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 吃坏东西,拉肚子是吃坏东西了吗
但是部分长时间的慢性腹泻,可能与某些器质性疾病有关,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拉肚子在医学上被称为“腹泻”,是一种病症,指大便次数增多且以粪质稀薄,或呈水样,或完谷不化、气味异常,或夹有大量黏液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西医将腹泻分为急性腹泻及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多因肠炎引起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工作压力增大,很多人的肠胃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再加上经常吃各种外卖、快餐食品,容易经常出现拉肚子、腹痛的情况。大多数时候对日常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也就不会积极就医。
但是部分长时间的慢性腹泻,可能与某些器质性疾病有关,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拉肚子在医学上被称为“腹泻”,是一种病症,指大便次数增多且以粪质稀薄,或呈水样,或完谷不化、气味异常,或夹有大量黏液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西医将腹泻分为急性腹泻及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多因肠炎引起,少数是因为毒素、药物或化学物质,而且大部分是在24至72小时内即发生腹泻症状,并伴有其他急性炎症的症状,如发烧、腹痛、肌肉疼痛、倦怠等。常见引起急性腹泻的有食物中毒、伤寒、痢疾、病毒性胃肠炎等。
慢性腹泻则多由消化不良引起,其他如甲状腺机能亢进、肝硬化、结肠肿瘤、结核病、精神因素、情绪因素等因也可造成腹泻。此外,结肠过敏、肠功能紊乱等也可引起腹泻。
中医认为,引起腹泻的原因有饮食卫生、气候变化、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但多以湿盛及脾胃功能失调有关,以致清浊不分,水谷混杂而下并走大肠而成。
腹泻的分型与中医治疗1、饮食内伤
病因病机:因暴饮暴食导致消化不良或过食生冷、肥甘之品,伤及脾胃,使脾胃运化失调,脾不健运,胃肠不和而泄泻。
临床表现:腹痛肠鸣、粪便臭如坏掉的鸡蛋、排泄物有残渣、泻后痛减、打嗝酸臭、舌苔厚腻、脉滑。
中药治疗:以消食导滞为主,可用厚朴丸、枳实丸加减,如枳实、干姜、厚朴、麦芽、山楂、白术、茯苓、连翘等,兼有上腹胀满、呕吐者,可加砂仁。
2、情志不畅
病因病机:因忧思恼怒肝气不达,横逆犯脾而运化失常。
临床表现:腹泻的发作与发怒、紧张等情绪有关,并有胸胁闷胀、嗳气食少、腹痛即泻、泻后痛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中药治疗:以疏肝解郁为主,可用逍遥散加减,如柴胡、白芍、陈皮、白术、茯苓等,也可用少量陈皮、玫瑰花、月季花、薰衣草泡水服用。
3、脾胃虚弱
病因病机:因脾胃阳虚,不能腐熟水谷,而使水谷内停,混杂而下;或久泻虚弱,伤及肾阳;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脾失温煦,均可引起泄泻。
临床表现:
◎ 脾虚型:大便时溏时稀、食谷不化、食少、腹胀、腹闷、面色萎黄、肢倦少言、乏力、舌质淡、舌苔白、脉细弱。
◎ 肾虚型:黎明时腹痛即泻(五更泄)、泻后痛减、腰膝酸软、四肢厥冷、舌质淡、脉沉细。
中药治疗:
◎ 脾虚型以健脾益胃为主,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之,如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扁豆、砂仁等;食积可加山楂、麦芽;食欲不振者加小柴胡汤。
◎ 肾虚型以温补脾肾、固涩止泻为主,可用四神丸加减,如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吴茱萸、大枣、当归、黄耆、党参。
4、感受六淫之邪
病因病机:感受外邪使脾胃失和,以致此病。六淫中以『湿邪』最为常见,因脾喜燥恶湿,故有「湿多成五泄」、「无湿不成泻」的说法。
临床表现:
◎ 寒湿型:腹泻清稀呈水样、腹痛肠鸣、食少、苔白腻,怕冷伴身体发热、头晕头痛、流清涕等感冒症状。
◎ 湿热型:腹痛、急泻而下、大便黄臭、泻后肛门有灼热感、苔黄腻、伴有口渴、尿黄短等。
中药治疗:
◎ 寒湿型以解表散寒、芳香化湿为主,可用藿香正气散加减,如藿香、紫苏、桔梗、白芷、厚朴、大腹皮、陈皮等;若有腹部胀痛,可加砂仁、白豆蔻。
◎ 湿热型以清热利湿为主,可用芍药汤,如葛根、黄芩、甘草等;呕吐者加半夏;消化不良者加山楂、神曲。
日常食疗
1、健脾羹
材料:炙黄芪15克,山药30克,莲子20克,白扁豆20克,大米15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黄芪加清水适量煎煮后取汁,白扁豆、莲子加清水浸泡一晚,山药去皮切块。将白扁豆、莲子、山药、大米及黄芪汁一起倒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后用文火煎煮20分钟,再加红糖即成。
健脾补气,固涩止泻,适用非细菌性腹泻患者。
2、固肾粥
材料:芡实20克,莲子20克,山药30克,巴戟天3克,大米15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芡实、莲子加清水适量浸泡一晚,山药去皮切块。把食材与大米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后用文火煎20分钟煮至粥稠,再加红糖即成。
补肾健脾,益阴敛肺,适用于非细菌性腹泻患者。
3、守正方
材料:草鸡蛋3个,补骨脂15克,仙灵脾15克,石榴皮10克,肉豆蔻10克。
做法:将补骨脂、仙灵脾、石榴皮、肉豆蔻煎煮取汁,将草鸡蛋煮熟后去壳,与药汁共煮30分钟即成。
适用于感受寒邪的泄泻患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