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健康之路 > 正文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自从我们关于XH1首篇测评《富士这波真的南波湾了嘛? 富士新旗舰X-H1体验》一出,留言就有许多,举几个例子吧:
“一个截幅,做的比全幅还重还贵。”
“其他不说,价钱在半幅机里算南波湾。”
“涂抹感强、对焦差;给个不买大法的理由!”
“好的,谢谢你的解答,说实话价格卖的贵我能理解,但体积也这么大就说不过去了,难道是纯粹是为了操控和专业性,所以看到它的体积我就选A7M3了。”
就连提供样机的朋友都小心翼翼地告诉我:这台相机定位有些尴尬,您是不是还愿意试用一下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自从我们关于XH1首篇测评《富士这波真的南波湾了嘛? 富士新旗舰X-H1体验》一出,留言就有许多,举几个例子吧:

“一个截幅,做的比全幅还重还贵。”

“其他不说,价钱在半幅机里算南波湾。”

“涂抹感强、对焦差;给个不买大法的理由!”

“好的,谢谢你的解答,说实话价格卖的贵我能理解,但体积也这么大就说不过去了,难道是纯粹是为了操控和专业性,所以看到它的体积我就选A7M3了。”

就连提供样机的朋友都小心翼翼地告诉我:这台相机定位有些尴尬,您是不是还愿意试用一下?

可以想象,这样的留言不仅在我们的测评文章里会有,在其他网站的文章里还会更多。毕竟我们91拍照的影响力太小了。不过影响力小,不等于实力弱小。看来老编有必要出马来给APS科普上1万遍,不!是100万遍!

这篇文章会毫不避讳地涉及到其他品牌对比,涉及到富士的优点,也会直接揭示XH1的缺点,还请大家以包容的心态来看。

全文较长,阅读时间至少25-30分钟。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前些日子,有位好朋友来问我一件事。他给EOS40D买了一个24-105mm L镜头。买回来,不满意了!镜头很好,机身残幅!问我是不是要买全幅机。

其实,我一听就感冒了。我自己也不过是用用100D之类的相机。残幅有什么不好。你为什么不喜欢?

我想,很我这位朋友一样,从心里不喜欢APS的人大大的存在。有了24-70mm F2.8、24-105mm F4,心里当然要骂上残幅几句?

很正常!当我去佳能的产品目录中找一个EF-S的高级镜头(给佳能残幅机用的镜头群)中找一个红圈镜头,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结果:1个也没有。你要用优秀的镜头,买红圈镜头,比如24-70mm F2.8,装上APS-C相机,一看,广角没有了。心里能不骂吗?

但是,你静下心来,想想,为什么佳能和尼康几乎都没有针对APS-C相机的高级镜头?原因如下:

1. 就是希望你升级成全幅机

2. 从光学角度讲,广角镜头,超广角镜头的边缘无需很高的像质,一般人的眼睛不会去注意的,从技术上,实际没有理由提供很好的超广角镜头。不论是全幅机还是残幅机。EF-S10-18mm足够好了,虽然不是L级镜头。

3. 长焦端,APS-C相机完全可以用全幅机的高级镜头。70-200mm F4L之类的镜头实际上完全满足APS-C相机的高标准要求。

基于上面三点考虑,佳能、尼康、索尼这三大巨头都没有给APS-C相机设计专门的高级规格镜头。普及型的设计了一大堆,但是所谓的内行,不愿意去购买。

第一小节,结论一下:你骂残幅机不好,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APS-C相机很难找到给它们配套的高级镜头,限制了相机性能的发挥。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如今,富士给你设计了一个专门针对APS-C相机的系统,镜头群全部是针对APS-C相机的传感器尺寸设计的,高级镜头一大堆,你还说它不好。

不难理解,底小了一截嘛。

那么我给您算算:

请出著名的,大家都知道的像高公式 1/f=1/u 1/v,物高/像高=u/v

以上:u是物距;v是像距;f是焦距

请出全幅机的代表A7R3, 和残幅机的代表XH1

计算一下,假设装50mm等效焦距镜头,每对像素对应100米外的靶子,靶子的尺寸是多少?

全幅机:焦距50mm,像距50.050mm,一对像素高度0.009mm,对应靶子高度17mm,理论上全幅机的传感器能分辨100米外,8.5mm宽的线对

残幅机:等效50mm的实际焦距33mm,像距33.021mm,一对像素高度0.0078mm,对应靶子高度23mm,理论上残幅机的传感器能分辨100米外,11.5mm宽的线对

全幅机从理论上分辨能力更强。但是相差的不多,仅仅区区3mm的差异。

但是,很不幸,这一切都是理论值。实际中,受制于镜头的能力。让我们把镜头的能力加入进去考虑一下:

全幅机:焦距50mm,分辨率设计理论值30线对/mm,对应成像高,每个线对在传感器上的像高是0.022mm

残幅机:等效50mm的实际焦距33mm,分辨率设计理论值45线对/mm,对应成像高,每个线对在传感器上的像高是0.033mm

转换成100米开外对应的靶子高度:

全幅机:66.6mm

残幅机:67.3mm

两者居然没有任何区别(仅仅0.7mm的微弱差异)!残幅机和全幅机,实际上在100米外的分辨能力都是可以分辨33.3mm宽度的黑白线条。

这就是非常严格的分辨率等效说!

