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龙贡茶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团茶的工艺
8月上旬,团龙乡愁馆建设项目专家组成员葛春培、田如萍及设计方滕明先一行来到团龙村,为团龙乡愁馆的建设收集贡茶的相关材料。团龙乡愁馆以展示团龙贡茶为主,通过贡茶的历史、传说,与柴氏家族的联系,贡茶制作技艺,现代制作技术等内容,展现团龙贡茶的多元文化。
团龙贡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说在明朝永乐年间,团龙的茶叶曾作为贡品上贡朝廷,因此被称为“贡茶”。为深入了解团龙贡茶的历史文化和制作技艺,我们实地采访了当地懂得制作茶叶的两位老人柴宏武、柴宏权,他们回忆了团龙贡茶的历史,并向我们仔细
背 景
8月上旬,团龙乡愁馆建设项目专家组成员葛春培、田如萍及设计方滕明先一行来到团龙村,为团龙乡愁馆的建设收集贡茶的相关材料。团龙乡愁馆以展示团龙贡茶为主,通过贡茶的历史、传说,与柴氏家族的联系,贡茶制作技艺,现代制作技术等内容,展现团龙贡茶的多元文化。
团龙贡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说在明朝永乐年间,团龙的茶叶曾作为贡品上贡朝廷,因此被称为“贡茶”。为深入了解团龙贡茶的历史文化和制作技艺,我们实地采访了当地懂得制作茶叶的两位老人柴宏武、柴宏权,他们回忆了团龙贡茶的历史,并向我们仔细的介绍了当地手工制茶技艺。除此之外,从他们的叙述中还了解到团龙贡茶的功用繁多,药理上可助消化,治伤风感冒等;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极强的仪式性,在当地许多仪式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内容集录如下。
采集地点:印江县团龙村
采集对象:柴宏武 柴宏权
采集人:葛春培
参访者:田如萍 滕明先 柴华
文字整理:田如萍
图片:滕明先
葛春培:能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茶叶的制作方法吗?
柴宏武:首先是将茶叶摘回家中,拿簸箕来摊凉,摊凉后再拿到锅里去炒。炒就是我们说的杀青。
葛春培:摊凉以后杀青?
柴宏武:嗯,杀青。杀青后放在簸箕里,用手揉,揉了后再次放到锅里炒热,炒热后再次摊凉。
葛春培:炒了以后又来摊凉?
柴宏武:它要经过三炒三揉。炒三次揉三次,最后一炒就是将它炒干。
葛春培:三炒的最后一炒?
柴宏武:嗯,三炒三揉,最后一次把它炒干。
葛春培:是做红茶还是绿茶?
柴宏武:绿茶。
葛春培:采茶是好久去采?清明前的那两天?
柴宏武:谷雨茶,谷雨前。
葛春培:做的都是谷雨茶是吧?
柴宏武:那个时候都是采谷雨茶。
葛春培:谷雨过后都不采?就只在谷雨之前采?
柴宏武:谷雨以后也要采。
葛春培:谷雨以后采,叫什么茶?
柴宏武:谷雨前后都要采。
葛春培:谷雨前后?
柴宏武:嗯。
葛春培:还有呢?谷雨前后采完了就没有了吗?
柴宏武:它只采三次。
葛春培:一年只采三次?
柴宏武:嗯。采三次。
葛春培:这个是绿茶。那你们做不做红茶或其它茶?
柴宏武:没有,历来贡茶都是绿茶。
葛春培:你们是卖到哪里?
柴宏武:过去是拿到当地的市场上去卖。
葛春培:再远的地方就没去了?
柴宏武:也去。比如说思南,因为那时候印江和思南是一个府城,就拿到思南去卖。
葛春培:印江是属于思州?
柴宏武:嗯。
葛春培:就拿在印江县城里卖?
柴宏武:思南、印江、江口都在卖。
葛春培:是好多年前?
柴宏武:那个时候是用棕口袋来装茶叶。
葛春培:棕口袋?
柴宏武:嗯,拿棕口袋装,放在不回潮的地方炕(烤)起。
葛春培:然后就挑出去卖?
柴宏武:嗯。那个时候要喝茶要土罐罐来煨。
葛春培:罐罐茶的那个罐罐?
柴宏武:对,现在我们没用罐罐了。
葛春培:听说有些买回去的茶还要处理过,你们这里的罐罐茶要不要再处理呢?
柴宏武:不用,把水烧起了,把茶叶抓到水里煨,就可以了。
葛春培:烧开以后丢进去就行了?
柴宏武:嗯。
葛春培:一般煨好久呢?
柴宏武:煨到水翻滚就行了。
葛春培:团龙这里除了绿茶还有其它茶没?
柴宏武:传统的就是绿茶。
葛春培:你小的时候就会做茶?
柴宏武:嗯,小的时候就会做。我们做贡茶的传统工艺就是三炒三揉。
葛春培:就可以了?
