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不识字的母亲开发了一个导航小程序
打开手机地图App,搜索或输入地点,跟着导航找到目的地,这是人们已经习惯的出行方式。但这背后,许多不会使用地图App的老年人往往容易被忽略。
邱大川 微信公众号“微信派”提供
今年3月底的一天,邱大川接到在浙江打工的母亲的电话,那边传来焦急的声音:“我想找个药店,你帮我找一下。”根据母亲简单的描述,隔着一千多公里,邱大川一边确认母亲的位置,一边寻找附近的药店,并指导母亲到店里。其实,当时药店离母亲直线距离也就200米左右。
此后
实习生 陈雪稳 澎湃新闻记者 薛莎莎
打开手机地图App,搜索或输入地点,跟着导航找到目的地,这是人们已经习惯的出行方式。但这背后,许多不会使用地图App的老年人往往容易被忽略。
邱大川 微信公众号“微信派”提供
今年3月底的一天,邱大川接到在浙江打工的母亲的电话,那边传来焦急的声音:“我想找个药店,你帮我找一下。”根据母亲简单的描述,隔着一千多公里,邱大川一边确认母亲的位置,一边寻找附近的药店,并指导母亲到店里。其实,当时药店离母亲直线距离也就200米左右。
此后,在老家四川南充伏虎镇开建材店的邱大川,决定开发一款不识字的老人也能轻松使用的认路小程序。不久,一个力求操作简单便捷、兼具语音播报功能、名为“附近搜搜”的小程序上线。邱大川把自学编程开发小程序的经历发在社交平台上后,引发很多网友的关注和支持。
邱大川开发的“附近搜搜”小程序 “微信派”提供
“附近搜搜”小程序页面 截图
生活在小镇,邱大川看到过很多和母亲一样的老年人,玩不转智能手机,看不懂各类App。他现在常常思考,该如何让这些现代科技更加适老化,减少代际差异和信息鸿沟?
邱大川的口述
相隔一千多公里,帮不识字的母亲找药店
今年3月底,我在四川南充老家接到远在浙江打工的母亲打来的电话。母亲焦急地说:“我想找个药店,你帮我找一下。”
她和我父亲一起住在工地,比较偏远,她不识字,看不懂路牌,不会用导航,她想问路人,又找不到,无奈之下只能求助千里之外的我。
通话中,我指导她根据图标一步步点击,让她先把定位发送给我,然后我发现在她直线距离200米左右的地方就有一家药店。
“你看看周围有一个建筑物吗?”“往前直走。”我拿着手机,根据母亲的描述,费力地在脑海中构建出她所在的位置,指导母亲找到药店。
挂断电话,我意识到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却往往难以惠及像母亲这样的老年人。
一个念头在心里酝酿,我要做一个不识字的人也能使用的认路小程序。这个小程序,能让人找到附近的地点,最重要的是要足够简单。这是我最初的想法。所以,在设计小程序功能时,我加入多个老年人常去的地点,比如药店、五金店等,还特意添加了语音功能,当使用者点击文字时,可以自动语音播报。选定场所后,会弹出店铺地址,并按照远近由小到大排列,旁边还有电话,可直接打给店家。如果是年轻人使用小程序,可以通过搜索框进行搜索。
我给这个小程序取名“附近搜搜”。写程序时,我想得更多的是用哪些方法、哪些技术能实现这个小程序,至于它被写出来后,如何推广,有多少人使用,会产生多少价值,说实话,我没怎么考虑过。
