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小震是要发生大地震了么,小震频繁是大震的预兆吗
近期全国多地地震回顾根据数据统计,刚刚过去的一周,也就是从11月15日到11月21日期间,我国3级以上的地震一共发生了13次,其中震级最大的一次,发生在11月17日,地震地点是江苏盐城市,震级为5级。
此外,在上周发生地震的地方,多地在过去的5-10年里,
最近一段时间,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国的地震似乎一下子多了起来,这也让很多人担心,会不会是大地震的“前兆”?毕竟在一些大型地震发生之前,的确会发生一些小型地震,而且在民间,也有着“小震闹、大震到”的说法,那么,难道真的要发生大地震了吗?
近期全国多地地震回顾
根据数据统计,刚刚过去的一周,也就是从11月15日到11月21日期间,我国3级以上的地震一共发生了13次,其中震级最大的一次,发生在11月17日,地震地点是江苏盐城市,震级为5级。
此外,在上周发生地震的地方,多地在过去的5-10年里,也都曾频繁发生过小型地震,比方说以下这几个地方:
11月21日下午6点51分,四川长宁县发生了4.6级的地震,而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当地3级以上的地震发生了219次。
11月22日下午2点21分,我国河北省的河间市,发生了2.8级的地震。而根据数据统计,过去的5年时间里,河间市周围200公里之内,一共发生过10次3级以上的地震。
11月22日下午2点43分,新疆阿克苏地区的沙雅县,也发生了3.3级的地震,而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沙雅县周边3级以上的地震,已经发生了208次。
同时,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止到11月21日,我国3级以上的地震,一共发生过633次,其中发生在5月22日的青海玛多县地震,是今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震级为7.4级。
同样的,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我国4级以上的地震一共发生过800次,其中今年5月22日的青海地震,仍然是过去5年时间里,震级最大的一次。
那么,近期我国小震不断,究竟是不是大地震前兆呢?
其实在地球上,每年都会发生500多万次的地震,这是什么概念呢?简单来说,就是每天都会发生上万次的地震,而之所以我们感觉不到,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地震不是发生在无人区,就是震级太小了,根本就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
比方说在11月20日早上6点11分,河南平顶山地区也发生了2.3级的地震,然而地震局却并没有报道,原因很简单,因为震级实在是太小了,对于人们的生活,根本就不会构成任何的影响。
至于民间流传的“小震闹、大震到”,目前也没有明确的科学研究表明,频繁发生小地震,就会引发大地震,所以总体来说,大家是不需要过多担心的。
那么,对于相关专家来说,根据我国今年以来的地震情况,是否会对未来的地震走向,进行一个预测分析呢?
从板块运动的角度来看,印度板块不断向欧亚板块下方俯冲,这个过程中,的确会导致青藏高原的断裂带区域,容易发生地震。
同时,在板块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也会导致力量的积蓄,从而当应力聚集过多的时候,就会以“大地震”的形式集中释放出来。
所以,早在今年5月22日青海发生7.4级地震之后,就有研究者指出,需要关注云南、四川等地,在未来是否会发生大地震。
不过,因为在频繁发生小型地震的情况下,本身受到板块挤压导致的应力,也在缓慢释放,因此,研究认为,虽然近期小震频繁,但未来几年之内,我国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都不大,大家还是不需要过多担心的。
那么,如果真的发生了地震,又该如何自救呢?
由于人类目前还无法准确预测出地震发生的时间,无法做出提前数日就发出预警,因此,地震的到来总是很突然的,在这里,也跟大家分享一些遇到地震后,自救的小办法。
首先,在地震后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立刻撤离到安全的地方,那么,立刻撤离是最好的,如果无法跑出屋内,抵达室外空旷安全的地方,那么,就需要在室内寻找空间小、支撑力大的地方,然后尽量让自己的重心降低,比方说蜷曲住身体,固定好自己。
同时,可以用枕头等一些比较柔软,可以起到缓冲作用的物品,放到自己的头部等要害部位,这样一旦遇到坍塌等情况,也会避免自己受伤不会过于严重。
此外,如果大家在地震发生的时候,是处于人比较多的地方,这个时候,也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要拥挤,以免发生踩踏等事件,从而导致因为场面混乱,大家都无法有序撤离。
近期频繁发生小地震,是否预示着会有大地震出现?
