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前夫离婚了好开心发完朋友圈我却再也开心不起来了
点上面『关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你孤独吗?你喜欢孤独吗?
很多人会说自己孤独,但是却不喜欢享受孤独,因为他们所理解的孤独,是离群索居,是没有朋友,是身处一个绝对黑暗、安静并且很不见底的深渊中。
正是因为很多人对孤独有偏见,所以才讨厌孤独,更谈不上享受孤独。而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或者说,每个人都难免会孤独,难免会有孤独的时候。
在《当你学会独处》一书中,周国平讲人与人的关系分为两类:一是孤独,二是社会交往。社会交往很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点上面『关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你孤独吗?你喜欢孤独吗?
很多人会说自己孤独,但是却不喜欢享受孤独,因为他们所理解的孤独,是离群索居,是没有朋友,是身处一个绝对黑暗、安静并且很不见底的深渊中。
正是因为很多人对孤独有偏见,所以才讨厌孤独,更谈不上享受孤独。而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或者说,每个人都难免会孤独,难免会有孤独的时候。
在《当你学会独处》一书中,周国平讲人与人的关系分为两类:一是孤独,二是社会交往。社会交往很好理解,包括婚姻和家庭,也包括友谊、邻里关系以及更广泛的人际关系。而孤独,则是除此之外,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每个人都逃不过,因为不可能有人时时刻刻陪在你身边。
这其中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不是说在社会交往的时候就没有孤独了,很多人即便身处人群中,照样孤独,这样的孤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身边没有可以和自己心灵沟通的人;另一种情况是自身灵魂的缺席。
所谓身边没有可以跟自己心灵沟通的人,是现如今很普遍的人际关系病症,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就会明了:一群朋友聚餐的时候,人人手机不离手,不是拍照发朋友圈,就是低头刷朋友圈,彼此之间几乎没有完整的对话;包括很多夫妻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这就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在渐渐消失,最终心理出问题了还不知道怎么回事,无奈之下只好去求助于心理分析和治疗。
其实,这种问题已经超出了心理问题的范畴,属于哲学的范畴,问题的根源在于灵魂的缺席。就拿婚姻来说,从前的很多婚姻至今为人津津乐道,是因为夫妻双方都有灵魂,他们的婚姻也有灵魂,彼此的书信,日记和交谈都有灵魂在场,现如今生活被手机和虚拟的网络占据以后,灵魂缺席了,夫妻间可贵的亲密关系也就消失了。
这种问题造就的所谓孤独,其实很多时候都不是孤独,而是无聊,一个人待着的时候会特别烦躁,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烦躁会翻倍,以至于双方总是通过吵架排解无聊,可是这样并不解决问题,以至于最后离婚了,依然烦躁不安。
就像朋友星星离婚后的状态一样:她和前夫因为总是吵架,最后一拍两散,前夫火速去爱别人了。她因此愤愤不平,总是跟别人吐槽前夫,总是在心里怨恨前夫,一直期待前夫遭到惩罚的那一天。可是,当前夫真的遭到惩罚了,被离婚了,她并没能因此开心起来,只是开心了一会儿,发朋友圈吐槽之后,却再也开心不起来了,没有了怨恨的对象,变得手足无措,不知道生活该怎么过了。
这就是哲学意义上的“灵魂缺席”,因为在做人做事的时候从未注入过灵魂,从未让灵魂在场,以至于不敢独处,害怕孤独,用周国平的话说就是:“由于灵魂的缺席,孤独成了单纯的惩罚。”
我们反过来去思考,不难发现:想要让孤独变成一种享受,需要灵魂在场。至于何为“灵魂”,费西诺称之为“连接精神和肉体的桥梁”,荣格说“精神试图超越人性,灵魂则试图进入人性”,周国平的解释是:“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追求和精神享受。”
如果大家还不能理解的话,我来举个更为通俗的例子:我们看一本书,一篇文章,一尊雕塑或者一幅画的时候,通常会说这个作品没有灵魂;以及网上经常有人说“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是没有灵魂的”,这其实就已经道出了灵魂为何物,简单来说就是倾注在作品中的意义和价值,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还包括兴趣。
综合来讲,不管做人还是做事,不管工作还是生活,不管恋爱还是独处,我们都有事可做并且很享受,就是灵魂在场的证据。结合这一点再去审视我们的生活,就很容易发现应该怎样让灵魂在场了,我们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聊一下。
试着从工作中找出兴趣。
在《灵魂的教育》一书中,作者托马斯·摩尔这样写道:“当我们灵魂中独特的一面与我们所从事的工作相融合时,我们发现本性与勤奋结出的是甜蜜的果实,它可以医好一切创伤。”
这番话让我想起了郭德纲,他总在节目中自嘲自己是个废物,说不会干别的,只会说书、唱戏、说相声,紧接着他会说自己是真爱这三样东西,能把兴趣和工作相结合是祖师爷恩典。
他对那三样东西的爱已经远远超出了兴趣的范畴,虽然那三样东西变成了他的工作,但他做的时候很享受,这样的情况就必然会有灵魂在场,也正因如此,他才能一直坚持做下去。
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案例凤毛麟角,其实不是,关键在于“事在人为”,具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来看:在你选择工作的时候,如果遵循“爱一行,干一行”的原则,所做的工作本就是自己喜欢的,你就会很享受;反之,则需要“干一行,爱一行”,我们不能总是一边工作一边吐槽抱怨,这样不仅会让你丧失工作动力,而且会对你的生活有影响。既然无论如何都要工作,没有兴趣点就创造兴趣点。
比如戴尔·卡耐基的妻子,曾经的她只是一家公司的打字员,工作枯燥乏味,为了消除这种问题,她给自己制定了要求,每天跟自己竞争,让今天填的表格超过昨天,让明天填的表格超过今天,自己乐在其中,这就是兴趣点,她乐在其中的时候,灵魂就在场了。虽然这样做可能无法升职加薪,但每一天都很开心,生活状态肯定跟之前大不一样。
同样的方法可以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在你“没事找事”的时候,孤独就没有容身之地了,你甚至会爱上并享受独处,独来独往也不会觉得无聊,因为你始终在做有意义的事并且很享受。
试着利用业余开创副业。
如今很多人在本职工作以外开创了副业,这样做法真的特别好,这种做法其实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没事找事”,充实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这里所讲的“副业”并非特指能够赚钱的副业,还包括兴趣爱好的延伸和深入。其实二者的性质是一样的,能赚钱的副业只要能带给你物质和精神的享受,效果跟想去爱好的深入是一样的,都可以唤醒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没时间孤独,让我们享受独处。
就像周国平所说:“一个人只要真正优秀,他就能突破职业的约束,对他来说,他的心血所倾注的事情才是他的真正工作,哪怕是在业余所为。”
现在回头去看前文中提到的星星,我们就不难理解她为什么那么无聊了,因为她的工作和生活中没有兴趣点,没有唤醒自己的灵魂,只是在消磨时间打发闲暇的时光,而没有充分利用。换言之,她想走出困境很简单,去热爱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好,去放手开创副业就好,只要她能唤醒自己的灵魂,做人做事的时候都有灵魂在场,她此生再也不会感觉孤独和无聊。
对于其他人来说也是一样,不要害怕孤独,不要排斥独处,不要担心独来独往会被人说三道四,放手去热爱跟自己有关的一切,把闲暇时间利用起来,唤醒自己的灵魂,让自己在任何状态下都可以很享受,这种状态比闲着无聊要好得多,希望你懂。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