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科技创新 > 正文

载人绕月飞行,电动车不允许载人最新官方回复

详解中国必须实施载人绕月工程的深层根源
在二十一世纪的这一百年里,中国上马载人登月工程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但目前有关各方与及社会公众对于中国将采取何种规划流程方式来实施自己的载人登月工程却存在极大的争论。高凉陈君在分析研究苏联载人登月工程失败流产的深层根源时就特别指出,苏联政府没有将载人绕月工程与月面登陆工程拆分开来分步实施是一重大败笔。那一篇评论发表后引发读者们众多的争论,而且各有各的理由,在此我觉得还有必要再次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毕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争论分歧的影响也必定会越来越大,越来越

详解中国必须实施载人绕月工程的深层根源

在二十一世纪的这一百年里,中国上马载人登月工程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但目前有关各方与及社会公众对于中国将采取何种规划流程方式来实施自己的载人登月工程却存在极大的争论。高凉陈君在分析研究苏联载人登月工程失败流产的深层根源时就特别指出,苏联政府没有将载人绕月工程与月面登陆工程拆分开来分步实施是一重大败笔。那一篇评论发表后引发读者们众多的争论,而且各有各的理由,在此我觉得还有必要再次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毕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争论分歧的影响也必定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现在我就着重从技术、经济、政治与军事几方面入手,深入来探讨分析中国必须实施载人绕月工程的根源。如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读者多多指正。

第一节 实施载人绕月工程对于今天的中国在技术上已经是触手可及

火箭章

相较之载人登月工程,实施载人绕月工程对于巨型火箭要求的迫切性要小得多,中国目前正在研制之中的长征五号5米芯级直径火箭改进一下就可以用于实施载人绕月工程。事实上当年苏联计划用于执行载人绕月任务的质子火箭无论是起飞推力还是起飞质量都要比今天中国研制中的长征五号火箭的高级版要小很多,起飞推力只有900多吨,而目前长征五号火箭5米芯级直径方案的重型版起飞推力可达1060吨,极限改进版推力更可达1440吨,用于执行中国的载人绕月任务完全没有任何技术问题。

飞船章

相较于载人绕月火箭,中国要研制载人绕月飞船在技术上的挑战就要大得多,这也是本文要深入研究的重点。事实上当年苏联政府也是因为绕月飞船的成功率太低,把握不大而决定放弃(苏联载人登月工程管理决策的混乱与自相矛盾由此可见一斑,连实施简单的载人绕月飞行都自觉成功把握不大,从而停止试验,却还同时上马更大、更复杂的N1载人登月工程这绝不是要冒更大的失败风险)。而美国由于技术能力超强,最终彻底实现了载人登月目标,以至到今天实施载人绕月飞行的重大意义反被后人所忽略。这对后世而言不能不说是一大陷阱。正如当年苏联政府的载人绕月飞行任务激流勇退所表明那样,载人绕月工程决不是技术上轻而易举就可以实现的目标。

首先,要实现宇航员的绕月飞行就必须要研制足够大的飞船。地月距离要比低地球轨道与地球表面的距离要遥远得多,即使是仅仅实现单人的绕月飞行,由于一个来回至少也要八天时间,这就要求飞船的生命支持系统必须要足够强大。而脱离地球轨道、进入月球轨道、月球轨道维持、脱离月球轨道与再入地球轨道在燃料消耗上又需要比单纯在低地球轨道飞行要多得多。而且还要频繁进行变轨活动,飞船推进系统的可靠性也是一大问题。当年苏联是以东方号、上升号飞船为蓝本进行绕月飞船的设计研制,但实际试验结果表明用这种小型级别的飞船进行载人绕月飞行结果与赌博无喻.。