柴宏武:嗯。但是它也要摊凉三次,炒三次,揉三次。
葛春培:工艺就是这样。那你知道有关贡茶的传说故事吗?
柴宏武:老年人才清楚。
葛春培:那知道这些传说故事的老年人还在世吗?
柴宏武:像合闪茶这些……
葛春培:我听说你们这边有合闪茶,还有……
柴宏武:还有雷公茶,要那些上了年纪的才晓得。
田如萍:你们这个村里有哪个晓得不嘛?
柴宏武:应该有。
葛春培:能找到他不?
柴宏武:他出去干活去了,要晚上才回来。
葛春培:他叫哪样名字?
柴宏武:柴恩论。
田如萍:你有他电话没得嘛?
柴宏武:我小儿子打给他了,他晚上才回家。
葛春培:叫柴什么?
柴宏武:柴恩论。
葛春培:哪个恩?
柴宏武:言旁这个。
田如萍:论。
葛春培:他晓得贡茶的传说故事?
柴宏武:他老者(父亲)清楚,他是听他老者(父亲)摆。
葛春培:他好大年纪?
柴宏武:和我差不多大。
葛春培:除了做茶,你还晓得其他跟贡茶相关的故事吗?
柴华:做茶叶的时候还要发酵。
柴宏武:就是三炒三揉。
葛春培:不要发酵嘛?
柴华:炒干,高火提香就行了!
柴宏武:嗯。
葛春培:高火?
柴宏武:高火炒干。
柴华:炒干了就香了。本身就是在这么好的环境生长的茶叶,再经过人们一炒,就更香了。现在制茶的方法就是按照原来的工艺制作出来的,所以口感很好。
葛春培:你们这边的茶叶对气候、土壤有要求没?
柴华:它含的酸性……
柴宏武:那个时候晓得哪样酸性哦!就是在土壤有五色的地方,才出好茶。土壤是黄的、黑的、白的、红的……
柴华:古时候说用罐罐煨茶可以煨化铜钱嘛!实际上就是酸含量比较高。现在经过科学的检测,我们这里的茶叶是含有茶氨酸。
柴宏武:我们讲不清楚,去看这个资料还要详细点。
柴华:《茶叶志》上有。
柴宏武:这个要比我们讲得清楚。这个《茶叶志》是我们以前编写的,有团龙贡茶的历史。你现在问我这些,很多我们都不记得了。
葛春培:已经想不起了?
柴宏武:这个是花了几天,邀请知道贡茶历史的人家来摆(谈),才做好的。
葛春培:(指着书)这个是它的起源嘛?
柴宏武:嗯,这个你要我来说,根本说不清楚。这本书全名叫《印江茶叶志》,这上面的资料是我们提供的,这本书可以借给你们看。
柴华:我们是以前搬到这儿来的。
柴宏权:你们是想了解哪些方面嘛?
葛春培:是这样,县里面不是要打造贡茶文化嘛!我们是想以贡茶为线索,来做贡茶历史文化的展示。你们家族是这个茶成为贡茶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要找你们柴家的人来摆。县里面甘老师说的,你们柴家对贡茶的历史以及制作方式都是晓得的,所以我们来找你们了解一下。你们听老人家说过没有呢?
柴宏武:这里有棵600多年的茶王树。那个时候,野生的茶树比较多,后面这些是我们祖先移栽的。
葛春培:是移栽的?
柴宏武:这个地方的茶文化是很早以前就有的。
柴宏权:我们这个地方从解放以来,都是上交茶叶,不用交粮食。
葛春培:就是不用上粮食税?
柴宏权:各家收几两茶叶……就是交任务,哪个地方都有。我们这里专门是用雨前茶,谷雨以前的茶叶就要拿去交,就不需要交粮食了。
葛春培:雨前茶是最好的是吧?
柴宏权:嗯,是的。那时候,谷雨以前采的茶叶就是最好的。
柴宏武:清明茶是搞了新产品以后才搞的明前茶。在贡茶的时期,用的是雨前茶,谷雨以前。就是采雀舌茶,就像鸟的嘴巴一样,茶叶才刚刚张开就采。
柴华:还有阴贡、阳贡。
葛春培:嗯,分不同的贡……
柴华:阴贡是拿来敬灶神。
柴宏权:我们这些地方,灶神菩萨、观音菩萨都是用清茶祭拜。其他的就要用荤的,刀头这些。
葛春培:那灶神菩萨和观音菩萨只用茶敬?
柴宏武:三杯清茶。
柴宏权:我们这些地方就讲究这个,现在都还用这种方式。
葛春培:其他的菩萨就是供肉。为什么这两个神仙是清茶呢?
柴宏武:这是一个传说,观音菩萨就要三杯清茶,供后就可以烧纸了。还有灶神菩萨、火神菩萨,都是三杯清茶。
葛春培:还有火神?火神是管什么的?
