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后期各国兵力「后期的三国各方军队战力严重退化是何原因」
前期名将辈出,将星荟萃;军队战力凶悍
,三方一边内战一边各自打得游牧民族心惊胆颤!
到了后期,名将凋零,三方的军队好像也是软弱无力,趋于平淡。
为何?
先看最先亡国的蜀国:
夷陵之战后,蜀国被赶出荆州地界,版图虽占据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无奈人口稀少,生产力有限,在263年为司马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诸葛亮时代尚能保境安民局部出击,体现恢复汉室
看过三国演义的大概都有一个概念:
前期名将辈出,将星荟萃;军队战力凶悍
,三方一边内战一边各自打得游牧民族心惊胆颤!
到了后期,名将凋零,三方的军队好像也是软弱无力,趋于平淡。
为何?
先看最先亡国的蜀国:
夷陵之战后,蜀国被赶出荆州地界,版图虽占据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无奈人口稀少,生产力有限,在263年为司马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诸葛亮时代尚能保境安民局部出击,体现恢复汉室的正统之名。
但自费祎死后,蜀汉内政再无能人治理,国力快速滑落。
虽然姜维11次北伐取得5胜4平2败的业绩,但战力已是强弩之末,仅够自保而已。
蜀国战力下降有三大重要因素:
首先是国家开支巨大,民众负担沉重!90万左右的人口供养各级官吏和兵士超10万人,加之各项事务性支出,这个
负担根本无力长期支撑
,导致民众生活困苦面有菜色。财政的匮乏又形成
生产开发不足,人口增长慢,民众厌战情绪上升
;最后是政军失调,
管理混乱,重臣矛盾很深
。虽然未见刘禅明显昏聩之举,但整个文官集团与武将集团缺乏协调,加之黄皓干政,投降派主导,造成军力分散。尤其是相互节制干扰很是要命。虽然姜维以卫将军身份总督军事,但要
调动指挥品阶比自己高的其他武将,困难可见一斑。
这些情况也形成了文武官员的矛盾
,如:黄皓、诸葛瞻、张翼与姜维不和、而诸葛瞻也与黄皓不和,姜维分别和他俩都不和······最终谁也不能压倒谁,形成长期内耗,正面作用也相互抵消。到了最后时期,整个蜀国已经是民颓兵废不堪一击,全国上下也明显的显露出
国之将亡与我何干的情绪
。在敌军兵临城下之时,刘禅选择投降。
这个不是窝囊,而是刘禅聪明的地方
,大势已去,抵抗徒劳,最多延缓一口气而已。
再看魏国战力下滑的无奈:
虽然占地有司隶、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雍州、荆州(占东汉荆州北部)、扬州(占东汉扬州北部),加上人口最多,财政富裕,但是依然是战力一路下滑,最后空有规模。
原因为何:
首先是自曹丕当政后,开始
抛弃父亲法制安民和寒门入仕的政策,废弃唯才是举的合理政策
,推行九品中正制。为士族集团快速做大提供了坚实基础的同时,也为
苦寒子弟入仕之途逐步关上
了原本敞开的大门。更为司马代魏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基础。甚至是
自己给曹魏家族挖下了坟墓
。到了曹睿时期,玄学兴起,文化发达,开始重用空谈名士,整个曹魏宗族更加颓废,吸食五石散、
饮酒作歌空谈厌战之风大起,也迅速弥漫到民间。
在全国到达天下只知司马而轻视曹家
的时候,司马懿一举铲除曹爽集团,开始专政魏国。此时的魏国实际已是司马之魏。虽然少数魏臣反对司马氏,但兵已经缺乏为曹而战的动力,发生的起兵讨司马事件很快就被平息,从此司马独霸曹魏。
还有一个更加要命的现象就是对美男子容貌的推崇,
在曹丕时期开始出现膨胀的苗头,到了司马时期,反而进一步发展,开始
流行男人“美姿颜”
。这种风气不仅在民间和文人间流行,就连大名鼎鼎的
杜预杜武库和王浚楼船下江南的王浚,都是乐于其中
,也为自己具有这种优势而自豪。
风丧民颓士娘
,可以概括曹魏战力为何下降。
最后灭亡的吴国:
地盘也够大,自然资源也好。领有汉末扬州与荆州大部地区及交州全境,后分交州东北部为广州。期间大力发展经济,国家财富倒是充盈。但整个三国各方,
唯独东吴看上去缺乏统一天下的上进心,也从来不提匡扶汉室的口号,更像是一个偏安的小朝廷。
这是因为东吴有两个致命的问题:
江东士族过于强大及不愿北伐。
江东士族的强大属于原来就有,和曹魏不一样。而孙策开辟基业,基本是依靠江东大族的支持,双方有政治交易。
各个士族拥有的兵力和财富,远远超过孙氏掌握的数目。
加之士族多想偏安享福,不愿征战,导致每次战役事先都要沟通,许诺好处,才能换来士族出兵帮忙。
这种体制下的军队统一指挥都有难度,发挥战力也多数拼运气了。
东吴后期变乱频繁,管理混乱。
孙权死后,东吴进入了一段多事之秋的状态。权臣王室互相牵制,虽然经孙休时期有短暂平稳发展,但多数时候相当混乱。
甚至一度形成中央官制下的大臣只能管理例行事物,而对门阀士族几乎没有任何约束力。
而各个大族拥有的私兵、部曲、家佣相当庞大,中央对此无能为力。最后的皇帝孙皓,要不是陆家三代的全力支持,恐怕是连皇位都坐不稳当。孙吴灭亡后,从簿册中只显现户数五十三万、官吏三万二千、士兵二十三万、后宫五千余人、民口二百三十万。而未纳入户口统计的隐户以及被世家门阀荫庇的部曲、佃客等人群,史学界普遍认为有550万人以上。
230对320万,也许就是中央和地方的实力对比。
综上所述,就是三国后期各国之兵全都缺乏战力的根本原因。
虽然三国归晋,但兵士战力反而因为统一变得软绵绵。
这也许因为魏国的士族政治和江东的门阀政治在西晋得到紧密结合,社会不良风气也得到鼓励并大肆延伸,最终在消灭东吴39年后,西晋也亡。
三国后期武将的战斗力为什么不如前期武将了呢?