其次,必须攻克载人飞船从星际空间再入地球大气层的返回技术难关。这一技术目前只有美国成功进行过,而苏联当年设计的载人绕月飞船由于成功率实在太低,技术上到底达到何种水准也不得而知。至于其它的国家,连实际试验都没有做过,就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高凉陈君始终认为这才是整个载人绕月工程中最重要、最核心、最必须高度重视的控制性关键节点。目前从星际空间重返地球有两种方案,一是直接再入大气层,美国星尘号的宇宙尘返回舱就是采取这一种方式返回。这一种方式的好处是节省燃料与返回时间;但缺点是再入控制准确度要求极高,不成功必成仁,一旦飞掠地球必死无疑,回旋余地极小,而且过载控制也相当复杂。另一种方案是先减速被地球引力捕获,之后再从高轨道一步步变轨到低地球轨道,最后以低地球轨道飞船的方式实现返回。这种方案的缺点是飞船需要携带的燃料比较多,返回的时间要求也比较长,而且受地球辐射带影响的次数也比较多;但好处是回旋余地比较大,即使不幸飞掠地球只要燃料足够也还有挽回的机会。 综合这几点关键技术环节,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由于正在研制中的长征五号火箭起飞推力选择的余地比较大,其最高起飞推力达1440吨(如果第二级采用4台50吨氢氧发动机,上面级采用1台50吨氢氧发动机,GTO运载能力提升到18吨并非不可能)。

高凉陈君认为研制扩大版的神舟飞船用于实施执行中国的载人绕月工程要有利得多、可靠得多,而且在技术上也完全可行。

首先,中国要研制比目前神舟飞船推进舱更大的空间推进系统是势在必行的事情,即使不上马研制扩大版的神舟绕月飞船也同样必须研制。原因就在于中国要想研制大型军事侦察卫星与及空间站就必须要研制比目前神舟飞船要大得多的推进舱。美国的锁眼改进型侦察卫星的重量已达20吨,仅仅是星载燃料就多达7吨,相当于一艘神舟飞船的重量。而中国目前的侦察卫星总重才不过2、3吨,与美国相比实在还差得太远。同样道理,空间站也要用到大型推进舱,目前国际空间站俄罗斯制造的服务舱就重达20吨以上,中国未来的空间站尽管是小型的,但7至12吨级别推进舱的研制注定是必不可少的任务。这样一来中国要研制扩大版的神舟飞船就无形中减少了一大麻烦,直接将中国未来空间站或者重型侦察卫星的推进舱(当然侦察卫星的推进舱是整体式,而载人飞船的推进舱却是分离式,还要进行改进)改进一下就可以。至于返回舱,就用目前神舟飞船现成的。而轨道舱,利用目前神舟飞船现成的也可以,套用空间站更大型的也可以,甚至象美国的猎户座那样没要轨道舱也可以,这完全视飞行任务的类别而定。

其次,研制扩大版的神舟飞船要比苏联政府当年单纯为实现载人绕月飞行而改进研制小型的东方号、上升号飞船要实用得多。东方号、上升号飞船的绕月飞行版总重不过5吨左右。用于执行地球轨道任务与母版飞船相比并没有质的提升,用处不大;用于月球任务飞行又显得过小,无论是燃料还是宇航员生命支持系统都显得相当力不从心,只要任务计划出现一小点偏差就让宇航员再也无法活着返回地球老家,回旋余地太小。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无法带上轨道舱,由于月球轨道要比低地球轨道在空间距离上要遥远得多,整个飞行时间周期最少也得八天以上,吃、渴、拉、撒、睡都得在狭小的返回舱里面解决,而且还无法洗澡,想申直腰运动一下也很难,你叫宇航员如何忍受?!如此只怕八天飞行任务下来,即使小飞船侥幸能够返回地球,人都差不多要疯了,这也是高凉陈君一直狂批苏联政府不上马研制切洛梅设想的1500吨级超级质子火箭或者杨格尔2200吨级的R56型火箭的根源,原因就在于这两种基于苏联高度成熟可靠的RD253发动机(推力150吨)研制的巨型火箭在技术上根本就不存在任何不可克服的难题,只要这两种火箭中任何一种研制成功,再配上扩大版的东方号、上升号飞船,苏联人最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未实现载人绕月飞行目标是绝对不存在任何问题的。

如同当年美国的阿波罗飞船那样,扩大版的神舟飞船不仅可以用于实施载人绕月飞行,也可以用于近地球轨道飞行。如果中国研制成功12吨级以上的扩大版神舟飞船,用于近地轨道飞行采用双人体制飞行周期将可达30天以上,而且由于省却了频繁进出月球轨道与地球轨道燃料的损耗,还可以配上更大型的轨道舱(10吨),这样完全可以将空间飞行时间周期扩展到100天,乃至1年以上;如果利用目前的8吨级神舟飞船发射运载宇航员进行飞行替换。这就将演变为中国版的小型“天空实验室”,初步实现了高凉陈君在一系列评论中强烈呼吁中国的载人月球飞船与地球空间站在研制生产上必须实现“共享核心舱段平台与共线生产”的目标。

