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公粮的年代才是幸福感最强的年代可惜专家不同意这说法
传递价值与思考,我是之行之心。
这是一段,南方人与北方人的,农村旧时光,那里残留着我们儿时的,青春、遗憾、快乐与酸甜记忆。
不知道有没有你儿时的美好记忆呢?“栽秧”儿时,每当五六月份,是西南地区种水稻的季节,八九十年代时,“谷子”成了我们的主要粮食和经济来源。每当“栽秧”的日子里,家家户户互帮互助,将一大片一大片光秃秃的水田,变成了绿油油的“秧苗田”。
“打谷子”如果风调雨顺,到了八九月份,全家老小上阵,开始了紧张的“打谷子”劳作,秋
#晒一张回忆满满的老照片#
传递价值与思考,我是之行之心。
这是一段,南方人与北方人的,农村旧时光,那里残留着我们儿时的,青春、遗憾、快乐与酸甜记忆。
不知道有没有你儿时的美好记忆呢?
“栽秧”儿时,每当五六月份,是西南地区种水稻的季节,八九十年代时,“谷子”成了我们的主要粮食和经济来源。每当“栽秧”的日子里,家家户户互帮互助,将一大片一大片光秃秃的水田,变成了绿油油的“秧苗田”。
“打谷子”
如果风调雨顺,到了八九月份,全家老小上阵,开始了紧张的“打谷子”劳作,秋收的辛苦与喜悦洋溢在农民的脸上。
记忆中,家里每年种的水稻特别多,每年要打上万斤谷子,所以孩提时代,我的童年暑假基本消耗在“打谷子”与“晒谷子”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雷阵雨,那得“要了老命”,想想都挺苦甜的,累了整个童年,少了些许父母的疲累。
“交公粮”
在那个还要“交公粮”的年代里,两季劳作的成果,还要自己找车送到粮站,造成上交粮食的任务,这也是一段“特别的时代记忆”。
“收苞米”
相比南方农村“栽秧打谷”,北方农村种玉米的多,北方“苞米”养活了不少人,收苞米也是件体力活。
“炕头窝窝头”
小时候,北方农村的主食窝头、饺子,一家人围着炕头做的面食,那是一段很甜美的记忆。
“农村很土”
土墙、土灶、大烘箱,处处残留着老家生活的点点滴滴,苦是苦了点,记忆却很甜。
“赶场赶集”
儿时最快乐的日子,莫过于跟着大人去赶集,无论南方北方,这种约定而成的习俗里,因为能买点小吃,买点小玩意,赶集成了儿时的我们最开心的日子。
“最土的婚礼”
还记得兄长当年结婚的场景,没有金碧辉煌的酒店,没有舞台司仪,有的只是全村人热热闹闹,朴实无华的“聚堆”和陪伴祝福,邻里关系亲密。
“最美毕业照”
儿时青春的印记里,最深刻的还有几张“毕业照”,回首往事,照片中的你我早已各奔东西,而那段青春的相聚时光,永远的保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写在最后
偶尔翻出了几张老照片,勾起了回忆。
青春记忆里,有欢笑,有遗憾,有那份属于我们每个人身处环境的独特印记。
带着这些成长的记忆,慢慢的老去。
青春,不散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