这个计算也非常严谨地解释了,富士镜头的设计参考标准为什么是定义为45线对/mm。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那么将一个理论上33mm的标准镜头设计成具有45线对/mm高分辨率标准的镜头难不难?这个指标比全幅机的镜头分辨率提高1.5倍。

如果将镜头理解成一个光线压缩器件,你就不难理解。镜头压缩了前方的光线能量。APS-C的靶面小一些,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就强大一些。单位面积光能提升了1.5倍,分辨率自然提升了1.5倍。

但是如果你用一只给全幅机设计的33mm镜头,转到富士APS-C相机上,单位面积光能没有任何提升,分辨率还是原来的,你就得不到这种等效分辨率了。

如果有兴趣的同学,我推荐你深入看《当看到MTF曲线跳舞的时候,一切误解都被解释了。齐老师指导您如何开始设计一支MICRO FOUR-THIRD镜头》,看看我是如何设计一个半幅机的镜头,这样会帮助你理解这个问题。

至第二小结结束,我仍然没有提到XH1机身的问题。因为我要澄清一个基本原理,只要有给APS-C相机专门设计的优秀镜头群,就可以完全忽略全幅、残幅、半幅的概念。它们只是不同的相机制式。底的大小,其实与画面的清晰度没有什么关系。

分辨率等效的原理,同样适用于M43相机和中片幅相机。如果有机会测试,你会发现M43相机用高分辨率模式完全可以得到和中画幅相机完全一致的照片。理论会对应事实。中画幅相机的镜头分辨率和M43相机的镜头分辨率等效,只不过像素多一点。当M43相机用移动CMOS的方式来拍摄高像素模式图片时,实际分辨率并没有提升,但是像素大大提升了,最终就可以输出和中画幅相机一致的照片。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理论,我还特地拍摄了一组样照,文章刊登在头条号上。《这年头还有必要考虑为半幅相机配置镜皇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扩展阅读。

既然我已经把话题先扯到一个很遥远的地方了。那么我索性再多走几步。顺便解释一下:像素。同样一块尺寸的传感器,像素越往高处走,其实可以理解为在进行更多的“细分”或者更多的“分割”,对于清晰度于事无补,但是对于打印输出面积是有补助的。像素高,不一定代表清晰度就跟着高(因为受制于镜头),但是打印输出尺寸较大无疑的。同时,带来每个像素的光能损失;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手振位移量;再同时也对系统的计算量要求更高,散热、处理速度等问题会跟着过来。所以,高像素的相机必须辅以优秀的防抖系统和处理器,还要优秀的电源管理。

这些,都与我后面要说的话题紧密相关。先打个伏笔。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澄清了残幅不残幅的问题,我们可以正是进入本文的正题。既然,没有残幅这个概念,APS-C只是一个相机的制式而已。再既然,尼康、佳能、索尼不愿意以APS-C这个规格(技术路线)来展开设计,APS-C这个圈子里不能有自己的顶级专业器材呢?

或许是无反相机这个概念还刚刚起步不久吧,在可靠性设计上都还比较保守,所以暂时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级相机。

或许,以APS-C这个规格(技术路线)来展开设计的只有富士独一家,那么一切只有仰望富士的工程师来突破了。

而今天,我拿到的XH1就是对这个话题的最好回答。

不像D850和D5还有明显的代差,也不像5D4和1DX MK2有明显的代差,XH1或许还够不上完全意义上的专业级相机,但是至少至少,已经非常接近了。

这里我又要暂时叉开话题了。什么是专业级相机?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专业级相机的超级经典作品:NEW F1

讲2个故事。

故事一:某电影镜头装上5D2没问题,装上1D2马上报警锁死。为什么?是因为1D2的自检不通过,监测到镜头卡口异常。

故事二:我出差去北京,在我们公司北京总部有一台日本京立快门测速仪。我带了一台EOS-1N RS,一台奥林巴斯OM-4TI,公司有徕卡R8、R6.2、M6。

单测各级快门,手动状态,逐级调整快门。

标准曲线是一条45度斜率标准支线

EOS-1NRS 从32秒到1/4000秒,几乎和标准斜率曲线一致,是完全一致,没有任何上下波动,就是一条直线。1/8000秒有轻微曝光不足。我这台EOS可是已经有8万9千次快门寿命的二手机。但是即使快门已经快接近精度寿命的极限了,还是如此精准。

大家看看二手机的水有多深啊?

就连我这样的内行,在初入门的时候也不免吃药。

徕卡R8 从32秒到1/125秒,几乎和标准斜率曲线一致,有轻微上下波动,从1/125秒开始到1/2000秒,上下波动增加,1/2000和1/4000几乎都有轻微曝光不足,比EOS-1N RS严重

OM-4TI 从最低到最高快门,上下波动严重,速度1/125秒以上,误差进一步加大

徕卡6.2和OM-4TI几乎一样的表现,因为是机械快门。

徕卡M6最差,快门误差上下波动严重,没有一级是精确的。考虑到它是最传统的横走式快门,也只能原谅它。

第二次,测试了自动曝光结果。结果大家可以根据上面的结果去猜测了。

同样,各级别曝光下,EOS-1N RS几乎毫无误差;R8紧随其后,有轻微误差;OM4TI跟着R8;R6.2和M6没有自动曝光,在手动曝光的情况下,误差当然是比较大的。但是R8和EOS1的差异是如此明显,令人吃惊。

价格和性能,并不挂钩。

回到上海后,我去另外一家公司再次测试了一下尼康F3。结果让我大跌眼镜。虽然是胶质横走快门,尼康F3的快门出奇的精确。除了1/2000秒外,几乎和EOS1表现一样。

这就是专业级与准专业级相机的区别。

所以,本文切入主题之前,还必须给大家厘清一个概念。那就是EOS5D4,850D就只值这点钱,他们与真正专业级产品的差异是很大的。

顺便我回答一下富士XH1定位的问题和售价的问题。

如果参照EOS80D,XH1无疑是太贵了。但是对不起,XH1的设计参照不是EOS80D,它至少介于5D4和1DX MK2之间,至少是冲着5D4去的,大有有问鼎1DX MK2的趋势。这就是它自己真正的定位。所以,按照这个档次的相机价格来理解,这台机身应该售价在20000左右才对。所以,1万的售价不是贵,而是便宜了。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高手之间的过招,往往只需要握一下手。

拿到相机,打开侧面的卡槽盖一看。XH1的记忆卡槽是双卡槽。我当下就意识到:富士工程师的野心不小啊!

试问世界上现役的相机,有几台是双卡槽的?

