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禅修注意事项你一定要清楚的事情有哪些,初次进西藏要注意什么
一、称呼
去寺院禅修如何称呼身边的人?走进寺院,会遇到一些出家人,怎样和他们打招呼?
师父:在寺院里,见到出家僧人(无论男、女),统称为“师父”,可以说是对出家人最稳妥的一种称呼。“师父”二字,与“弟子”之称刚好相对,意思是如师又如父,授我佛法如师,生我慧命如父,是对出家人最为亲切的德称,很尊贵
很多第一次去禅修的朋友,对寺院禅修比较陌生,特别是寺院这种神圣庄严的地方,要遵守的佛门礼仪也比较多。大家千万别太担心,也不用特地去看什么佛教礼仪戒规,你只需要注意下面这些,就足够了!
一、称呼
去寺院禅修如何称呼身边的人?走进寺院,会遇到一些出家人,怎样和他们打招呼?
师父:在寺院里,见到出家僧人(无论男、女),统称为“师父”,可以说是对出家人最稳妥的一种称呼。“师父”二字,与“弟子”之称刚好相对,意思是如师又如父,授我佛法如师,生我慧命如父,是对出家人最为亲切的德称,很尊贵的。如果你认识这位师父,可加法名,称“某某师父”。
法师:指精通佛法,依法为师,指导他人修行的出家人,标准是很高的。在寺院禅修,对指导我们的师父,我们也可以称为“法师”,以示恭敬。如果你认识这位师父,可加法名,称“某某法师”。
和尚:许多人以为,出了家就是“和尚”,其实和尚者,要在六和僧团中确实奉行六和敬,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始得成就。一个寺院只有一位和尚,又称“住持”、“方丈”。
师兄:一起禅修的朋友,不论男女老幼一律都会以「师兄」来称呼。因为学佛入门是没有先后之分的,只有开悟有先后。每一个人不管初学或是老资格,追求的就是自性佛性的显露,也都一律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二、进入寺院
在现在的寺院里,一般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等等。不管是哪个殿堂,我们在进入的时候,一定要靠门的一侧进入,在哪一侧进入就要先迈哪只脚。如果在右侧进入,那就先迈右脚,从左侧进入,就先迈左脚。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直接从中间进入,这是佛菩萨的道,如果我们走了,对佛菩萨是不恭敬的。
在进入大殿之后,中央的拜垫也是不能用的,因为它是方丈和尚礼佛专用,我们应该在两旁礼拜。凡有人礼拜,我们不能从他面前经过。我们在殿内礼佛,应该顺时针依次礼拜,切不可逆时针礼佛。在寺院中的法器,也不可随意敲击,法器是僧侣早晚功课之用,亦是龙天之耳目,要尊重爱惜。
三、过堂和药石
僧众的早餐和午餐叫做“过堂”。 晚上的用餐叫做“药石”。
过堂须知:也就是吃饭,在寺院里禅修,我们会跟出家人一起吃饭。这其中有许多礼仪需要遵守,这些去了以后有法师会具体教大家。我说一个总的原则,就是你不能出声。你可能碗筷放得不对,可是最重要的是你不能说话。加饭加菜都不能说,会有人给你打菜的。
佛家称晚餐叫药石。因为人必须摄取食物来滋养色身,以便有体力弘法利生,但一般的修禅者都是“过午不食”,所以禅宗称晚间所吃的稀饭为“药石”,又叫药食。意思是为了治病、疗饥才用此食物,含有警惕我们要克制取用,要懂得惜福节用,以减少奢侈浪费而达抑贪的目的。
所以在少数寺院,禅修者没有晚餐吃,你不要觉得奇怪。
四、物品
入寺前不吃气味浓烈刺激的食物,不涂抹香水,不带荤腥食物入寺。建议带雨伞、自用洗漱物品,如牙具、毛巾、防晒品等,笔记本、笔、换洗衣服一两套(黑色长裤),平底鞋一双。
