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女人为什么随夫姓,西方女性平等浪潮根本原因
父权制以“旧式浪漫”的文化形式流传下来了,即便在女性有了更多选择的今天。
在新冠疫情面前,准备一场婚礼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对于30岁的美国人林赛·埃文斯(Lindsey Evans)来说,有一件事她想得很清楚。“离婚期越近,我就越想随他姓。”她和伴侣经营着一家生活方式媒体公司,将在2021年7月举行婚礼。
根据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一项数据分析,约有70%的美国已婚女性选择了随夫姓。而根据2016年的一项调查,对于英国女性来说
完美世界旗下深度资讯平台“全现在”专稿,无授权不得转载。
父权制以“旧式浪漫”的文化形式流传下来了,即便在女性有了更多选择的今天。
在新冠疫情面前,准备一场婚礼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对于30岁的美国人林赛·埃文斯(Lindsey Evans)来说,有一件事她想得很清楚。“离婚期越近,我就越想随他姓。”她和伴侣经营着一家生活方式媒体公司,将在2021年7月举行婚礼。
根据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一项数据分析,约有70%的美国已婚女性选择了随夫姓。而根据2016年的一项调查,对于英国女性来说,这个数字快达到90%;18岁至30岁的女性中,约有85%的人仍然遵循这一传统。
在西方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它仍然是一种强大的文化规范。
在美国,30岁以下的女性中有68%的人称自己是女权主义者,在英国,这一比例约为60%。“这令人惊讶……这么多女人随夫姓。它来自父权制历史,来自女人在结婚时,即成为男人的财产这一观念。”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教授西蒙·邓肯(Simon Duncan)说,他一直在研究姓氏传统。尽管英国早在一个多世纪前就消除了“拥有”一个妻子的概念,目前法律上也没有规定必须取随夫姓,但在大多数英语国家,这一传统根深蒂固。
“问题是就在于,这只是一个无害的传统,还是说这背后有什么深意,从以往的时代延续到了现在?”最近,邓肯与奥斯陆大学和西英格兰大学的学者合作,深入研究了这种现象持续存在的原因。
林赛·埃文斯和她的伴侣 图片:Lindsey Evans
父权传统中的“最佳婚姻”范本一个女人改姓的理由可以有很多:比如不喜欢原姓的发音,或者在原生家庭里受过伤,想要摆脱和他们的联系。但邓肯的团队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深入分析,以及对英国和挪威两国新婚和订婚夫妇的详细采访,确定了推动随夫姓传统的两个核心动因:第一是父权制度的持续存在(无论这对夫妻俩来说是否明显);第二,一种关于“好家庭”的理想图景在背后起作用——与伴侣同姓象征着承诺,并将母亲和孩子联结进同一个团体中。
一些夫妇只是将它默认为传统而遵循它,另一些夫妇则是更加积极地接受它。“这是对过去那种重男轻女现象的再现。一些女性顺从这了规范,或者将之内化。所以,我们才会发现有些人说自己真的很期待成为一个‘太太’,被冠以丈夫的姓氏。”
他的团队论文表明,女性随夫姓这一现象,与父权制下的其他两性不平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被打包在一起,建构了“最佳婚姻”范本;在这种想象中,总是由父亲将女儿交出去,而男性也总是发起求婚的那方。
“这是浪漫的一部分。”32岁的德国人科琳娜·赫希(Corinna Hirsch)说,去年结婚的时候,她选择了随夫姓。“婚礼前夕,我们分房睡。我骨子里有一些守旧的东西,也有新的观念。我爸爸和我先生都发表了演讲,但我没有。”她认为,这些传统帮助她和伴侣建立了更深的联结。
图片:CFP
“好家庭”图景邓肯团队观察到的第二个核心动因与社会评价有关。他们得出的结论是,随夫姓仍然被视为向外界展示承诺和家庭团结的一种方式。
“它给了我们一个家庭的身份。我们有自己的名字,也有中间名,这意味着我们是独立的个体。而拥有一个共同的姓,则让我们更像一个团体。”林赛·埃文斯说。
邓肯的研究发现,这种关于“好家庭”的说法,对生过孩子的女性影响尤为强烈。甚至有些一开始拒绝随夫姓的女性,在生完孩子后也改变了决定。
“我想,随夫姓是为了和孩子有更好的联系,它是一种书面证明。”36岁的婕米·伯格(Jamie Berg)是一名在美国出生的舞蹈家和体操运动员,现在住在挪威奥斯陆。她保留自己的原姓名多年,主要是因为这对她的职业身份很重要,但当她的儿子出生时,她在护照和其他正式文件上都加上了丈夫的姓。“这样,我们一家三口就会有相同的姓氏。”
邓肯的研究凸显了许多父母的另一个共同顾虑,他们担心孩子可能会因为父母有不同的姓氏而感到困惑。他认为,虽然另类行事会给成年人带来不适,但它对儿童的影响有限;大多数儿童并不会依据姓氏来判定谁和自己是一家子。
图片:CFP
与女权主义背道而驰?那么,随夫姓传统对性别平等事业有什么影响?学术界意见不一。
邓肯将其描述为“相当危险”——无论这样做的夫妇是积极接受这一传统,或是只是默认着遵循。“它延续了夫权......再现了所谓男人是一家之主的传统。”他说。