我记得第一个使用这个小程序的是一位学生家长,当时他在班级群里发消息问:哪位家长知道北环路附近有打字复印店吗?这其实是生活中很常见的需求,我直接把这个小程序发给他,帮助他顺利找到了复印店。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豆瓣上发现一个适老化改造促进会小组。我把自学编程开发小程序的经历写在小组里。令我惊讶的是,很快就有几百条评论,还有不少转发和收藏,组长特意把帖子加精,还引来了媒体关注。
其实,我没想到会有那么多关注。从技术层面,这个小程序对很多程序员来说是很简单的,但网友们普遍认为,这个小程序很棒,要分享给他们的父母。
“野生程序员”
我也不断地对小程序进行升级。8月,我在小程序中加入核酸检测点的查询功能,可快速查询区县以上能做核酸检测的医院。这个功能一上线,引来很多人使用。
原本我做这个小程序是比较随意的,也不在乎是否有人使用。做好了之后,没想到大家那么关注,网友的评论也在无形中激励着我。后来我觉得,哪怕只有一个人使用,我都希望下一次他再使用时,会发现这个小程序变得更好用。
高二那年,我辍学去北京打工。做过保安、洗碗工、传单员,后来还做过网站编辑。结束“北漂”后,我在老家镇上开了一家建材店。
店里都是较可靠的品牌。为了帮镇上的居民识别商标,我还开发过一个小程序,用这个程序扫描商标,就可以识别品牌,避免买到山寨商品。
“附近搜搜”小程序内识别商标的页面(截图)
最初学写程序,是因为开建材店后比较清闲,买了一本书自学,慢慢地掌握了编写方法,就开始尝试做小程序。它技术含量低,不需要学安卓、IOS两套语言,写一套代码,程序就可以跑起来。
学编程,对我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写程序最难的是调试,没人能确保程序一定没有BUG。我需要细致地思考程序运行的每一个点。其实写程序和人生一样,没什么捷径,只能一步一步走下去,才能走好。我希望两个孩子以后也能学编程,对他们是很有帮助的。
媒体报道后,有朋友给我打电话说我上了微博热搜,我打开微博,发现确实在热搜榜第22名。到店后,我泡了一碗方便面,一边浏览网友的评论,回答他们的问题,一边唆着泡面,内心充满成就感和满足感。
经过媒体报道后,有网友称我是“野生程序员”,这个称呼很有趣,全国卖建材的人当中我写程序写得好,全国写程序的人当中我卖建材卖得好。
不识字的母亲
母亲今年57岁。我初二那年,父亲患病,家里没了经济来源,母亲就去打工了。她不识字,但生性好强,很多事情,她都要求自己比别人做得更快更好。
有一段时间,母亲在县城饭店找了个打扫卫生的活儿。和她一起去的另一个人识字,可以记菜单,把菜名报到后厨。不识字的母亲因此受到很大伤害,不久后,就主动辞职了。
她也很难操控家里的电视机。对她来说,网络电视的两个机顶盒切换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如果是网络电视,她找自己想看的节目都很困难,操作遥控器时不时跳出二维码,要求支付会员,她就会手足无措,不知按哪里。
因为不识字,母亲做的几份工作都是做饭、照顾老人小孩之类的事情。这也导致母亲年龄大了之后,不再想去做体现身份差距和文化差距的工作。有一次,她说宁愿进厂,再苦再累她都愿意。
这些年,智能手机和网络的普及,让母亲更加介意自己不识字。她在工厂干活时,微信群里一般都是发文字,母亲只能转发给我,我再帮她念出来。偶尔我不小心给她发了文字消息,母亲会直接骂我,“明知道我不识字,还给我发文字?”