一般禅修要求的着装要求::黑色长裤,平地鞋,宽松的衣服,要整洁,男士不能只穿背心、短裤、打赤膊、穿拖鞋。女性长发宜束起,可淡妆或素颜,穿着舒适放松(因要打坐,避免穿牛仔裤、高跟鞋、衬衫、裙子、短裤、高跟鞋、拖鞋等)。
五、手机
在禅修的过程中,手机是必须上交给寺院相关人员,统一保管,结束那天才发放。也有的寺院没有要求上交手机,但是手机必须关机或者静音,目的是不要影响到自己和大家的修行。
六、皈依和义工
皈依:许多人对这个皈依不理解,在这里跟大家说一下,皈依其实就是种了个信佛的种子,皈依好比入学,从此就正式成为佛的学生了,要真正开始学习了。
皈依后有三条基本要求:不再皈依其他宗教或神鬼;不再皈依外道典籍;不再皈依外道教徒。
义工:这个大家都清楚的,重点强调下:去寺院做义工是大功德的事情,鼓励大家去做这种有意义的事情。
七、费用和随喜
费用:寺院举报禅修班,大多数都是不收费的。
随喜:不是收费用,不是让你捐款,是让你种福田,给自己做功德。如果没有条件,或者不方便,就不要勉强,可以一分钱也不拿,心里随喜就行。有的人为了面子而随喜,这是不如法的,拿再多也没有功德。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原作者及各位读者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脱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禅修过程中注意的事项
禅修过程中注意的事项刚开始禅修时,我们定力不够,不可能所有禅修时间都能将心态调整得很好,所以建议大家,一开始打坐不要限定时间,进入禅定的方法学会了以后,能坐五分钟不打妄想,就有五分钟的定力,这五分钟你进去了,不妄想、不昏沉、也不散乱,安住在那里很舒服,身心进入一个宁静的状态,五分钟时间到了,就让自己出来。这样慢慢的锻练,能坐多长,就坐多长,让自己每次都能感受到这个状态给身心带来的愉悦,你就已经尝到了禅定的法喜,这样慢慢把入定的时间加长,定力就越来越高了。所以我们要重视质量,只讲数量是不行的。
第一是调食,不饥不饱是最好的状态。既不能饿着肚子,也不能一吃完饭就打坐,一般初修者最好是饭后一小时再坐。
第二调睡眠,既不能无限制地睡,也不能太减少,以能保持精力充沛为宜。
第三是调身,将禅床、衣物以及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调整好,禅床要宽大舒适,高矮适宜;衣物要宽松有度;腿、手、脊椎、头颈、眼睛、唇舌等部位都要按照要求调整好,使全身完全自然、放松。
第四是调息,将我们平常的肺部呼吸调整到以下丹田为主的腹式呼吸,呼吸要绵绵不绝,不涩不滑,不急不喘。
第五是调心,心要不妄想、不昏沉、不散乱,把心管理好,不让它放任自流在正法之外。
如果我们不按照这些去调整五事,就没有任何受用,只有坐,没有禅,坐在那里没味道、没意思,白白耽误时间。如果我们把这些要求都做到了,很快就能有各种体会,因为每个人身体不一样、基础不一样,体会也不会雷同,至少气感会很快生起来。
但气机一发动,很多学人的心就乱了,坐在那里胡思乱想,觉得自己气脉开始打通了,师父说任督二脉通了身体就好了,然后就用意识引导这个气感,从背部、腰部往上走,这就背离了禅修调心的要点,也会非常危险。比如你正用意识去引导气脉时,引到一半突然遇到什么事情,或想别的去了,气脉停在那里就会生病,如果气脉进入大脑停在那里,可能就会精神出问题,所谓走火入魔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按照修行的方法去打坐,不引导气脉,让它水到渠成,自然顺畅,那就百分之百不会有问题的。
最后再补充几点在禅修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的事项,也是我们上座之后常常会遇到的问题,在这里明确一下。