索尼A9、A7RM3、A7M3

佳能1DX MK2、5D MK4

尼康D5、D850

徕卡SL

富士XH1

松下G9

奥巴EM1MK2

就这么多了。

双记忆卡槽,在今天,就是专业级和准专业级相机的代名词。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相机够不够专业级,或者准专业级,不是装一个双卡槽,或者多一个肩屏就可以骗过我的。我需要看实际的表现。

拿到手里,当然,这台相机的人机工程设计是所有富士现役APS-C相机中最好的一个。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总开关的设计和尼康、松下G9完全一样。这是一个不太起眼但是却非常优秀的人性化设计。你如果有EOS,拿出来比较一下就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说了。开机速度提高很多。

人机工程,只是一个方面,按下快门,我有点惊艳了。

相机到手第一天,我就仔细进行了个性功能的设置,设置到最符合我需要的状态。

不要忘记,我是富士XE2的老用户,但是XH1的菜单就让我非常、非常吃惊!

仅仅快门模式的设置,就有4种不同状态。我当然选择了机械快门优先 电子快门辅助的模式。

还是回到按下快门的那个瞬间。

这是我遇到过的最轻柔的机械式纵走快门。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富士XH1所使用的机械快门本体。它内部具有一个有5个弹簧组成的缓冲器来减缓快门振动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实际测试结果就显示出,XH1的快门振动要比单反机小20%

为什么富士XH1要在快门振动上大费周章呢?是因为快门的后面就是传感器,而这个传感器是悬浮状态的。任何轻微振动传导过去,对传感器都有影响。现在所谓的高像素机型,都是在同一块面积尺寸的传感器上“分割”更多像素,所以单个像素尺寸越来越小,所以对防抖系统的要求提升到非常要紧的程度来考虑。

这里,我就来回答第二个疑惑。为什么XH1这么大,一点不像无反相机了?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与我现有的XE2相比,体积大了岂知一点。和EOS5D2几乎一般大的个头。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还是要回到防抖系统的问题上来。为了给防抖系统减震,XH1内部的铝合金骨架比XT2粗了1.25倍,累计提高强度2倍。巨大而强忍的机身机械结构,可以抵消快门运行的振动。同时带来更大的散热面积和降噪效果。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图中就是XH1巨大的散热面积

同样令人惊奇的是XH1的电源。它的电池及充电器居然和几年前的XE2是完全通用的,一模一样。但是续航的时间却不一样。XH1可以续航更长的时间。虽然内部用电的机构增加了,比如五轴防抖系统,但是功耗却下降了。这样的设计令人佩服!当然,这里面也有机身增大,散热改善的一部分功劳。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在这里我可以回答第二个疑惑了。“说实话价格卖的贵我能理解,但体积也这么大就说不过去了,难道是纯粹是为了操控和专业性?”

其实一台真正的APS-C相机就应该是这么大的。就像一台真正的全幅相机需要有多大,一台1DX这么大。

一般消费者,绝对不会去在意一台相机的快门准不准?不会去在意一台相机的电池续航到底要有多久?也同样不会去在意一台相机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可是,专业的、严谨的相机都会将这些内在的性能给到你。但是,你必须接受它的体积和重量。

在这里,我也简单阐述一下我的个人观点:XH1这类专业化的相机,到底是适合什么人的? 他必须同时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 理工科背景,极其喜欢严谨的设计

2. 文艺青年,喜欢富士的色彩

3. 非专业人士,绝对不靠摄影挣饭吃

如果符合以上条件,一生中不曾拥有一台专业相机会是一种非常大的遗憾。那么喜欢富士的话,XH1是首选。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经过一晚上的熟悉、调整,在加上给三块电池充电。准备好了。出发。

我为什么有三块电池呢?因为我还带了手柄。手柄内需要两块电池。三块电池带来无比的续航能力。不过,实际使用中我发现,它的一块电池的续航力好强大。坚持一天拍摄完全没有问题。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其实除了我上面说的同时符合理工男、文艺男、极致男的人士非常适合XH1这台相机之外,还有一类人士是100%需要首先考虑这台相机的。那就是我这样的资深玩家。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因为这次拍摄我携带了一只超级镜头。徕卡R105-280mm F4.2。我最喜欢的镜头之一。这只镜头几乎撑到摄影包都装不下了。我的包可以轻松装入徕卡SL90-280mm,但是装R105-280mm必须拆掉富士转接环才能勉强装进去。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给大家完整地看一下这只镜头的真身。超级长。重量2800克。据说是手持镜头的极限重量。

不过,我和大家实话实说。我叫这只镜头为“车载镜头”。没有车,是绝对不出动的。和富士XE2配合,速度低于1/2000秒几乎是无法手持的。每次都需要中型三脚架辅助。

但是,今天让我上来就惊艳了。

三脚架成了废物,第一组照片拍摄完,我就知道:三脚架是多余的。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我特别要表扬它的手柄。它的手柄,看起来方方正正,但是后面有一个凸起,非常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配合重型镜头时的握持感大大改善。喜欢玩重型镜头的朋友一定要拿下这个手柄。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回到办公室,我特地让IT工程师手持镜头,给大家示范一下手柄的良好性能。可能他的握机方式一看就是外行。但是毫无疑问,手柄不仅很好地平衡了镜头的重量,手柄上的小凸起也让手可以更好地抓紧相机。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据我所知,富士正在规划200mm F2这样的重型镜头,这个镜头等效300mm F2,肯定是一枚超级重量的镜头。而XH1已经为这个镜头做好了准备。也只有XH1这样的机身能够承受如此沉重镜头的撕扯。

我今天先用R105-280mm来代替200mm F2做了一个完美测试。XH1的卡口可以经得起重磅镜头的力量。

讲一个我的小经历。很多人都以为只要卡口相同,镜头和机身就可以兼容。我曾经看到过一台EOS业余相机,它的小主体连同金属卡口被一只300mmF2.8镜头从肚子里活活地扯出来。结果整体报废。