没文化、不识字是母亲心里挥之不去的阴霾。我姥爷重男轻女,家里四个女孩,一个男孩。女孩都只上了一二年级便辍学回家,割草喂牛种地。母亲常说,她这辈子最吃亏的就是没文化。
乡镇里的老年人
这些年,伏虎镇发生很大的变化。老房子逐渐消失,现在多是钢筋水泥筑起的,马路也越来越宽。但同时,镇上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留下来的更多是老年人。
我在镇上开店,经常有老人过来问路,“水电费在哪里交”“充话费去哪里”,还有一些老年人拿着智能手机不会用。之前有位老人说微信打不开,我打开他的手机发现是内存满了。不识字的老年人还经常误点广告,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下载一些垃圾软件。
有一次我发现,我的一位客户接电话前要看15秒广告。我很惊讶,惊讶之后是愤怒,做这种垃圾软件的人就是利用技术来坑这些数字弱势群体。
技术应该服务于人,而非桎梏于人。不管是手机软件,还是日常用品、家居建材,都应该做到适老化,让老年人大胆拥抱现代科技,享受信息时代带来的便利,而不是将他们拒之门外。
也有人利用所谓的“科技”欺骗老人,还有人利用算法,把一些虚假的“养生类的内容”推给老人。
接下来,我想为老年人群体开发一个论坛,他们可以获取喜闻乐见的信息,视频内容要经过审核,排除掉误导性和坑蒙拐骗的信息。在论坛上,我也想展现一些年轻人的想法,让老年人通过这个论坛了解年轻人的思维,尽量减少代际差异和信息鸿沟。
本期资深编辑 邢潭
张寒晖的人物生平
因家庭贫困,寒晖小时体弱多病。7岁读私塾,14岁考入定县省立九中。
1919年进入保定保定高等师范学校附中读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他练习写了一些白话诗、剧。中学毕业,他考入北平私立电气工业学校。
1922年又考入北平人民艺术剧院专科学校。张寒晖学习刻苦努力,成为学校的优等生。不久该校解散,张寒晖于1924年回家务农,后在乡村一所高小教书。
1925年,北平国立艺专设置戏剧系,他报考后被录取。1925年10月,他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即由邓鹤皋介绍转入中国共产党。张寒晖入党后,先是在艺专工人俱乐部工作,后又领导北平青年俱乐部,组织“五五学社”,并在社刊上发表剧作《他们的爱情》,还参加了“三一八”等多次示威游行,宣传革命主张。
1927年5月,为避开军阀捕杀,回定县西建阳村以帮家务农为名,在农村宣传革命思想,点燃了定县东部革命的星星之火。在家乡,他创作了小说《蓝布衫》。
1928年重回艺专,曾参加演出《朱砂痣》,1929年毕业,因学业好,留戏剧系当助教,又参加演出了《黄绸衫》、《终身大事》、《英雄与美人》、《一片爱国心》等剧,但不到一年,又被革职,开始了他“体验人生”的途程。
1930年6月回乡时,正值1920年代末到1930年代河北定县由晏阳初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简称平教会,为乡村建设运动的前身)把定县的“社会教育办事处”刚改为 “民众教育馆”,馆长徐九皋是张寒晖的老朋友,张寒晖受邀到民众教育馆帮助工作。民教馆人员经常到乡间去举办农民夜校,宣传卫生知识,接种牛痘等。张寒晖利用这一机会,频繁出入于贫苦农民的家庭。每逢集市,借周围数十里村庄的农 民进城赶集之际,张寒晖常在民教馆的讲堂内讲演,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宣传科学卫生知识。整理民间艺术也属民教馆的工作之一,徐九皋知道张寒晖是位戏剧专家,又熟悉定县秧歌,就从自己村里请来一位秧歌艺人,让张寒晖记录并修改民间秧歌。张寒晖根据艺人的 演唱,记下了《老少换》等几出秧歌戏文,并进行了整理加工。到晚上,他还在民教馆导演 话剧《王三》。由于他的出色工作,深得民教馆人员的尊敬和喜爱。他与任致嵘等创作了《农夫歌》、《除草歌》、《平民学校》、《平民教育》、《农家乐歌》、《高头村歌》等,收集民歌编印了《普村同歌集》。张寒晖结识了定县的另一位地下党员张省三。张省三也是大革命时期在北京加入共产 党的,这时也暂时隐蔽在老家定县。