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总是怀念初恋,为什么很多人怀念初恋
在你们身边,就在大叔公号的读者之中,有这样一个勇敢的女孩,她叫 Alice。
大叔在后台收到了 Alice 的留言:
“大叔,我看过了许多你写过的关于爱情的文章,从一见钟情到分手到复合甚至出轨了该怎么办,但我觉得你少写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 初恋。”
“我的初恋,可能和很多人一样,发生在大学时代。说来也很简单,就是一起上上课、一起参加课外活动,就这样彼此认识、彼此了解,他也帮过我许多…… 我想,喜欢上他是件很自然而然的事吧
今天的 0时差,从一则小故事开始。
在你们身边,就在大叔公号的读者之中,有这样一个勇敢的女孩,她叫 Alice。
大叔在后台收到了 Alice 的留言:
“大叔,我看过了许多你写过的关于爱情的文章,从一见钟情到分手到复合甚至出轨了该怎么办,但我觉得你少写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 初恋。”
“我的初恋,可能和很多人一样,发生在大学时代。说来也很简单,就是一起上上课、一起参加课外活动,就这样彼此认识、彼此了解,他也帮过我许多…… 我想,喜欢上他是件很自然而然的事吧。”
“渐渐地,和他之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触电般的牵手、拥抱、亲吻,第一次旅行,当然还有…… 第一次美好的性经历。”
“毕业之后,他去了另一个城市,而我回了老家,我们就这样分手了。不是因为我们之间产生了什么矛盾,只是对异地恋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充满恐惧。所以,继续下去似乎不切实际。”
“回家后,我有了稳定的工作,没过两年,经过父母和亲戚的介绍,我和现在的丈夫组建了家庭。”
“去年的十一长假,时隔四年,我第一次回母校参加大学同学聚会。之前都没去,说实话,是有点怕遇见初恋。不过这次老同学盛情难却,我就去了。”
“在签到处,你知道吗,老远老远,我一眼就发现了他的身影。那一瞬间,我甚至分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想逃避,还是在期待和他的重逢。我心跳加速,血压一百八,开始纠结要不要主动去和他打招呼,或者被他发现的时候,我开口第一句话该怎么说。”
“然后我突然意识到:天哪,面对自己的初恋,即便已经分开了四年,但我现在再看见他,居然还有…… 那种初恋般的感觉。”
以上几条,Alice 都是用语音消息发来的。这之后是十分多钟的沉默,接着 Alice 改用文字,继续跟我说:
“大叔,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我很珍惜现在的家庭。我和先生都已经准备要孩子了,他爸妈待我也很好,我们两家人相处都很融洽。”
“从国庆的大学聚会以后,我和初恋就会时不时在微信上聊一聊。哎呀我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我不淡定了。我好害怕自己会做什么蠢事、伤害我的丈夫、也伤害我们双方的家人。”
“你说:我是不是个坏女人?丈夫对我这样好,我怎么还可以对初恋这样念念不忘?我该怎么办?”
听完她的分享,我答应会认真思考下这个问题,并搜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征得 Alice 的同意,大叔把她的故事作为今天这篇推文的第一章节。
我回过头去在后台留言库里搜索了一下,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初恋” 这个关键词,居然触发了平均每周两次的搜索结果。
只可惜,尽管大家很想看这方面的内容,可是心理学家对初恋的研究和理论甚少。大叔找了一大圈,算是能比较充分地回答下面两个 Alice 想找到答案的问题,也希望能给更多有这方面困惑的读者朋友,一些心理学能够提供的答案:
初恋为何如此难忘?已经处在一段新的关系中,想起初恋,发现自己还有感觉,该怎么办?不要慌,不要怕。愿意提问,愿意思考,你已经很棒。我们一起,来找到答案,也找到自己。