第一、禅坐的时候,膝盖、腰部、肘部、颈部最好不要暴露再外,尤其是膝盖和肘部,要穿长袖的衣服和长裤,冬天时膝盖和后腰还要包起来,夏天也至少要用薄的毛毯把膝盖包起来。因为打坐时四大会互相调节,穴窍会打开,如果有凉气进入这些部位,就会影响脉络运转,导致病痛。比如膝盖受凉会得关节炎,腰部受凉了,督脉会受影响,肾脏阳气不足,老了以后容易驼背。
第二、打坐环境的要求。光线不要太亮,也不要太暗。窗户最好打开,但要挂个窗帘,如果头顶上有吊扇,最好挂一个蚊帐,蚊帐上面再放块布遮挡一下,不让风直接吹到头顶,落地扇可以先吹墙,总之不管什么风,都不能直接对着身体吹。最好不要用空调,如果天气实在太热,空调风也不要直吹身体。我们把长袖、长裤都穿好,各个关键部位包好,勉勉强强的也可以在空调的房间里打坐,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以选择与空调房间相通的屋里打坐。因为空调气很寒,容易使人得风湿症,很难治疗。有个法师年轻时能坐十个小时,现在刚到六十岁,关节炎特别严重,痛得路都走不了,很难医治,所以年轻人一定要注意,别打坐坐出一身病来,那就划不来了。
第三、座上的注意事项。座上除了按照调五事的要求外,还要注意不要身体乱动,否则也容易让气脉运行不畅,堵在哪个地方,哪里就会痛。
第四、下座的注意事项。坐完后,不要着急下座,先要进行按摩。把手搓热按摩头部,按摩四十下,或者三十六下都可以,最好时间多一点;然后按摩脸部、手臂、腰背,两个膝盖等等。按摩完后,再把脚放下来,放到蒲团下面,不要马上伸直,用手搓搓麻痛的地方,按按脚板,再慢慢伸直,慢慢站起来再活动,至少要走一百步以上,再去正常做事。不能一下座马上站起来就走,因为打坐时脚是直的,站起来就走,很容易拉伤经络。
下座以后如果不按摩,就像蒸了很多气走到某个部位了,这个部位不太通,气就聚积在这里,但还没有通过去,我们就觉得很麻、很痛,比如膝盖、头颈、腰部都是容易痛的地方,一停下来,气就会堵在那里了,所以我们要通过按摩,把这些气化散开来。特别是打坐功夫好的人,气机很旺,下来以后不按摩,如果气停在脑子里面,可能几天都会昏昏沉沉的,很难受。还有些人晚上在床上打坐,坐完后很放松,又怕麻烦不如法按摩,躺倒就睡,结果背部的气脉被压住后,时间长了,督脉就通不了了,腰酸背痛的,把身体搞垮了。这些都是因为坐禅不如法导致的禅病,世间的医药很难治愈,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下座必须按摩透了,再去做其它事情。
第五、其它注意事项。座前不要喝很多水,因为打坐过程中以及下坐后十五分钟以内不能大小便。我们刚才说过,打坐如同在锅里煮东西,能把真气散发到全身,我们一大小便就会导致真气的散失,对于身体来讲是很吃亏的。所以我们要在停下来十五分钟以后,真气回归血脉以后,才能上厕所。如果我们坐得好,尿液会很清澈,不会很浊。因为同样的原因,在家居士下座以后,四小时内不要行房事,房事后的四小时以内最好也不要打坐,否则会伤害气脉。也是因为在家居士有夫妻生活,以前佛陀很少教在家居士修禅定,如果大家想调节身体,在这些方面就要注意节制,不要因小失大。
如何开始禅修?
禅修的基础是戒,在持戒的基础上修定,在定的基础上修慧。推荐修习入出息念,入出息念定力提升的过程大概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呼吸的进出明显、清楚,应注意入出息;
第二、当呼吸的进出变得比较微细、缓慢的时候,可以专注长短息;
第三、当呼吸的进出变得更加微细、缓慢时,可以专注全息;
第四、当呼吸变得很微细、若有若无时,可以专注微息;
第五、当呼吸与光融为一体时,应当专注禅相。
如果禅修者确定了入出息念的所缘,就应当依照佛陀教导的次第来实修。他应当:
So satova assasati, satova passasati.
