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为什么不想结婚「低质量的不如高质量的单身」
第一阶段的婚姻,被称为制度化婚姻:
在这个阶段,人们对婚姻的需求是,能够给自己提供衣食住行并保护自己不受外界侵害。因此这个阶段的婚姻常常只是两个家庭、两个族群结合的象征,几乎没有“爱情”的成分。
然而,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生存焦虑感越来越小,社会给予个人的支持与福利保障越来越多,越来越齐全。
此时,婚姻就进入了第二阶段:陪伴型婚姻;<
有位社会心理学家研究了近几百年的人们婚姻变化,他得出了一个惊人的发现:近一百多年来,人们对婚姻的需求,经历了三次转折性变化。
第一阶段的婚姻,被称为制度化婚姻:
在这个阶段,人们对婚姻的需求是,能够给自己提供衣食住行并保护自己不受外界侵害。因此这个阶段的婚姻常常只是两个家庭、两个族群结合的象征,几乎没有“爱情”的成分。
然而,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生存焦虑感越来越小,社会给予个人的支持与福利保障越来越多,越来越齐全。
此时,婚姻就进入了第二阶段:陪伴型婚姻;
人们结婚,除了第一阶段满足制度化的需要外,更期待在婚姻里找到一个是适合的伴侣,与自己生儿育女,并且共同承担生存与养育子女的风险。
在这个阶段中,“爱情”只是婚姻考虑的一部分因素,人们更注重另一半的“条件”,比如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以及性格特征等是否适合成为自己孩子的父母等等。
近几年,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及社会地位的提高,婚姻中的双方都可以各自拥有自己的事业与社交圈,更加注重婚姻带给自己内心的幸福感满足感安全感,关注自己在婚姻里有没有成长,关注自己能否获得尊重、爱护,能否获得爱的滋润等。

于是,此时的婚姻再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第三阶段——自我表达型婚姻:
这时婚姻的功能和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完全变了样,以前是小两口搭伙过日子,而今则是彼此之间是否能带来心灵的需要与安慰。
自我表达型婚姻对伴侣的要求比之前两个阶段都要高,在第二阶段,很多人对伴侣的诉求可能只是“日子能过下去就行或者忍忍就算了”,可是,到了第三阶段,则会要求伴侣在自己的人生中扮演多种角色多重身份,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心灵需要慰藉。换句话说,这时的婚姻注重的是精神上的满足。
不仅仅是丈夫,妻子,孩子的父母,长辈们的好儿媳好女婿,情人、知己,而且还要是合作伙伴,甚至是在某些时候,还要能够给自己心灵安抚、心理安慰,承担着半个心理治疗师的角色。
目前我国的婚姻状况是:正从第二阶段迈向到第三阶段。
只要回看父母的婚姻,他们选择伴侣时,可能只是“搭伙过日子”型。也就是第二阶段婚姻。比如相亲的时候看对方经济条件,家庭背景,外貌长相。但真正踏入婚姻开始过日子后,人们就会发现这时自己的婚姻观,其实已经到了第三阶段,他们已经不再是“搭伙过日子”,而是需要一个“心灵伴侣”。
如今不管是男是女,他们脑海里的婚姻观都已经是——希望这样一个“心灵伴侣”,让自己人生变得更加充盈富足,而不只是找个人生孩子,养老送终那么简单
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然而,却依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婚姻这座坟墓”避而远之,不闻不问,不想不念,视如粪土,毫无想法。
多少已过了适婚年龄的男女,却只字不提结婚一事;
多少快要奔三的男男女女,却对“结婚”二字避而不及;
多少恋爱中的痴男怨女,却扬言只谈恋爱不谈结婚。
究其原因,为何越来越多的人恐惧“结婚”一事?闭口不提“结婚”二字?
一【近年来不断攀升的离婚率,潜移默化地成了剩男剩女的心理阴影】
不知从何时开始,离婚这件事,在人们的心里就如家常便饭般。每每听到谁谁家的女儿或儿子闹离婚了,他们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的惊讶,反倒是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在旁人看来,倒像是倘若那些人不闹离婚却是一件奇怪之事似的。
离婚案,俨然已经成为了每年人人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总会在一段时间,冲上诸多网络平台的热搜,引发一波又一波的口水战。不负众望,据相关数据统计,2019年的离婚率再次创新了历史新高,成为了有史以来离婚率最高的一年。
而就在这次疫情解封后,除了武汉,其他城市的民政局已然成为了人们最常光顾最火爆人流量最密集的地方。可悲的是,那些人并不是办理结婚登记,而是办理离婚登记。如果有幸看过那场面,你就会忍不住扼腕叹息道:“人多的像赶集似的。”
一场疫情,摧毁了多少对夫妻,一场疫情,成就了多少对情侣。当然,前者的数据肯定领先于后者一大截,是永远也追不上的。哦不,至少是按照目前的情形来看,是极难追上的。
一座城市突然上升的结婚率怎么能跑得过数十数百座城市的一起蜂拥而至攀升的离婚率呢?