这种说法得到一些女性的大力支持。34岁的尼基·海斯福德(Nikki Hesford)是一名来自英格兰北部的企业主,现在已经离婚。而在当年结婚时,她就拒绝被冠上前夫的姓。“女人抱怨说,她们是家庭里主要的照顾者,孩子生病时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不得不去医院看病,事业受到影响......但她们从一开始就开了这个先例,说:‘你比我重要,你是主要的,我是次要的。’也有人跟我说:‘你想得太多了,这只是不错的传统,并不意味着什么’。我可不同意。”
不过,心理治疗师希尔达·伯克(Hilda Burke)认为,拒绝随夫姓的女性不应武断地评价他人。她指出,“旧式浪漫”的概念长期以来被电影、文学和杂志强化,而社交媒体时代,它又进一步被放大了。尽管性别赋权、女权主义的观点拥有了更广阔的平台,但女性免不了持续地受“旧式浪漫”的影响。
“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影响已经成为个人信息的一部分。围绕着男朋友的这整个叙事,接着是盛大的订婚仪式,和蜜月之类的。即使一些女性认同了女权主义者的身份,她们也会向往那种浪漫的生活方式。”伯克说。
伯克还认为,对许多人来说,随夫姓也一种实用主义的选择:有时候是为了安抚年长的亲戚,或者也懒得跟人解释一番。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女性没有推动性别平等。“女权主义有理想和原则,但又要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的琐事。”
另一种看法是,女权主义归根结底是要给女性自由选择的权利。这意味着只要她们能决定自己喜欢什么姓(只要不是被她们的伴侣或社会强迫的),不管是符合抑或违背父权制规范,都不应该是个问题。
“他从来没跟我说过‘我要你跟我姓’这种话,这是我自己提出来的。”林赛·埃文斯说。“作为一名女权主义者,我能够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而不必担心性别角色的问题。”
图片:CFP
今后会有更多人改姓吗?随夫姓传统在未来会有多盛行,研究者们争论不休。学术界几乎没有什么预测性的研究,尽管有迹象表明,女性和男性都对此越来越开放。
在英国,2016年YouGov对1500多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9%的女性仍然希望在结婚时随夫姓,而61%的男性也希望她们如此。虽然这个比例看起来很高,但其实已经比他们的上一代低30%左右。另一项调查显示,英国18至34岁的年轻人中,有11%的人在结婚的时候改成了双姓——就传统而言,这本来是英国上流社会家庭的专利,但在背景更多元化的夫妻中,性别平等正成为一种动力。
“我们事先商量过。共享姓氏挺有意义的,因为我们生活中其他方面也是共同完成的。”36岁的尼克·尼尔森-比恩(Nick Nilsson-Bean)解释说。他住在瑞典南部的马尔默,和妻子有着相同的双姓。“如果我俩都只随我姓,就感觉有点古板和老套了。”
在美国,出于职业方面的考虑,越来越多的女性也选择了双姓——这样名字也能在互联网上保留被搜索到的可能性。还有一些夫妻将二人姓氏混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姓,还有一些男性随妻子姓,不过这两种现象仍然不常见。
”我并没有被某些大男子主义的垃圾观念束住手脚。”39岁的英国工程师希亚兰·麦奎德(Ciaran McQuaid)说。他是为数不多随妻姓的男性之一。“我在建筑行业工作,必须面对相当大男子主义的氛围,但我不会被他们影响。”
在包括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在内的欧洲国家,目前女性结婚的平均年龄为35岁或以上,在美国则为28岁左右 ——这也可能对未来的姓氏选择产生影响。来自挪威和美国的研究表明,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高、经济独立的女性更有可能保留自己的原姓,而这种做法在年轻、收入较低的女性和非裔美国人社区内,则不太受欢迎。
“我有自己的房产。我还有学位,汽车,等等等等。所以,假如我要改姓,那么随后我就必须改掉所有证件上的姓。”50岁的阿米利卡·纳扎(America Nazar)解释说,她在去年结婚的时候就没有随夫姓。“在我看来,改姓很麻烦,而且没有必要。”
阿米利卡·纳扎和她的丈夫 图片:America Nazar
其他研究人员指出,在LGBTQIA社群内,姓氏已经趋于更加灵活。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临床职务的心理学家和治疗师希斯·谢钦格博士(Dr Heath Schechinger)预测,随着“家庭”这一的概念扩大,包括LGBTQIA人士甚至 “两个以上伴侣的结合”,打破传统规范的情况将更加普遍,异性伴侣可能也会被鼓励保留自己的姓氏。“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做出偏离传统规范的选择。”
本文原作者为Maddy Savage
————
请搜索关注公众号“全现在”,朋友圈的世界也会不一样。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