柴宏权:以前我们这里每家都有一个火坑,就是地下的火坑,讲究的人家会用火盆。我们是二十八晚上过年,每到过年的时候,火坑点燃了,用来祭火神,保佑一年四季孩子平安健康,不会落到火坑里烫着。就是这个意思。
葛春培:茶除了祭祀和人喝以外,还有其他用途没?
柴宏武:像立房子就会用茶啊!
柴宏权:用盐巴、米和茶叶搅和,在梁木上开个梁口,把盐、茶、米、面灌进去。
葛春培:屋里的那棵大梁?
柴宏武:那棵正梁。
柴宏权:以前雕菩萨也要用茶叶,茶叶是用来灌脏。传说茶叶在里面放若干年之后,人身体不舒服,拿那个茶叶来泡水喝了后就会好。
葛春培:等于塑菩萨的时候,里面是空的。
柴宏权:就在下面雕个口,茶叶就从那里灌。
葛春培:要灌满?
柴宏权:嗯,要灌满。
葛春培:灌满就一直供起?
柴宏武:还有过年开财门的时候,也是要用三杯清茶。
葛春培:开财门也用三杯清茶?开财门是说春吗?
柴宏武:不,就是在年三十晚上12点过后,天亮了就要……
葛春培:它是供在哪里嘛?也是供在神龛前面啊?
柴宏武:不是,就是放在大门那里。
葛春培:也是三杯清茶?
柴宏武:嗯,也是三杯清茶。
葛春培:还有其他地方用茶没?
柴宏武:那个就多了。
葛春培:立房子,供灶神菩萨、观音菩萨、开财门都要清茶,还有呢?
柴宏武:还有就是结婚的时候,过礼要用茶叶。
葛春培:过礼的时候也要用茶叶?
柴宏武:嗯,茶叶要四两。
葛春培:为什么是四两茶呢?
柴宏武:就是我们团龙的传说,年轻人结婚,过礼的时候必须要有四两茶叶。
葛春培:这四两茶放在礼里面是代表什么意思嘛?
柴宏武:这个就不知道了。
葛春培:就是规定的。
柴宏武:嗯,就是一个规定。第二天去接人,你忘记拿茶叶,是接不了的。
葛春培:还有这种讲究。
柴宏武:现在都还有,现在过礼还是要带两包茶叶。
葛春培:就是有这个讲究嘛!还有其他传说没?
柴宏武:那个倒是多了,我也记不太清楚。要人多点……
葛春培:人多要好讲点是吧?
田如萍:你是什么时候做茶的?
柴宏武:从小就开始做茶。
田如萍:是跟家里面的长辈学的?
柴宏武:嗯。
田如萍:当时是怎么学的呢?
柴宏武:那时候家里面的长辈去采茶叶来,新茶要先煨一罐,煨了以后就拿来祭祖宗,祭神龛。
葛春培:新茶要先祭?
柴宏武:嗯,然后人才能喝。以前,加工后的新茶首先要祭神、祭祖。
葛春培:新茶?你们这里出新茶是在几月份?
柴宏武:就是谷雨啊!
葛春培:也是谷雨?
柴宏权:一般是二月的下旬到三月的上旬,那时茶叶最好。
葛春培:然后就是拿来先敬祖。
柴宏武:嗯,加工好以后先敬祖,敬祖了再煨。
葛春培:第一道茶出来以后?
柴宏武:嗯,那个就要拿来敬祖了,还有些神位也要敬。
葛春培:喝的话,有没有讲究?我看资料上说有喝茶的礼仪。比如说,哪个先喝?哪个后喝?喝的时候用什么杯子?有讲究没?
柴宏武:喝的时候肯定要由老一辈先来。
柴宏权:以前我们这些地方没用杯子喝,是用小碗。
柴宏武:就是土碗。
葛春培:用土碗倒?
柴宏权:一般倒茶要看人来,不能到满,给人倒酒就要倒满。
葛春培:酒倒满,茶不倒满。
田如萍: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柴宏权:对,就是这个讲究。在我们这个地方,不管客人还是亲戚来,都是煨茶,煮饭都放在第二位了。
葛春培:都是用你讲的那个罐罐煨?
柴宏权:嗯,用土罐罐煨。
葛春培:罐罐是陶的还是沙的?
柴宏权:沙的。现在有些人家都还有。
柴宏武:现在有些老年人还是用那个煨。
葛春培:煨的茶和泡的茶,口感有什么不一样?
柴宏武:完全不一样。
柴宏权:喝惯了,煨的茶要香一些。
葛春培:香味要浓一点嘛!
柴宏权:嗯。
葛春培:会不会苦一些?
柴宏权:会有一点苦,苦过后是回甜。
葛春培:你们这边都是绿茶,像我们平常泡绿茶都不会用开水来泡,你们要煨开?
柴宏武:首先是要把水装进罐罐里,等水起绽绽(水纹)后才放茶叶进去。
柴宏权:烧到四十度、五十度的样子,然后再放茶叶。如果你的水开了,放进去就不好了,那煨出来的茶质量就不好!就是要在水未开之前。
葛春培:放进去后,水开了就抬起来?