大家不要以为金属外壳的相机就一定是耐得住的,有很多相机是金属外壳,但是内部框架是塑料的。我有一台东德的相机,正好反一反,机身外壳是塑料的,框架是金属的,不仅重,而且绝对耐用。

所以,我使用XE2配合R105-280的时候,从来不握住机身,只拿镜头。受力点全部在镜头上。机身作为镜头的附件来考虑。否则,肯定重蹈别人的覆辙。

进一步推导,进一步证实我的猜测:XH1是富士的专业级相机。

如果没有用到200mm F2,你可能根本无法意识XH1值这么多钱。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这里一组,全部用XH1连手柄配合R105-280mm手持拍摄。一张原图(16:9)),一张中央放大截图(正方形)。ISO200, 光圈优先,光圈F4.2。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在低ISO的情形下,手持一只重达2800克的镜头在花丛中漫步,是一种特殊的感觉。能够拍已经让我非常惊讶了。事后放大出来看看,还很清晰。这个要归功于五轴防抖系统的强大。

我为什么要向资深玩家推荐这台机身呢?

因为我知道你不会喜欢S记得渣黄颜色,而喜欢富士的柔美色彩,这样才可以发挥顶级镜头的性能吗?有了富士,顶级镜头的色彩才能最大程度体现出来。

但是,很不幸,重型的顶级镜头,在以往的富士机身身上很难发挥出性能来。除非,是车载,除非是永三脚架

现在不同了,完全可以用手持方式大打出手。你说值不值!不是值!是超值!很超值!

你就当1万元买个顶级胶片吧!

所以我强烈推荐!

换上90mm AA,想象一下是什么效果吧!

我可以毫不讳言: 1/8秒拍摄绝对拿下。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林中踱步,展示一下富士XH1超强的防抖能力,出色的平衡感,超级扎实的工艺,配合顶级镜头完美的色彩再现。

跟着上文说出我第一印象之后,最基本的判断:

透过XH1,富士的野心昭然若揭。强大的防抖系统将来还可以用来干嘛?稍微内行一些的朋友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可以用来做“像素移动”高解析模式,如果真的用了这个技术,XH1的后续型号,达到8000万像素拍摄只是小事一桩。强大的处理器和电源管理可以用来干嘛?可以对付更高的像素。未来的APS-C传感器像素肯定还会更高。

但是明显不急于做这些。道理大家懂得!无论如何,XH1是一部装备了比它本身需求要高一些技术的芯子,在干一件轻松胜任的工作。就像重量级的拳击手随便打打轻量级的选手。

发表完第一印象的感想。接下来,去试试高ISO。高ISO是富士传统引以为豪的项目。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夕阳西下,开始准备夜间拍摄了。这次换上富士16-55mm F2.8镜头,专业级的镜头。ISO400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经过傍晚时分的热身,到了夜间,调高ISO到6400,接着进行拍摄。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Bokeh非常、非常的优秀。好镜头,配合优秀机身。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高达ISO6400的表现一如既往,平滑细腻,完全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和XE2是一个感觉。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尽管像素多“分割”出了600万,单个像素的尺寸缩小了不少,可是这并没有丝毫影响相机在高感光度的表现。这台相机的高感至少和XE2相当,甚至可能还要好一些。我没有用Matlab去测算比较过,凭自己的经验这样一说。不信?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将上图的局部细节放大出来看一下。拍摄距离足足50米开外(我隔着小河拍摄过去)。上文我说了,富士相机和全幅相机一样,在100米外大约能清晰的分辩6.6厘米宽的线对(大约3.3厘米宽的黑白线条),在50米的距离还可以提升一倍,大约分辩1.5厘米宽度的黑白线条。事实上,它还能做到更好一些。“太太乐”三个字是清晰分辩的,我估计,线条宽度大约1厘米左右; 左侧报纸上的字,它完全分辩不出了。

镜头是模拟器件,45线对/mm是设计参考,不代表更高的分辨率它分辩不出(尤其是接近光轴的中心部分)。从试拍的这组照片看,富士镜头基本上挖出了富士传感器的潜力。镜头走APS-C的路线是很正确的。如果还在全幅上折腾,肯定做不到这么高的分辨率。

当然,看到这里,什么“涂抹感强”,什么“对焦差”,就不用我再以文字形式解释了。大家都看得懂图片。

说完高感。我还是要回到操控上进行进一步解释。

这部相机给我的第二印象不是高感,而是操控感。因为我是XE2的老用户,知道富士的高感好,不用怀疑。但是XE2的操控非常差,XE3有很大改善。在我的思维里一直有一个很顽固的印象:富士毕竟以前很多年没有生产过主流的相机了,所以菜单也好、按钮设置也好,人体工程学的设计时非常糟糕的。因此,我也一直很反对刚入门的人士去买富士相机。富士相机的用户应该是将佳能、尼康玩熟了再来。

可是XH1令我的印象大大颠覆。刚才我已经说了它的手柄非常好。其实不仅仅是手柄非常人性化,而是许多细节都很人性化。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巨大的OLED显示器藏在军舰顶里面,XH1不做大一些怎么行?但是这个目前傲视群雄的OLED显示器,带来了一个非常巨大的好处。对于我这类旧镜头玩家来说。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我以前在XE2上转接手动镜头的时候,都会使用放大对焦,仔细确认焦点,确保榨干镜头的解像力。这样做其实挺麻烦。

这次,试用XH1,在电子取景器里对完焦,打开放大按钮确认焦点,连续三次,我发现再次确认焦点是100%多余的动作。这个近乎完美OLED取景器,可以提供超过光学取景器的分辨能力。为什么会超过,是因为它有足够的反差,而光学式的没有。

说到这里,真的让我对单反机的生存感到了担心!