美国二十世纪的阿波罗飞船与及今天正在研制中的猎户座飞船才是未来星际空间飞行的主力,原因就在于这两种重型飞船无论是地球轨道飞行任务还是月球轨道飞船任务都可以得心应手地应付自如;而且它们功能强大的推进舱还可以直接演化为小型、中型空间站的服务舱,真正实现飞船与空间站设计制造上的“通用化、模块化与核心舱段平台的共享化”。与之相反,无论是目前俄罗斯的联盟飞船还是中国的神舟飞船,由于推进舱能力的有限,用于月球载人绕月飞行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同样无法作为服务舱用于地球轨道空间站。原因就在于联盟飞船与神舟飞船的推进舱都是3、4吨级别的产物,而美国阿波罗飞船与及猎户座飞船的推进舱却是15吨以上的产物。

当然,今天的俄罗斯也是完全可以研制得出载人绕月飞船的,只要将以前和平号或者今天国际空间站上所用的服务舱配上联盟号飞船的返回舱再加上一个大一点的轨道舱,一艘重达25至30吨的载人绕月飞船就搭配完成(当然真正的系统整合还是相当复杂的,这只是一个思路)。但问题是俄罗斯现在却没有现成合适的巨型火箭能够将这一艘飞船发射上月球,质子火箭不行,安加拉也不行,唯一的希望就是能源号(可惜能源号生产线已经近20年没有利用过,只怕连RD0120氢氧发动机重新生产还得象美国的J2X那样又要重新试车),只要配上个大型上面级就可以。至于中国要研制神舟飞船的绕月飞行版,只要将未来中国空间站的推进舱搭配上目前神舟飞船的返回舱(也可以研制4至6座的版本)与轨道舱(加个大点的也可以)就大功告成。整艘飞船推进舱7至15吨,返回舱3至5吨,轨道舱3至7吨。综合计算,未来中国神舟飞船的绕月飞行版,小版本的重12吨左右,大版本的可重达25吨以上。而发射工具则为长征五号的升级版,所要利用的火箭也可以在1440吨(采用120吨推力的FY100液氧煤油发动机12台)、2160吨(采用FY100液氧煤油发动机的180吨推力的升级版)与2400吨(采用FY100发动机的200吨推力升级版)起飞推力版本之间进行选择 。

第二节 中国实施载人绕月工程的政治军事意义

政治章

目前除美国之外世界各主流空间大国对实施载人登月工程都已经患上“阿波罗恐惧症”。面对经费可能高达千亿美元(以目前人类的技术水平没必要花这么多钱)的载人登月工程,各国政府莫不襟若寒蝉,包括中国政府在内也如此。老实说如果台湾局势一日不明朗,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实施美国阿波罗“一站式”的载人登月计划根本就不切实际。但正如前文所说的那样,由于大推力火箭与及研制神舟飞船的载人绕月飞行版的主要舱段技术得益于重型军事侦察卫星与及空间站计划的稳步推进又已经被意外地彻底解决。那么中国未来的载人登月计划极有可能演化为采用“蚂蚁搬家”的方式实施。将整个载人登月任务彻底拆分为六个任务段分阶段来执行。目前中国的无人月球探测就已经被划分为三个任务段,即绕阶段、落阶段与回阶段;而未来中国的载人登月工程也同样将会被彻底划分为三个任务阶段来执行,这就是载人绕月阶段、月球空间站阶段与及月面登陆阶段。这样做的好处有三大方面。

一, 经济方面

由于将整个载人登月工程彻底拆解为六大任务阶段,整个时间周期甚至长达30年,在预算投入上又是分阶段、分年来结算,每年实际分配到的财政预算压力将会大大减轻。这样来自政府内部与及社会公众的反对声音将大大缓和,毕竟以今天中国的经济财政实力,没有人会在意每年花在与月球探测工程有关(仅仅是有关而不是全部,如建文昌发射场就可以利用于其它方面,研制大型推进舱也如此)的几十亿元经济预算。但二、三十年持续不间断下来整个预算经费总额却不会小。很显然,目前的中国政府的确有这样做的打算,而且还有发展演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载人登月工程”的可能。