柴宏权:嗯。
葛春培:刚才你们说不同方法采摘的茶叶有不同的名字,像合闪茶是怎么来的呢?
柴宏权:原来的地主家,他有高标准要求。他要采合闪茶,闪电的时候采,闪一下采两片,就借闪电带来的亮光采摘的茶叶就是合闪茶,他说那要好喝得多。
葛春培:就是闪电的时候采的几片茶叶?除了这个还有其他有关茶叶的说法没呢?
柴宏权:原来我们这个地方的茶叶有两种,就是现在喊的紫色茶,原来是喊红茶。它的叶子是红色的,那种茶叶要苦一些,苦后回甜,香味也浓。过去用铜茶壶来煨壶底都会煨化,就有人家用打造的铜茶罐来煨,底都煨通了。
葛春培:那个时候叫红茶啊?
柴宏权:我们年纪小一点的人没有试验过,是听父辈经常讲,我们这个地方的红茶叶会把铜钱煨化。茶叶煨好后,把铜钱扔进去,第二天铜钱就会变薄。我们用罐罐煨的茶消化力强得很。
葛春培:你说它以前叫红茶,现在叫什么?
柴宏权:紫色茶。
葛春培:现在还有紫色茶的茶树没呢?
柴宏权:有,多得很。原来的老茶树多,百分之三十都有紫色茶。
葛春培:你们把铜钱扔进去试过没?
柴宏权:我们没有试过。
柴宏武:我们试过把刚煮好的饭放到茶叶里面泡着,米饭都会泡空。
葛春培:你们有没有把紫色茶做成一个品牌或者系列呢?
柴宏权:有,有些人来他就指定要那个茶,那个茶叶的价格高。
葛春培:那个茶是多少钱一斤?
柴宏权:一千几哦?
柴宏武:还不是分好的和不好的。
葛春培:好的多少呢?
柴宏武:一千多。
柴宏权:手工加工的一千三、一千四。
葛春培:一千三、一千四?
柴宏权:嗯。
葛春培:机器做的要便宜点?
柴宏权:机器加工也看不出。
柴宏武:看不到。
葛春培:看不出是紫色?
柴宏权:嗯,看不出。
葛春培:哦!它喝了有什么好处嘛?
柴宏武:要苦些。
葛春培:就是喝的时候苦嘛!
柴宏权:喝的时候苦,喝过后就是回甜,很长时间都能感到甜味。像热天喝了以后,几个小时都不会口渴。
葛春培:真的啊?
柴宏权:嗯,真的。
葛春培:那它的制作工艺和其它茶一样吗?
柴宏武:一样的,也是揉三道,炒三道。
葛春培:那你们这里就只有两种茶?
柴宏权:嗯,就是两种。
葛春培:像他们讲的合闪茶都不是?就是采的时间不一样,品种上来讲只有两种茶?
柴宏权:品种就是两种。
葛春培:一个就是紫色茶,一个就是绿茶。
柴宏权:嗯。
葛春培:然后就是采摘工艺上。从采摘工艺来分,除了合闪茶、雷公茶、雨前茶,还有哪种?
柴宏权:以前有加工,现在没加工这些了。再说,现在也没得哪个要求这么高嘛!
柴宏武:现在的老茶树都被砍掉了,除了茶王树。
葛春培:茶王树?
柴宏武:茶王树的产量太低了。
葛春培:是太老了吗?
柴宏武:嗯,太老了。那棵是四百多年了,六百多年这棵是经过茶科所来鉴定的。
葛春培:就是好几个人来抱的那棵吗?
柴宏武:十多个人都可以爬到上面去。
葛春培:老伯,你听说过贡茶的传说故事没?有印象没?有听人摆过没?
柴宏权:具体没。
田如萍:那像你们的祖先当初是怎么发现这个茶叶的呢?
柴宏权:我们的祖先从搬到这里来的时候,这个地方的人就在喝这个茶了。
柴宏武:六百多年的那棵茶王树都是祖先移栽的。
田如萍:从哪点移的?
柴宏武:据说是栽培,不是野生。据专家的推算,不只是六百年。
柴宏权:原来是姓高的和姓陈的在这个地方居住,我们姓柴的是来到这儿后,给姓陈的人家买的土地,就一直住到现在。
葛春培:从他手上买的地?你们当时来的时候就已经有这个茶叶了吗?
柴宏权:是的。
葛春培:那你们祖上是不是土司?
柴宏武:哪样?
葛春培:是做生意的还是土司官?
柴宏武:是土司官拿去的。
葛春培:嗯,是土司官拿去的,但是还是从你们这个地方征的?
柴宏武:土司本身就是这个地方的。
葛春培:是柴家的?
