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画面亮度正常的配件及技巧有哪些,拍照怎么提高画面亮度
逆光虽然经常被用在图片拍摄中,但主要是为了营造剪影效果,或者是在有多方向光源时,利用逆光来勾亮边。
但在短视频录制过程中,布置多个光源对于短视频爱好者来说并不现实,而如果一个视频又完全以剪影呈现(除特殊艺术效果外),画面会显得非常单调。
所以,尽量利用顺光或者侧光打亮视频中的人物或者场景,从而让观者能够看到更丰富的画面
利用顺光或者侧光打亮视频中的人物或者场景
二、通过手机调节画面亮度或锁定亮度拍摄
在视频录制
一、保持画面亮度正常的配件及技巧
逆光虽然经常被用在图片拍摄中,但主要是为了营造剪影效果,或者是在有多方向光源时,利用逆光来勾亮边。
但在短视频录制过程中,布置多个光源对于短视频爱好者来说并不现实,而如果一个视频又完全以剪影呈现(除特殊艺术效果外),画面会显得非常单调。
所以,尽量利用顺光或者侧光打亮视频中的人物或者场景,从而让观者能够看到更丰富的画面
利用顺光或者侧光打亮视频中的人物或者场景
二、通过手机调节画面亮度或锁定亮度拍摄
在视频录制过程中,调整画面亮度是不可取的,会极大地影响视频效果。因此需要在录制前,通过手机的曝光补偿功能调整至合适的画面亮度再进行录制。
如果在录制过程中光线发生变化,在默认设置下,手机会自动调整曝光量从而始终确保画面的亮度是正常的。
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希望真实地记录光线变化所造成的画面明暗变化,比如,在进行延时摄影时,日落时画面逐渐变暗是表现时间推移的重要元素,此时就需要长按手机屏幕,直到出现“自动曝光锁定”字样为止。
当需要录制画面亮度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效果时,则需要锁定曝光后再进行录制
三、利用简单的人工光源进行补光
在室内进行视频录制时,即便肉眼观察到的环境亮度已经足够,但手机的宽容度要比人眼差很多,所以往往通过曝光补偿调节至正常亮度后,画面会出现很多噪点。
如果想获得更好的画质,最好购买补光灯对人物或者其他主体进行补光。补光灯通常为LED常亮灯,再加上柔光罩就可以发出均匀的光线。
其中,环形LED补光灯非常适合自拍视频使用。在没有补光灯的情况下,甚至可以打升手机的手电筒,将闪光灯变为可以补光的常亮灯使用
环形LED补光灯
四、通过反光板进行补光
反光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低成本补光方法。而且由于是反射光,所以光质更加柔和,不会产生明显的阴影。但为了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因此需要布置在与主体较近的位置。这就对视频拍摄时的取景有了较高的要求,通常用于固定机位的拍摄。
反光板
室内外拍摄的用光技巧说明
利用好现有的光源
在拍摄时尽量不使用任何人工光源,而是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光源。现在许多人特别是一些“Dogma95”信徒们都不提倡使用人造光源,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的、不带任何人为痕迹的影视效果。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处理人造光源太麻烦,对两个以上不同光源的协调是一件很费心劳神的事情。每个光源的色温、每个光源的强度、每个光源的角度都要搭配得当,是需要细致琢磨、来回推敲的。
在室外阳光下拍摄