“他只念于入息、只念于出息。”
这是第一步。即是说他只应在接触点这一带区域觉知入的气息以及出的气息,不应当造作,要注意自然的呼吸。
能够单纯地觉知入和出的气息之后,就如此持续地专注下去。如果不行,妄念还经常会生起,心很散乱,这个时候就可以尝试用下面的几种方法。有四种方法可帮助禅修者解决心散乱的问题:
第一、少外缘
想要在自己禅修时少妄想的话,就必须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尽量减少外缘。放下没必要的干扰,要做的义务还是要做,做完了就把它放下;不要讲太多的话,不要进行无意义的讨论,不要有太多的思维,尽量让自己单纯。
如果禅修者热衷于管事,热衷于交际,热衷于弘法,热衷于讲话,是很难培育定力的。甚至就连学习教理也会障碍禅修。为什么呢?生活太丰富了。生活丰富,外缘就多;外缘多,心就变得复杂;心复杂,妄想当然就多。心经常攀于不同的外缘是没办法培育定力的。要让心平静无杂念,最好是能够做到不说、不听、不看、不想。这是第一点。
第二、平时要保持正念正知
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当中,要时常保持正念,觉知自己的呼吸,要如理作意,预防生起贪瞋痴。如果一个人经常生起贪瞋痴,生起不善心,要他坐下来就让心很快地平静,有可能吗?所以,尽量在平时——行、住、坐、卧保持正念、正知,生活越简单越好。生活简单,行为简单,心就简单。只要符合正道、符合于法就可以了。
有些人在禅修的时候修得很认真,但是一下座、一睁开眼睛,就把业处忘得一干二净。假如这样的话,即使你在禅修的时候能够爬上三尺,平时也会掉下两尺,甚至还有可能因为生活放逸、心念散乱,导致已经培育的定力退失掉,正在培育的定力不能够继续培育,没有培育的定力培育不起来。
不懂得修行的人认为只有在禅坐的时候才是修行,懂得修行的人则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禅修。禅坐的时候固然是禅修,但在走路、站立、躺卧时照样也可以禅修。懂得禅修的人会在生活当中时刻守护正念、正知,觉知业处。只要不是在睡觉,不是在做必须用心去做的事情(比如看书、听开示等),哪个时候不能禅修呢?!所以,对于懂得修行的人来说,坐下来禅修只是变换个姿势而已。在平时都能够把心念守护得很好,坐下来怎么可能会有很多杂念呢?这是第二点。
在这里,我想教大家经行的方法。经行的地方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空地、走廊、树下等处,只要是安静、少杂物、无障碍的地方就行。可以选一段大概10-20米左右的直线距离作为经行道。先站在经行道的一端,身体保持正直、自然,用右手轻轻握住左手背或手腕,放在脐下处,或者双手背着也可以。眼睛微微睁开,看着前方大约两米处。将心放在业处上,保持知道呼吸,决意:“从经行道的这一端走到那一端期间,让我的心不飘走!”然后迈步行走。经行时,不用走得太快,也不用太慢,速度比平时散步时稍慢点即可。要自然地走,不要造作,不要刻意放慢脚步。走到经行道的那一端之后,再转过身,缓缓往回走。如果走到中途发现心又飘走了,就应当停下来,让心回到业处之后再继续走,不要养成一边走一边打妄想的坏习惯。
大家不要忽略经行的作用,经行介乎于禅坐和日常生活之间。经行走得好,对禅坐有很大帮助,对日常生活的正念正知也有很大帮助。经行本身是一种修行的重要方式,对于喜欢长时间禅坐的人来说,它也是一种运动。大家要多多经行,习惯经行!
第三、让心平静
修行入出息念的所缘是很简单的,所以,不要用很复杂的心去面对很简单的所缘。如果你的心很单纯,对着同样也是很单纯的所缘,心和所缘才能够相应;如果用很复杂的心去面对很简单的所缘,心和所缘不相应,能够平静下来才怪呢!