田如萍:不是,只是这个地方的土司官。
柴宏武:就是这个地方的土司官。
田如萍:相当于这个地方的政府收去上贡。
柴宏武:我们这个地方的传说很多,平时我们不怎么去记。
柴宏权:现在和以前喝茶根本是两码事。以前我们这个地方的茶叶讲究存放多年的,会更好。
葛春培:陈茶。
柴宏权:嗯,放上四、五年的陈茶,不是关系特别好的亲戚或朋友,你还不愿意拿出来喝。
柴宏武:比如说今天晚上吃多了,肚子胀,就拿陈茶煨来喝。
柴宏权:像伤风感冒都是拿陈茶来煨水喝。
田如萍:你们试过没?效果好不?
柴宏权:效果好嘛!
葛春培:除了伤风感冒和治消化,还有哪样功效没得呢?
柴宏权:它要和辣椒、姜一起煨,专门治伤风感冒。
葛春培:辣椒、姜和陈茶放在一起煨?
柴宏权:是的。
葛春培:还有其他的疗效没呢?
柴宏权:没得了吧!只是说帮助消化最好。
葛春培:助消化就是把水煨起,丢陈茶进去煮就可以了嘛!
柴宏武:不只是陈茶,这个地方的茶助消化都还是好。
柴宏权:像干活疲倦了,大部分人都是想煨茶喝来提神。像你们喝了一晚到亮都睡不着,到第二天你也没得瞌睡。现在泡茶就比较淡了,以前我们用罐罐煨的茶比较浓。
柴宏武:(指着书)你看,1418年到2008年。
葛春培:我看到的。
柴宏权:你们现在采集了,到宗祠里面去弄?
葛春培:就是需要资料,但是我们又不想它像教科书那样的资料,我们想让它更有趣一些,我们就采传说故事、历史这些。
柴宏武:整成白话这种啊?这个就要多找几个人一起,他们想得更多。
田如萍:所以我们这次来就是想找大家来聊一下。
葛春培:现在还在世的,能找得到不?
柴宏权:这个不知道。
柴宏武:像我们这代人,家家都要做茶叶,哪家都有。白天采茶,晚上炒茶,要炒到晚上一两点钟才炒得干。
柴宏权:以前我们加工好茶叶后,是不用现在的这些塑料袋装的,那时是刮棕来,用线缝成口袋来装,既不透风,又不会发霉,长期都是这样的。所以陈茶能放很多年,都是用那个口袋装的。
葛春培:就挂在家里嘛?
柴宏武:就挂在火坑边。
柴宏权:你用其他的装,会生虫,会发霉。
柴宏武:以前不会有胶臭这些。都是刮棕来缝成口袋后,大包大包的装起,挂在火坑旁。
葛春培:你们喝过的陈茶是多少年的?几年?十几年?
柴宏权:最多的到四、五年。
田如萍:现在你们家里面还留得有陈茶没?
柴宏权:一两年的有。
葛春培:现在你们都还在做茶的嘛?
柴宏权:前年的陈茶我都还有。
葛春培:以前你们做的茶是拿出去卖?现在呢?
柴宏权:现在的游客来买茶,各家各户都有手工茶。如果有大客户来,多数是到我兄弟的茶厂里面买。
田如萍:这里哪个时候游客要多点?
柴宏武:夏天。
柴宏权:今年以来游客要比以往多,因为梵净山申遗了,分量就要重些。
葛春培:这里是梵净山哪一个方向?
柴宏武:梵净山西。
柴宏权:梵净山就在我们的东方,太阳正好从梵净山的山顶上升起。
田如萍:你们这边喝的水是井水?
柴宏权:井水也有,大部分是从梵净山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水,水质相当好。
田如萍:你们的茶和水有哪样联系没得呢?
柴宏权:有啊!这个茶叶拿到其他地方,用他的水来泡茶,口感就是两回事情了。
田如萍:就是还是和地方上的水有关嘛!
柴宏权:我们这个地方,水井里的水和河里的水都是一样的,没得区别。
葛春培:泡茶就专门用井水来泡嘛?
柴宏权:上回我们到重庆去,用他们那边水来泡,就感觉喝不习惯,后来买了矿泉水来泡就要好一些。
柴宏武:一般好茶要配好水。
柴宏权:就像到木黄去,它的金豆腐……
葛春培:好水才出金豆腐。
柴宏权:哦!还是与水有关系。
葛春培:你们这边有金豆腐没?
柴宏权:豆腐倒是经常有人推。
柴宏武:对面这家做的豆腐,可以媲美金豆腐。
葛春培:对面啊?
柴宏武:嗯。
田如萍:他家做的是什么豆腐?
葛春培:就是一般的这种豆腐吗?白豆腐?
柴宏武:嗯,但是我觉得这个豆腐要比金豆腐好吃一些。
柴宏权:金豆腐是拌得嫩,推得细。去年我去木黄,有个朋友请我吃金豆腐,我看他加工,他的豆腐要过滤两道,我们这里是过滤一道,他们是要用细布再滤一道,所以金豆腐吃着细嫩。
葛春培:你们这里除了茶,还有其他的特产没?