在阳光明媚的室外,由于光线充足,会使自动光圈变得很小,光圈值一般在f11~f16上,景深度很大,因此拍摄时不必担心拍摄的景物会出现模糊现象。在这种环境下摄像机完全可以的全自动状态下拍摄。
在夏天的中午,太阳的光线最强,有时光照度可达100000 lux,色温可达10000 K以上。这时会因为光线过强而使被摄体对比度过大,色温也会偏高。在这种光线条件下拍摄,其效果往往会不如光照度稍小、晴天薄云天气的效果。这时候使用中性密度滤镜,可以把射进镜头的光线量适度减少,可以降低明暗对比度。在特别明亮的情况下,像晴天下的海滩,这种滤镜相当有用。而使用偏光镜,也可达到类似的目的。想要减少进光量,另外的解决之道就是使用较快的快门速度。
从色温和光照度的角度讲,最最理想的摄像状况,是在晴天薄云、太阳光线不那么强的室外,光照度约10000 lux,色温约6000 K左右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拍出来的影像色彩很明亮,比在弱光下和人造光源下拍摄出来的要丰富得多。而且天空中稍微有一点薄云,光线可以得到充分的扩散,摄像者也容易把对比度把握得很好。
室外摄像时,一定要先察看好太阳的位置,然后才开始拍摄。在摄像时,虽然你希望光线越亮越好,但太阳光过强,摄像时可能会遭遇很多光线上的问题。如果顺光拍摄,你也许会嫌影调平板单调,缺乏立体感。主体如果是人物,他们可能会被太阳照得眯起眼睛;如果逆光拍摄,拍出来的主体可能会被笼罩在阴影中;而采用侧光拍摄,可能会出现主体受光面过量、被光面却出现很深阴影的现象。
解决这个问题简单又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一个反光屏— 你可以买一个特制的反光屏,也可以用白板或锡箔纸代替。在采用逆光、侧光、侧顺光拍摄时,把反光屏放在主体旁边,比主体稍微低一点,把阳光反射到主体脸上以增加主体的照度。这样做会使光线扩散的更加均匀,可以避免对比度过大、阴影过深等现象,而不会把阴影完全消除使人看起来不自然。
在低照度下拍摄
在白天,大多数室内照度在300lux~100lux之间,在这种光线条件下的摄像机,自动光圈会开到最大,致使景深过渡压缩,对焦就会困难。在长焦距的方式下拍摄特写镜头以及摇镜头时,就会出现模糊的现象。
一般来说,在室内进行拍摄时,摄像机的自动光圈的f值在4以上时,拍摄出来的影像质量和景深两者都可以得到保证,这时就不必增加照明。在拍摄特写镜头及摇镜头时,就不用担心会出现焦点不实的现象。
在照度过低的条件下进行摄像时,要得到较好的拍摄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加被摄主体的照度。但不一定非要增加人工光源,而是可以充分利用好现场的光线。如果光线不是太暗,如在白天300lux的室内,我们可以加一个反光屏(较亮的锡箔纸或镜子都可以),把太阳的光线反射到被摄主体上以增加主体的亮度。这种办法也可以用在光照不足的室外对人物等较小主体的拍摄,但对于建筑物及大的景物拍摄就不起作用了,这么大的面积可照顾不过来。
另外,在低照度下进行摄像时,还可以利用摄像机自有的一些功能来提升拍摄画面的亮度。如数码摄像机的数码增益功能,在照明不足时,可以打开摄像机数码增益功能开关,以电子方式来提升画面的亮度,但是这种方法是靠提高摄像机视频放大电路的增益来提升画面亮度的,这样会使图像噪点增加、信杂比下降,是以牺牲画面质量为代价的。特别是中低档摄像机尤为明显,在使用这种功能时一定要注意。
照度越低,拍出灰色或颗粒影像的可能性也越大,对比度和信杂比会下降,色彩还原性也差。一般情况下,在晚上灯光下的室内,照度更是在100lux以下。在这种照明不足的条件下拍摄,要得到清晰亮丽的图像,当然最好是增加照明,使用以上方法就很难得到很好的效果。
使用附加光源
