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手机连接电脑会漏电,电脑漏电是什么原因
开关电源在手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主机等数码产品的充电器(电源适配器)上受到广泛应用,它们在设计上出于滤波的需要,在火线与零线、火线与地线和零线与地线之间分别设有4个安规电容。由于火线与地线之间存在交流通路(电容),而地线与金属外壳(包括USB口在内)相连,因此地线有带电的可能
很多人都有被正在充电的数码设备『电』过的经历,之所以加上引号,原因是这种经历和触电事故并不相同。触电事故是不被允许的(不安全),而『漏电麻手』由于不存在安全问题,在使用上是允许的,下面简单介绍麻手的原因和避免方法。
开关电源在手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主机等数码产品的充电器(电源适配器)上受到广泛应用,它们在设计上出于滤波的需要,在火线与零线、火线与地线和零线与地线之间分别设有4个安规电容。由于火线与地线之间存在交流通路(电容),而地线与金属外壳(包括USB口在内)相连,因此地线有带电的可能。如果是两脚插头的开关电源(比如最常见的手机充电器和部分轻薄型笔记本电脑的电源适配器),由于金属外壳不存在真正接地的可能,因此外壳对地有电压(有效值理论上为110V,交流电压的一半),试电笔会亮,摸上去会皮肤发麻。
不过别急,其实这并不会有触电的危险,下面Q&A部分会进一步说明。三脚插头的开关电源由于通过插座的地线真正与大地相连,因此外壳对地电压为0,不会使试电笔发光,摸上去也不会有感觉,除非插座里的地线没有接好。台式机电源标配三脚插头,如果你的机箱会电到你,很可能是地线故障。
什么是安规电容?普通电容在故障时会被击穿,变成短路,而安规电容在故障时会断路。上文说过,安规电容连接了火线与地线,假设安规电容击穿为短路,将引发漏电事故,轻则使漏电保护器跳闸影响电力系统,重则发生人身伤害,这是不允许的。而安规电容在失效时会断路而不是短路,因此刚刚的假设并不会真正发生。
Q&A:
Q:两脚开关电源的金属外壳(包括USB线的外露金属部分)对地有110V电压,岂不是很危险?
A:并不是,危险性取决于流经人体电流。安规电容的容抗很大,漏电流远低于危险值(实际最多只有零点几毫安),因此不会造成电击,也不会使漏电保护器动作(动作电流通常为30mA)。而只需微安级电流,试电笔的氖管就会发光。
Q:我知道没有危险了,但是麻手还是很不舒服,有办法避免吗?
A:有。在使用三脚插头的开关电源,比如笔记本、台式电脑电源时,请确保插座地线连接可靠,否则请向电工求助。对于手机充电器这种小型两脚电源,避免接触充电器和USB线的金属外露部分,同时给手机使用绝缘的保护套就可以,或者可以索性直接使用充电宝,从根本上消除了漏电回路。金属外壳的笔记本电脑使用两脚电源是我见过最反人类的设计之一,如果不使用绝缘垫,我只能建议更换成合适的第三方三脚电源或索性避免插电使用。
(TPU塑料保护壳,防摔绝缘)
Q:如何检查我家地线接没接好?
A:可以使用一种廉价的仪器来检测,如下图
除了使用这种检测仪,也可以用数字万用表的交流电压档,测量插座地线孔和零线孔(上地左零右火)有没有电压值。一般来说住宅楼的三相负载不会很平衡,零线上有较大电流,因此对地会有电压。如果万用表测量零-地电压值恰好为零,很可能是地线没接好。
地线缺失常见于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老住宅,有些楼房没有铺设地线,有些楼房有地线但早期电工施工不规范没给接,建议有条件的自查一下,电路施工质量关系到安全。
辟谣:这种电人的现象和静电没有关系,请不要把锅甩给毛衣。。
手机充电时漏电是怎么回事?
若是使用vivo手机充电漏电,可以按以下方法排查:1、首先确认是否使用的原装充电器;
2、更换其他的插座尝试(避免因充电插座老化,导致漏电);
3、若是通过数据线连接电脑充电,建议更换其他USB插口尝试。
如果充电还是有漏电情况,建议您带手机到vivo客户服务中心给专业技术人员检测一下,关注微信公众号“vivo”或者“vivo客户服务”进行查询服务中心地址电话,建议去之前电话联系,确保有工作人员接待再过去,避免耽误宝贵时间白跑一趟。
手机充电时漏电怎么办。我现在用的vivo x510 每次插在电脑上充电就会漏电,用手碰就会有麻麻的
手机充电漏电排查方法:1、首先确认是否使用的原装充电器;
2、更换其他的插座尝试(避免因充电插座老化,导致漏电);
3、若是通过数据线连接电脑充电,建议更换其他USB插口尝试。
如果充电还是有漏电情况,建议您带手机到vivo客户服务中心给专业技术人员检测一下。
2、手机未充电漏电
若您的手机在没有充电的情况下漏电,请保持手机和手掌干净整洁无水渍,否则可能引起手机进液短路漏电。
若没有上述情况仍然漏电,小V建议您抽空将手机带到我们的vivo客户服务中心,我们会有专业技术人员为您检测,进入vivo官网/vivo商城APP--我的--网点查询,选择您当前所在的城市即可获取客户服务中心的地址以及联系方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