有了这样的技术,单反机仅存的几个优势又被干掉了一个。

第一组花丛中拍摄的照片,除了第一幅使用了放大对焦,其余均没有使用放大对焦,直接在OLED取景器里面对焦完事。XH1在取景器的表现上简直比有裂像的单反机还优秀。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一改XE2/XE3最大的弊病,LCD屏幕不能翻转,XH1的屏幕是翻转屏,在做高角度或者低角度拍摄的时候非常方便。而且一样不影响防尘防水。

这里,我也有一丝担忧。我从来没有说过XH1就是一部专业级相机。我一直在观察它真正的能力。有翻转屏是好事,但是很少有专业级相机用翻转屏也是不争的事实。佳能、尼康都没有为此开过先例。翻转屏的设计,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会影响相机的可靠性。究竟翻转屏的设计会不会影响可靠性呢?还得看今后几年摄影师实际使用下来的汇报。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肩屏的墨水屏不仅好看,还有隐藏的人性化设计。可以选择黑底白字或者白底黑字2种显示方案,可以由用户任意选。边上还有照明灯按钮,在夜间拍摄不怕了。这点够的上准专业级相机到专业级相机的水准了。

拨盘,操控,十字方向杆不再过多展开了。总体感觉和松下G9非常接近。那就意味着非常好用,在不看说明书的情形下,30分钟熟悉菜单,我基本马上上手。如果不看菜单,基本端起来也可以快速展开最基本的拍摄。没有像遇到当年用XE2时的囧。当年我除了看说明书,还特地打电话去向季周老师请教了。

机械快门,特别轻柔。可能是我目前用过的相机里最最轻柔的一款。菜单中对应的快门选项也超乎寻常的丰富。这种选项,太专业了。其他特殊的设置选项也是同样丰富,极度照顾了资深人士的感受。

说了那么多优点,接近尾声时还要按照老规矩来说说不足。

第一个问题,或者说可以进一步提升的地方。XH1对焦非常快捷,和奥林巴斯EM1MK2的速度差不多。对焦区域也特别多,可以任意设定,也可以自动设定。XH1的对焦绝对是属于同级别产品中数一数二的,甚至好于佳能、尼康的顶级款式。但是,真心话,它不是我最中意的款型。因为我心目中有一款对焦系统非常出色的相机。它家走的技术路线非常特别。6家大厂、传统厂的相机,虽然对焦很快,但是与这部相机相比,多少有点“AI程度不够”。应该说这家后起小厂的这种技术犹如当年C家的USM甩开其他竞品几条马路的感觉。

第二个问题,富士XH1的色彩很好,有好几个胶片模拟模式,我尤其喜欢VELVIA胶片模式,颗粒感也可以设置。但是这里面需要注意色彩平衡的问题。因为在试用XH1的同期我也用EOS100D来进行了一个比较,在人像摄影的时候,如果非常追求真实感,用户至少应该离开VELVIA模式,以避免“涂抹”感,从而达到最好的人像肤色还原。我建议要设置在PROVIA胶片模式,毕竟PROVIA才是真正的人像胶片。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应该使用手动白平衡来进行设置。说了这么多,也就是一句话,富士XH1的颜色虽好,但是不如小小的EOS100D的颜色准确。不是不能做到准确,而是需要用户在菜单里小小设置一下的。而EOS就比较人性化。不过EOS也不是没有缺点,颜色虽然真实,但是不讨巧,女孩子肯定不喜欢。颜色再现问题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无法再过多地讨论了。

第三个问题,镜头分辨率问题。我上面已经表扬过富士16-55mm F2.8的高分辨率。我也批评了全幅机分辨率不够。有朋友也曾经问我,EOS80D用70-200mm F4L分辨率跟得上跟不上?其实是跟得上的。还是老话,镜头是模拟器件,设计参考30线对/mm不代表50线对/mm就分辩不了。高级的全幅机定焦镜头仍然是非常优秀的。这次也用XH1配合16-55mm F2.8同EOS100D配合某定焦头比较了一下。说实话,在近距离对焦的时候还是有些差距。这个我个人可以理解。因为C记的设计历来非常严谨。镜头一般以无穷远作为设计依据,近距离对焦仅仅给与参考。在近距离摄影时,能在16-55mmF2.8面前显示出更高一筹,说明C家是真正下了功夫的。

用16-55mm(等效24-80mm)和一只高级的、成熟的定焦镜头相比是不公平的。我也曾经多次说过24-70mm这个范围里面几乎没有很优秀的产品。但是我毕竟见过最优秀的产品,我知道最优秀的产品能够秒杀最优秀的24-70mm这个范围内最好的定焦镜头。所以,我的内心很期待:在16-55mm这个范围内更上一层楼,给我们一个顶级的产品吧!富士,你是有这个能力的。价格贵一点不要紧啊!光圈小一点也不要紧啊!只要像质再优秀一些!可能是我对富士的期待太高了吧!

第四个问题,同样来自于XH1出色的表现。上文说到,XH1的菜单非常棒!非常专业!但是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我相信大部分业余玩家,甚至很多专业摄影师根本就不知道其中一些很特殊设置的含义。(虽然后面有一些文字解释。但是还是会让人头昏。)尽管XH1可以非常快的上手,但是事实上XH1是一台需要多花一点时间去深入学习的相机。因为它的专业化色彩很浓。

结论,试玩了这么多天。XH1在打字的时候经常打做“喜欢1”。就叫她“喜欢1”吧!确实很喜欢!她让我的优秀镜头大大增加了发挥威力的余地,全赖她的优越操控特性。专业级相机的定位,暂时还不方便给她,但是准专业相机的地位又给的似乎太低了。所以,还真的不太好评价了。她就是一部介于专业和准专业之间的相机。“喜欢1”,打心眼里很喜欢你!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本文作者:齐晓东老师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摄影系毕业

与赵刚老师合作出版著作有:

《旁轴取景相机》

《大画幅相机》

与李世卫老师合作出版著作有:

《135镜头攻略》

《120镜头攻略》

以上著作均被各大院校摄影专业作为指定教材

富士 xh1「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

2021年老编自己掏钱买了啥相机?明确回答:奥林巴斯E-M1X

前几天看了春卷老师的文章,他们编辑各自买了哪些摄影器材逐一给大家做了汇报。我也照搬这个模式回应一下读者朋友的好奇心。除了10月份逆势买了一台适马sd Quattro之外,其实我一直没有忘记M43,说好了想添一台M43顶级相机的呢。趁着年底降价的机会,我也如期入手了一台专业级的M43相机。也算继佳能大马二后买进的另一台专业级相机了。