大多数摄像机都可以在光线很暗的情况下摄像,但其效果往往很不理想所拍出来的影像不但画面粗糙,色彩也会失真。摄像机的自动系统也会出现很多问题,要么曝光不足,要么景深太浅,自动对焦系统在对焦时,也会遭遇困难。如果增加一些摄像时的灯光,这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拍摄出来的效果会好许多。
使用哪种摄像灯
1、机顶灯
摄像机的.上部,都有安装摄像灯的四角形装置。在较暗的地方拍摄时,可在摄像机上装上一个小型低功率的照明灯,加以辅助照明。这种灯要刚好适合机顶预留的空位,不需要任何连接步骤和电源就可以轻松使用。某些摄像机本身就有内置的摄像灯,少数DV摄像机还装有称为智能型的摄像灯,可以通过摄录放一体机的镜头,自动感应明亮度,如果光线不足,摄像灯便会自动开启。
附在摄像机上的灯源小巧轻便,但由于靠摄像机自身的电池供电,会大大降低电池的拍摄时间,不利于长时间工作。并且由于机上电池电量有限,灯的功率都不大、也不可能大,亮度有限。机顶照明灯的光束角度较窄,只能照亮一个较窄的区域,一般只适于小空间、近距镜头的拍摄。
2、外接摄像灯
外接摄像灯虽然没有摄像机上的灯源简单易用,但它由于是机、灯分离,摄像灯是由独立电源供电,因此功率大、照射范围广,可长时间使用。这些外接摄像灯可以在一定的视角内投射亮度很大的灯光,可以帮助主体从背景中突显出来。在人物拍摄中各种距离的要求都能满足,会让拍摄更加灵活、自由一些。
把外接摄像灯的位置设在摄像机的旁边,大约与摄像机和主体之间的连线成25°~45°斜角,这样制造出来的效果要比机顶光源所造出的效果好许多。
有些摄像灯的光束是可以调节的,可自由选择是用“泛光”还是“聚光”,称作“变焦灯”。它发出的光可以调为强力而集中的光束、也可以调为照射面较广但亮度较暗的光束,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进行调节。大多数摄像灯的前端都装有 “遮光舱门”,可以打开或是关上一部分,可以释放出面积很大的强烈灯光或范围很小的聚光灯光。
制造散光
摄像灯的灯光一般是日光色,让灯光直接照射在主体上,拍摄出来的色彩看上去最好。摄像机的白色平衡功能可以在自动模式下运行,而不用担心其它光源。因为摄像灯发出的强光会盖过任何钨丝灯泡或日光灯发出的光线,因此不会产生奇怪的颜色对比。
但如果光线太强烈,则直接照射在主体身上的摄像灯会产生非常刺眼的亮度,会使主体投射出难看的影子到背景里,而且主体人物也会因为光线直射而眯起眼睛。想要克服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散光板。在光源和主体之间加装一面散光板,如白薄纱、毛玻璃或半透明的白纸片等挡着光线,将摄像灯的光线扩散开来,可以使照明效果变得更加柔和、自然和安详。
这种方法简单实用,不管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都可以使用。但一定要注意,如果使用的是白纸片等易燃的材料当作散光板,请不要离灯泡太近,摄像灯灯泡发出的热量会足以引燃散光板。
如果手头没有散光器材时,可把摄像灯的角度向上调,让灯光射向主体与摄像机之间的天花板,让光线从天花板上反射在被摄主体上,而不是直接照射。经过天花板的反射,可以使光线分散开来,使光线变得柔和一点,亮度会更为平均。当然也可以使用较大的白板或锡箔纸做成的反光板,会收到同样的效果。
制造反射光时要注意,要选择白色的天花板或反光板,因为其余颜色的天花板会吸收比较多的光线,色彩也会略有失真;天花板要低、摄像灯灯光要强,否则大部分光线都会因此流失掉,因而造成亮度不足,画面人物看起来显得不自然。
三点式打光法
三点式打光法是场景中最普通的打光法,它由最亮光源(主灯)、相对于主光之次光源(辅助灯)及从主体背后的光源(背灯)三个光源组成。
1、主灯