柴宏权:现在都是以茶为主了,其次种点蔬菜,都是搞旅游的多。
葛春培:蔬菜都是自己吃嘛?
柴宏权:蔬菜我们自己种的要好吃点!
葛春培:水好土好。
柴宏权:没用任何化学肥料,都是用农家肥。像吃惯了自己种的蔬菜,到外面去吃那些蔬菜吃不习惯,味道太淡了。
葛春培:没得蔬菜味?
柴宏权:我们自己喂的猪,猪肉都特别好吃。
葛春培:你们这边的制茶手艺申报传承人没?
柴宏权:什么?
葛春培:一般传统手工艺都会申报非遗的传承人,你们有没?
柴宏武:上次我们申报了,但是没下来。
葛春培:申报了,没下来?
柴宏武:嗯。上次我们现场用传统工艺做茶,就报上去了。
葛春培:那你们这个村子里的人基本上都会做茶?
柴宏权:百分之百都晓得。
柴宏武:男女都会做。
葛春培:哦,做茶的手艺家家都会?
柴宏权:老老小小都行,男男女女都会。做茶的时候,锅要洗干净,不能沾油。
葛春培:锅要洗干净?
柴宏权:嗯,沾油了不行。
柴宏武:以前要拿砖头磨。
葛春培:拿哪样磨?
柴宏武:砖头。
柴宏权:砌房子用的那种土砖、瓦片这些,拿来磨锅。把锅磨亮了就没有油渍了,炒的茶就是原滋原味的了。如果沾上油渍就会有化学反应。
葛春培:是哪样砖头?
田如萍:砌房子的。一块一块的那种红砖。
柴宏权:土砖。红砖、青砖都是一样。
葛春培:哦,都可以。首先是把它磨亮。
柴宏权:嗯,磨亮。
葛春培:磨亮就可以了?不用上手炒啊?
柴宏武:你们哪点的人嘛?
葛春培:我们贵阳的。炒茶是用锅铲炒还是用手?
柴宏武:用手炒。
葛春培:温度是好多呢?
柴宏权:你不能用手抓住锅。
田如萍:炒的时候是大火还是文火?
柴宏权:首先是用大火,大火杀青,后期要用小火。
葛春培:第一道是大火嘛?
柴宏武:杀青的时候是大火。揉了以后,又把茶叶炒热,就用中火。
田如萍:第二道是中火嘛?
柴宏武:嗯,第二道用中火。
柴宏权:第二道揉好后要摊凉,摊到簸箕里面凉一下,又继续炒。
葛春培:摊凉是冷了就可以了?
柴宏权:也不太冷。
田如萍:摊凉的时候,是放好久嘛?
柴宏权:是看你加工的茶叶多少。如果一两斤茶叶,就是二十分钟。
柴宏武:还有当天温度的高低。
葛春培:就按经验来嘛?
柴宏权:采茶叶的时候装茶的兜兜(竹篓)要大一点,小了容易把茶叶压紧了,就不行。
葛春培:不能挼到。
柴宏权:嗯,就要不得了。
柴宏武:必须用竹篮子、背篼。
柴宏权:像我们用竹子编的背篼、提篮去采茶,装在里面不能压紧,要让它蓬松,它才不会发酵。不然等四、五个小时后你回到家,茶叶已经发酵了。
葛春培:竹制品是因为透气吗?
柴宏权:也不会有怪味传进去,茶叶的吸收性很强。比如说你们女孩子擦香香,那茶叶就要不得,它已经吸收了香味了,就不是好茶。
葛春培:它吸收性比较好。
柴宏权:像用肥皂洗手都不行,必须是用清水洗手。比如边加工茶叶边抽烟都要不得,茶叶会有烟味,喝酒了也不行。茶叶的吸收性最强,比如你的屋子好久没人住了,有霉味了,放一两斤茶叶进去,过两天霉味就消失了。我们搬新房子的时候,就会摆两斤茶叶进去,过两天,什么气味都没得了。
葛春培:全部吸完了。
柴宏武:还有吃的肉臭了,你放点茶叶进去一起煮,就没臭味了。
葛春培:就是煮的时候丢几片茶叶进去一起煮嘛?
柴宏武:嗯。
田如萍:茶叶在炒完第三道还要拿出来摊凉不呢?
柴宏权:那就用不着了,炒干就装起了。
田如萍:要晒干不呢?
柴宏武:晒干也可以,旱茶就要晒。
葛春培:旱茶?哪个旱?
柴宏权:但是还是用火烘干最好。
柴宏武:也有人做日光茶。
葛春培:热光茶?
柴宏武:日,太阳……
葛春培:哦,日光茶。就是太阳晒,不用揉?
柴宏武:对,就用太阳晒。
田如萍:从山上采来,就摊起晒,晒好就收了?