甩也甩不去的专业机情节

《顶级相机就要有顶级表现。E-M1X短暂体验》如果大家有留意过我以前写的文章,就会知道在E-M1X刚上市的时候我就从奥林巴斯那里借用过一周。这一周的拍摄给我留下了挺好的印象。不过是不是真的下手去买E-M1X就是另一回事情了。我想很多和我有同样打算的朋友的朋友也会有和我一样的疑问。就算我是奥林巴斯的铁杆粉丝,这E-M1X也是太另类了一些。毕竟它不像传统的奥林巴斯经典机型那么小巧。硕大顷弯的体积几乎是E-M5的三倍尺寸。这哪里还有M43相机固有的精致和小巧可言。我想就凭这点就注定了真正掏钱买E-M1X的朋友会非常非常少。

佳能EOS-1DX MKIII、R-3、尼康D5 /D6这些专业级相机的快门设计寿命都是50万次,这可以说是外行人区别这台相机是不是旗舰机的一个硬指标。事实上除了这些,旗舰机(或者说是专业机)卖那么贵,但是给到用户的东西几乎都是用户看不见的。

给专业人士用的相机大部分都不是旗舰机(我们俗称为专业机),比如EOS-5系列,或者尼康的D850之类。它们和真正的顶级相机有很大的内在质量上的差异。这个差异普通人是看不到的。我之前写过一篇专门的回忆来讲我的专业级情节。《富士XH1招来那么多误解,齐老师给您一个一个来破解》里面记录了一次我使用快门测速仪的经历。在仪器面前,相机好不好立刻现原哗辩型。所以我确实有无法甩去的专业机情节。即使一台业余相机的性价比再高。也无法抹除我想拥有一台专业级相机的欲望。

还是选择了体积更大一些的

因为和E-M5II对比的话,E-M1X确实体积大的不像奥林巴斯了。不过我也知道这样大一些的体积肯定会给设计上带来很多好处。只不过专业机提供的性能绝大部分都是用户看不到的。但是,我还是可以感受到。就说说电池这个项目吧。如果去拍野生动物,我需要长时间把相机开着待机,这样电池电量就会迅速损耗。如果是E-M5,一会就坚持不住了。前段时间在崇明岛和 时尚 中心各拍摄了一段时间鸟类。这个体验还是很深刻的。而且E-M1X较大的身体内藏有一套散热系统,这样即使长时间待机,对于CMOS的画质也不会出现明显下降。

另一方面,E-M1X也有更坚固的骨架系统来支持它的防抖系统。内置的处理器也足够强大。两者综合一考虑,我还是决定放弃了E-M1这个系统,直奔连体设计的E-M1X去了。

等装上镜头还是庆幸M43的轻巧

不用急着抱怨E-M1X太大太重了,这句话真的要装上镜头才能说。装上DG100-400mm打鸟的时候,才觉得:真的不大也不重。顺便心里得意的藐视边上用600mm全幅镜头的朋友。同时庆幸的是:镜头不会太贵。当然150mm-400mm镜头是个例外。

3000美金 VS 10000元

要说价格跳水王,恐怕没有人可以和奥林巴斯比了。尽管我知道要作为二手机再次卖出,恐怕要折去70%的价格了。不过相比索尼、佳能从丰田汉兰达那里学来的的加价提货相比,再相比一下E-M1X刚上市时3000美金的售价,我觉得现在可以是下手的时机了。虽然没有本事抄到股票的乱乎缺最低价位,不过已经符合我的心理预期了。 毕竟如果现在不买,今后只能去买不靠谱的二手机了。

其实我也做了一个横向对比。很多朋友觉得这相机就算和EOS-RP或者索尼A7III都没有办法进行横向比较。毕竟像素数和传感器的尺寸差异很大。且慢!如果回顾一下我上面说的这是一台专业机的说法。E-M1X可是一台名副其实(当然还稍微差一口气的)的专业机。所以,对比一下索尼A1、佳能EOS-R3、尼康Z9的话,E-M1X可以说是大大的便宜了。

如上文,如果把镜头加进来一起进行对比,那心理会非常平衡。

实际使用上和E-M5系列的差异

如果要和我自用的E-M5 Mark II做个对比,最大的区别还是在相机的对焦速度和反馈速度上。E-M1X基本和第一代的E-M1一样,快门按钮是及其灵敏的。不同的是:现在的E-M1X不但灵敏而且很聪明。不会出现快门释放了而对不准焦的问题。连拍中不会有任何卡顿,似乎你可以一直保持快门释放,而不用担心内存卡写不进去 的问题。

如果去拍摄野生动物,比如打鸟,E-M1X有2块大号电池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我不必老是考虑节电的问题。让相机一直保持开机状态,等待打鸟时机的出现就行。同时也不需要考虑长时间开机CMOS会升温的问题。总之,持续战斗力是E-M1X的一个明显优势。

两部相机一大一小是个很好的搭配。同样的高机动性拍摄,M43的相机其实都适合。如果再要细分,E-M1X更加适合持续时间长的拍摄,E-M5II则更加适合街拍。 即使同时带两台相机也不会觉得很重。

刚才说了连拍的速度和卡顿问题,其实只要一开机,一按快门就会感受到,专业机的快门按钮设计是非常特殊的,轻盈易触发,超短的时滞。一按快门,即使是普通人也能感觉到E-M1X比E-M5 Mark II高级太多了。如果有机会对比一下E-M10 MarkIII就会感受到E-M5 Mark II又要高级出那么一点点。但是这种差异绝对没有和E-M1X的差异那么大。