主灯是被摄主体的主要照明来源,可在较宽的范围制造出较强的光照,因此要使用最亮的光源作为主要的灯光。主灯的位置应安排在摄像机旁边约25°~45°角的侧顺光位上,而高度要略高于被摄体,大约比主体高出10°~45°,灯头略向下倾,略带俯射状。这样的灯光照射在主体身上,才不会像架在摄像机前端的摄像灯所发出灯光那样刺眼。但是,它会使未对着灯光的那一边产生很深的阴影。
至于这种灯光的亮度大小,要看摄像空间的大小和灯光和主体的距离而定。拍摄外景时,一般用电池发亮600W~1000W的卤灯,它发出的光线强度足以应付绝大多数场面的照明。而在空间较小的室内拍摄,100W~300W也基本能达到所需要的效果。
2、辅助灯
主灯提供的光线已基本能满足拍摄照度的要求,但会使未对着灯光的那一边产生过深的阴影。而增加辅助灯的目的就是给阴影部分进行补光,缓和脸部的明暗对比。但是,也不能让它把阴影完全消除,因为阴影有助于显示出脸部的轮廓,增强立体感。
辅助灯的灯光必须比主光弱一些,位置应该放在摄像机另一边、原则上不大于30°角的侧顺光位上。
3、背灯
在你所拍摄的主体后面加背灯,目的是要将主体与黑暗的背景分离开。背灯的灯光更不能过强,不然就会变成为逆光拍摄。背灯的位置要放在摄像机正对着的方向上,也要比主体高一点,形成大约25°~60°的俯射光,照到被摄主体的上半部分上。可以描绘出人或物上半部的轮廓,和背景区隔出来。
另外,还有的在以上三点式打光法的基础上又加上了顶灯和背景灯。
顶灯的布局位置在物体的顶部,使主体成一种高光感或模仿阳光投射的效果。背景灯照亮的只是主体后面的背景,但它的灯光不可照在主体身上,同时除去主灯和辅助灯造成的阴影。背景灯的光束应该很宽,亮度要平均且不宜过高。当主体很接近背景时,就可使用这种灯光,目的是使背景与主体产生空间感或其它的特殊效果。
使用摄像灯要注意安全
1、确认灯具和电源线路没有过载。
2、将电线整理好,用胶带把电线粘在地板上,这样才不会让别人绊倒。
3、在移动的时候,将灯光熄灭可以延长灯泡的寿命。
4、大功率的摄像灯散发的热量多,不要将易燃易熔的遮盖物放在其周围。
5、手要带手套来触摸灯泡——即使灯泡已经冷却——不然会使灯泡的寿命大为缩短。调节较烫的遮光仓门时也要带手套。
6、在将器材收起前,先让它们冷却下来。
人像摄影的影调、色调及构图等常规技巧
导语: 摄影是一门艺术,会经过三个阶段,一是看山是山,二是看山不是山,三是看山还是山。说白了就是打破观念的过程。下面就是对我人像拍摄的一个观念转折,供各位品鉴。
人像摄影的影调与色调
调子影响视觉和情感。人像摄影可以分作高调、低调、一股影调、软调、硬调五种影调。另外,还可以处理成不同的色调。要掌握各种影调与色调的构成方法。
一、调子对视觉的影响
人像摄影中所说的调子,是影调与色调的统称。一幅照片上的阴暗变化,是影调的变化,它是由被摄者接受光线的多少以及他本身的反光率形成的。无论在黑白摄影或彩色摄影中,都有这种影调上的变化。比如,一件红色衣服,如果受到倒光的照射,衣服的受光面与非受光面就形成不同的影调,它们虽然都是红色的,但受光面的影调亮,非受光面的影调暗。这便是彩色画面中影调的变化。色调,是指色彩的变化而言,比如,照片是红楼的色调还是蓝青的色调,这是色彩上的差别。一幅人像摄影作品,如果它是黑白的,只有影调的变化,而没有色调的变化;倘若它是彩色的,则既有影调的变化,又有色调的变化。
人像摄影作品,如果从影调方面来说,可以有高调人像、低调人像、中间调人像。软调人像、硬调人像这几种表现形式;倘若从色调的构成来说,又可以是暖调的、冷调的、对比的、和谐的、重彩的、淡彩的等等。这些不同的影调和色调,影响着给观众的总的`视觉印象,从而也影响观众的思想情感。比如,一幅高调的黑白或彩色照片,就给观众一种明快清新的感觉;低调的黑白或彩色照片,能给观众一种凝重深沉的联想;暖调的彩色人像,往往激起兴奋欢快的情感;冷调的彩色人像,具有一种肃穆恬静的象征……所以,我们在从事人像摄影创作时,在艺术技巧上除了要考虑它的构图、用光以外,还要注意它的调子在视觉上产生的效果。下面将几种常用的调子处理技巧作一概括介绍。
