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峡大坝的万年一遇不要让三峡工程背锅了
大家对百年一遇、千年一遇、万年一遇来形容水利工程的说法都比较熟悉,那对于三峡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洪和发电。所谓N年一遇,是一个特定区域目标时段的发生概率计算的,体现一个平均概率,并不意味着今年出现过百年一遇,明年就没有了。就像你买彩票一样,你今天买中了一个500万,是百年一
最近抗洪救灾成为了长江流域中下游民众的主旋律,数十万人在长江沿岸的各个关键点进行抗洪。不少人也发表了质疑,为何曾经号称万年一遇的三峡大坝,却无法让中下游免除洪灾的侵袭呢?
大家对百年一遇、千年一遇、万年一遇来形容水利工程的说法都比较熟悉,那对于三峡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洪和发电。所谓N年一遇,是一个特定区域目标时段的发生概率计算的,体现一个平均概率,并不意味着今年出现过百年一遇,明年就没有了。就像你买彩票一样,你今天买中了一个500万,是百年一遇的情况,但是也许明天你再买,又中了一个500万,后天又中了一次,是不是说这个概率是1天1遇呢?它是一个平均数,可以相对你来说中奖概率大了,但是绝大多数人还是不中的。
那三峡工程的防洪标准到底是什么呢?有文章指出:千年设防,万年校荷。这是什么意思呢?
1、遇到1998年一样百年一遇的洪水,洪水来了之后可以蓄住洪水,不必启用下游的分洪区分洪。
2、大坝的行洪能力是千年一遇的洪水来临时,在荆江分洪区配合下确保武汉及下游平原不被淹。
3、如果是遇到万年一遇的洪水到来之际不会发生溃坝现象。
简单来说,百年一遇是对三峡的操行考察,千年一遇是对三峡的能力考试,而万年一遇则是对三峡的生死考验。也就是说百年一遇是三峡大坝的日常测验,千年一遇是期末考试,而万年一遇对三峡意味着高考了。
其实今年的长江中下游的洪水,并不仅仅是因为来自长江上游的四川、重庆下大雨造成的,而是中下游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雨量都很大造成的。对于三峡来说,它只能让上游的洪峰到来的时候,适当拦水,让上游洪峰和中下游各支流的洪峰错开,避免叠加造成漫堤溃坝现象出现。三峡也不能无限拦水,毕竟大坝的库容也是有限的,迟早也会满库漫坝,那到时候放水则危险性更大。
另外三峡大坝建设的地方是长江由山区转到平原的过渡区,它能实现防洪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并不能影响所有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还是三峡到武汉这段,确保武汉的防洪能力。三峡到九江的直线距离超过500公里,要求三峡能够影响到那么远的地方,是不太可能的了。
还有就是今年最危险的鄱阳湖洪水形成原因,更多的是由于江西长期下雨,信江、饶河、赣江、抚河、修水等多条河流水量上涨,最终汇入到鄱阳湖,造成鄱阳湖面扩大,要排出那么水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现在是各处的雨都很大,河流也很多水,水想快速排出去需要时间。
要想保住长江中小游不被大洪水冲垮,按照目前的情况,除了筑高河堤,就是希望雨不要再下了。否则各处的雨水都汇集到长江,再宽的江面也容纳不下,如同只有一条高速公路,但是所有的地方小路出来的车辆都涌入这条路上,迟早只能堵车了。如果没有支流的水汇入,长江的水是可以慢慢排完的。
所以不要埋怨三峡大坝的作用了,它其实只能在某一段可以发挥一些作用,并不是一个神,其他中下游地区还是要有自己的水利工程。假如江西连续下大雨,鄱阳湖也是会出现漫堤溃坝的可能的,三峡大坝拦的水只是短暂的,并不能让长江上游来水断掉。
由于小编本身并不具备专业的水利知识,大家对于这次洪水还有哪些补充的,欢迎留言发表你的见解吧。
三峡 事件是怎么回事啊
1,早期对抗洪能力的预估过于乐观三峡工程上马之初,宣传的首要功能,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长江中下游的洪患问题。当年的口号是“三峡工程峻工之日,就是长江告别洪患之时”。
但从媒体宣传来看,这个口号在建成以后越来越低调,03年建成时号称“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而08年就变成了“三峡大坝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而去年则宣称“今年抗洪还不能全都指望三峡大坝”。
2,解决泥沙淤积也不如预期顺利
大坝淤沙是水利建设一大难题,据报道,三峡水库采用“蓄清排浑”的方法来处理排沙问题,即在汛期时加大排水量使浑水出库,在枯水季节大量蓄积清水,便可以减少泥沙在水库内的淤积,这被认为是水利史上一大创举。但最近又有报道指出,从水库运用初期的监测来看,这种方法仅能排出70%左右的泥沙。据监测,蓄水以来,2003~2007年,每年入库2亿吨泥沙,约有1.3亿吨淤在库内。
3,调水与发电尚需协调
水利工程的最大特点就是削丰补枯,调节水旱平衡。但对三峡公司来说,发电是他们的收益来源,与调水之间存在一定矛盾,长江水利委员会防汛抗旱办公室副巡视员王井泉关于今年旱灾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此前出现的“淡季用电高峰”让三峡用去大量水体发电,加剧了下游旱情。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水文基础理论研究室主任王银堂也认为,由于三峡工程兼具水利、水电的枢纽作用,其大体量发电用水客观上会造成下游“缺水”的现象。
二,环境影响:可能被夸大,仍然很严峻
旱灾被认为与三峡工程有关
1,“影响气候”的指责缺乏依据