如果大家要比颜值,那么结局正好反一反。E-M10 MarkIII、E-M5 Mark II、E-M1X这样从高到低排列比较好。

实际使用上与E-M1 MarkII Mark III的差异

同为奥林巴斯的旗舰级专业机型,E-M1 Mark III具有和E-M1X完全相同的快门组件和耐久性设计。不过这次我还是没有考虑买E-M1 Mark III。不是这部相机不好,而是我觉得因为它没有采用连体化的设计,所以和E-M5在使用上属于同一类的相机,为了避免重复,所以我没有考虑。E-M1 MarkII 在美国旅行时使用过一段时间。最明显的感觉这台相机JPG直出的照片比E-M5 Mark II要浓郁厚实很多。确实是一台专业机的感受。我想既然要买大型化相机,我就想得到一台彻底大型化的奥林巴斯。我坚信E-M1X在长时间拍摄时的好用程度肯定要远远好于E-M1 Mark III。所以,即使E-M1 Mark III的固件被下放赋予了更多的功能,我也没有考虑。

实际使用上和EOS-5DII和EOS-1DS MarkII的差异

自从EOS-5DII以后,除了增购了一台EOS-100D以外,我没有在佳能上花过一分钱。所以就和手头有的相机做一些对比。E-M1X和EOS-5D系列没有任何可比性,它们不是一个档次的相机。EOS-5DII的耐久性、瞬间释放的灵敏度、时滞、高耐候性、可靠度都比不上E-M1X。在某些方面,比如快门耐久性,EOS-5DII可以和上一代的E-M1 MarkII是同一个量级的。因为E-M1 MarkII以及上一代的Mark I 均没有真正达到专业级相机的标准。它们最多是业务级的工具相机。EOS-5D作为一个成熟而成功的产品,迭代了三次。但是,同样的,只要接触一下快门按钮,试拍几张,您就会感受到它和EOS-1DS MarkII没有任何可比性。

历史 上奥林巴斯也好,宾得也好,都设法向专业级相机标准挑战。然而事实上没有成功过。我说的不是市场的成功,而是在检测仪器下数据上的成功。内在的品质始终无法逾越。今天E-M1 Mark III和E-M1X的机械快门耐久性第一次达到40万次。而佳能是50万次。甚至EOS-R3这样的业务级相机也下放使用专业级相机才有的机械快门。说明差距还是存在的。但是,如果要比较灵敏度(释放压力的感应范围)、时滞两个项目,今天的E-M1 Mark III和E-M1X都可以和佳能的专业级相机一较高低。我可以说没有什么区别。

我的大马二,时至今日,那快门声音和JPG直出的浓郁色彩感受,都让人难忘。佳能、尼康专业级相机的地位很难被别的品牌撼动。即使E-M1X也没有机会。就算以后的专业级相机没有机械快门了,甚至没有什么机械部件了, 历史 上那些曾经的专业相机给人的美好回忆会一直留在我们的记忆中。NEW F-1、EOS-1N、F-3、F4、F5,那永远是一连串美好的字符。

E-M1X算是一个专业级相机留在数字时代的尾巴。

上图: 奥林巴斯E-M1X相机 松下DG100-400mm(150mm) F4.6 ISO200 Vivid模式

上图: 奥林巴斯E-M1X相机 松下DG100-400mm(100mm) F4.0 ISO200 Vivid模式

上图: 奥林巴斯E-M1X相机 奥林巴斯45mmF1.8 F2.8 ISO200 Vivid模式

一点小困扰

上一次试用了E-M1X以后就有了购买的打算。可是这次从淘宝旗舰店买回的相机第一次、第二次使用就发现有些小问题。首先是固件无法升级,其次是清晰度有些问题,画面细节都拍摄不到了,和第一次试用的感觉完全不同。最后跑了一次维修站。还是感谢维修站帮我进行了固件升级和检查。检查下来相机本身完全OK。固件升级是我有史以来看到的最长一次耗时。升级完成后相机似乎恢复了很多。最后回到家里再一检查,原来是DG100-400mm的防抖开关被人关了。这支镜头我很喜欢,朋友也喜欢来借。不知哪位归还的时候把好几个开关都拨离了原来的位置。尤其是最下面的防抖模式开关我没有仔细看。至于究竟是借给哪位,我早就不记得了。来借的朋友实在比较多。其实可以考虑买一只。M.ZUIKO DIGITAL ED 150-400mm F4.5 TC1.25x IS PRO毕竟太贵了不是。

无论如何,经过维修站升级固件,E-M1X用起来趁手很多。加上排除了故障,清晰度和反差再次回到身边。

这次升级,我突然发现Nature色彩模式挺好的,接下来要多多使用。

上图: 奥林巴斯E-M1X相机 松下20mmF1.7 F2.5 ISO200 Nature模式

上图: 奥林巴斯E-M1X相机 松下25mmF1.4 F4.0 ISO200 Vivid模式

上图: 奥林巴斯E-M1X相机 松下25mmF1.4 F5.6 ISO200 Vivid模式

上图: 奥林巴斯E-M1X相机 松下7-14mmF4.0 F7.0 ISO400 Vivid模式

上图: 奥林巴斯E-M1X相机 松下7-14mmF4.0 F7.0 ISO400 Vivid模式

上图: 奥林巴斯E-M1X相机 松下7-14mmF4.0 F7.0 ISO400 Vivid模式

上图: 奥林巴斯E-M1X相机 松下20mmF1.7 F4.5 ISO200 Mono模式 手持高分辨率模式

上图: 奥林巴斯E-M1X相机 松下45mmF2.8微距 F2.8 ISO2000 Mono模式

上图: 奥林巴斯E-M1X相机 松下45mmF2.8微距 F2.8 ISO2000 Mono模式

上图: 奥林巴斯E-M1X相机 松下45mmF2.8微距 F2.8 ISO2000 Mono模式

是时候静下来喝喝茶了

截至2022年初一本文完工,前前后后已经磨蹭了好几个星期。期间,我也抽空阅读了网上关于E-M1X的各种不解和各种讨论。节前,趁着降价的机会又陪朋友去买了一台E-M1X,接着找了个茶社聊起了天。