在三国时期,战争很频繁,差不多三天一小战,五天一大战。因为这混乱的战局,迸发出了一大批出色的人才。而三国中的武将,是历史上比较有特色的一批武将。前期是三国,是各种武将大比拼的一个舞台。可是,到了三国后期,各国之间的武将给人们呈现出乱陪知的感觉还不如前期。原因如下。
其一,从比拼个体到比拼国立。东汉末年,汉朝颓势,自董卓霍乱京城后,汉朝的威严就一跌再跌。造成的后果就是诸侯并立,地方割据。前期的三国中,大大小小的诸侯,麾下都会有一两个出色的武将,尽管他们并非万人敌,但都是可以保护一方的存在。
因为诸侯众多,所以会长期因难民的出入,土地的兼并等问题进行混战。而这时,主要考验的不仅是诸侯的统治能力,还考验武将的带兵素质,个人勇武,以及谋略等重要因素。因此,在三国的前期,可以发现,在战役中容易出彩的不是诸侯,而是这些战役中的武将。
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前期的众多诸侯被不断的取缔以及消亡,逐渐演变成曹魏,蜀汉,以及东吴这三个国家。这个时候,比拼的就不再是武将的个人能力,而是更多的消耗国力。因为打的是国战,尽管武将的能力非凡,但是如果所处在的国家综合实力较弱,打的不仅仅是两三天,而是几个月,甚至是一两年。这样一来,国家实力较弱的必然消耗不起。
所以,这也是三国后期武将不太出名的原因之一。
其二,武将的转型。因为到了三国后期,对于武将的要求不像前期那般严格。所以,后面呈现出来的武将的战斗力都比较平均。
再者,因为父亲是武将,知道武将这一条路不太好走,而且容易伤亡。所以,有部分父辈对儿子的乱拿要求,就是练武用来防身,以及传承。甚至有的父辈,对儿子关于文职还是武职的选择也不太重视。比较国家都建立起来了,而家里有三四个儿子的,只要一两个去传承武艺,其他儿子转文职,不但能使得家里文武兼备,还能为家庭留下血脉;更重要的是,文官在朝廷上更能接触到皇帝,而不是像武将那般哗消长期在外。
就好比张飞,张飞的大儿子张苞选择了父亲的老路,走武将之道;而二儿子张绍选择了做文官,官拜侍中,尚书仆射。与张飞的两个儿子不同,关羽一家子都走武将之道。因为这选择的不同,造成的后果也不尽相同。
比如,在三国后期蜀汉被灭后,关羽的一家被庞会所斩尽杀绝,没有后嗣留下来。而张家,却因为有张绍这位大官的存在,使得张家没有像关家那般失势。所以,张家最后却能安然无恙的活了下来。这就是文武官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三,青黄不接。也许是因为三国前期的武将迸发的太过热情,也是因为前期的混战实在是太多的缘故,使得大多数的武将要么是冲锋路上死亡,要么是两军对阵中被斩首;要么就是年纪太大而逝世。
这样一下来,使得后一辈的年轻武将没有足够的时间成长起来。因为年纪较轻,又无实战经验。尽管三国后期的战争没有前期频繁,但还是不断地发生摩擦。可是这样一来,这些年轻的武将根本无法胜任这些工作。
三国里面东吴的陆军为什么后期变弱了?
楼上说的都有几分道理!不过我认为孙坚时期的陆战虽然厉害、也都是因为孙坚骁勇、还有手下的四员猛将…… 再有最关键一点就是孙坚昔日只不过是长沙太守!问LZ个最基本的问题,同样的战力、防卫一个郡县容易、还是防卫一个国家容易? 孙坚死后、孙策于袁术处借兵席卷江东……为孙吴后世基业奠定基础、孙策时期陆战依然很强(因为孙策也是员骁将)、之后孙策死后、孙权继位把江东军权都交与周瑜了,周瑜武艺平平、智谋过人、深通水战精髓。就这样……东吴渐渐随着周瑜的意愿重点发展水蚂颂脊军!东吴的所有军队中、70%是步兵(兼弓弩兵)、30%是骑兵(训练不多)…… 之后、鲁肃、吕蒙一直走着周瑜的路线发展。直到陆逊时期、才开始重视陆战效果~ 因为陆逊在与曹魏的交锋中、多是陆战吃亏!但是、相隔数十年未操练过的陆军、怎敌得过每日不停操练的魏蜀陆军呢? 就这样…… 东吴总给人感觉陆战很弱、都是因为他们之前把水战作为重点训练对象。因为周瑜先要保住江东为主,稳固根基才可以枝繁闷渗叶茂!而陆逊时期是想帮孙权争取樱毕更多的土地、陆战是必不可少的…… 详细的你多看几回三国演义就能感悟到其中的道理(三国是一部经典、不是一两次就能看透其中精髓的。我看过不下5次,几乎次次都有新的收获!)以上个人观点、希望对LZ有所帮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