柴宏武:嗯,那个喊叫日光茶。现在有人做那个,去年有人做了,拿到北京去卖。
柴宏权:但是我们本地的人还是喝不惯。
柴宏武:有太阳的味道,但是北京那边的人就喜欢喝。
葛春培:我之前看资料,说梵净山上面有佛,以前的寺庙也要喝,是不是这个茶?
柴宏权:和尚不准喝酒,只喝清茶。
田如萍:所以敬菩萨敬清茶,因为菩萨吃素?
柴宏权:嗯,是的。所以敬菩萨离不得茶。
葛春培:所以和尚也离不得茶。那他们来给你们收过茶叶没?他们是定期下来收还是?
柴宏权:前几天有几个和尚都到这点来买茶。
柴宏武:以前当地的人会帮他揉,然后送到庙里面去。
柴宏权:做功德嘛!
葛春培:是新茶吗?
柴宏武:是新茶。
柴宏权:我们这里原来有个老年人,他一百零几岁了,死了几年了。他每一次采茶叶,加工了,都会拿一两斤去庙上。他很讲究,采几张茶叶,就用帕子抹一下手,再去掐。他还专门打盆水带山上去洗手。
葛春培:他上山采茶还要带盆?
柴宏权:是带盆水,采的茶叶要拿去敬菩萨,他讲究得很。
葛春培:等于那一两斤茶叶就是这样采的,摘几片洗下手,再去摘?
柴宏权:我都亲自看到过。
葛春培:还有其他关于采茶的没?
柴宏权:就是要讲卫生。因为这个茶叶从采到加工,都没得洗。像热天,全身是汗,就不卫生了。
柴宏武:如果是做柴氏宗祠,你就是按资料上才讲得清楚。
柴宏权:宗祠,基本上哪姓人家的规矩都差不多。以前一族人有一个宗祠,如果你不听话,就喊你到宗祠去跪起、吊起,就是教训你。那就是一种家法。
葛春培:你以前看到过没?
柴宏权:看到过。
葛春培:是犯哪样事情呢?
柴宏权:不听话,对父母不尊重,不孝敬父母,这些就属于家法。
柴宏武:主要是不孝顺。
柴宏权:不尊老爱幼。
柴宏武:还有偷偷摸摸,都要到宗祠跪起打。
葛春培:你看它上面写的好复杂。扯火闪的叫合闪茶;摸黑夜摘的叫摸黑茶;清明前后叫清明茶,也叫阴阳茶;立夏的时候叫热茶;立秋的时候叫扫尾茶。你们知道这些不?
柴宏权:以前很讲究,炒茶的时候用桐油来照亮,就不卫生了。加工的时候不用照亮,就凭自己的感觉。
葛春培:采和加工都不要这些?
田如萍:可以白天炒吗?
柴宏权:白天也可以,但是白天要采,只有晚上加工。
田如萍:茶叶采回来后,是马上就要炒还是可以放一段时间?
柴宏权:采回来,这一天内要炒,而且采回来后要用簸箕摊起,不能就这样放着,到晚上就要炒。
田如萍:炒之前要用水洗不?
柴宏权:不洗。
柴宏武:只洗手。
柴宏权:茶叶是干净的,没什么污染。
葛春培:种茶叶的时候不用化肥这些吧?
柴宏武:不用,什么肥料都不放。
柴宏权:我们的茶树即使长在石坎上,也会长得很好。
田如萍:现在山上的那些茶树是后面栽的还是野生的?
柴宏权:成片的是栽的。
田如萍:是好久栽的?
柴宏权:栽的茶叶,时间最长的也是十多年了。
田如萍:你们的贡茶卖的最好的是哪一款?
柴宏权:野生的要卖得好点,但是也要内行才晓得。
葛春培:你们这里的熊德富、陈昌义还在世吗?
柴宏权:都死了。
田如萍:还有哪些年纪大点的,知道这些的?
柴宏权:刚才你们说的那几个人,我当村干部的时候找他们谈过。
葛春培:嗯,这个资料挺早的,我看陈昌义当时都八十多岁了。他们后代还在不?多大年纪了?
柴宏权:有五十几、六十几的。
田如萍:你今年多大年纪了?
柴宏权:63。
田如萍:是什么族?
柴宏权:土家族。
田如萍:刚才那位伯伯呢?叫什么名字?
柴宏权:我长他两三岁,他叫柴宏武。
田如萍:洪水的洪?
柴宏权:宝盖头。
田如萍:你叫什么名字呢?
柴宏权:柴宏权。
葛春培:你们是亲的两兄弟?
柴宏权:嗯。
葛春培:现在你在做什么工作呢?
柴宏权:也在茶厂里工作。
葛春培:你以前当过支书?
柴宏权:干了三十多年。支书、村长换着当。
葛春培:是好多年前开始在政府上班的?
柴宏权:82年。
葛春培:好久退休的呢?
柴宏权:80年当村长。
葛春培:82年当支书?然后一直干到退休?退休是哪一年呢?
柴宏权:退休的时候59。
田如萍:你们茶叶厂叫什么名字?
