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配偶,林语堂说幸福无非四件事
林语堂一生有三段恋情,青梅竹马的赖柏英是林语堂的初恋,只是后来两人对未来的追求不同才分开。
林语堂后期写了一本书名叫《赖柏英》,他在书中把初恋赖柏英比喻成高山人生:“山逼得你谦—逊—恭—敬”。
林语堂的第二位恋人是陈锦瑞,当时的陈锦瑞是福建名医陈天恩的女儿。
貌美的陈锦瑞欣赏林语堂的博学多才,但是林语堂只是牧师的儿子,两家经济地位悬殊。
当时的婚姻又流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最终
民国时很多文人才子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爱情故事,有的令人羡慕,有的令人叹息。
林语堂一生有三段恋情,青梅竹马的赖柏英是林语堂的初恋,只是后来两人对未来的追求不同才分开。
林语堂后期写了一本书名叫《赖柏英》,他在书中把初恋赖柏英比喻成高山人生:“山逼得你谦—逊—恭—敬”。
林语堂的第二位恋人是陈锦瑞,当时的陈锦瑞是福建名医陈天恩的女儿。
貌美的陈锦瑞欣赏林语堂的博学多才,但是林语堂只是牧师的儿子,两家经济地位悬殊。
当时的婚姻又流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最终这段恋情由于陈天恩的拆散也是失败收场。
男人最痛苦的莫非就是在最没能力的时候遇上了最想要保护一生的女人,而女人则在最美好的年纪遇上了最等不起的男人,可以说陈锦瑞是林语堂一生的遗憾。
林语堂的妻子廖翠凤是林语堂的第三位恋人。廖翠凤是陈锦瑞父亲介绍的,陈天恩对狠心拆散林语堂与女儿的爱情过意不去,所以把鼓浪屿首富家的二女儿介绍给了林语堂。
廖翠凤很欣赏林语堂的才华和为人处世。当两人订婚时,母亲提出了反对说:“和乐(林语堂的本名)是牧师的儿子,家里很穷。”
而廖翠凤的性格类似与胡适的妻子江冬秀,她是一个性格爽快,做事果断的人,她不在乎对方的家境而是更看重这个人的才华。廖翠凤却坚定执着地说:“贫穷算不了什么。”
就是这句话一锤定音,成就了林语堂与她的婚姻。
事实证明廖翠凤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林语堂在两人金婚的时候说:
婚姻不需要像恋爱那么炙热,需要的是更多的忍让和宽容,这就是我们相处的秘诀。
林语堂和廖翠凤是两个性格不同的人,林语堂外向、乐观、幽默,而廖翠凤有着大家闺秀的拘谨和约束感。
在食物上两人的爱好也有所不同,林语堂喜欢吃翅膀、肝脏、脖子,而廖翠凤喜欢喜欢吃鸡胸肉和鸡腿。
虽然两人之间的爱好、性格不同,但两人却爱的深情。林语堂格外珍惜与廖翠凤这段来之不易的婚姻,其中最被人津津乐道的事就是林语堂烧结婚证了。
1919年结婚后的林语堂,在得到廖翠凤的同意下,为了表示两人永远相爱、白头偕老的决心,他把结婚证书烧到了。他说:“因为婚书只有离婚时才用得着”。
结婚后,夫妻两人的生活过得很艰难。出身名门廖翠凤为了林语堂能够赴美留学,曾经忍受着盲肠炎发作的疼痛,也不动自己的一千元嫁妆。
幸运的是,后来经美国天主教的医生治好,省了很多钱。
林语堂家的经济状况不好,成绩优秀的他留学时只能依靠助学金的资助,后来在两人生活最拮据的时候,廖翠凤就变卖首饰维持生活。
尽管婚后生活清贫,但林语堂认为,“只有苦中作乐的回忆,才是最甜蜜的回忆。”
林语堂果然没有辜负廖翠凤的付出,真正做到了一生只爱一人。
两人在美国租房子时,寂寞的房东太太是个只知道抽烟喝酒的寡妇,她钟情于林语堂的一表人才,就想办法勾引林语堂。而林语堂看出房东太太的想法,就很少与她接触。
结婚四年后,两人准备回国。这时的林语堂正准备博士考试,廖翠凤看到林语堂走出考试现场并焦急的问:“怎么样了”?林语堂一句“合格了”!
激动的廖翠凤在大街上给了林语堂一个深深的吻,这个吻宣告了林语堂学生时代的结束。
随着林语堂的名声越来越大,两人的生活逐渐得到了改善,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廖翠凤用中国传统女性的温良贤惠,包容了林语堂所有的放肆和不安。
自信的廖翠凤明知道林语堂喜欢陈锦瑞,还经常邀请她来家中做客,还和孩子们说:“爸爸曾喜欢过你锦端阿姨”。这种大度、自信的女人,哪个男人能不爱呢?面对旧爱陈锦瑞,林语堂后期回忆说:
终于再见她,我嘴角一牵,笑得漂亮,没有了当初,回忆成烟云。
1969年,是林语堂夫妇结婚的五十周年,林语堂送给了廖翠凤一枚胸针,上面写着“金玉缘”三字和詹姆斯·惠特坎·李莱的著名诗作《老情人》,林语堂借这首不朽名诗表达了对妻子一直以来的感激和尊敬。
林语堂将这首《老情人》翻译成了中文版的古诗:
同心相牵挂,一缕情依依。岁月如梭逝,银丝鬓已稀。幽明倘异路,仙府应凄凄。若欲开口笑,除非相见时。
1976年,林语堂去世,享年81岁。廖翠凤将他的灵柩埋在自家的庭院,仍然与他终日厮守。
林语堂与廖翠凤的爱情是感人的,林语堂在语录中曾写到:
用爱情方式过婚姻,没有不失败的。要把婚姻当饭吃,把爱情当点心吃。
林语堂最成功的就是明白不是所有的爱都应该拥有,有的爱只能藏在心里,应该珍惜现在拥有的。廖翠凤的一生也是成功的,她成功的经营了自己的婚姻,与林语堂共同度过了一生。
林语堂常说:
自己最得意的,就是把一个老式婚姻,变成了美好的爱情。
是啊,与同时代的那些文人相比,林语堂无疑是幸福的。林语堂将婚书烧时我想没有人会认为他的行为是正确的,但他用一生的言行践行了自己从一而终、白头到老的誓言。也回答了一个爱情难题,那就是,幸福,与门当户对没有关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