近年来,中国南方频现异常气候,四川和重庆等地出现酷热、大旱以及暴雨等异常天气,三峡时常成为矛头所指。而国家环保总局审查通过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结论是:三峡建库后,对库区及邻近区域温度、湿度、风和雾的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10公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则表示,有人认为三峡库区对三峡周边广大地区的气候产生了严重影响,并把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归结为三峡工程的影响,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库区环境治理任务艰巨
根据2007年由中国科学院、世界自然基金会、长江水利委员会等单位共同发布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显示,三峡库区的污染问题形势严峻,2003年三峡库区蓄水至135米之后,监测结果显示,三峡在135米蓄水过程中和蓄水后局部时段,香溪河等12条支流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华(藻类过度繁殖)现象,回水区水流减缓,使库周围近岸水域及库湾水体纳污能力下降。同时大批移民开垦荒地,也加剧了水体污染,并产生水土流失的现象。报告称,地面污染源是三峡库区的主要污染源,占到总体污染的60%—70%,主要来自库区的农药和化肥使用。
3,比起地震,山体滑坡是更值得重视的地质影响
三峡工程曾被指责为库区地震的原因之一,其实大坝与地震的关系以目前的观测手段尚无法证明,但山体滑坡已经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据新华社记者报道,重庆库区的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3月18日,受试验性蓄水及退水影响,重庆库区巫山、巫溪、奉节、云阳、开县、万州等14区县发生166处地质灾害灾(险)情,崩滑体总体积约6024万立方米,影响人数11535人,已造成土地损失约2380亩。值得注意的是,166处灾(险)情点中,新生突发性灾(险)情点达到121处。三峡水库每年从145米蓄水至175米,再消落回145米,所产生的30米消落相当于百年一遇的长江洪水,对库岸边坡的考验就可想而知。
三,航运作用还需要长期开发
重庆并未迎来万吨巨轮
1,“巨轮直航重庆”目前难以实现
三峡设计和论证过程中,曾经提出“万吨轮直达重庆”的诱人蓝图,但实际上,长江中下游一座座跨江大桥早已形成百桥锁江,巨轮无法从桥下通过,进入长江上游。
对于“巨轮入重庆”的构想,三峡的出现理顺了上游航道,而下游要不要拆桥让船,已经引起了持续的争论。
2,航运效率需要进一步改善
据公开的信息,三峡船闸设计之初确定单向通过能力每年为5000万吨,双向运行为1亿吨,而实际上,三峡船闸的五级船闸启用后至今,双向船闸的通过能力到5000万吨就已经出现饱和。而且,由于永久船闸分为五级,因此通行速度较为缓慢,理论上过闸要2小时40分钟,在目前实际运行中,往往需要3.5个小时以上才能通过。重庆市交通部门提出要尽早论证、规划并最终在三峡大坝上建设第二座双线五级船闸或第二座升船机,并称“这才是打开长江通航瓶颈的根本办法”。
三峡大坝的利弊有哪些
利:
防洪调洪:三峡水库运行时预留的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削减洪峰流量达27000-33000立方米/秒,属世界水利工程之最。
水力发电:三峡水电站会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时的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地下厂房装有6台水轮发电机组),外加两台5万千瓦时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000亿度,是世界最大水电站。
改善航运: 三峡水库回水至西南重镇重庆市,它改善航运里程660公里,年单向通航能力由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称三峡工程为世界上改善航运条件最显著的第一枢纽工程当之无愧。
弊:大坝阻挡了淤泥流向下游,使包括上海地区在内的长江入海口收缩,海洋的咸水正在倒灌入内陆。未经处理的污水和化肥残留物被不断排入大坝水库,导致巨型水藻生长泛滥,并威胁到下游的水供应。而水库水位的波动也被认为是湖南省农民所遭遇奇特鼠灾的根源。
从三峡大坝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看出,一方面,中国这个正迅速向工业化迈进的国家急于摆脱自然界的束缚,而另一方面,它为此努力的结果却是适得其反。三峡项目的启用正逢国外生态学界对兴建大坝的做法重新进行审视之时,经济学界也有相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此类耗资巨大的项目只有靠国家补贴才能生存下来。
大坝蓄水以及雨季的水位调整引发了山体滑坡,也严重损害了庙河村等地区的地质结构。大坝蓄水破坏了水循环,导致云南等地出现连续大旱,多处河流断流。
拓展资料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混凝土水利发电工程,是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三
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全长约2309m,坝高185m,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元人民币,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建成。
经国家防总批准,三峡水库于2011年9月10日零时正式启动第四次175米试验性蓄水,至18日19时,水库水位已达到160.18米。2012年7月23日,三峡枢纽开启7个泄洪深孔泄洪。2012年7月24日,三峡大坝入库流量达7.12万立方米/秒,是三峡水库建库以来遭遇的最大洪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