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后的排病反应及应对方法,艾灸后各种排病反应
21、崩漏,常伴有血块
现象说明
1、崩漏指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下血淋漓不断,前者为“崩中”,后者为“漏下”。出血量多,来势汹涌者为崩;出血量少,淋漓日久者为漏。
2、灸后崩漏常伴有血块,说明患者体内有寒邪,寒则凝,凝则瘀,瘀血阻滞冲任,血不归经,引起崩漏。
3、
这是艾灸排病反应第八篇,紧接上面七篇,如果您没有看过前面七篇,请您抽时间往上翻一下连续看完,然后接着看这篇,这样会对艾灸排病反应有深入的认识,总有一点适用您,也欢迎您的点赞和关注!
21、崩漏,常伴有血块
现象说明
1、崩漏指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下血淋漓不断,前者为“崩中”,后者为“漏下”。出血量多,来势汹涌者为崩;出血量少,淋漓日久者为漏。
2、灸后崩漏常伴有血块,说明患者体内有寒邪,寒则凝,凝则瘀,瘀血阻滞冲任,血不归经,引起崩漏。
3、瘀血属病理产物,也可转为致病因素。艾灸之后,体内阳气增多,阳气具有温煦作用,将体内寒邪悉数化开,瘀血就会大量排出,以血液或血块形式出现。
解决方案
1、对付灸后崩漏,切不可服用寒凉固涩的药物,一来招致寒邪入体,并可致瘀;二来艾灸前功尽弃。
2、灸后崩漏与体质过寒有关,理当以化瘀为先,瘀血去则血自止,因此只要出血量在患者可承受范围内,建议坚持艾灸,促进气血运行,让体内瘀血尽快排出。
3、灸后崩漏还与冲任失调有关,因此若出血量实在过大,导致体虚,建议酌情艾灸以下穴位:命门穴:培元补肾、强健腰脊;关元穴:调冲任、理气血;隐白穴:健脾宁神、调经统血;气海穴:益气助阳、调理冲任;血海穴:调经统血、健脾化湿;三阴交穴:健脾理血、益肾平肝。
22、白带异常
现象说明
1、白带异常说明体内湿热过重。灸后阳气增强,体内湿热邪逐步被祛除,在正邪相争的过程中,一旦湿热邪侵袭胞宫,就会引起白带异常。
2、白带异常说明任脉失固,带脉失约。任脉属于奇经八脉,有“阴脉之海”之称;白带异常属于“带下病”,“带”指带脉,往往因为带脉不能约束所致。
解决方案
1、一般而言,任脉失固、带脉失约是由于脾虚肾虚所致,因此针对任脉失固、带脉失约引起的白带异常,必须健脾补肾。
脾虚,可灸以下部位:带脉:益气固摄,调理任督二脉;脾俞穴:振奋中阳,助升清降浊,运化水湿;足三里穴:调理脾胃,利于气血化生;三阴交穴:平肝、补肾、健脾、利湿;隐白穴:补脾、益气、摄血。
肾虚,可灸以下部位:带脉,同上;次髎穴:疏理下焦、清散郁热、补益虚损;肾俞穴 关元穴:强肾培元,固涩止带;三阴交穴:同上。
2、对于湿热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白带异常,具体可参考:月经是女人的命,白带是女人的魂;艾灸,既保命又可安魂!
3、保持外阴干爽,饮食清淡,多喝水。
注意事项
不能吃消炎药,否则易将寒湿邪封藏在体内,不利于拔出病根。
23、腹胀、打嗝、放屁
现象说明
1、灸后腹胀、打嗝、放屁,说明肠胃功能开始恢复正常。
2、腹胀是身体虚寒所致。尽管艾灸为身体补充了阳气,但身体仍然处于正气不足、脾胃虚弱的状态,正邪二者相互博弈时,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暂时会受影响,就会表现出腹胀的症状。
3、打嗝、放屁,是因为艾灸后体内阳气增加了、气机畅通了、胃肠道蠕动正常了、排气能力增强了。邪气滞于体内,日久能满,一朝被正气驱逐出去,都会表现出频繁打嗝、放屁的现象,且体质越寒,反应越频繁、越剧烈。
4、如果灸后排出的屁特别臭,说明肠胃问题相对较重,肠道内宿便较多。
5、肝、胆、胰腺等消化性器官有问题,灸后也容易出现排气现象。
解决方案
1、无论是腹胀引起的腹泻,还是打嗝、放屁排出的气,都是垃圾,一定要及时排出。
2、针对肠胃不调的症状,可隔姜灸脾俞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如果肝胆胰腺等有问题,可隔姜灸肝俞穴、胆俞穴、太冲穴等,还可敲打肝经、胆经。
3、少吃洋葱、红薯、白萝卜、豆类等容易产“气”的食物。
未续待完..........
接下来会连载几篇艾灸排病反应,总有您在艾灸过程中遇到的情况,欢迎您的点赞和关注,此号是专业艾灸学习号,一起学习艾灸知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