他们两人经徐九皋介绍在民教馆认识以后,往来不断, 当彼此了解了政治身份之后,张寒晖认为在定县应占领一个播火阵地作为立足,把工作开展 起来。随后,他们经过商定,抓住奄奄一息的职业中学急需要换校长之机,由张省三活动教育局长这个熟人,张省三被教育局任命为职业学校校长,张寒晖担任了职业学校的教导主任 兼国文教师,他们重建了职业学校。张寒晖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教学生唱歌,编演秧歌剧 ,还经常利用课堂这个阵地,向青年学生灌输反封建礼教的思想。为了启发和提高学生们的 思想觉悟,张寒晖把一些进步学生组织起来,秘密成立了课余“读书会”。张寒晖、张省三 经 常去保定买回来一些进步书籍、报刊分给学生们私下传阅。他们还组织学生写学习笔记,组 织 讨论会,交流读书心得。
1931年5月间,张寒晖秘密召集读书会的同学们在定县“雪浪斋” 开讨论会,谈《苏俄视察记》的读后感,他借此机会向同学们介绍了苏俄社会的情况,介绍 了列宁、斯大林的革命主张。这样一来,张寒晖的读书会不仅推广、扩大到男子师范、女子 师范和九中,而且对启发青年学生的革命觉悟起了很大作用,使他们从这里开始初步接触到 革命道理。九一八事变后,张寒晖立即根据旧军歌《三国战将勇》的调子,填了一首《可恨 小日本》,这是张寒晖填词创作的第一首歌。没过几天,张寒晖又根据民间曲调《满江红》 填写了一首抗日歌曲《告我青年》,这首歌曲着眼于号召劳苦青年团结一致,共赴国难。当 这两支歌曲在职校学生中教唱以后,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很快通过职校的学生传到了定县的 其他学校和农村。
1930年再度回到北平,加入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帮助组织剧社。“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寒晖用古老民歌《三国战将勇》的曲谱填写了《可恨的小日本》;还以《满江红》的曲调填写了《告我青年》,号召青年“激奋进,齐赴国难”。从此,他开始了用民歌唤醒民众投身抗战的革命艺术生涯。 在定县职业学校由于张寒晖的一系列革命活动,进步面目逐渐暴露了,被告发“赤化青年,危害地方”,说“职业学校是共产党的老窝”。
1932年初受同学和至友刘尚达的盛邀,到西安的陕西省民教馆工作。被任命为民教馆总务部部长。这期间,他创办了民众剧社,并亲自编导了《不识字的母亲》、《鸟国》等。
1933年秋,张寒晖在西安因革命活动再次遭迫害,被排挤出陕西省民教馆 ,陷入了失业和贫困,在贫病交加中,只得离开西安,拖着病体回到老家。恰逢此时,晏阳初创办的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定县搞平民教育试验,张寒晖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个理想的掩护机关,待病体稍愈后即参加了定县平教会平民文学部的工作。他利用平教会提倡“深入民间”的机会,继续他“体验人生”的历程,并以“接近民众”为掩护,开展一些地下革命宣传活动。1933年11月初,张寒晖 参加组织了“定县戏剧研究社”,并在定县《醒民日报》上发表《定要改良》的文章, 倡导并推进戏剧改良讨论。张寒晖参与了平民文学部的《平民识字课本》的编辑工作,编 写过多种农民通俗读物,被誉称为“平民状元”。在此期间,定县爆发了大规模的扫盐土、 熬小盐、打盐巡、逐盐商的扫盐斗争,还曾组织起两万余农民的请愿队,到县政府示威请愿 ,迫使国民党县长撤消了禁盐令,恢复了农民刮盐土、食小盐的自由。张寒晖目睹这场轰轰 烈烈的农民运动,颇受感染,一气创作了《盐潮》和《听候审判》等小说,以犀利的笔墨揭 露了社会的黑暗,鞭挞了剥削的残酷,鼓舞和激励了农民的斗志。这期间还创造了小说和剧本,如《屠户》、《过渡》、《王半仙》、《血乞丐》、《月亮上升》、《我是一个人》等。