当你坐下来禅修的时候,如果发现心躁动不安、妄想纷飞,这时不要勉强去专注呼吸,可以先让心平静下来,让心不要再去攀外缘,不要追忆过去,不要计划未来,要回到当下,回到业处。如果还是不行,可以修修佛随念,或者修修慈心 ,让心变得柔软、变得喜悦、变得堪任作业。拥有一颗柔软、适业的心,要去觉知呼吸就容易多了。
当然,如果心原来就很平静,很少杂念,当你坐下来的时候就应当直接把心安置在业处。刻意要让原本就很单纯的心平静下来显然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第四、数息
在禅修的过程中,如果妄想还是很多,《清净道论》建议我们可以用数息的方法来克服。
数息的方法是:入息的时候知道入的息,出息的时候知道出的息,在入出息的末端心中默念“一”;然后,入息的时候知道入的息,出息的时候知道出的息,在入出息的末端心中默念“二”……如此默念着数息。
《清净道论》里提到,在数息的时候,数字不应当少于五,也不应当超过十。如果数数少于五的话,心未免因空间狭窄而容易烦躁。如果数数超过十的话,由于空间过大、时间太长而心容易懈怠。因此,在数数的时候,从五到十之间任选一个数字比较合适。我们通常鼓励大家数到八,因为它时刻在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八支圣道,要培育八支圣道。选择从一数到八时,在每一次呼吸的末端数:入、出、一;入、出、二;入、出、三;入、出、四;入、出、五;入、出、六;入、出、七;入、出、八。如果你想选择在入息的末端数息也可以,即出、入、一;出、入、二……出、入、八。当然,选择数到十也无妨,它可以提醒我们要学习菩萨圆满十种巴拉密 。无论如何,应当注意的是,在数息的时候心应该放在呼吸上,数字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方便,不应当把心放在数字上。
如果这样数息,心还是会有妄念的话,就应当下定决心:“让我从一数到八的时候,心不能飘走。”用数息的方法设定一个时间段。假如数息从一数到八需要一分钟的话,那么,在这一分钟的时间段里心就不会飘走。如此一个数息单元是一分钟,两个单元就有两分钟,三个单元就有三分钟……用这种善巧来逐渐增加专注的时间。
如果在数息的过程中,心还是会飘走、还是不断地打妄想的话,应该再下定决心:“让我从一数到八的过程中,只要心飘走,一觉知就立刻重来!”比如数到六的时候发觉心飘走了,就不应当再继续数下去,重新回到一!假如仍然继续数下去的话,心将会对数息变得麻木,以后可能养成一边数数一边打妄想的坏习惯,那么数息就不能发挥作用。所以,一旦察觉到在数息的过程中心飘走,就回到一!一定要让自己在从一数到八这段时间内心保持清净无染。
假如用这种方法还是不行的话,那么可以用另外一种更加强烈的数息法。这种数息法就好像一个农夫在量谷或倒豆子的时候,一边倒一边快速地数。如何数呢?可以在入息的时候数“一一一一一”,出息的时候数“一一一一一”;入息的时候数“二二二二二”,出息的时候数“二二二二二”……如此一直数到八,让心不要有机会间断。如果一闲下来心就打妄想,就用这种方法。
假如这种方法还是不行的话,还有第三种数息的方法:当我们入息的时候,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出息的时候,再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入息的时候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出息的时候再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之,不要让心有停歇下来的机会。
根据阿毗达摩,心是识知目标的活动,每一心必定会有其所缘取的对象。假如心闲着没事干,它就会抓取其他的目标。我们用这几种数息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调伏心,让心平静,让心能够专注。
如果可以成功地数完一个单元——从一数到八——在数完之后再重新开始第二个单元、第三个单元……。能够用这样的方法持续地专注呼吸大概15分钟、20分钟,乃至半个小时,如果心平静了,妄想也减少了,就可以不用再数息。为什么呢?因为数息毕竟是一种工具、一种方便、善巧,是专门用来对治妄想的。妄想减少了,就只是将心安住于业处觉知呼吸就行。
如果能够这样持续地专注呼吸30分钟、40分钟、50分钟……,由于心持续地专注,禅修者会发现他的呼吸变得越来越缓慢,越来越微细。因为身体宁静了,心就会变得平静;心平静了,气息自然就会变得缓慢。当呼吸变得缓慢的时候,在经典里就称之为“长息”。这时,就可以进入《大念处经》里所讲到的第二个阶段:
“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
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
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