02 初恋的力量,为何如此强大?“第一次”,自有光环加持
我们人啊,从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就开始打破自己身上一次又一次的 “第一次”。
我们的心理机制决定了:“第一次” 这三个字,天生是自带光环的。而在初恋之中,我们还经历着各种各样代表我们成长、塑造我们这个人的第一次。
先来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假设你在一个完全漆黑的房间里,这里有三盏灯,功率和亮度都完全一样。
这时候如果我先打开第一盏灯,你一定会觉得这盏灯无比地光芒万丈。再打开后两盏,即便它们为这个房间贡献的亮度和第一盏一模一样,但在你看来,第一盏灯格外明亮、比后面两个家伙更加耀眼。
说白了,初恋也是一样。假设我们的每一段爱情都是真爱的话,那么初恋就有 “第一次” 的光环加持。
纽约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 Art Aron 教授是如此评论初恋的:
“你每样经历的第一次,比起之后第二第三次的经历,肯定会被更加牢牢地记住。”
“初恋往往会让人感到害怕。在这段关系开始之前,你可能会害怕自己遭到对方拒绝;初恋开始之后,你也会害怕自己会不会做出什么事情,让对方失望,或是担心对方会不会让自己失望。于是,害怕会牵扯出更多情绪:兴奋、紧张、焦虑等。”
这些情绪,加上我们对美好的期待,就是 “第一次” 为何有光环加持的原因。
许多心理研究表明:在我们人生众多的经历中,凡是那些感情充沛又强烈的,会更容易被牢牢记住、回忆起来的时候更容易觉得历历在目、甚至当时的那些情绪会重新回到我们身上、二次体验。
来自美国康奈迪克学院 Connecticut College 的心理专家 Jefferson Singer,多年来专注于研究人们的记忆,而他就特别关注过有关 “初恋” 的记忆。
Singer 教授表示:大多数人的初恋都发生在 15-26 岁这个成长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年纪,我们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生活环境也产生多次变换,也在对这个世界的探索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总觉得这个过程行进得很迅速,而且有太多的记忆都历历在目,这正是因为在这段青春岁月,我们经历了太多太多的 “第一次”。
初恋,可能只是这段日子里许许多多第一次中的一个。但它很特别,因为恋爱是一段较长时间的关系,而有许许多多其他的第一次会和初恋交叠。
举个例子:第一次在实验室做实验、写第一篇论文、做第一次演讲、第一次获得奖学金…… 这些都是相对短暂的经历,而如果你在经历这些第一次的时候也正处于初恋之中,这些 “第一次” 会和你的初恋记忆交叠、一次次刷新初恋中的 “第一次” 光环。于是就变成了:
“第一次在实验室做实验,拍了视频分享给 ta”
“第一次写论文,是 ta 陪着我去打印的。眼看着就要来不及交了,还好 ta 跑得快,帮我在截止时间前最后一刻塞进了教授的信箱”
“第一次做演讲,台下的 ta 一直在用眼神为我加油、为我鼓掌”
“第一次获得奖学金,本来是我想请初恋吃饭的,结果 ta 为了给我庆祝,还是 ta 掏的腰包。本来都说好了要 AA 的…… 哦对哦,在我们开始 AA 制之后,这还是第一次打破”
…………
看到了吗?那么多的第一次,一而再再而三地都在和自己第一次爱上的那个人发生各种交叠。所以初恋,这场人生第一次的恋爱,本身就已经足够强大,偏偏在初恋之中我们还经历着各种各样代表我们成长、塑造我们这个人的第一次。
所以,亲爱的 Alice:你跟大叔说到的这些,真的不能代表你是个坏女孩。你其实再正常不过,换了谁都会产生同样的反应。更何况在同学会上,你的初恋对象就活生生站在你的面前、这场重逢又发生在你们谈恋爱时所处的大学校园。此人此景,触发此情,实属人之常情。
但大叔也知道:那些常见的、可以被理解的现象,未必能让人心安。初恋对象的出现,已经扰动了你此时此刻的平静生活。所以,在明白自己为何对初恋如此难忘之后,我们要再来看看:心理学家有没有哪些建议,在此时此刻能给予我们帮助和力量呢?
