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事星星种到天上希望种进人心
6月24日电影《人生大事》上映。影片讲述莫三妹刑满释放后,子承父业成为殡葬师。一次出殡中,莫三妹(人称“三哥”)遇到了孤儿武小文。小文的出现,意外地改变了“三哥”对职业和生活的态度,他们相互照亮、彼此温暖,感受生之美好。
显然,《人生大事》给暑期档开了个好头,也提振了国产电影的市场信心——近三日就获得了2.21亿票房的成绩。截至26日,豆瓣7.5分、猫眼9.6分、淘票票9.6分。
清晨,女孩小文被电话铃声吵醒,而身边的外婆,也不知为何怎么也叫不醒。过了一阵子,屋里
文|李潇潇
6月24日电影《人生大事》上映。影片讲述莫三妹刑满释放后,子承父业成为殡葬师。一次出殡中,莫三妹(人称“三哥”)遇到了孤儿武小文。小文的出现,意外地改变了“三哥”对职业和生活的态度,他们相互照亮、彼此温暖,感受生之美好。
显然,《人生大事》给暑期档开了个好头,也提振了国产电影的市场信心——近三日就获得了2.21亿票房的成绩。截至26日,豆瓣7.5分、猫眼9.6分、淘票票9.6分。
清晨,女孩小文被电话铃声吵醒,而身边的外婆,也不知为何怎么也叫不醒。过了一阵子,屋里乱了起来,大人们进进出出,格外慌乱。随后,一个陌生男人“三哥”走进来,温柔地把老太太冰冷的遗体舒展开并抬入棺材,带着一队人吹吹打打地扛着棺材走了。
小文一直与外婆相依为命,她无法理解去世究竟意味着什么,而亲戚们对此三缄其口、讳莫如深。小文只能追着“三哥”不放,大闹殡仪馆,坚持“外婆就在这个大箱子里面”,认为找到“大箱子”,自然就可以找回外婆。
火葬场内,被“逼到墙角”的“三哥”告诉小文:“你看到那个烟囱没有?你外婆被烧了,变成烟了。飘到天上去了。不见了。消失了。”从这一刻起,小文停止了哭闹,直面真相后接受现实,乃至顿悟。
在现实中,孩子的理解能力往往被低估,这段情节也是对当下社会简单避讳死亡、忽视死亡教育的一个提醒。
小文无家可归之际,“三哥”担起“父亲”的责任,小文的饮食起居、学习成长都细致周到地照顾。
为了安慰小文,“三哥”告诉她,外婆飘到天上变成了星星,“天上的每颗星,都是爱过我们的人。”
此后,每每想念外婆之时,小文就抬头去看星星,那光芒永存。
逝者从未真正离开,他们会活在生者的记忆中,以另一种方式陪伴我们,对爱的信仰也就在世代的缅怀中得到传承。而小文,也亲切地将“三哥”称为“种星星的人”,放进自己的画中,逢人就自豪讲述。
殡葬这个“小众”题材,生死这样的宏大命题,在《人生大事》就这样被举重若轻地抛出来,化为一种对爱与希望的诗意表达。
影片中人物关系的塑造也是一个看点,主创借此探讨了人情世故。“三哥”是典型的武汉市井人物,外冷内热,不修边幅但有着一颗赤子之心,他的“人设”是孙悟空,被其父亲老莫、前女友等一系列“失败”的关系长期压抑,缺乏表达爱的渠道。小文则是哪吒,她无父无母,可以说是个怼天怼地的“野孩子”,因此亲戚朋友都不愿收养她。这两个具有叛逆精神、不被世俗规训的刺猬式人物互相接纳,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当然,影片创作上还有很多遗憾,比如后半段情节动力不足,潦草收场,让整部电影显得结构比例失衡、头重脚轻。从建立价值体系层面看,人物如何摆脱情感匮乏、获得更有意义的人生这些关键问题上止步不前。反思不足,自然就削弱了影片现实主义的力度。
此外,“三哥”同老莫和解的情节过早出现,这就导致原本“父—子”“父—女”两对人物关系失去对比张力。一些关键情节点的设计稍显刻意,过渡也不够平滑。
但《人生大事》给当下中小成本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一个重要的启示是:情节设计的落点在于为观众输送“情绪物资”,邀请观众进入作品一起探寻和重建对生活的信念感。
可以说《人生大事》中,市井人物之间不乏讲情义、有尊严、共患难的柔情和豁达,充满情感能量的涌动。正是这种“人间真实”的群像展示,帮助观众撕掉了日常生活一叶障目的表皮,触及了真实的自我。
“三哥”将星星“种”到了天上,也期待暑期档有更多影视作品能将希望“种”进人心,通过价值观层面的对话性去激发观众深层次的共鸣。
有那么多跟“三哥”类似的人,每天都在用力、认真、顽强地过活。也许当下他们的付出和回报并不成正比,但生活是如此火热,它川流不息,五味杂陈,好坏参半,像拥抱甜一样去拥抱苦,更能收获丰沛的人生。
文字:李潇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