1934年7月,中共河北省委特派员李德仲来到定县、无极等县恢复党组织,李德仲按照省委的指示到定县后与张寒晖接上了关系, 接着又根据张寒晖提供的线索与其他地下党员取得了联系。从此,张寒晖在党的领导下,以平教会职员的身份为掩护,担起了党交给他的各项重要工作。平教会平民文学部《平民识字课本》编写组设在东朱谷村,东朱谷村一时就成了开展整顿、恢复定县地下党工作的中心。在这里,他们有一台油印机,张寒晖经常趁别人回家之后,深夜在油 灯下刻蜡纸,刻完后又亲自油印。张寒晖白天认真做好平教会的本职工作,晚上就这样通宵达旦地印发党的文件和宣传材料,辛勤地为党工作。经过一年对定县和其他县的地下党的整 顿、恢复、重建之后,
1935年10月建立了以李德仲为书记的中共定(县)无(极)藁(城)中心县委,领导17个县的党组织。定县的工作,在中共定县县委未建立前,暂由张寒晖、叶德光等同志负责,直接受中共定无藁中心县委领导。经过近一年的工作,陆续与隐蔽下来的地下党 员建立关系,基本上恢复了处于瘫痪状态的党组织,中共定县地下党又开始了正常的组织活 动。在这一时期,直到1936年5月张寒晖经组织批准去西安,一批进步青年由张寒晖介绍加 入了党的队伍,后来都为革命作出了不同的贡献。
1935年9月,张寒晖二次应邀去西安,到西安省立二中(今陕西师大附中前身)担任国文教员。此后近6年时间里,他先后在东北军政治部做游艺股长,并坚持了一年“西安实验剧团”、“西安铁血剧团”工作,自当导演和演员,演出了《不识字的母亲》《黑地狱》等话剧。并编辑出版《老百姓报》,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还在黎明补习学校、民兴中学、东北竞存中学教过书。 1941年8月,张寒晖因被国民党监视迫害,被党组织调往陕甘宁根据地关中分区。
1942年初,调到延安。历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 戏剧委员会委员。他配合革命斗争,创作了许多著名歌曲以及曲子戏、秧歌舞,如《争取俘虏》、《从心里看人》、《太平车》等。他忘我地工作,积劳成疾,终因患肺气肿、心脏疲竭,于1946年3月11日在延安不幸逝世,年仅44岁。他长眠于宝塔山麓,人们将他誉为与聂耳、冼星海齐名的人民艺术家。
当时的延安,物资匮乏,生活十分艰苦,革命者们整天吃小米,大便干燥,营养不良,生病的人很多,医疗条件也特别差。胡宗南十万大军封锁延安,食品和药品等物资匮乏,在这样困窘的境地在延安的军民却有着苦与乐的生活。张寒晖的歌曲总是为延安官民带来了欢乐。
在延安大家都穿着是破破烂烂的军装,土里土气的外表不像国民党军人那样威武雄壮,在延安就是这样的一人群中,却是中国最有才华精粹的。张寒晖就是其中的一个。
他穿着一双布鞋,衣装较整洁,衣兜里别着钢笔,留长头发,带着眼镜,远处看上去就知道他是个文人,他总是日夜兼程谱写着一首首革命歌曲。无论是阴晴圆缺,在他的窑洞里总闪烁着油灯的光辉,时而传来谱曲的歌声。偶尔伴有阵阵的咳嗽声。此时的张寒晖已经患有肺炎,并引起肺气肿。 张寒晖在病重中,邻居郑新潮、邵清廉夫妇是延安炮兵学校的教员,想要他谱写炮兵歌曲,张寒晖非常热情,并诚愿为延安炮兵学校谱写歌曲,他日夜兼程完成了歌曲的初稿,为了更生动,他与邻居--延安炮校教员郑新潮冒雪去炮校,唱给广大炮兵学员们听,征求他们的感受。
此间的张寒晖病情加重了,咳嗽的痰中带有血丝。一天,邵清廉和鲁迅艺术学院的阎吕因工作来看他,发现他房间到处摆满零乱的稿子,就帮助他收拾屋子,邵清廉与阎吕说话是东北口音,张寒晖喜悦地插嘴说:我虽不是东北人,但喜欢东北人直率豪爽的性格,并介绍自己的家属也姓邵。当他看到为他打扫干净的屋子又嗮被子,深深感动地说:你们真象我娘家人。
1945年春,天气乍暖尤寒。患了感染性肺气肿的张寒晖每天都要到窑洞外面晒太阳。当他看到邻居郑新潮和邵清廉夫妇的6岁的孩子郑云燕在外面玩耍时,就把他叫到身旁与他聊天。也许是因为这位艺术家喜欢孩子的纯真和简单缘故,张寒晖总愿意亲切地称郑云燕“小家伙”,并且把中央领导看望他时,送来的糖果也分享给延安的孩子们吃。每天上午他都与郑云燕坐在窑洞的墙根下,晒着暖洋洋的太阳,聊着抗日英烈的故事。有时张寒晖用树枝在地上教他写字,作曲,引领他懂得歌与曲的内涵,据郑云燕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张寒晖的性格很温和,语气总带着慈爱的情怀!并对后代人寄托着殷切的期望。张寒晖饶有兴趣地讲述他的家乡河北定县的事情,什么中山国,定州塔,定州贡院,定县的烧鸡等等,热爱家乡之情溢于言表。他抓住郑云燕的手说:你长大一定要到我的家乡看看,我们定州的老乡都是直心肠、热心肠。你要是能教他们唱歌就好了!张寒晖对抗战的胜利充满信心。他对郑云燕说:“德国法西斯快要完蛋了,小日本鬼子的尾巴也长不了了。中国的抗战是正义的,中国人有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气势,有了这种气势,任何邪恶的力量都是无法战胜的。”抗战胜利后他要干的事,要到学校里去教书,继续写歌曲。赞美美好的和平生活。还表示“生活不能没有歌曲,歌曲引人向上,歌曲给人带来希望和力量。
