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事》「人生大事爆火背后真相扎心了认真地活着体面地离去」
来源 | 蜂氓
ID | fengmeng2019
有人说,我们对于死亡的准备从来不足。
在很多地方,人们总是对死亡讳莫如深,可死亡又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后的终点。
也有人说,我们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只有接受死亡,理解死亡,思考死亡,才能让我们更加懂得尊重生命,热爱生活。
电影《人生大事》,在有笑有泪的剧情里,带着人间烟火气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活中大家都不愿正视的话题:死亡。
作者 | 茉莉
来源 | 蜂氓
ID | fengmeng2019
有人说,我们对于死亡的准备从来不足。
在很多地方,人们总是对死亡讳莫如深,可死亡又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后的终点。
也有人说,我们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只有接受死亡,理解死亡,思考死亡,才能让我们更加懂得尊重生命,热爱生活。
电影《人生大事》,在有笑有泪的剧情里,带着人间烟火气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活中大家都不愿正视的话题:死亡。
面对死亡,不要逃避人生的结局
影片里,小文一直追着三哥要已经去世的外婆,身为殡葬师的三哥也无法向小文解释清楚死亡究竟是怎么回事,只能告诉小文:外婆飘到天上变成了星星。
小文虽不明白死亡是什么,但她知道外婆变成星星再也回不来了。
自此,每每想念外婆时,小文就坐在门口一边听外婆留下的语音,一边看天上的星星。
因为,天上的每颗星星,都是爱过我们的人。
图片来源:《人生大事》剧照
《最好的告别》作者阿图·葛文德说他在医学院读书期间,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不包括死亡。
教授们只是一门心思地教导学生们如何挽救生命,教科书对于衰老、衰弱和濒死也几乎只字不提。
生活里,人们也一直都喜欢谈论生,而不能接受死,更不愿面对死亡。
《人生大事》里三哥的爷爷辈就是做殡葬师的,周围人都说他们这行是“吃死人饭”的,看见他们总是能避就避,连邻居都让他把灵车开远点,怕沾了晦气。
而三哥的父亲,一生看多了生生死死,在自己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时,他坦然面对死亡,连骨灰盒用的都是自己生前准备好的奶粉罐。
病榻上,他对三哥说:
“人生啊,就像一本书,哪个都要翻到最后一页,有的是画上了句号,有的是画上了省略号;人生除死,无大事。”
图片来源:《人生大事》剧照
只有敢于面对死亡,我们才会读懂生命。
电影《相亲相爱》中,当阿达跟着薇薇去乡下的姥姥家时,看着姥姥的房间里放着她提前给自己准备的一口棺材,阿达难以理解。
有一天阿达突发奇想,他想躺在棺材里,让姥姥给他拍张照。
当阿达躺在棺材里时,年轻的他突然感觉到死亡离自己很近,他仿佛看见了自己的一生,他哭了,又笑了,说了一句:
“也没那么可怕嘛。”
很多人惧怕死亡,恐惧未知,生与死总是相伴相随,既然无法躲避,何不坦然面对。
我们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用平常心去看待死亡,总能在生命的终点获得平和与从容。
不让遗憾留在永别后
死亡意味着什么?
一位跨国公司的高管曾表示,他的妻子、父母和三个孩子都在一次空难中丧生,他每一天都在盼望着死亡,死对他来说就意味着可以全家团圆了。
现在的每一天他都在悔恨,死亡来得太突然,去年夏天,全家的旅行因公司临时有事取消,早就说好今年夏天一起去,可夏天又来了,家人却已不在。
这个世界上,我们总以为会有来日方长,却忘记了还有个词叫“世事无常”。
影片《入殓师》里,大悟帮一位自杀的少女入殓时,意外地发现“少女”竟是个男儿身。
在征询家人的意见后,大悟给逝者化了漂亮的女妆,最后将一件红裙盖在他的身上。
葬礼结束后,“少女”的父亲哭着说:
“他打扮成女孩模样后,我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可是刚刚看着他微笑躺在那里,我意识到他是我的孩子啊,不管变成什么样子,他一直都是我的孩子。”
父亲看着孩子的遗容想起了曾经和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而孩子却再也听不到父亲的谅解和接纳了。
图片来源:《入殓师》剧照
生死两端,阴阳相隔,逝者已去,留下的遗憾是生者心里永远抹不去的痛。
《人生大事》里的三哥一直看不起自己的职业,把父亲交给他的店铺弄得一塌糊涂,这让父子俩总是矛盾重重。
小文的到来,让他慢慢开始改变自己,在父子一起经历一次“拼骨”后,父亲看见了一个逐渐成熟稳重的儿子,在病榻上,他看着儿子写的工作日记,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父子的心结就此解开,相互接纳了并不完美的对方。
死亡,会让一切都变得苍白,也会提醒我们世事无常,我们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到,也许转身就会是永别。
所以,学会珍惜眼前的一切,多一些陪伴,多一些爱和理解,不要总让遗憾留在永别后。
向死而生,学会与死亡和谐共处
海德格尔说:
“向死而生,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
人生绕不开“生、死”二字,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在走向死亡。
正因为生命终将消亡,生,才会显得美好而庄严,我们才要更加热爱和珍惜生命。
2001年,李雪健老师在拍摄《中国轨道》时被查出患上了鼻咽癌,爱戏如命的李雪健不愿意因为自己的中途退出而影响剧组,一边保守治疗一边拍摄。
在拍最后一场戏时,李雪健说话已经非常困难,但他仍声情并茂、一气呵成说完大段台词,现场的工作人员都听得热泪盈眶。
住院化疗的过程十分痛苦,化疗让他颈部溃烂,头发掉光。眉头上仅剩的一根眉毛,被不小心碰掉,他伤心了很久,但他凭着对生命的热爱和渴望激励自己一路坚持了下来。
就如他主演的《美丽人生》里说的:
“完美的人生是不可能的,但只要活着,就是美丽的,所以要珍惜生命,珍惜生活。”
如今,李雪健老师在抗癌的道路上已经顽强走过了二十年。
在每个人的生命中,苦难从来不会缺席,要么你将它打败,要么你被它打败。
就像尼采所说:“凡杀不死我的,必使我强大。”
《都是好时光》的作者肖于在一次单位体检中意外查出乳腺癌,年幼的女儿问她,妈妈,你生病了,会不会死?
这让肖于十分难过,也让她更加坚定地决定好好治疗,好好活着,好好陪伴女儿。
肖于说:
“我曾以怨毒的心情,妒恨这世上所有幸福的人,但现在我已经不需要任何抱怨了,我唯一需要的只有治疗,为了活下去的治疗。”
学会从死亡的角度看向生命,就会懂得如何更好地活在眼前每一个真实的日子里。
生命不是一次简单的奔赴死亡之约,花开不是为了花落,“向死而生”不是对生命的悲观诠释,而是对有限的生命做无限意义的积极解读。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季羡林在《八十抒怀》里写道:“未来的路也不会比过去更笔直、平坦。但是我并不恐惧,我的眼睛里还闪动着野百合和野蔷薇的影子。”
死亡,是一位导师,只有明白了死亡,我们才能获得内心真正的自由,不再惊慌、恐惧。
正如《最好的告别》中所说,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和结果,而是生命的延续与传承,能坦然地生,也要从容地接受死,生命尽头这场渐渐远去的目送,便是我们对自己,最好的告别。
死亡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怎样活过。
在余生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认真地生活,体面地离去,完美地合上人生这本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