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一传手,中国女排黄金一代发球
究竟,中国女排的一传为何如此糟心?欧美的接发球有哪些值得借鉴?小编采访了几位专业人士,听听他们
本届女排国家联赛,再一次暴露了中国女排的一传问题。在国际排联官方统计的最佳一传排名中,中国队排名最靠前的是刘晓彤,排在了所有球员中的第31位。相比无人进入榜单前十,更令人吃惊的是刘晓彤作为排名最靠前的球员,其接发球效率居然为负。根据FIVB统计,接发球排名前十的多数被欧美国家占据,其中美国队的希尔以22.32%的一传效率占据榜首。毫不夸张的说,发垫环节已经成了中国与其他强队之间的最大差距。
究竟,中国女排的一传为何如此糟心?欧美的接发球有哪些值得借鉴?小编采访了几位专业人士,听听他们怎么说。
1 站位首先,国外运动员普遍站位靠前,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对于前区球和急速下坠的跳飘球,能提前到位。而一旦预判到对方发球冲底线,又可以通过上手传球的方式来接。这样,就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前区球掉地而来不及反应。
以上图为例,希尔的接发球站位相当靠前,在接发球后,其身体重心仍然保持在高位、直接上步进攻,所有动作一气呵成。
而要做到接发球站位靠前,运动员的上手接发球能力必须过关,而这一点,恰恰是中国运动员的软肋。一位从事基础排球教育的教练指出:“一方面是手指力量不够,再一个是青少年阶段对于上手接发球的针对性训练太少,理念上还没有这个意识。”
上传原本是一项男排技术,但如今在女排比赛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多,符合当下女排发展男子化的国际潮流。它既解放了球员从一传到进攻的重心转换问题,也很好的衔接了前区和后区的接发球。
2 侧垫一位经历过老女排时代的运动员告诉小编,中国女排历来对于接发球的动作要求是:“胳膊靠在胸前,手臂不要抬的太高,球来的时候用身体去靠,做到吸进来,送出去,这样就算你垫不到位,球也不会飞太远。”
然而这位老女排坦言,当年中国女排的一传“绝技”在当今排坛已近乎绝迹。时代变了,欧美排球现普遍提倡“侧身接发球”。
所谓侧身,就是把球放到身体的两侧来垫,而非正对来球。同时,将接发球的重心抬高,靠胳膊来撩,而非主动去送。这一看似违背了传统接发球理念的动作,在实际运用中又有哪些好处呢?
小编咨询了一位前地方队主教练,他曾带过欧美球员、并发现了他们身上这一特点:“欧美球员接发球的时候重心很高,没有主动送一传的过程。因为侧身接发球,他们一传不容易直接过网,而重心高,人就不会站死。”
排球所有的动作讲究脚到、手到。一传和防守两项地面保障技术,同样不宜重心过低。因为重心低了之后,会给两侧移动增加困难,一旦来球很快,球员就会来不及反应。从比赛中经常可以看到,中国队的球员接发球重心很低、正面迎球,一旦球速快、脚下不到位,就会靠不住球,或是接连送探头。
这一点,与排球这项运动朝着更高、更快、更强发展有关,如今的发球速度较十年前已经有了显著提高。对于子弹一般的球速,先用相对安全的方式把球给垫起来、垫到一个区域,已经成了接发球的首要任务。
3 到位率
排球比赛中,一传垫的效果直接影响进攻质量,二者相辅相成。中国女排历来强调接发球到位率,只要一传不到位,中国队就进入了四号位高球的节奏。因此,看中国队的比赛,总有一种说不出的“累”。
这一点,欧美的排球理念中认为接发球半到位也近乎到位,只要球进入一米半区域,垫出一定的弧度,二传就可以组织各种战术。以女排为例,短平快,长背飞,和二四号位的平拉开战术都能在半到位的情况下组织,男排甚至在三米线之内都能打战术。换句话说,欧美球队不论男女排,强调的是一传到位区域,而不是绝对到位率。只要一传能通过反弹角度对准二传所在区域,接发球并不需要百分百到位。
在这一理念驱动下,欧美球员的接发球动作非常简单,只是强调“相对到位”,而不像老女排那样追求“到位率”和“节奏”:”我们那个时候上一传,如果上不好二传都不高兴,觉得球的节奏不好、传不舒服,现在排球朝着简单化方向发展,动作越简单越好。“
而过于强调一传到位率的弊端是:“一旦接发球有点开网,二传的脑子里就没有了战术这一理念,副攻也就假跑,对方拦网自然好判断。”
这一点,美国女排的副攻阿金拉德沃就具备了二米半的一传照样打背飞的能力,副攻能力越强,对对方拦网的牵制作用就越大,对队友的掩护效果也就越强。
当然,不少专家也指出欧美和中国的接发球理念本身并不存在明显优劣,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关键的关键还是队员的技术掌握能力。就像接发球,排球圈也流传着这样一句口诀:“轻球主动送,重球找角度。”口诀有了,能不能做到却是两码事。
对于年轻的中国女排,日常训练中如何提高球员的脚下能力、培养一传手感,以及建立强大的接发球心理,或许是解决目前一传危机的唯一途径。毕竟,如一专家所说:“排球发展到今天,就算发球速度再快,只要你的一传动作标准、基本功扎实,就算飞,也飞不到哪儿去。”
(合作作者:排球Dialogue/崔汉斯)
为什么男女排球选手发球差异这么大?