延安的医疗条件非常差。张寒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他总咳嗽,白天,只要听不到他的咳嗽声,就知道他不在窑洞里,去鲁艺学院了。有时夜间,他咳嗽得厉害,邻居邵清廉就给他端去一碗羊杂碎汤,暖暖身子,咳嗽就会减轻一些,冬季来临,他常说最怕感冒。只要一感冒就会引起肺气肿。1945年,青霉素的发现者获得了诺贝尔奖,美国开始大量生产这种抗生素。据说,青霉素对治疗感染性肺气肿具有强大的疗效,并十分珍贵,在当时的战争年代。八路军是美国的盟军,所以,美国赠送给延安两箱青霉素。延安的医疗机构决定:只有中央首长和延安的儿童可以使用。对此,张寒晖的病重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张寒晖毫无怨言。他总是乐观向上,在命运的天平上,他平静地面对自己的不可知的未来命运。第二年,他拖着瘦弱的病体奄奄一息,他在离开人间前,让郑云燕一直守在他身旁,他的眼神里凝注着对郑云燕的一片寄托和期望,用沙哑的声音表示:他已看不到祖国强盛与和平的那一天,渴望郑云燕能传承他的心愿。体现他对人间充满了爱和美好的留恋。
1946年3月11日张寒晖因肺部感染引起水肿,心力衰竭。年仅44岁, 正是才华横溢的精英,却英年早逝,风雨潇潇,雾气蒙蒙,一颗燃尽自己的蜡烛熄灭了。他为人类带来了光明,给后人留下无奈的叹息和无尽的哀痛。郑云燕抓住他冰凉的手,泣泪吞声。张寒晖生活简朴,凡事总是先想到别人,在自己生病的时候仍坚持工作。 在抗日战场上每当听到抗战官兵冲锋发出的火炮吼声,好像张寒晖的歌声唤起全军将士发起总攻的号令!。岁月悠悠,人间沧桑,在今天,中华大地到处依然唱着他的歌!回忆当时,这个貌不惊人的作曲家是那样地平凡,那样地平易近人”。在普通与伟大的内含里,惊人的壮举是来自坚贞的民族正义。
关于刘伯承的小故事
1、1917年8月,刘伯承加入了孙中山先生改组的国民党。受孙中山先生的委托,刘伯承率领川东护国军第一支队的部队对袁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袁军虽然人多。
但混乱中也不知道来了多少护国军,纷纷掉头奔逃。逃出城外的袁军从枪声断定护国军人数不多,便伺机掉头反扑。刘伯承身先士卒,带头冲锋。
当他掉头招呼一个落在后面的士兵时,却不幸被一颗敌弹射中,子弹从颅顶射入,从右眼眶飞出,血流如注,他当即昏厥倒地。
后来,刘伯承被群众所救,在临江门外一所教会医院治眼伤。给刘伯承医治眼伤的医术高明的德籍医生阿大夫。看过刘伯承的眼伤后,决定对刘伯承施行全身麻醉的手术。
刘伯承从阿大夫口中了解到,施用麻醉药,有可能对大脑神经带来不良影响,他坚决地向阿大夫提出,给他做这次手术不用麻醉。
刘伯承的坚强意志深深感动了阿大夫,他终于同意了刘伯承不用麻醉药物的请求。 手术开始后,阿大夫聚精会神地用锋利的手术刀先将腐肉割去。
然后将破碎的眼球挖掉,然后再将断裂的血管缝好。在长达3个小时的手术中,刘伯承始终未呻吟一声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阿大夫又给他的右眼安上了一只假眼球。
2、刘伯承是野司首长中年龄最大的一位首长,体质较差,眼睛高度近视,加之千里跋涉,生活艰苦,行路有些困难。进入大别山,山陡、林密、路险,很多地方马也不能骑。
同志们看刘伯承走路很吃力,就绑了一副担架让刘伯承坐。刘伯承说:“我走路难,你们走路就不难?我们一起锻炼吧。”他坚决不坐担架,连同志们搀扶也不让。
警卫员没办法,就砍了一根竹子让他拄着。由于竹子砍得比人还高,邓小平对那位警卫员说:“你把竹子砍短些,你看他拄这么长的棍子多像个要饭的!”
