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半夏的毒副作用「有毒性的中药比如半夏中医一定要慎重否则容易打官司」
古代也搞不清楚是啥,现在是想明明白白,去病理科切下来看病理。其实,病理科大夫的水平也是千差万别,包括B超大夫水平也是千差万别,学西医和学中医一样,还都需要悟性,悟性高的就知道,经验很关键。
病例检查结节与息肉发病率如此高,
(文章较长需要3分钟,有很多有趣的案例,建议大家耐心看完~)
“消瘰丸”究竟该怎么服用?“消瘰丸”用于治疗瘰疬。什么叫瘰疬?从中医古代的书来看,说白了就是身上起了小疙瘩、小结节,比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胆囊息肉……以及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核、炎症造成的中医也叫瘰疬。
古代也搞不清楚是啥,现在是想明明白白,去病理科切下来看病理。其实,病理科大夫的水平也是千差万别,包括B超大夫水平也是千差万别,学西医和学中医一样,还都需要悟性,悟性高的就知道,经验很关键。
病例检查
结节与息肉发病率如此高,我认为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个:和我们的环境、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系。比如说胆囊息肉,现在看来是和饮食不规律,特别是不吃早饭有关系,不吃早饭的人高发。甲状腺结节和辐射有关系,看手机,晚上睡觉手机就放枕头旁边。乳腺结节和情绪、雌性激素水平有关系,爱着急、爱生气、爱忧虑。
生活习惯不好
第二,和我们现在的检查手段先进也有关系。可能以前也挺高,但我们以前的检查手段太弱,我们以前的B超水平,分辨率低,0.3、0.4的东西看不见,现在0.1、0.2都能看见,自然而然检查率高,这个发病率就高了,这也是第二个原因。
检查
不管什么原因,既然长了结节,很多人会担惊受怕,因为结节有良性的,有恶性的,是一个不明原因的,在病理未确诊前提下的一个统称,笼统的说法。
得了癌前病变,到底是观察?还是手术?还是吃药?我们刚才说了,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肺结节,还有无处不在的很多结节。有的时候人的性格、承受能力不一样,有的人睡不着觉,有个结节在身上,甚至多发结节在身上,睡不好觉。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就存在两难。一律都不管,如果它癌变、转移,那后悔就晚了。特别是胆囊息肉,比如说现在是通行的1.0cm以上手术,胆囊摘除,还有的医院更激进一点,要求0.8就要切除,害怕恶变,因为胆囊一旦恶变,胆囊癌的恶性程度是相当高的,生存率很低。
手术切除
遇到有经验的大夫,往往能减轻不少心理负担遇到结节和息肉,这种情况,一般我们主张是观察,三个月、半年一查,有经验的大夫有可能判断的差不多,根据它的形状、血流等等。
我有个老乡是医科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的大专家,我俩年轻的时候处的挺多,这些年联系很少了。他的夫人是B超的大专家。我有一次出诊看见他夫人做的甲状腺结节B超报告单,她写的恶性,我就问那个病人,恶性你怎么还来看中医?他说我到了头颈外科找了另外一个外科专家,那个专家说你敢不敢观察一年?那个专家就是她老公,这两口子,一个写恶性,一个说敢不敢观察一年,所以病人就来吃中药来了。
我说他们俩都很厉害,这个B超大夫的水平我知道,在肿瘤医院是首屈一指的。这个头颈外科的专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甲状腺即使是癌,往往被称为懒癌,它不像其它的癌那么可怕。第二,它长得很慢,吃点中药,它会不会逆转了?既然让你观察一年,我的意思就是吃上一段时间中药再查一次,看看有没有变化,因为B超分级报的有12345级,会不会级别降低?级别降低就免了这一刀。
中药是怎么治疗结节息肉的?我们治疗这种结节类的疾病,中医讲辨证,有肝郁型的、血瘀型的、痰瘀互结的,但是不管哪一型,我习惯用个治标的小方——消瘰丸,顾名思义,它就是软坚散结,消除消瘰、结节的。
这种病很难治,和它的成分有关系,和它的分化有关系,和它恶性程度有关系,但是既然是观察了,为什么不用消瘰丸试试看呢?
中药治疗胆囊息肉案例一例——
我不知道各位在临床有没有治疗过胆囊息肉,因为很多大夫没治疗过它,说不管它,但有的病人不安心呀。我用中药消掉的胆囊息肉最大的一点二厘米,吃中药四个月全消了,而且这个女的很有意思,我治疗的时候不能让人永远吃下去,没完没了啊,我说一般来说就是三个月,不见效就不要吃了,长到1.0cm就手术,不长就观察。结果这个女的吃了三个月的中药,一点效果都没有,我说那就不要吃了,你去做手术吧,她说我再吃一个月。到四个月以后再查,没了,彻底消失了,这样的情况也有。
息肉
【消瘰丸】怎么吃才有效?