柴宏权:就叫团龙贡茶厂。
葛春培:刚才你说你们家是从哪点迁来的?
柴宏权:湖南,从湖南神溪搬来的。
葛春培:来了以后就呆在这里吗?
柴宏权:刚来的时候是在江口的军屯坝,当时为了躲兵就出来了。我们现在是腊月二十八过赶年,就是这样形成的。当时是二十八,来不及了过三十,烧完纸就来到了江口军屯坝,买了块地。后面问那个地方叫什么名字,说是叫军屯坝,一听连土地钱都不退就跑了,就到了这个地方。当时祖先背了个公安菩萨,就是保平安的,喊为公安菩萨。我们的祖先就是背个菩萨,什么都没得拿。走到这里的时候,背菩萨的绳子突然断了,于是祖先就下定决心买了这个地方的土地。他说,背了这么久,走了这么长的路,绳子都没断,到这里断了,看来就该在这里住。现在这里都还有一个公安庙,当时就是把那个公安菩萨安置在里面的。我们这些地方,老人过世了,都不需要开路,只要到里面燃张纸,就抬上山埋了。
葛春培:是通知菩萨这个人去世了?
柴宏权:是祈祷公安菩萨保佑这姓人的平安。
葛春培:人去世以后,去那里烧纸?
柴宏权:像其他的地方是做丧事,请先生开路,我们这里就不用。
田如萍:为什么要去那里烧纸?不去其他地方烧?
柴宏权:就保佑大家不会有事发生。
葛春培:也不办酒?
柴宏权:不办。
田如萍:现在也是这样的吗?
柴宏权:现在不是了,现在要办酒请客。我们搬到这里来就有这个规定,其他没得。除了赶年,其他地方是三十,我们是二十八。我们每年都有一个赶年活动,全部桌子摆好了,每家蒸一个猪头,亲戚朋友来了就坐起吃,不要钱。去年、前年有游客来都是这里过赶年。
葛春培:你们这个村有好多户人家?
柴宏权:全村?
葛春培:嗯。
柴宏权:八百多人。
葛春培:好多户?
柴宏权:两百多户。
田如萍:你们这里姓什么的人家最多?
柴宏权:姓柴。
田如萍:你们家的最多。
柴宏权:其他姓戴、田、熊、蔡、胡,姓蔡、熊、胡的和我们是一起搬来的。当时他们四个人是结拜弟兄,他们把鸡血倒入酒里面喝了,就结拜成兄弟。
葛春培:那结拜后的四家是不是不通婚的?
柴宏权:我们这四姓人从来就不开亲。
葛春培:到现在都不能开亲啊?
柴宏权:像现在通婚的都不太受大家欢迎。
葛春培:你们土家族有没有哭嫁?
柴宏权:有的。
田如萍:过去结婚的时候新郎新娘穿的什么衣服?
柴宏权:以前是穿排子衣,从旁边扣的那种。
田如萍:是什么颜色的?
柴宏权:阴单布(音)和粗布,天蓝色的,以前喊阴单布。以前最讲究的是天蓝色。
葛春培:材料是粗的那种布?
柴宏权:以前是穿长衫,就是粗布、土布。
葛春培:都是蓝色?
柴宏权:嗯。
葛春培:新娘也是蓝色?
柴宏权:都是。
田如萍:要戴哪样东西不呢?
柴宏权:头上要包帕子。
田如萍:男女都要帕子?
柴宏权:都要。男的青帕子,女的白帕子。
葛春培:我还以为要穿红色的。
柴宏权:没有。
葛春培:红色是后面的?
柴宏权:后来的。
葛春培:你给我们说下整套婚嫁,比如说怎么接亲?
柴宏权:那是接纳婆,我们现在都是这样的嘛!有一个回车马的叫先生,有个女的喊为接纳婆,就是接新郎新娘到屋里,她要燃纸,要说福式(吉语)。
葛春培:这两个是很重要的?
柴宏权:嗯。回车马的先生是那头(女方)的主人请来的,要打发他回去。
葛春培:就是女方那边来的?
柴宏权:就是来的那边的主人,会请一个先生,燃纸后会打发他回去。
葛春培:这叫回车马,那接纳婆呢?
柴宏权:接纳婆是把新郎新娘接进房,说福式,撒花生,撒塘。有些小儿去抢,就是代表吉利,儿女多。
葛春培:就是花生和糖?
柴宏权:核桃、花生,多得很。不管哪个季节,最起码要买两个橙子。
葛春培:橙子是什么意思?
柴宏权:就代表吉利。
田如萍:就是要果子类的,结果,代表早生贵子。
葛春培:哭嫁呢?
柴宏权:花圆酒那天晚上就要一晚哭到亮。
葛春培:花圆酒?哪个时候办花圆酒?
柴宏权:要打发姑娘出去,就招待客人的酒。那么今晚姑娘就要哭,哭一天晚上。
【来源:小梅访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