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
在这个阶段,气息开始比平时缓慢,气息经过接触点的时间也变长。这里的“长”是指时间的长,而不是长度的长。当他觉知到呼吸长的时候,他只需要知道变长的入息和出息就可以,不用念“入、出、长”。这样还是在鼻头接触点这个地方持续地保持清楚地了知长的入出息。有时候呼吸稍微快一点,或者说时间稍微短一点,这时就了知入出息是短的。用这种方法专注呼吸叫做“了知长短息”。
如果可以这样持续地专注,他可以进一步注意“全息”,也就是在《大念处经》里教导的第三个阶段: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入息。’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出息。’”
这里的“身”不是指身体的身,而是指呼吸身。全身(sabbakàya)即全息,也就是呼吸的整个过程。
当呼吸变得缓慢时,可以专注呼吸的整个过程,把入息分为开始、中间、结尾三个阶段,把出息也分为开始、中间、结尾三个阶段,也就是呼吸的初、中、后。入息的时候,他觉知入息的初、中、后;出息的时候,他觉知出息的初、中、后。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当禅修者持续地专注呼吸,呼吸就会变得越来越缓慢、越来越微细。当他的呼吸变得微细的时候,心也应当变微细。如果气息变细了,心没有跟着变细,还是用之前比较粗的心去觉知微细的呼吸,那么,心和气息就不相应。心息不相应,心就容易跑开。比如地上有一根木棍,大家很容易就看到它。然而,若地上有一根头发或者一根针,只要我们漫不经心就很难看到它,是不是?要看清它,只有更细心一点。同样地,当呼吸变得微细的时候,心也应当跟着变微细;心变得细,才能觉知呼吸的整个过程,觉知它的开始、中间、结尾。
犹如看见一条蛇溜进树洞的时候,可以知道:这是蛇头,这是蛇身,这是蛇尾巴。同样地,当我们的呼吸经过这一带区域的时候,也应当知道:这是入息的开始、中间、结尾;这是出息的开始、中间、结尾。他也可以默念“初、中、后,初、中、后”,对呼吸的整个过程,包括入息的整个过程和出息的整个过程,都保持正念正知、了了分明。
他能够做到这样,就是在修习《大念处经》里讲到的第三个阶段: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入息。’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出息。’”
如果能够清楚地了知呼吸的整个过程,有些禅修者会发现不久之后他的呼吸不见了,找不到呼吸。许多人对这种情况感到困惑,因为他们发现心似乎没有个目标,不知道要专注哪里是好。其实,呼吸变得微细是好事,而且越微细越好!然而,有些禅修者怀疑他是不是没有呼吸了。他不应该怀疑自己!《清净道论》中提到只有七类众生没有呼吸:胎儿、潜入水中者、无想天人、死人、入第四禅者、色界和无色界梵天人,以及入灭尽定者。禅修者应当省思:“你并不属于这七类众生当中的任何一种。因此一定有呼吸的,只因你智慧愚钝才觉察不到而已。”
在这个时候,他不应当急躁,更不应当去改变呼吸,企图让呼吸变得明显。他应当只是在这一点等呼吸就可以了。或者说,他没必要去注意呼吸,没必要去注意气息,只是知道“息”就可以。
什么是息呢?假如处在这个阶段的禅修者可以的话,把手指放在鼻头这个地方,他将能够感觉到这一带还是暖暖的,这证明息还在,这就是“息”。当然,这种假设只是让大家相信还有息存在,并不是要大家真的去尝试。
我们之所以把ànàpàna翻译为入出息,而不翻成呼吸,就是因为“入出息”一词可以涵盖修习过程中禅修者可以体验到的入出息的三个阶段,也就是:入出之息、气息、息。入出之息(呼吸)的相是动的;气息的相稍微静一点,但还是有动的相;息的相是静的。
在这个阶段,气息将变得很微细,微细到绵绵密密、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程度。这种微息我们可以称为“息”,它是静态的。在微息阶段,禅修者只应把心轻轻地安住在人中这一带区域,用“住息”就可以了,不用去找呼吸,也不用去改变呼吸,乃至连入息和出息都不用去管它,只是知道“息”就够了。这个阶段称为微息的阶段,也就是在《大念处经》里所说的第四个阶段:
“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入息。’
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出息。’”
当然,佛陀教导入出息念的这四个阶段是针对一般情况来说的。然而,在实际禅修过程中,我们仍然可以根据禅修者的实际情况而定。也就是说,这四个阶段对有些禅修者来说并非必经的过程。有些禅修者可能在觉知入出息不久之后,呼吸即变得很缓慢,这个时候可以直接进入全息的阶段,而不一定要经过长短息的阶段。有些禅修者可能在觉知入出息不久之后,即发现呼吸变得很微细,甚至觉察不到呼吸,这时可以直接进入微息的阶段,而不是说非要经过长短息和全息两个阶段不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