03 想起了初恋小鹿乱撞?心理学家给的 4 个建议,帮你理清头绪
上面我们已经看到的是:想起初恋很正常,特别是在认认真真为初恋付出过感情和真心之后,这段记忆真的就是如此强大。
但是,想得起,不代表放不下。像 Alice 这样,明确表示自己现在家庭生活快乐稳定、反而是初恋的出现让她心神不宁、担心会伤害到家人的情况。我们可以努力尝试做到的目标是:
学会和这段记忆和好,让它和他都成为美好的过往,然后带着这份美好,继续和现在的他,过安稳的生活。
首先大叔要建议 Alice 的是:暂时切断和初恋频繁的微信联系。
如果说国庆那场同学聚会是初恋 “复燃” 的导火索,那这之后你们加上微信又频繁沟通,就是这段时间以来让你越发心神不宁的助燃剂。
这不是说和初恋之间不能有任何联系,但你要先给自己一个清净的空间和一段时间,来完成下面的步骤。等下面这些做完以后,你会心生处理初恋的信心和能量,到时候再面对那个过去的 ta,你会有更加笃定的姿态。
SO,我们先从以下 4 步开始。
1. 允许自己想起初恋,但规定明确的时长、和回忆的方法。
认知心理学上有个很有趣的 “白熊效应”。假设你很想忘记自己见过的一头白熊,于是你就叮嘱自己说:
“忘掉这头白熊、忘掉这头白熊、不能再想起那头白熊了……”
结果呢?这个咒语你念得越多、反而会把白熊记得越深。这个时候,我们其实可以依靠一种更靠谱的做法。
美国心理咨询师 Jay Dixit 在今日心理学网(Psychology Today)的专栏 “第一次的力量 The Power of First Experiences” 中,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
我们可以在一天中设定一段固定的时间,去想念和回忆我们的初恋。除了规定具体的时长,还应该有计划地做一些回忆的具体动作,比如:
先回忆一件具体的场景,然后再分析当时对方说的话、做的事,你是如何反应的、最后事情如何发展了、你又有什么情绪?
每次在你过生日、ta 过生日、你们的纪念日、情人节等等重要日期的时候,你们是如何为对方安排 “惊喜” 的?对方喜欢、珍惜你的安排吗、尊重你的努力吗?反过来,ta 为你过的生日,你又怎么看?
上面这些问题的答案,勾勒出了一段感情中,怎样的你、怎样的 ta?
设定一个时间,比如中午的 30 分钟,也设定一个具体的回忆任务。时间一到,就中止。这种 “回忆练习” 进行了三次之后,那就可以进入下一步。
2. 思考:我的初恋,塑造了我怎样的爱情观?
人生经历最大的价值,就是为我们的此时以及未来,提供参考和借鉴。
既然关于初恋的记忆如此深刻、当时的经历又是无比用心的结果,那就一定要珍惜这段经历,给它 “利用” 起来!
你可能要说了:“嗯对,经历了初恋之后,我找的第二任、肯定比第一任要更优秀吧?更适合我吧?”
—— 听起来还挺有道理的,但恕我直言,这种想法天生就不健康。
说回上面美国的那位 Singer 教授。他说:
“我们很容易把现任和初恋对象进行对比,这实际上是把我们的第一任当成了一个模板 (template)、或是一个进行比较的基准线 (baseline)。”
这样做最大的坏处就是:忽略了生命的流动性 (fluidity)。
你对 ta 的记忆可能停留在那年那时那地,但此时此刻此处的你和 ta,都已经改变了啊。哪怕你们能重逢、两人此时此刻再来一次,未必那个时候你们为彼此能做到的事情,现在还能成为现实。
所以更重要的是:你们彼此当时共同努力营造的美好,是如何做到的?那样的结果到底美好在什么地方呢?
想清楚这两点,你也就更能明白:自己在一段爱情中,究竟渴望什么、究竟能做什么、以及对方能为自己做到什么。
还记得我们上面说过的第一点,你在允许自己回忆前任的时候,要设定具体的回忆方式吗?这样做的好处这会儿就体现出来了:
比如你在比较自己这几年来的日记,发现初恋给你准备的生日礼物,每次都能抓准你的兴趣爱好、又能有一些小惊喜,所以是爱好能满足,惊喜又到位,真是个可遇不可求的恋爱对象。
面对这段回忆和分析,你要做的不应该是 “要求我的现任也能这样”,而是要思考:过了这么多年,我的这一点有什么变化吗?如果没有的话,我现在的 ta 是否有做其他什么满足我这一点要求的事情?
也许你的现任,对生日和纪念日这种东西完全不在乎,而是一个把每天都过得平凡、安稳、踏实的人。但 ta 总会记得你的口味、咖啡和茶都不会加糖、水果总是饭后三十分钟准时为你准备好……
而你自己会坚持,在特殊的日子为现任准备各种小惊喜,对方似乎对这些不是很感冒,但是他对你的努力表示尊重和感谢,你送他的东西他也都有好好留着,放在家里显眼的位置,表面从未积过灰尘。
于是你懂了:自己需要的,不一定是 “特殊的日子要怎样过”,而是对方能给自己安稳幸福的同时,ta 能看见你对特殊日期的爱好、也能响应你在这方面作出的努力。
梁静茹唱的 “其实爱对了人,情人节每天都过”,此时此刻你对这句歌词的理解就可以变成:“情人节那天的浪漫,和每天的幸福安稳,其实都不冲突,你都能拥有”。
以上两步,是通过理性分析化解冲动情绪的良方,也是帮助你找准自己爱情观的妙招。
3. 慢慢把自己注意力的焦点,转向当下的生活、和未来的目标。
在上一步的末尾,我们其实已经从单纯的回忆过去、开始构建自己对当下爱情观的理解了。
不过在上面的回忆和分析中,主角都是你和你的初恋。现在你需要慢慢地,把主角变成你和你身边的现任。
接着上面在特殊日期送礼物的那个例子:
现任对日期的不敏感,可能一开始我是不舒服的,但我现在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所以他的这种做法我是可以达成理解、学会欣赏的。
然后你需要做的是,问问自己: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我的余生,想要过的是怎样的生活?