二 ,政治方面

1, 国内方面。

由于将整个载人登月工程拆分为六大任务阶段,而且时间周期又长达二、三十年之久。因此每一届中国国家的政治领导人只要按预定的任务流程做好了自己任职时间周期的“份内事”,如无人绕月的实现了绕月的任务目标,无人落月的实现了落月的任务目标,取样返回的实现了取样返回的任务目标,载人绕月的实现了载人绕月的任务目标,组建月球小型空间站的实现了组建空间站的任务目标,月面登陆的实现了月面登陆的任务目标。那么向下就可以对得着社会大众,向上也可以对得住历史;而自己也注定能够找到相当不错的历史定位,起码也能够如江主席发展神舟飞船那样留名千古,毕竟这一切对于中国历史而言都是前无古人的事业。与之相反,如果如同阿波罗时代那样指望中国要在未来十年内实现载人登月,不仅经济技术压力重大,而且也会让计划的可持续性面临重大风险。毕竟未来的政治领导人在经济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也会考虑是否还有必要将整个计划继续维持下去。事实上这也是苏联的N1火箭载人登月计划之所以被赫鲁晓夫的继任者所抛弃的核心原因;而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则全赖美国实力的超强与及冷战沉重的竞争压力而在短短的十年以内得以功成名就。但成功之后,往后历届政府又以经济压力为理由将月球载人飞行弃之一边,并且一丢又是五十年光阴,直到航天飞机计划实在再维持不下去与及面临中国可能的月球载人飞行挑战为止。

2,国际方面

由于中国采取慢牛爬山的方式持续二、三十年分阶段来实施载人登月计划,这将会对全球各主要大国产生巨大的压力。由其是社会公众,政府如果对来自中国的这一竞争压力麻木不仁,随着时间的推移批评就只会越来越严厉,毕竟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力量实在太过巨大。不要以为日本欧洲不想搞载人航天,当年欧洲在使神航天飞机与及日本在希望号航天飞机上所花费的资金可要比中国实施921载人航天工程还要高得多,今天欧洲的阿里安五火箭与及日本的H2火箭就是航天飞机项目失败放弃后“废物利用”的产物。由其是阿里安五火箭,研制费用高达74亿美元。而阿里安公司2006年的利润也才680万欧元,要想赚回研制费用以目前的发射频率没有100年时间根本就不可能。如果不是为了更大的目标有那一个国家会如此不惜血本来研制一款如此昂贵的商业运载火箭?!

但是如果要对中国的月球计划有所回应就必须要在月球方面“有所作为”,无论是今天的美国还是日后的俄罗斯、日本、欧洲乃至印度都一样。而地球上主要大国都将精力集中于月球飞行计划,这对中国乃至整个人类都只会有好处而决没有坏处。原因就在于这些钱如果不用于载人月球飞行就会用到军事方面去,毕竟象洛马、波音、能源与及阿里安之类的公司每一个主要国家都是要维持一两个的。不是生产登月火箭与飞船就会转而生产反弹道导弹或者导弹,反正这些“国防重器部门”只要地球上还存在相互竞争的国家一日,它们就必将还会继续生存下去。因此即使明知购买这些公司产品的钱是用于打水漂也要努力引导将这些水漂往月球或者其它距离更为遥远的星球上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既然这个世界还有“周处”这一类国家,那么积极鼓励他们上月球或者火星、木卫二上面去“寻虎杀蛟”对于中国、对于世界而言都是有益无害,毕竟这要比让他们将主要精力用于在地球上来为害人间还是要好得多。这也是高凉陈君坚决认为冷战时期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时代的核心根源。自朝鲜战争以来,地球上大国间已经有六十年没有爆发过大规模流血战争了,这可是自大航海时代西方诸海洋帝国实现全球性扩张几百年历史以来重未发生过的事情;而朝鲜战争之前,世界大国间能够相隔二十年时间不大打一场就要感谢上帝撞了大运。