二、人像摄影的影调构成
人们通常把人像摄影分成高调、低调、中间调几种。其实,大家说的“中间调”,并不是指照片由不深不浅的灰调子组成,只是与高调、低调相对而言,照片上仍然有黑、白、灰一系列不同的影调。此外,笔者还认为,在谈论人像摄影的影调时,除了亮暗的不同之外,还有影调软硬之分。实际上,有许多人像摄影作品是用柔和源俄的软调拍摄的,当然也有用反差大的硬调拍摄者。所以,在本节中阐述人像摄影的影调构成时,按下述几项分类:
人们通常把人像摄影分成高调、低调、中间调几种。其实,大家说的“中间调”,并不是指照片由不深不浅的灰调子组成,只是与高调、低调相对而言,照片上仍然有黑、白、灰一系列不同的影调。此外,笔者还认为,在谈论人像摄影的影调时,除了亮暗的不同之外,还有影调软硬之分。实际上,有许多人像摄影作品是用柔和源俄的软调拍摄的,当然也有用反差大的硬调拍摄者。所以,在本节中阐述人像摄影的影调构成时,按下述几项分类:
1、高调人像
高调人像的特点是画面的影调构成以亮调子为主,尽量避免或少用暗调子。具体地说,黑白人像的影调组成应以白、浅灰、中灰影调为主;彩色人像的影调组成应以白色、明度高的浅色和中等明度的颜色为主。至于较深暗的调子,无论在黑白人像或彩色人像中都应尽量避免,或尽可能少用,使被摄者的形象在拍出的照片上整个呈现亮影调,没有明显的阴影,更没有投影,显得洁净、明朗、柔和。
在摄影室内用灯光拍摄高调人像,除去被摄者要穿白色或浅淡的服装并用浅色的背景以外,布光时要以顺光为主。用一盏灯放在照相机正后方,或用两盏功率相同的灯紧靠照相机的两侧,从照相机方向将光线投向被摄者。这样,可以把照明光线产生的阴影和投影减少到最低限度。经过这样做之后,被摄者的两侧往往还难免调子太深,还要在被摄者两侧与照相机形成90度夹角的位置分别放置两盏功率较小的散光灯,把影调太深的部位照亮一点,使被摄者各部位的亮度比较均匀。但是,被摄者侧面的轮廓又要比被摄者正面的影调稍暗一些,显出被摄对象的边沿。同时,也可以在被摄者上方布置一盏“发灯”,修饰被摄者头发的影调或向上的轮廓部分。
高调人像照片的背景要明亮、干净、均匀,但最好又保留一点浅淡的层次,以便衬托出被摄者更亮的部位。背景可以用两盏散光灯从左右两侧均匀照明,它的亮度可以控制在超出被摄者面部亮度两级至两级半。曝光时要以被摄者面部的亮度为基础,让面部曝光过半级,再现为较淡的影调。
如果在室外自然光下拍摄高调照片,要利用阴天或雾天的散射光线,并要故意增加一级曝光,使底片的密度稍大一点。
2、低调人像
低调人像的特点和要求正好与高调人像相反,它的影调构成以暗调为主,尽量避免或少月亮调子。黑白人像的影调组成应以黑、深灰、中灰影调为主;彩色人像的影调组成以黑色、明度低的深色和中等明度的颜色为主。低调人像照片,能使被摄者的形象显得深沉、凝重。
在照相室内拍摄低调人像,被摄者应穿深色服装,并使用深色背景。布光时,一般采用倒逆光或侧光,使被摄者面部的阴影大一些,光比可以控制在 1:4--1:6,依照被摄者面部亮面的亮度曝光,使亮面再现为中等明暗的影调,或者比中等明暗略暗的影调,阴影部分再现为暗调。个别的低调人像也有用顺光拍摄的,不过曝光量要少,以便将面部再现为暗调。
低调人像的背景,不用灯光照明,让背景呈现全黑的影调。
3、一般影调人像
一般影调人像的特点与要求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它不像高调人像那样以浅谈的影调为主,也不像低调人像那样以深重的影调为主,而是在照片上可以包含深的、中等的、浅的各种影调,因此,它的影调构成特点既不倾向于明亮,又不倾向于深暗,而是一般印象;给人们的视觉感受既不偏于轻快,又不偏于凝重。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拍摄的人像照片,属于这种影调。