不是的,大地震前一般是不会有小地震的,因为小震会逐步释放地下能量,反而不会有大地震的产生。
地震前的一些前兆:
一、微观前兆:人的感官不易觉察,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例如,地面的变形,地球的磁场、重力场的变化,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小地震的活动等。
二、宏观前兆:人的感官能觉察到的地震前兆。它们大多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如井水的升降、变浑,动物行为反常,地声、地光等。
扩展资料
动物异常是震前征兆的普遍现象,由于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敏感程度的差异,所反映的异常状态和特征也不一样。如隆冬季节数百条毒蛇出“洞”或“自寻短见”,成千上万只青蛙携幼搬迁,离开震中数百米等。由于地震宏观前兆的特征突出,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相对易于发现,因此是在大地震群测群防中最适合普及的方法。
一旦发现异常的自然现象,不要轻易作出马上发生地震的结论,更不要惊慌失措,而应当弄清异常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向地震部门或政府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的真相
经常发生小地震会不会是大地震的前兆?
导语:一些地方经常会发生小地震,这难免会引起当地人的恐慌,怕有一天会突然发生一场大地震。那么,到底小地震是大地震前兆吗?一般大地震之前会不会小震不断呢?下面我来分析一下地震
当地壳内部的能量积蓄到一定程度后,随着地壳的裂隙释放向地球表面,这就是地震。所以,很多地方在发生大地震前,往往会有一些小地震,但也不是绝对,有些地区小地震不会发生大地震。
地震活动异常:大小地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大地震虽然不多,中小地震却不少,研究中小地震活动的特点。有可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形变异常: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某些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小的位移,借助于精密的仪器,可以测出这种十分微弱的变化,分析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球物理变化: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及其周围岩石的物理性质可能出现一些变化,利用精密仪器测定不同地区重力、地电和地磁的变化,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地下流体的变化:地下水(井水、泉水、地下层中所含的水)、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岩层中还可能产和贮存一些其它气体,这些都是地下流体。用仪器测地下流体的化学成份和某些物理量,研究它们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地震云是地震前兆吗?
小地震是大地震前兆吗 大地震之前会不会小震不断
地震前兆
80年代,一些发表的“地震云研究”认为“地震云”共有三种类型:条带状、辐射状、干涉条纹状。但事实上,所谓这些“地震云”,其实在云的科学分类中都有对应种属,而且很常见。比如“条带状地震云”,其实是荚状层积云或者荚状高积云;“辐射状地震云”,其实是辐辏状高积云;“干涉条纹状地震云”,其实是波状高层云。再后来,有人对“地震云”的界定更加随意,他们把一切“怪异”的云都称为地震云,毫无科学性可言。
专家表示,“地震云”的说法之所以流行,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对地震活动的未知和对地震破坏的恐惧,于是我们总想找到地震活动规律,习惯性把云归为地震前兆现象,但科学意义上的地震前兆并不包括地震云。
曾经误导无数网友的百度百科“地震云”词条,在来自气象局、中科院等多位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完成了勘误和修改。打开新词条,可以看到,目前“地震云”的定义显示为:“一种被误传为可以提前预测地震的云,目前尚无准确定义,也不被气象专业或地质专业所认可,主要在中国和日本民间流传。中外科学界、地震局和气象局等机构曾多次对此进行辟谣,强调没有有效证据表明云可以用于预测地震。”
气象专家指出,所谓的“地震云”就是非常普通的卷积云,也叫积层云,在高温晴朗的天气里十分常见,并不是地震的前兆。希望大家看到此类消息时,要保持清醒,不要人云亦云,以免引起恐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