我还抽空看了近期发布的一篇奥巴数码相机回顾史。E-3对比EOS 40D;E-5对比EOS 7D。好直白的用像素来排队的方法。

尽管外人和我自己看起来E-M1X能排到的照片E-M5 MarkII也同样能拍到。但是E-M1X确实带给我更多的乐趣。对的,一台好相机本身就足以唤起拍摄的乐趣。估计,我的E-M5 MarkII马上就要退居二线了。

本文2022年初起笔于长江岸边,2022年初一落笔于家中书房。

厚积薄发的内功高手 富士X-H1实战体验

  【IT168 体验】2018年3月4日,富士胶片在上海举办了一镇虚渗场有关富士X系列全新旗舰X-H1的使用体验会。体验会上,除了对富士X-H1进行讲解之外,主办方还安排了一场非常有趣的体育试拍体验,以测试富士X-H1的运动拍摄能力。
  
  ▲富士X-H1机身
  
  体育题材摄影由于具有高节奏、御脊无规律的特点,对于相机的考验是非常的严苛的。尤其是相机的对焦系统和快门响应速度,哪怕是一点点的不跟手,在快节奏的拍摄中都会被放大到非常无法忍受。
  
  作为一款全新的旗舰,富士X-H1自然不会让我们失望。由于富士X-H1上每一个对焦点都由原来的5个检测区域升级到了20个检测区域,供对焦使用的信息更多了;同时,富士X-H1用于数据传输的通路也由原先的串行改为并行,数据处理的速度也变得更快了。两项相加,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相机的对焦更快、更准确了。每次按下快门前,X-H1都能提前领会到我的对焦意图,并迅速把焦平面移动到位。我所需要做的只是注意取景器中的瞬间和构图,剩下的交个X-H1就足以放心。
  
  而在快门响应方面,在富士X-H1身上几乎感觉不到微单上常见的快门时滞,使用起来,完全像一台单反相机的表现。从画面中决定性瞬间的发生到快门落下,使用X-H1基本是瞬间发出。轻柔的快门手感配合X-H1高速的响应,让誉迅整个拍摄过程充满了愉悦感。
  
  作为一款面向体育拍摄的旗舰相机,富士X-H1在对焦系统设置上也是下足了一番功夫。用户除了可以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选择不同的对焦场景模式之外,还可以手动对X-H1的追踪灵敏度、速度追踪灵敏度和区域切换倾向进行调整。对于专业体育摄影,这一功能的加入可以显著地提高摄影师的工作效率和成功率。在此次拍摄拳赛时,我更多的是使用了X-H1的区域对焦模式,这样能够始终让对焦点保持在指定一方运动员的脸上,不会受到对面运动员动作过大的影响。
  
  在场地的另一端,是另外一个测试场景。该场景是由一位模特,由远到近,折线跑向拍摄者。这个场景看似简单,实则也是对相机的对焦系统提出了一个不小的挑战。在模特运动过程中,横向的跳跃会导致焦点不同变换;而纵向的前进,则会导致焦平面走走停停、难以捉摸。
  
  ▲模特运动方式示意
  
  在这组压力测试中,富士X-H1拍摄到的照片几乎是张张合焦。配合Cm模式中速连拍,我可以在完全没有黑屏的状态下,时刻掌控拍摄时模特的表情和状态。那种心中有数的感觉,是单反相机天生结构注定做不到的,但也是每一个摄影师都想要的。
  
  除了功能上的强大,这里还必须要说一说富士独有的机械操控逻辑。在这种固定场景下的拍摄中,富士X-H1双转盘都支持锁定的优点,无疑是非常适合这类拍摄的。拍摄过程中,我们无需担心稍一碰拨轮就会改变参数影响曝光,拍摄过程中始终跟人一种踏实的感觉。这对于我这种没有安全感的人,可以让我更加专注拍摄,完全忘却参数。
  
  在拍摄过程结束之后,富士也对X-H1的视频功能和全新发布的两支电影镜头做了具体的讲解。
  
  富士X-H1除了支持C-4K电影模式、200Mbps高码率输出这两项视频行业少见的高规格之外,笔者认为两种富士独有的色彩模式,也应该算是X-H1的独门秘籍。一个是F-Log,通过较灰的画面,保留更多的色彩信息,为专业视频团队提供更多的后期空间;另一个就是富士经典的ETERNA电影胶片模拟,让小成本视频团队也能快速生成富有“电影感”的作品。一高一低,两种截然不同的专业视频需求都可以在X-H1上轻松实现。
  
  这次发布的两枚电影镜头,MKX 18-55mm T2.9和MKX50-135mm T2.9镜头,除了具有0呼吸效应、无极光圈、标准对焦行程和齿距、变焦时0焦点偏移的特点之外。针对拍摄电影需要使用跟焦器和稳定器的特点,镜头的口径、长度、外形、乃至重量都做到了完全统一。不觉让人感慨,“贵”真的就是好!
  
  最后,如果这两枚电影镜头能够把总价控制在3万元之内,再加上一台售价1.2万的X-H1。对于专业视频制作而言,富士的这套组合,绝对是目前市面上少有的高性价比之选。
  总结:
  这一次,富士X-H1给我留下了完全不同以往的印象。无论是此前经典的X100系列,还是集各种黑科技于一身的X-Pro系列,富士都给人一种精致、潇洒、文艺的感觉。
  而在X-H1上,富士以往的感觉都还在:经典的外形、考究的做工、方便的操控,等等都没有变。但似乎在X-H1依旧精致的外形之下,是一位身着西装的“魔鬼筋肉男”。让人随时有和它一起去冒险、去挑战、去征服的欲望,给人以充分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而这,对于一款全新的旗舰相机来说,无疑是已经成功了。
  更多富士X-H1实拍样张: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jiankang/67508.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出生第一眼看到的是妈妈「科普人在出生的第一天到一岁时眼睛里看到的世界是怎样的」 下一篇:塬上以一个还乡人的视角看待自己的家乡始终的黑白色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