离婚率的上升已不是一对夫妻或者是两个家庭的事了,而是成为了一件国家不得不关注的大事。
离婚的上升,除了影响夫妻之间,和小孩之间,以及两个家庭之间,还悄悄地在许多未婚男女的心里埋下了一颗只开花不结果的不婚主义的种子。他们自动自发地从那些离婚人士的诸多原因中对入座,唯恐日后倘若自己和另一半结婚了,或许亦会发生这些那些的矛盾和争吵。与其这样,不如不要开始的好,不开始就不会有结束。
听过这样一句话:“不结婚只有不结婚一条罪名,结婚后会有千千万万条罪名。”我想结婚后的其中一条罪名便是:结婚后不幸离婚的罪名吧。这句话也恰好侧面烘托出了无数不想结婚的男女的真实心里写照,结婚后就会许多的牵连,生儿育女,双方父母的赡养,婆媳关系相处,女婿与岳父岳母的关系等等。
那些结婚后又离婚的夫妻,离婚原因千种万种,但主要还是这几种居多:婆媳关系难相处,由孩子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诸如谁换尿不湿,谁带小孩睡,谁陪小孩玩,以及盼子心切想要个儿子等),夫妻其中一方经不起诱惑出轨,以及其他柴米油盐引发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等等。
这些赤裸直白的离婚原因,既是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要应付解决克服的现实问题。
也许在潜意识里,他们认为离婚率的不断攀升,代表着结婚这件事不再是刚需,不再是标配,不再是绝对。那些的人失败婚姻仿佛是告诉人们:婚姻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事。
二【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各方面的压力】
三毛说: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
婚姻又何尝不是这样。两人一旦结婚以后,各种的现实问题就摆在你的面前。就像一个苍蝇贴,赶也赶不走。一日三餐,衣食住行,房子,车子,生儿育女,双方父母的赡养,日常开销等等经济支出的问题都必须承担与解决。
谈婚论嫁前,双方长辈也以此依据这段婚姻是否合适。女方家长看男方是否有车有房有存款有稳定的工作以及彩礼聘金是否能给到位,男方家长看女方家境是否过于贫穷,看女方本人面相,是否好生养等等。
如今的婚姻,彼此都持有很高的期望。无论是财富,地位,背景,事业,三观,品质,性格等,他们都比以前人们的择偶标准要高很多。一方面是来自社会不断加速的经济发展,一方面是来自父母辈的需求。
多少人因为嫌弃对方没车没房没存款没工作而放弃了嫁娶;
多少人因为父母要求的彩礼聘金无法满足而被迫分道扬镳;
多少人因为迫于形势所逼实在无法承担各种物质上的要求。
结婚,已不再是里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庭的事情。没有多少人愿意不顾父母的反对而执迷不悟地结婚。因为,得不到父母的祝福的婚姻终究是不会幸福的。
就像是电视剧《国民老公2》里的许嘉木和宋相思,因为嘉木母亲的反对(她觉得女方出身卑微,根本配不上自己的儿子),来来去去,兜兜转转,彼此相爱的两个人终究还是无法名正言顺地在一起。无论是嘉木母亲多么疼爱自己的儿子,在这件事情上她却一直坚决自己的立场持反对态度。与此同时,为了让自己儿子彻底死心,还费尽心思安排了一个与他门当户对的家世不错的女子出现在他的生活中,试图撮合他们两人的婚事。
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不胜枚举。这几乎是多数长辈们的同感,总是把自家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等放在衡量自己子女婚姻的天平秤上。
三【社会万象,自我优越感爆棚】
①“不婚主义”一词的兴起
随着社会的不断创新发展,越来越多人的自身能力不断提高。在工作上,学习上,生活上等,都似乎变得独立自主,不再过度地依赖他人的陪伴。
近几年来,“不婚主义”一词渐渐成为了新的流行词语。在大街上你随便抓一个人来问,他们都知道这个词语,说不定还以此树立自己的婚姻观念。阐释自己是个“不婚主义者,素食主义者,完美主义者,肉食主义者,拜金主义者”等等类似这样名词短语。
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不婚渐成为常态确实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婚姻从一种普世的价值已经变成了纯粹个体的选择,我们习惯了以“家”的概念来面对社会,而以后可能要彻底作为单个人面对周遭,家族主义在下降,而与现代化随之而来的个人主义迅速上升。
看到这样一句话:对于有人穷尽一生追寻另一个人的事,我一直无法理解。呃......或许是我太过有趣,无需他人陪伴。所以,我祝你们在对方身上得到的快乐与我自己给的一样多!
