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婚是因为什么「成年人恐婚的原因你了解吗」
年少时看到这个话题时,觉得能和相爱的人携手一生,大概是世间最幸福的一件事,不仅不恐婚,甚至在未到法定结婚年纪时着急长大。
可真的长大后,对待婚姻的态度也逐渐改变,也许仍然会对异性心动,但失去了曾经对婚姻的憧憬和热情。
就像有人说:青春时的我很容易陷入爱情,步入社会的我连心动都难。
好像很多人都是这样,在成长的过程中,从期待恋爱,逐渐变得享受单身;从渴望婚姻,逐渐变得畏惧婚姻。
可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有人觉得,这是因
“你会害怕结婚吗?”
年少时看到这个话题时,觉得能和相爱的人携手一生,大概是世间最幸福的一件事,不仅不恐婚,甚至在未到法定结婚年纪时着急长大。
可真的长大后,对待婚姻的态度也逐渐改变,也许仍然会对异性心动,但失去了曾经对婚姻的憧憬和热情。
就像有人说:青春时的我很容易陷入爱情,步入社会的我连心动都难。
好像很多人都是这样,在成长的过程中,从期待恋爱,逐渐变得享受单身;从渴望婚姻,逐渐变得畏惧婚姻。
可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有人觉得,这是因为没遇到对的人,但其实很多恐婚的人不是没遇到对的人,只是真的不敢结婚。
还有人觉得,是因为年龄不到不着急结婚,事实上也与成熟程度无关,因为很多时候越成熟,一个人越不愿意结婚。
可以说,上述说法没有错,但只是少数情况。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恐婚的根本原因无非两种,越早明白,问题越容易解决,不该让恐婚,成为限制自己享受幸福的阻碍。
01.
害怕婚后的“确定性”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以为往往是“不确定性”容易令人心生退意,但心理学家却有不同的看法。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实验,实验过程很简单。
他要求志愿者们先看一段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之后将结局告诉了一半的志愿者,剩下志愿者不知道结果会如何。
之后,心理学家评测大家是否对电影还感兴趣,结果证明,不知道结局的人,要比知道结局的人更想看下去。
因为往往是不确定性,才能增加一个人的求知欲。
如同悬疑剧,倘若最开始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一个人时,线索太明显,反而会让人们很快失去兴趣。
爱情里的道理,其实也是如此。
很多人以为,恐婚的人所担心的,是婚后的不确定性,是不确定婚姻能维持多久,也是不确定两个人之后的生活会如何。
但其实,确定性同样会令人丧失对婚姻的兴趣,因为在某些人眼中,结婚等同于安排好了自己的余生。
从和一个人结婚开始,自己之后的生活基本有了大致的脉络,不用想也知道几年后两个人会有孩子,以后会为孩子奋斗,到了一定年纪会退休...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结婚等同于让一些人失去了无数个自我,等于结束了生活中很多的可能性,等于要背着一个重担前行。
就像想创业的人,不会甘心找一个稳定的工作不放,那种工作中的“确定性”会逐渐磨平一个人的棱角,这才是某些人所担心的。
但是,这些因为确定性而恐婚的人,要么是不喜欢稳定的生活,要么是有较大的野心,这只是恐婚人群中的一部分。
另一部分恐婚人群,担心的大多是与婚姻有关的“现实问题”。
02.
担心婚姻的“现实问题”
前段时间,和即将迈入30岁的朋友聊天时,问起他为什么不结婚,他笑着说:“结不起呀,没办法。”
朋友创业刚刚起步,虽然有一个稳定的女友,但他总是觉得自己不具备结婚的条件。
尤其是在见过女友的父母后,朋友结不起婚的想法更盛,因为在和女友的父母见面时,对方苦口婆心地说:“我们只有这一个女儿,所以肯定希望她能幸福,我们要求不高,起码得有一套房,得有一个落脚的地方。”
朋友在一线城市创业,不是没有积蓄,只不过那些积蓄对于一线城市的房产而言无疑杯水车薪。
更何况,他正处于创业初级阶段,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哪怕手里有钱,也不敢直接购买一套房产,他赌不起。
因为种种原因,朋友只能把结婚这件事一拖再拖,女友一催结婚,他就开始浑身冒冷汗。
偶尔会听朋友说起想分手,不是因为女友不够好,也不是因为不够爱,而是他担心自己拖累对方。
曾经,总觉得爱情是花前月下,觉得婚姻是举案齐眉。
真正经历过生活的人往往懂得,爱情是花前月下不错,但婚姻其实是柴米油盐,是吃穿住行,这些都离不开钱。
所以,有些人恐婚的原因,其实就是担心现实问题无法解决,所谓的“现实问题”,是车,是房,是彩礼,是如何养育孩子和赡养老人。
03.
很喜欢微博上的一句话:
“和谁在一起都未必100%走向幸福,和谁在一起也都未必100%走向死局,人生变数太多,能做的不过是坚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恐婚的人不在少数,是害怕婚姻将自己限制,是担心婚姻让自己的生活失去其他可能,也是不知道该如何解决现实问题。
只是,每个人都该明白,婚姻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
当自己单身时,恐婚的确可以不去结婚,这是自己的自由,可如果一旦恋爱,结婚是对另一半的负责,这是自己该做的事。
更何况,不是所有的婚姻都和想象一般糟糕,也许真的迈出那一步后自己反而会更舒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