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国更名日本的原因,日本倭国名字由来
《说文解字》里对“倭”的释意为:“顺貌。从人委声,另外可解作遥远的意思。”
公元前108年,西汉武帝灭卫满朝鲜后,日本列岛上有百多个小城邦(国),其中三十多个通过朝鲜半岛与汉朝通使,其中以邪马台国最大,被称为“大倭王”。
东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第一次有明文记载“倭人国家”与中国往来。九州北部(博多湾沿岸)的倭奴国接受汉王朝的策封,光武帝封其为“倭奴国王”,并授予金印。1784年,在日本北九州地区博多湾
倭国,是中国古代诸王朝对于当时日本列岛上的政治势力的称呼。
《说文解字》里对“倭”的释意为:“顺貌。从人委声,另外可解作遥远的意思。”
公元前108年,西汉武帝灭卫满朝鲜后,日本列岛上有百多个小城邦(国),其中三十多个通过朝鲜半岛与汉朝通使,其中以邪马台国最大,被称为“大倭王”。
东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第一次有明文记载“倭人国家”与中国往来。九州北部(博多湾沿岸)的倭奴国接受汉王朝的策封,光武帝封其为“倭奴国王”,并授予金印。1784年,在日本北九州地区博多湾志贺岛,出土一枚刻有“汉委奴国王”五个字的金印。金印为纯金铸成,印体方形,长宽各2.3厘米,高二厘米,蛇纽,阴刻篆体字。这一枚金印作为中日两国最早交往的证明,成了日本国宝。
到了唐朝,太宗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倭国遣使献方物。太宗以其路途遥远,下令鸿胪寺让倭国不要每年来朝贡,又派新州刺史高表仁出使倭国。由于高表仁与倭国王子在礼仪问题上发生争执,负气没有宣读圣旨就跑回国了。到二十二年(648年)时,倭国又委托新罗上表,请求通使。
但是,到了武则天时期,701年倭国被日本这个名字替代了。倭国对外的国号也正式改称为“日本”。
关于倭国改国号为日本的原因,史书大概有三种说法:
其一,据《旧唐书·东夷传》记载:“以其国在日边,故以日本为名”。意思是说倭国认为自己离太阳近,所以改名。
其二,据《新唐书·东夷传》记载:“后稍习夏音,恶倭名,更号日本”。意思是说倭国认为“倭”字的中文不好听,所以要改。
其三,据《旧唐书·东夷传》记载:“或云日本旧小国,并倭国之地”。意思是说日本灭了倭国,所以要改。
其实,倭国要改名日本,这还得从公元663年一场战争说起。这场战争史称“白江口之战”。
公元660年之前,朝鲜半岛是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鼎立,三国之间时友时敌,史称韩三国。643年,百济联合高句丽攻打新罗,新罗请求唐朝援助。两年后唐太宗认为高句丽国内政变有可乘之机,亲率十万大军进击,但没能攻灭高句丽。百济在唐军攻打高句丽期间,并没有停止进攻新罗,相反又连夺十数城。这时,唐太宗病故,唐军撤退。唐高宗即位后,660年派左卫大将苏定方统水陆军共一万三千出兵百济,以解新罗之危。苏定方大军从成山(今山东荣成)由海路出发,攻打百济,船帆千里,随流东下。新罗武烈王闻讯即率军五千与唐军会师,七月,百济被唐、新联军所灭。苏定方留郎将刘仁愿等驻守百济王城,自押俘虏回国。
百济的覆灭,对日本来说是极大损失。如果听任百济亡国,则日本在朝鲜半岛上的势力将被全灭。于是日本齐明天皇宣布以天皇亲征的形式,向百济发兵数万。然而出师不利,齐明天皇突然病逝,太子中大兄即位(天智天皇),继续统帅全军开赴百济。
此时,朝鲜半岛形成南北两个战场。在北方战场,高句丽与唐军基本形成了对峙的局面,由于地形限制的缘故,唐军的进展始终不大。而在南方战场由于日军的介入,战争形势已经转向日军和百济军方面了。唐军兵源在南方得不到补充,虽然唐军与新罗的联军的还未遭到败绩,但整体上逐渐居于守势。
663年8月,唐军与日军在熊津江(今韩国之锦江)入海处形成的一条支流白村江的入海口——白江口发生海战。由于唐军船高舰坚利于防守,日军船小不利于攻坚,双方战船一接触,日军立刻处于劣势。日军的指挥官慌忙下令战船撤回本队,其指挥互相计议说:“我等争先,彼当后退。”遂各领一队战船,争先恐后毫无次序地冲向早已列成阵势的唐海军。唐军统帅见日军军旅不整,蜂拥而至,便指挥船队变换阵形,分为左右两队,将倭军围在阵中。日军被围,舰只相互碰撞无法回旋,士兵大乱,日军大败。
白江口之战结束了新罗与百济间的长期纠纷,同时使日本停止对朝鲜的扩张,大约在九百余年之内未曾向朝鲜半岛用兵;另一方面,唐灭百济,五年之后攻灭高句丽,与唐友好的新罗终以统一大同江以南的朝鲜半岛。并作为唐朝北方同盟国的防线。
日军惨败唐军,天智天皇迟迟不肯登基,并频繁派出遣唐使唯恐被大唐兴师问罪。公元670年,天智天皇派遣唐使河内直鲸,一方面庆贺唐朝平高句丽,一方面上奏唐朝,以前与大唐王朝作对的是倭国,现在已被我们灭了,我们是新的国家,和倭国没有关系,名字叫日本,希望唐朝不要再征伐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