刘伯承听了恢谐地说“要饭的棍子就是要长,才不受狗之欺。我要拿着大别山的这根打狗棍,把中国头号帝国主义走狗蒋介石打倒!”说得大家捧腹大笑。
3、在抗日战争中,刘伯承率领八路军一二九师深入山西抗日前线,他利用日寇的轻敌麻痹派出一个营夜袭阳明堡机场,取得炸毁敌机数十架的战绩。
为了有效地消灭日军,他利用围城打援之术,在神头岭巧设伏兵,打潞城诱敌出援,一举歼敌千余名,这在抗战初期算得上是辉煌的战果。他利用兵家之忌。
在山西七亘村边疆两次设伏,使日军白白多送上百余条性命。在抗日战争中敌我力量对比相去甚远,我军采用的多为游击战术。刘伯承把游击战的指挥艺术发挥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他说:“游击战争的‘游’就是机动,‘击’就是歼灭敌人;‘游’以掩护自己的弱点,寻找敌人的弱点,‘击’以发扬自己的特长,撇开敌人的特长”。
他为游击战总结出一系列简练有效的战术方法,诸如“攻击一点,吸其来援,啃其一边,各个击破”;“猛虎掏心”,“釜底抽薪”。
“狼的战术”、“麻雀战术”、“黄蜂战术”;还有“拖刀计”、“杀回马枪计”、“吸打援敌计”等等。
4、大革命失败之后,党派刘伯承到苏联学习,进苏联红军高级步校时他已经三十六岁了。到了这个年纪再学外文是相当困难的。但他从字母和发音开始。
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竟然攻克了外语关,并获得了俄文和各科成绩优秀的佳绩。毕业时他已经能够准确地翻译俄国的军事理论著作。回国之后,成为我军第一位翻译科长。
他借助俄文工具,系统研究了罗马战史、拿破仑战史、日俄战争史等,开阔了军事视野。还系统研究了苏军的条例、条令、作战理论,增长了正规化军队和打现代战争的知识。
5、在革命战争年代,刘伯承的大部分时间在前线度过,他常常在炮火之中细扣兵书,置生死于一旁,而入心思于兵法之中,不绝于耳的枪炮之声时常成为他研读兵书的伴奏曲。
比如,1941年八路军总部送来一部《合同战术》的译稿请刘伯承校订。一年后这部译著校订好并复印,刘伯承在评序中写道:“这本书在校正中经过三次反扫荡的作战”。
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最残酷的阶段,几乎天天在打仗,左权同志就是在这期间牺牲的。即使如此,刘伯承也不忘校订工作,他把这项工作看作是学习任务。
此后《合同战术》下部的译稿又送到刘伯承的手中,校订完成并复印时,刘伯承作序写道:“我在上爱国自卫战争前线时,带上这本《合同战术》及其译稿,才真正开始校正与补译。
幸好在敌人飞机大炮坦克的督促与我参谋同志帮助绘定之下,……完成了出征前一切工作”。《人民日报》报道说:“刘伯承将军在戎马倥偬之中完成《合同战术》一书下半部之校译,计十万字。
此为一百天来刘将军歼灭蒋军十一个旅之外又一重大贡献。……一百天来,刘将军驰骋于冀鲁豫大平原上,五战五捷,平均每二十天作战一次。”“刘将军在极度繁忙的自卫战争中,稍有空隙立即开始校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