为什么大型比赛中男排多是大力跳发,女排多是跳飘?因为受生理因素影响,女性爆发力和力量相对男性较弱,所以速度不快的大力跳发不如高质量的跳飘。跳飘所以让题主感觉冲破了对手的一传体系,那是因为对手判断球路错误了,重心和运动方向难以转过来,这样视觉上会感觉发球很成功,让人根本接不到,然而,如果判断正确了,那就会很容易打出一攻来。大力跳法因为落点相对明确,所以不会出现判断球路错误的问题,因此一传多少能碰到球,这样看起来就不如跳飘破坏一传体系明显。然而如果跳法质量稳定,那么就算接起来,依然是破坏了一传的。是赌对方判断失误还是用稳定的大力跳法保证破坏对方一传呢,还是后者回报率要高。
上手接发球时主要针对的是飘球,比如跳飘,平票。手型和传球手型基本一样,由于在规则中,一第次触球没有连击,因此不用担心被裁判吹掉。重点是脚下的移动找好点,并且手要硬,手指也要硬,用手肘向上发力。 接大力跳发和防守动作相似,要控制的是不能顶球,要卸力。发球有很多种,下手发球,正面上手发球,勾手发球(比较少用了),跳发球。之后再类分出其他。比较基本的下手发球比较简单,这个就不说了,主要抛球不要过高,能避免很多错误动作,手要稳。
首先,站立,两脚张开,肩宽,一个接一个地站立,投球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单独接触,投球稳定,球不旋转,投球 同时引导手臂,轻扫。 请记住,手掌是直立的,并击中球的下部以紧急停止。 产生力的过程是整个身体的协调,腰部的旋转被用作传递力的枢轴点。 打排球协调非常重要。 通过粉碎球与全身的协调能力密不可分。
为什么说李盈莹接六轮一传的中国女排没有前途?
说实话,莹莹现在做不到高大全,有短板也有长处。现在应该把她的长处尽情发挥。把这唯一的强点摁住了,去保别人,真是得不偿失。
为什么当朱婷接五、六轮一传时无人担心,此时她照样是女排的主要得分点,而改为她人后怎么就不行了?集体竞技项目讲究的是整体团队配合协作,需要你挺身而出时无论接几轮一传都是技战术的必需!球星就是要技术全面敢于担当。
现在的中国女排球员除了李盈莹外,有哪个进攻比得上张常宁的?又有哪一个主攻接一传比得上张常宁的?当初朱婷接六轮一传,赛场上有李盈莹张常宁二个主攻可以替代朱婷进攻得分。现在你叫李盈莹接六轮一传谁进攻下球能得分?李也可以后三进攻,但她有可能在前排进攻吗?李盈莹会飞吗?不要说话处处针对李盈莹。可见你这个心态不端正的。
那时还有张常宁啊,现在这几个主攻哪个能跟张常宁比,李莹莹的进攻比受伤前的朱婷还是差点,朱婷接六轮一传对进攻的影响也是一目了然的。
主攻以接一传为主,自由人以躲球为主,副攻以主攻为主,接应18几的个头以打副攻为主,李盈莹还是场上替补。球队输赢跟李盈莹没有关系了。
我的理解是:蔡导有思想准备,来各一点攻。为什么?主攻是场上追发笫一人,。怎样改变场上的局面呢,不是你、我说了算的,既是接一传、又是主攻心想法。如果真这样,对身体要求极高,危险,真的很危险。蔡斌的战术里应该其中应该有一项,那就是全力保证李盈莹的进攻,李盈莹的强攻再加上多点开花才能起到让对方摸不清的效果。李盈莹还是应该以主攻为主,充分发挥他的强攻能力,如果她像朱婷一样接六轮一传,恐怕会影响他的进攻发挥。
教练一般会把队内一传最过硬的边攻手接六轮一传,如美国的拉尔森或罗宾逊,巴西的加比,中国的张常宁。李盈莹和龚翔宇目前是中国队一传最好的,除本人在前排个别轮次为了度轮不接,常态下与自由人构成中国队的一传体系,王或金在后排肯定要接三轮,前排时不接。一传是进攻的起点,这环节一乱就会崩盘,因此称为球队生命线。
文章中的“四、中国女排的一传是大问题“才是重点!赞同其结论:’当一传是大问题的中国女排的一传不再是问题的时候,中国女排的真正威力也就来了。”
既然一传不是问题了,那也不存在“一点攻”不,一点攻多点开花显然效果更好!强如艾格努,如果没有意大利队的一传、防守作保证其进攻效率也肯定下降。如中国队无法解决好“一传”一点攻又何从谈起?李盈莹的调整攻能力真的能在国际赛场”通吃”?有不少人已经发文(或留评)对姚迪缺赛一事,一边攻击蔡斌,一边抱怨没有姚迪的传球会影响李盈莹进攻的发挥。如果认为李盈莹真的对二传都这么挑剔,说明这些人对李盈莹的调整攻能力连自己都没有信心,那想像中的靠李盈莹“一点攻”岂非自已骗自己?
中国已有一个能扣昏对手的王一梅还没退役,李盈莹若不接一传,比赛中就等扣球那一下,其它技术就会退化,她会变成第二个王一梅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