我们还是先从小问题开始:
到了 2050 年的生日,现任还是给我做同样的一桌饭菜,我会珍惜吗?
再问大问题:
我想不想要孩子?什么时候要?我的伴侣想不想要?为什么?
将来会不会想要换一个城市生活?伴侣如果是只求安稳不想要变化的话,我能说服 ta 吗?怎样的情况会出现 ta 能反过来说服我留下?
怎样的关系问题是原则问题?我的底线是什么?Ta 有和我沟通过 ta 的底线吗?我们之间就这些问题有沟通过吗?
这些问题的微妙之处在于:也许同样的问题,你和初恋之间早就有探讨过、期望过。也许你们都说过:啊、我们俩人都喜欢孩子、将来要怎样教育孩子;你们将来都想换一个地方生活、可以一起去大理;你们也曾沟通过彼此的原则、也在达成默契之后心里一阵暖流……
但现在要做的是:当你对这些事情经过前面的步骤、回忆、也思考清楚之后,你可以把现任放到画面中央,再来问一遍同样的问题。
有的人会在思考过程中就找到答案, 有的人会发现找不到答案,于是找现任来沟通。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同样的一段记忆,现在已经变成推动此时此刻你的生活、向着未来你们二人可以塑造的样子,去推动了。
4. 学会和反复的记忆相处,也争取现任的理解。
还需要叮嘱的一点就是:初恋的记忆,总还是会闪现的。
上面三步,需要练习、需要时间和空间,而这些,也需要现任的理解。
如果你的现任能理解、能给你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那么恭喜你。
如果不行…… 把这篇文章甩给 ta 看。想起前任,不是一种执念,也不代表你不爱现任。这反而是一个审视亲密关系的契机,而你在这个过程中付出的思考,其实正是为了当下的关系能有更远的未来、作出的努力。
现任的不理解、阻挠、甚至是恶意的曲解,反而会让 “那个美好的前任” 更加突出 —— 你会越发活在过去,对此时此刻的生活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实在遇到无法沟通的现任、但你又很珍惜现在的关系时,可以试试心理咨询。受过专业训练的夫妻、家庭心理咨询师,可以帮你们理清头绪、促成理解。在两人共同咨询之前,你也可以先试试单人咨询,让咨询师帮你梳理自己的处境、也就 “如何让现任理解你、配合你” 找到策略。
如果你已经抽空完成了上面的步骤,你也可以把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做过什么、想到过什么,分享给咨询师,这会帮助咨询师更快地了你,也更了解你现在的 ta、以及你初恋记忆中的另一个 ta。
完成上面这些步骤之后(或是在咨询师的引领下、你已经看清楚了自己和初恋所处的位置之后),你就会很清楚:接下来再想起初恋时、要怎么做;倘若初恋再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你要如何对待。
写在最后
其实大叔觉得,Alice 是幸福的。她的现任丈夫对她很好,她自己也说,两个大家庭相处都很融洽。我相信只要她按照上面的方法,试着正确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初恋记忆,那她离安稳的幸福,真的就不远了。
不过,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故事。
我们今天的文章从一则故事开始,那让我们以另一则故事收尾。
美国就有这么一位女性,Denise Pavone。Denise 的初恋是在高中,和一位名叫 Jeffrey Storck 的帅小伙打得火热。
▲ 这张照片摄于 1970 年代,是 Jeffrey 和 Denise 一起参加高中舞会时的合影,俩人当时正出于初恋的热恋期。(图片来源:Mark Gail / The Washington Post)
可惜高中毕业之后,两人因为一些没说清的误会闹了别扭、再加上两人被身处二地的不同大学录取,因此他们的初恋也就这样戛然而止。
Denise 后来和另一个男人组建了家庭,还生了三个孩子。不过她的婚姻生活并不顺利,一段时间以后,以离婚告终。离婚后,Denise 搬家去了美国首府华盛顿生活。
巧了,Jeffrey 大学毕业之后也就一直在华盛顿工作生活,两人的住处相隔不远,但此时他们两人还不知道:初恋情人,就近在咫尺。
有天 Jeffrey 在逛脸书 Facebook,突然系统提醒他:根据你的朋友圈关系网和周围人的地理位置,我们发现了你小时候的亲密朋友 —— Denise Pavone。
Denise 以前的姓氏不叫 Pavone(在美国,一般女性结婚之后,会把自己的娘家姓,改为男方的姓氏),所以 Jeffrey 一看就知道,自己的初恋情人已经嫁人了(或者,至少是嫁过人了)。
而这几十年来,Jeffrey 一直没能忘记 Denise,他从未和任何女性步入婚姻、组成家庭。
Jeffrey 很绅士,怕打扰 Denise 太多,就没有莽撞地直接申请加 Denise 好友,而是发了一条 “陌生人问好消息”(Facebook 允许用户在正式互加好友前,双方互相用简单的一条短消息问好)。
后来的故事你们想也能知道了,Denise 收到初恋情人的消息,很是开心,两人又惊喜地发现高中时期最爱的初恋,原来此时此刻正是社区里的邻居!