也许,很多人已经慢慢践行这个理念。自我觉得是一个有趣之人,无需他人陪伴。然,“不婚主义”的念头便悄然而生。
要么只谈恋爱不结婚;
要们不谈恋爱不结婚。
想必这大多数的人的真实想法,甘愿甘心一辈子做一个“不婚主义者”。只要父母健康安好,有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闲暇是可以培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实自己提升自己丰富自己,多数人便没有了恋爱结婚的念头。
一个人又何妨,一个人也可以把日子过的惬意自在,不惊不扰,不骄不躁,何须徒增两个人带来的矛盾,争吵与烦恼。或许,养一只猫,养一条狗也可以给家带来一份愉悦与惊喜。
②恐婚来源于父母失败的婚姻
父母辈的婚姻多半是由婚姻变化中的第二阶段过度到第三阶段,所以才会有许多的失败与不和。他们的争吵,矛盾纷争,甚至是动手打人的画面,会对我们这一辈造成很大的影响。父母三天一小吵,两天一大吵的情形,就像是一个烙印深深地烙在下一代子女的心里。
就像是著名歌手华晨宇的父母,据说,他的爸爸经常打他的妈妈。如今父母已经离婚,离婚原因不详。但是,我想说的是,在父母辈这段失败的婚姻,多半会给他造成不良的心里阴影。无论是在他的性格上,还是婚姻观上,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影响。为此,他还改编了一首周杰伦的《爸我回来了》一曲,歌曲开头一句歌词便唱得让人忍不住泪流满面,心如刀割。
想必,有许多人的恐婚心里会来源于父母婚姻的失败。心想着:婚姻不全是美好幸福和气的,总会有意外与不幸,万一我就是那个不幸呢?万一我就是那个不幸呢?万一我就是那个不幸呢?万一我就是呢?我就是呢???
③自我优越感爆棚,自我人设太完美
三毛曾说过:结婚,小半是为荷西情痴,大半仍是未来父母,至于自己,本可以一辈子光棍下去,人的环境和追求并不只有那么一条狭路,怎么活,都是一场人生,不该在这件事上谈成败,论英雄。
诚然,三毛的结婚却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他人。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觉得自己已经非常优秀,非常独立,非常能干,又何须恋爱结婚?工作上有工作上的同事,至于工作之余,则有自己的亲人,朋友,闺蜜等,有自己需要培养的兴趣爱好,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有自己消磨时间的方式:
1,可以玩手机刷剧;
2,琴棋书画诗酒花;
3,柴米油盐酱醋茶;
4,可以运动健身也
5,种花养猫养狗也;
......
总不会让自己无事可做,碌碌无为和寂寞难耐,所以便不觉得恋爱婚姻的必要性,便觉得此生足矣,死而无憾。
在没有完全达到自己的择偶标准时,许多人不会去触碰婚姻,不会踏进婚姻的殿堂半步,不会有半点儿对幸福婚姻的想法。
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之时,很多人不会把自己拥有的一切作为婚姻的赌注压上去,不会像张爱玲小说《怨女》中的主人公银娣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全都压在了婚姻上,一次又一次地。最后却落得孤苦伶仃,无人问津的结局。
单纯只是结婚,并不能让我们摆脱孤独。而且,近几年还流行一词叫,丧偶式婚姻。指的就是,结婚后的夫妻,彼此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总有一人每每独守空房,独自过活,就连朋友闺蜜间的陪伴都比另一半给的多。
因此,越来越多人不寄厚望于婚姻。越来越多人耐得住寂寞,越多越多人把一个人的日子过得如神仙般自在快活。在任何方面,都不用顾及他人的想法与感受。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想玩就玩。
其实,他们或许也不否定。幸福的婚姻,的确有。但不幸的婚姻,随处可见。就像小巫见大巫,不足挂齿罢了。
四【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婚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其实,不管是不婚主义,结婚主义,亦或者是丁克家庭,全都没有错。但是,毕竟社会的进步发展离不开人类的繁衍生殖。如果没有人一代又一代的繁衍,或许世界上早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不管是何种原因,我都希望现在不想结婚的你不到最后一刻都不要放弃对婚姻的期望。毕竟,人生处处有惊喜。恋爱,婚姻,缘分,都是神秘莫测可遇不可求的东西。
越来越低的结婚率,从侧面不正反映人们对生活质量幸福婚姻的要求越来越高吗?
越来越高的离婚率,从某个层面讲也许不正体现出已婚男女勇于直视失败的婚姻?
他们明白婚姻不是儿戏,不能凑合将就着过。
他们明白失败就应该放弃,才有可能见新欢。
缘分到了,你便张开双手笑脸相迎。缘分未到,你便继续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不过度悲观,不过度消极,不过度摒弃,不过度反感,不过度厌恶,不过度远离;
人生难得走一遭,爱情这杯酒,你怎么也得尝尝,婚姻这首歌,你怎么也得听听。
如此,才不枉在这世间走一回。因为低质量结婚不如高质量单身。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张小娴说:好的爱情使你的世界变得辽阔,如同在一片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漫步,而坏的爱情,使你的世界愈来愈狭窄,最后只剩下屋檐下一片可以避雨的方寸地。
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人人都心有所属
愿有好爱情好婚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