛发颜色为它们提供了一层掩护:黑色的皮毛混合成深色的阴影和树干,白色的皮毛与树叶和雪相匹配,中间的皮毛色调与岩石和地面相匹配。
而且,不同的观测距离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当观看距离比较长时,大熊猫表现出高度边缘羽化,在视觉上看它们的轮廓会被破坏,与自然融为一体;而近距离观看,它们则需更多地依赖自然背景与毛色的匹配程度。
除此之外,科学家还模拟了狗和猫的视觉模型,对于视觉上对颜色不敏感的动物而言,它们看到的熊猫毛色与环境颜色是一样的,这也就意味着熊猫的一些捕食者难以通过肉眼辨别它们与环境的区别。
熊猫的黑白毛色除了是掩护色外,它还可能用于择偶和种内交流。科学家们对两只青少年熊猫进行了几个几何图形的辨别训练,最后让它们辨别形状略有不同的熊猫状眼罩图案。结果出人意料,两只熊猫不仅在所有任务中都达到了显著的辨别水平,而且在辨别训练后的6个月甚至1年内,他们还记得这些图形。因此,科学家认为大熊猫有足够的视觉和认知潜力,可以使用毛色或图案进行个人识别、社交交流,也许还有择偶。
踪述
熊猫的黑白色让它看上去可可爱爱的,然而被剃了毛的它,肤色白滑,尾巴像猪尾,要是不说,可能会以为这是只猫脸猪。所以为啥猪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偏爱呢?
踪述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大有学问#
参考文献
[1] 王乐,吕雪峰,郑文新,张斌,高维明,陶卫东.动物毛色形成的原因和机制[J].草食家畜,2009(01):20-21.DOI:10.16863/j.cnki.1003-6377.2009.01.007.
[2] 白春雨,高玉花,庞全海.影响动物毛色的基因[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8(05):71-73.
[3] Nokelainen O, Scott-Samuel N E, Nie Y, et al. The giant panda is cryptic[J]. Scientific Reports, 2021, 11(1): 1-10.
[4] Dungl E, Schratter D, Huber L. Discrimination of face-like patterns in the giant panda (Ailuropoda melanoleuca)[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2008, 122(4): 335.
大熊猫的黑白色有什么用?
防御伪装;交流讯息。以野外的远距离角度来看,黑白相间的大熊猫并没有那么容易被发现。
在人猜此空类眼里非常明显的黑白相间的毛发,在熊猫天敌的眼里看起来并没有那么明显,特别是在比较昏暗的野外环境下,更能帮助熊猫更好地和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
熊猫黑白色的毛发,是在扒返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大自然的生存法则而形成的,并不是随意长成这样的。
在我国秦岭地区,生活着一种棕白色相间的熊猫,而且通过骨骼对比来看,棕白相间的熊猫,看起来身体结构,和始熊猫也要更为相似,因为,有观点认为,或许最早的始熊猫,并不是黑白两色的,极有可能是棕白相间的。
一、防御伪装:黑白两色可以帮助熊猫与背景中的不同元素相融合:
黑色的毛发能与树干、阴影融为一体,白色与树叶以及冬季的雪地背景颜色相近。岩石因光照不同而形成的阴阳面,也分别与大熊猫的两种颜色相符。
由于大熊猫生存的环境在不同季节中色调不同,因此黑白色块可以看作是对这种季节性变化的折衷。
大熊猫白色的肚皮和脑袋,能够帮助它们融入冰雪环境,使它们能躲避捕食者的威胁。
大熊猫黑色的四肢能帮助它们在温暖的季节躲避在竹林或丛林的阴影之中。
部分熊猫的身上,还会长有棕穗瞎色的淡斑,这其实也可以帮助它们更好地在秋季,和落叶融为一体。
简单来说就是,大熊猫的黑白配色组合在一起就起到了额外的伪装效果,捕食者眼中的可能不是一只完整的大熊猫,而是几个深色和浅色的色块。在远距离时,这一点尤其明显。
二、交流讯息:1、黑色耳朵能起到警示、威慑捕食者的作用。
2、黑色眼圈能识别同伴或是在求爱时示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