从 1970 年的分离,到 2010 年两人重修旧好、步入婚姻。53 岁的 Jeffrey 和 52 岁的 Denise,彼此见证、也收获了一场跨越世纪、从初恋走向永久爱恋的人生旅途,成为了名副其实的 Storck 夫妇。
▲ 2010 年 6 月,Jeffrey 和 Denise 跨越世纪,将高中时期的初恋,在年过半百之后,终于执子之手、步入婚姻。(图片来源:Handout)
这里还有个小细节:Denise 二婚后,并未抹去前任丈夫给她留下的 Pavone 这个姓氏,而是直接把初恋情人的姓氏 Storck 加在了原有姓名的后面,全名变成了:Denise Pavone Storck。
毕竟,她和前任也拥有过真正的爱情,三个孩子也是那一段爱情的结晶。美好的记忆就总有美好的温度,值得被尊重、被纪念,无须抹去。
Jeffrey 也很认可这一点,他爱的就是 Denise 的细致和用心。
这里我们要提到另一位心理学家:来自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的 Nancy Kalish 教授。她的研究发现:那些相逢后重燃爱火的初恋、甚至能像这个故事中、年过半百终于执子之手踏入婚姻殿堂的 CP,都有着以下三个特征:
当初彼此是真心喜欢对方初恋发生在 25 岁之前当初的分手,主要由外部原因导致(比如父母的反对、或是像 Jeffrey 和 Denise 一样因为异地发展而在物理距离上彼此分离等)也许,你不是 Alice,你也不是 Jeffrey 和 Denise。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段初恋也有各自的刻骨铭心。但有一点你一定要记住:
初恋也好,二恋也好;二恋是遇上了适合的人也好,还是只适合了一阵子并非一辈子也好;最终是换了新的对象也好、还是在命运的撮合下找回了初恋前任也好……
认真过好当下的生活,也用心对待过去的记忆,美好的东西,总会从你生命中的角落,透出耀眼的光。
祝福看到这篇文章的每一位朋友。也再次感谢 Alice,这是大叔写公号文章一年半以来,第一次收到这么完整的故事、作为写作的选题和灵感。
另外,就像 Alice 提到的,大叔真的已经写过很多关于 “爱情” 这个话题的文章了。我把这些文章归集了起来,你只需要在后台回复 爱 这个字,就能读到:一见钟情会是真爱吗、怎样的爱情有毒需要分手、前任为何难以放下、分手的痛如何疗愈、怎样的情况可以考虑复合、伴侣出轨了怎么办、爱情和友情如何区分、友情如何升华为爱情……
世界和我爱着你,
无论如何,记得要爱,要幸福。
- The End -
References / 大叔用到的文献资料:
[1] Ellen McCarthy on The Washington Post (2016). Why we never really get over that first love.
[2] Jay Dixit on Psychology Today (2010). Heartbreak and Home Runs: The Power of First Experiences.
[3] Kelly McGonigal on Psychology Today (2012). 4 Science-Based Strategies for Getting Over an Ex.
[4] WikiHow.com. How to get over your first love.
[5] Paula Ganzi Licata on Newsday.com (2010). Facebook helps find old friends and new love.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