因此,如果中国要想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人类历史上永恒地定格定局下来,持续推行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就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岁月里也只有实施外星球载人探测这一类重特大工程能够使地球上的主流大国累到没有心思再在地球上争夺那些已经注定只会损人不利己的蝇头小利。原因就在于外星球载人探测不仅的确很能够花钱,而且这些钱最终也都花到对整个人类实际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良性事业竞争中去。事实上这才是冷战最值得后人回味借鉴与珍惜之处。

军事章

1,大型火箭的“质子瓶颈”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超越。

这一段时间高凉陈君一直研究美国的大力神火箭,原因就在于大力神火箭的发展过程真实重现了空间军事化对人类重返月球在火箭技术上的深层推动作用。美国早期的大力神火箭发射质量不过几十吨,但发展到二十世纪晚期,大力神4H系列火箭的起飞质量已经超过900吨,起飞推力更高达1400吨以上。这已经远远超过当年NASA纯粹为试验阿波罗载人登月飞船而研制的土星1B火箭好多,而大力神4系列火箭却纯粹是为军事载荷的发射而开发的火箭。这就带来了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人类单纯为地球轨道任务开发的火箭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超越了发射载人绕月飞船所必须突破的运载能力界限-----质子临界。这一界限的界定在概念上尽管相当模糊,但以当年苏联政府原计划用于载人绕月飞船发射的质子火箭的运载能力来划分还是可行的,也就是起飞推力在1000吨左右,发射重量在800吨左右,低轨道运载能力在25吨左右。很显然,今天不仅美国的大力神4系列(已经停产)火箭与及为EELV计划开发的阿特拉斯五型与及德尔塔四型的重型版本,甚至连欧洲的阿里安五型火箭、中国的长征五号火箭的重型发展演进版本乃至日本的H2火箭的重型发展演进版本在运载能力上都已经彻底越过了发射载人绕月飞船的“质子临界”。这一系列火箭开发初期的出发点与目标并不是为实施载人绕月工程,也就是说对于目前全球正急剧升温的载人登月飞行任务而言,这完全是一大笔“意外之财”;反过来也可以说正是由人类不经意之间忽然拥有了一大批能够胜任载人绕月飞船发射的大型火箭从而全面激起了目前世界各主流大国奋起规划设计载人登月工程的勃勃雄心。由其是对于欧洲、中国与日本这三者,当年美国苏联载人登月竞争进行得如火如涂而自己却只能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却丝毫没有办法,原因就是因为欧洲、中国与及日本的火箭技术在阿波罗登月时代与美苏两霸相较起来实在相差得太远。但今天对于欧、中、日三者而言实施载人绕月飞行大型火箭的阻碍已经不复存在,由其中国还是一个已经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随着这一波载人重返月球狂潮的兴起,即使由于经济原因不立即实施载人登月工程,载人绕月飞行无论如何都是必须要跨越的。这就如同一位光棍汉突然间有机会实现了本来要历尽千辛万苦、花钱无数、不远万里才能够最终到达西天女儿国相亲的目标,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居然连女人的一条毛也没有摸到,他日后就只能够后悔上一辈子。

2,反过来,研制发展中国的扩大版神舟绕月飞船对于中国空间军事技术的支持推动也是极为明显、极为重要的。正如前文所言,中国今天的侦察卫星重量差距无论是光学还是SAR相对于美国的锁眼系列和长曲球棍系列都是极为明显的。但要发展美国二十吨级别的重型侦察卫星,大型推进舱的开发又是重中之重,美国今天的锁眼改进型光学红外侦察卫星的重量达20吨以上,与今天美国正在开发中的猎户座飞船重量相当(也都是由洛马公司制造),比当年美国用土星1B火箭发射的阿波罗飞船还要重。而美国军事卫星所用的大型推进系统也并不是突然间就从大石中蹦出来的,当年美国实施的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居功至伟,用于月球载人飞行的阿波罗飞船的推进舱可重达25吨。

