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按键功能,手机功能键使用大全
努比亚的产品经理在发布 Z40S Pro 的时候表示,每个手机都值得一个静音键。
另一边,静音滑块键作为一加手机的标志性设计,从去年开始部分机型就取消了这个设定,最新发布的一加 Ace Pro 也是。
尽管部分一加老用户表示其「失去灵魂」,不可接受,但一加首席设计师 Hope Liu 对此回应:
放弃滑块可以有足够的内部空间来容纳「高功率充电、大电池容量和更好的天线信号」所需的其他组件是必要的。
一个向左
为了一个小功能,额外增加一个物理按键,值不值得?
努比亚的产品经理在发布 Z40S Pro 的时候表示,每个手机都值得一个静音键。
另一边,静音滑块键作为一加手机的标志性设计,从去年开始部分机型就取消了这个设定,最新发布的一加 Ace Pro 也是。
尽管部分一加老用户表示其「失去灵魂」,不可接受,但一加首席设计师 Hope Liu 对此回应:
放弃滑块可以有足够的内部空间来容纳「高功率充电、大电池容量和更好的天线信号」所需的其他组件是必要的。
一个向左,一个向右,独立功能键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每一颗独立功能键,都能提升用机体验
提起手机上的独立功能键,iPhone 静音键算是家喻户晓的存在了。
据说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一代 iPod 顶端的「Hold 开关」,能让 iPod 任何按键和滚轮瞬间完全没反应,避免放口袋或拿在手上会不小心造成误触。
另外还有个小故事。
乔布斯在和员工开初代 iPhone 测试会议的时候,手机铃声总是不合时宜地响起,但出于礼貌又不能直接挂断,只能通过音量键一点一点调低音量,这使他灵光乍现,决定给手机一个独立的物理静音键。
iPhone 静音键带来的便捷性是明显的,比如不需要进入系统,看一眼就能知道手机是否静音,或者在不方便看手机的时候,直接盲操静音。
当然,独立功能键并不止限于静音。
例如索尼 Xperia 1 IV、Xperia PRO-I 上的双段式快门键,能快捷进入拍摄模式,半按可以对焦,继续按到底即可完成拍摄,很大程度上还原了相机的拍摄体验。
而近些年,一些游戏手机也加入了「肩键」的设计,操作从双指变四指,对于普通游戏玩家来说,比单纯的搓玻璃操作会更方便些,尤其适合「和平精英」这样需要同时进行多指并用的游戏。
除了限定功能以外,例如锤子手机部分机型(如 Smartisan T2)上的对称按键,还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自定义,比如设定一边调节音量,一边调节屏幕亮度,两侧按键挤压快速拍照等等。
而我本身作为一加 8T 的用户,对三段式滑块键也是比较依赖的,在调取某些功能的时候,独立功能键能提供更加触手可得的使用体验。
这颗按键,不便宜
既然独立功能键真香,为什么只有苹果、之前的一加等少部分厂商去做呢?
除了上面提到的会占用部分空间之外,更重要的是成本。
一加创始人刘作虎就曾表示三段式按键付出了「亿级成本」的代价。
而前锤子 0001 号员工朱萧木在一次直播访谈中也表示,锤子手机后面不做对称式按键,一方面也是考虑到成本的原因,另外就是一部分用户并不喜欢对称式按键设计。
同时,碍于物理按键的机械结构,还会增加产品故障的概率。
比如锤子 T1 的三大金刚键在刚刚上市的时候,部分用户就遇到了按键不回弹的问题,从而导致锤子手机给部分人留下了「做工不行」的印象。
显然,除了不差钱的苹果,家大业大的索尼,和一些以操控为卖点的游戏手机,为了提升小小的体验,而付出更高的成本,在大多数厂商看来是不必要的。
抛弃物理按键是潮流,独立功能键有点不合时宜
功能机到智能机的发展,最先「受伤」的就是物理按键,智能手机的出现,让手机大部分物理键盘失去了地位。
期间也有黑莓这些坚持物理按键的厂商尝试翻盘,或者说获得一席之地,比如保留全键盘和触控两种操作方式,但是以失败告终。
到了全面屏时代,苹果连 Home 键也干掉了,其他手机厂商纷纷跟进,甚至更加激进。
华为 Mate 30 Pro 大胆地采用了「环幕屏」,并取消了侧边的物理音量控制键,改成隐藏式侧边音量键,通过双击侧边屏幕调出控制,滑动进行调节。
而魅族在 2019 年也曾公布过一款真无孔手机概念机 MEIZU zero,机身没有任何物理按键,并且还获得了 2020 iF 设计大奖金奖。
而苹果也疑似泄露了一项设计专利图,是一款具有环绕式触摸屏的全玻璃 iPhone,可以看到已经找不到物理按键了。
不等苹果磨磨唧唧,小米率先做出一款类似的概念机 MIX Alpha,可以看到,不少厂商都在尝试去掉物理按键,独立功能按键的出现,其实是反潮流的。
去掉物理按键,在争议中进行
话说回来,手机行业去掉物理按键,还不是时候,大多数厂商还是停留在概念产品阶段。
像是华为 Mate 30 Pro,在下一代 mate 40 Pro 又把物理音量键重新加了回来,也就意味着尝试暂时失败。
作为探索手机未来形态的产品,这些设计都很超前,但就实用性来说,还是差点意思。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在另一个行业——汽车业上,关于物理按键和虚拟按键的争议,就更激烈了。
驾驶舱的屏幕不断扩张,「蚕食」了部分物理功能键的地位。
比如以前,大多数汽车的音量、空调温度、应急灯、远光灯等这些常用功能,都是有独立物理按键,好让驾驶者可以直接地、甚至不用分出视线,就能控制这些功能。
而现在,随着汽车驾驶舱内的屏幕越来越大,越来越多,这些功能都被塞进了屏幕里,比如特斯拉。
图源:新出行
此时虽然驾驶舱内更简洁,科技感和未来感也更足了,但很多时候为了调用一个功能,而不得不分心在屏幕上划来划去,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功能,如果是在行车阶段,就可能有增加发生事故的风险。
内饰设计师 Conny Blommé 表示:一切都有其尽头,屏幕应该也如此。大多数时候,你是在开车旅行,你更喜欢看风景而不是看屏幕。
而宝马设计师 Matthias Junghanns 则认为未来的内饰设计将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所有车辆的智能科技都应该触手可得,但控制界面只有在需要、或是你希望出现的时候才会出现。
尽管如此,厂商主导的这场去「物理按键」潮流不会因为少部分人的反对而停止,我们肉眼可见现在大部分新车的物理按键在不断减少,而屏幕变得越来越重要。
无论是汽车,手机,还是其他,功能单一的物理按键,在面对大屏幕上可以自由切换的虚拟按键、或者语音控制等面前,显得有点无力。
独立物理功能键虽然深受一部分人喜欢,但终究会被大多数人抛弃,而我们也只能跟随,尽管我们之中,有人曾经说过「不跟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