4、柔调人像
柔调人像的特点是画面的影调配置比较朦胧,而且多半是用中等明暗的调干(在黑白照片上是灰影调;在彩色照片上是中等明暗的色调)去描绘被摄者的形象,亮调子较少,深暗的调子更是少用或不用。它给人们的视觉感受是比较轻盈、明快,有一种清淡、愉悦的感受。
这种柔调人像的拍摄技巧是,尽量运用散射的柔和光线,而且光比要小,要避免画面中出现明显的深色调子。要瞄准中间影调的部位测光,并根据它的反射亮度曝光。同时,拍摄过程中常常在照相机镜头上加用柔光镜。柔光镜不仅可以使画面的调子柔化,也能使影调进一步变浅。
5、硬调人像
硬调人像的特点与柔调人像恰恰相反,它主要是运用明暗两极的影调(比如黑白照片上的黑调子和白调子)构成影像,光比大,而中间调子很少。这种影调处理方法常常用来表现被摄者处在明亮的照明光线之下,或者采用日光拍摄时表现一种暑热的感觉。在曝光技巧上,要分别测量被摄者脸部亮面和阴影的亮度,然后折衷曝光。或者根据脸部亮面与阴影的综合亮度曝光。
硬调人像虽然有以上造型效果,但由于它对于被摄者皮肤的质感表现不充分,所以除了特殊需要时,一般不采用。
三、人像摄影的色调设计
人像摄影作品,除了它的影调可有不同的处理方案以外,其色调也可由摄影者进行设计,以便使照片上表现出一定的色彩调子,用色彩对于人的情感作用去感染观众。这里,从户外人像与照相室人像两种情形分别阐述。
对于拍摄户外人像来说,设计照片的色调似乎不如照相室人像来得方便,但并非没有办法。首先,被摄者服装的色调可以由摄影者挑选,比如,究竟要暖调的还是冷调的服装,或者其他色调的服装?其次,背景的色调可以由摄影者挑选,比如,背景要与服装对比还是与服装和谐?再次,如果有必要,你还可以选用低角度的暖调子阳光来照明人物或者被摄者的轮廓。总之,只要开动脑筋,处理方法是有多种多样的。
如果拍摄照相室人像,进行色彩设计就更方便了。你可以选择服装的色调以外,能够更方便地选择背景的色彩,还可以在照明灯具上加用有颜色的灯光纸,改变光源的色彩,甚至用不同的色光去修饰一幅画面,可以大大丰富色彩表现手段。
1、暖调设计
在色彩学上,把色彩分为暖色、冷色、中间色。红、橙、黄以及那些以红、橙、黄为主要成分的色彩,称作暖色;蓝、青以及那些主要含有蓝、青成分的色彩,称作冷色;绿和紫称作中间色。由此可知,欲求暖调的色彩设计效果,可以利用红、橙、黄等暖色或者主要含有这些色彩成分的色调,给观众暖色所具有的热情、愉悦等情感联想。
2、冷调设计
用蓝、育或者主要含有蓝、青成分的色彩构成人像摄影画面。会得到冷调效果,给人们恬静、闲逸等等情感联想。
3、中间调设计
绿色和紫色是中间色,黑、白、灰在色彩学上称做‘稍色”,也叫“非彩色”、“无彩色”,它们只有“浓度”,没有“彩度”。
4、对比色设计
色彩的对比形式很多,有冷暖的对比、补色的对比(红与青、绿与品、蓝与黄是互补色)、鲜晦的对比等。凡是有对比惯征的色彩共同出现在一幅人像摄影中,必然给观众一种强烈的色彩效果,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
5、和谐色设计
不用对比色彩,而是将一些比较临近的色彩安排在一幅画面中,或者用黑、白、灰这些“消色”去调和某些色彩,会得到色彩和谐的效果,使观众看上去感到舒展、安详、平静,也是人像摄影中常用的一种色调设计方法。
6、重彩设计
重彩设计是用纯度很高厅又鲜艳的色彩去构成画面,使观众受到强烈的色彩刺激,留下深刻的色彩印象。这种设计方法,适宜用很浓的大块色彩,才能收到重彩效果。
7、淡彩设计
与重彩设计相反,淡彩设计要用浅谈的、明度较高的色彩构成画面,如浅黄色、浅红色、浅蓝色等等,给观众一种轻快、淡雅的感受。淡彩画面有些近似高调,但比高调彩色画面的调子略重一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