我们看看“消瘰丸”这三味药,玄参、牡蛎、贝母,这方子多小,我说过好几遍,两味药中医叫“药对”。三味药听说过叫什么吗?有个术语,谈恋爱是一对一,一男一女两个人谈,假如三个人谈叫三角恋爱,三个药一组叫角药。这个方子出自于清代·程钟龄(程国彭)的书——《医学心悟》,你看这名字起的多好。
牡蛎
【消瘰丸】三味药在一起,软坚散结、清热滋阴、化痰软坚
1、玄参:清热滋阴、凉血散结,玄是什么意思?黑色的,所以玄参颜色是黑的。玄参后来不叫玄参,叫元参,为什么呢?因为出了个皇帝叫玄烨,所以带玄字的都要改。玄武门要改成神武门。
玄参
咱们山药本来也不叫山药,山药在《金匮要略》里叫薯蓣。张仲景有个方子叫薯蓣丸,到了唐朝出了个皇帝叫李豫,这个蓣就不能要了,改成了叫薯药。到了宋朝,出了个皇帝叫赵曙,那这个薯字又不能叫了,所以说薯蓣改来改去,改成了山药。
2、牡蛎:软坚散结
3、贝母:清热化痰,贝母也有一定的软坚的作用。所以这三个在一起,适用于阴虚有热有痰的瘰疬。
贝母
【消瘰丸】只能治标,治本还要结合这几点!
这都是讲的是治标的药,不管什么辨证,直接就软坚散结。但是真正到看病的时候还要辨证,
假如这个人一伸舌头,上边儿瘀点、瘀斑特别多,你就加上活血药,加郁金、莪术,郁金、莪术都有抗肿瘤的作用,甚至加上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归地芎芍,这叫桃红四物。
有毒性的中药,用量要慎重,否则容易两败俱伤!
假如舌苔厚腻,痰湿很重,要加重去痰湿的力量,比如说加半夏,清半夏或者法半夏。我们当大夫记住“一脚医院,一脚法院”,要保护自己,别逞能。药典规定半夏就是9克,超过9克你要单独签字。
【举个例子】:前几年北京,咱不说哪个医院,有个大夫给人开了45克,结果病人吃了肾衰竭,打官司,判赔,这个医院给这个人赔了好几百万。好几百万也不多,假如真的是这个药导致的,那你几百万并不多,这以后这个肾不行了。当时叫举证倒置,因为我和东城区卫健委的很熟,我们在一起吃饭,聊这个病人,打官司说要举证倒置,你医院要提供证据证明这个病人在吃你的药以前肾脏就一定有问题,肾功能就不正常,但是你拿不出证据来。
打官司
我给大家说的意思,凡是遇到有点有毒有害的药,我们要格外的小心,半夏是有毒的。我一般就是规规矩矩的6-9克。清半夏、法半夏,我一般不多开。痰湿不重量再小点,痰湿重开9克。
法半夏
还有一个药对,对于痰湿型的肿瘤,不管良恶性都可以用,薏米配白芥子。大家都知道康莱特注射液就是薏米里头提取的东西,具有抗肿瘤的作用。但是中医要辨证,痰湿重的我们用薏米配白芥子,白芥子化痰软坚散结。
胆囊息肉患者肝火大?消瘰丸 化肝煎加减
我再举一个胆囊息肉的例子。北京的一个老先生,朝阳区的,在朝阳医院看胆囊息肉,让他手术,他说先吃点中药。脾气大,爱发火,咱们中医说,肝郁有四逆散、柴胡疏肝散。肝火的,我们还有逍遥散、逍遥丸。肝火旺的,有人说用丹栀逍遥散,那力量还差得远,还差一些,力量不够强。
脾气大
肝火旺,动不动就发火的,大家记住一个方子叫【化肝煎】
化肝煎是明代张景岳的方子,原方就几位药,陈皮、青皮、白芍、丹皮、栀子、土贝母,我们用陈皮、青皮来疏肝,用栀子来清肝,用丹皮来凉肝,用白芍来柔肝,全方位的把肝给包围,所以说,肝火旺的人用化肝煎,效果来的快。快到什么份上?我举个例子:
有的女的吃完这个方子,第二次来找我看病的时候就说,你用的什么办法,我吃完药以后,我们家保姆说我,你现在脾气怎么一下变好了,她自己还没感觉到,别人就评价她脾气好了,当然也有人能感觉到。化肝煎是个好方子,我说那个先生爱发火,我就给他用了化肝煎合消瘰丸,是不是叫标本同治呀?辨证用化肝煎,辨病用消瘰丸。结果他又到朝阳医院,他准备做手术,吃了以后他就没想到能消掉,我从来不跟病人说你吃中药肯定能把胆囊息肉消掉,你只能说试试看。结果他去再做个B超,没了。这个老先生后来和我成了好朋友。
当然了,如果是结节我们要加消瘰丸,而如果是失眠,我们可以加酸枣仁汤,这就叫辨证加辨病。也有的多发性肺结节,吃中药一段时间吃没了。
好,我们关于这个消瘰丸就说这么多,这种病治起来很慢,绝大多数朋友,可以这么说,很难,所以更不能说大话,但是确实还是有一部分人能明显缩小,甚至消失的,都有。#女性疾病的真相##肾病的真相#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