第三节 实施中国的载人绕月工程是中国空间技术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上马921载人航天工程到今天,时间又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二十年。如果一个年轻人从神舟飞船一上马就开始参与研制计划,再干不了几年就可以退休,再不上马新的大型空间工程人才断代事件也同样要再次出现。即使研制了小型空间站,但由于空间站只需要一个大型推进舱,如果这一空档期没有大型侦察卫星上马(15吨级别以上的侦察卫星估计在未来10年时间内都没有上马可能,原因在于与之相配套的大型光学系统与雷达天线系统研制更艰难),这一大型推进舱生产线又要停工好几年直至下一个空间站推进舱建造任务的下达;但美国洛马公司即使在猎户座飞船研制任务下达之前,每年基本都有一到两个大型空间推进系统的研制任务。原因除了重型间谍卫星之外,美国NASA的重型空间探测器订单也是一大来源,伽俐略与卡西尼等大型星际探测飞船的推进系统都是来源于马丁.马丽埃塔公司。因此生产线闲着也是闲着。即使仅仅为了促进就业与维持大型推进舱生产线的持续运转,上马研制扩大版的神舟飞船也是值得的。即使不立即实施载人绕月飞行,先用于地球轨道的飞行与测试也是物有所值;也好为日后真正的载人绕月飞船研制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北斗导航定位卫星星座也用不了几年就可以布网完成,如没有新的大型工程项目上马,到时不仅连卫星生产线,甚至连火箭生产线也得半死不活,毕竟今天中国空间飞行器的生产效率已经与二十世纪不可同日而言。发展神舟飞船的绕月飞行版还有另外一层意义,那就是作为地月空间往返运输工具用于未来中国的月球空间站工程。老实说,自从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以来,到今天人类向地球轨道空间所发射的各种各样的卫星已经有几千颗之多;即使是地球空间站,自苏联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礼炮空间站发射以来,人类持续在近地空间生活的时间也快40年时间了。可以说地球近地空间单纯从科学技术探索的角度而言已经无多少秘密可探了。而军事侦察任务、气象预测任务与商业通讯任务等等利用专业业务卫星执行效果更好、更便宜也更灵活方便。因此中国未来在近地球轨道要搞空间站也将会是中小型的试验性空间站,至于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工业空间站,只怕如同NASA设想中的月球基地那样在整个21世纪都只能是有投入而无多大产出的科研探索课题而不是可行的商业发展项目。因此中国未来与其在近地球空间维持一个和平号级别的大型空间站倒不如在月球轨道与地球轨道上各建设一个小型空间站在科学探索方面来得更有意义与实在。而且实现的可行性要远远比实施月面登陆还要简单得多,只要将中国未来近地小型空间站再在月球轨道上“克隆”一个就完事。原因就在于如果中国能够将重达十几吨的载人绕月飞船送入月球轨道,那么中国也同样有能力将十几吨重的小型空间站推进舱与轨道舱分别送入月球轨道来对接组装中国的月球空间站 。

很显然,宇航员生活于月球轨道空间站的感觉与地球空间站会有很大的不同,毕竟这可是真真正正的外星轨道生活。但风险却要比月球表面基地要小得多,一有故障可以立即登上神舟飞船返回地球;但如果是月球表面基地却还要乘飞船再重返月球轨道与返回飞船对接之后才能够返回地球。建立月球轨道空间站还可以成为载人登月飞船发生故障后的临时避难所与救生中心,如果再发生阿波罗13号飞船那样的事故,由于有月球空间站的飞船与救生系统可以凭持,所面临的风险也要轻微得多。毕竟日后人类到底会在月球轨道与月球表面闹出多大的事故今天谁也无法设想,多一份安全备份日后就多一份挽回生命的保障。而且这一小型月球空间站的建设在经济上也不会有多么的昂贵,在技术上也不会要求多么的先进,因为与地球空间站不会有质的差别。但却可以为日后人类的月球载人飞行留下更大的回旋余地空间,而且这一模式也同样可以移植于火星、木卫二、土卫六乃至更为遥远的行星际载人飞行探测事业。非常值得中国率先尝试。

(作者简介:高凉陈君,实名陈天。广东省茂名高州人,1981年出生。帝国学分析家、作家,地区知名人士,白云山舍主人。一直致力于从事帝国学问题的分析研究。)

陈天(高凉陈君)

于广东高州

2008年1月9日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keji/101897.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你来我家玩,当你和我朋友去其他城市旅游时 下一篇:在挪威生活到底有多苦,去挪威生活是什么感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