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 方向盘,球形方向盘
编者按:
行星发动机、重元素核聚变、单兵机械骨骼、加特林机枪……近日,正在热映中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不仅让科幻圈为之疯狂,也在军迷圈掀起波澜。即日起,《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推出系列作品,解读《流浪地球》中的“硬核”军事科技,欢迎关注。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正在热映,剧中“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标语出现在重型运输车屏幕上的情节为观众津津乐道。
与此同时,重型运输车里的各类屏幕、仪表、按键都强烈刺
【《流浪地球》中的“硬核”军事科技】
编者按:
行星发动机、重元素核聚变、单兵机械骨骼、加特林机枪……近日,正在热映中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不仅让科幻圈为之疯狂,也在军迷圈掀起波澜。即日起,《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推出系列作品,解读《流浪地球》中的“硬核”军事科技,欢迎关注。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正在热映,剧中“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标语出现在重型运输车屏幕上的情节为观众津津乐道。
与此同时,重型运输车里的各类屏幕、仪表、按键都强烈刺激着观众的感官,与安全标语以及车窗上的灯笼穗等“日常味”元素形成鲜明对比。而其中最为突兀的莫过于是巨大的“球型方向盘”:它不仅替代了传统车辆中带轴方向盘的作用和位置,操纵方式本身也显得很有“科幻感”,足够陌生又足够酷。
不过,作为一部风格较为写实的科幻电影,“球形方向盘”并非是空穴来风的完全空想。实际上对于从事设计的相关行业人员来说,这颗化乾坤于方寸之间的神奇圆球另有一个令他们耳熟能详的名字:轨迹球。
图为电影《流浪地球》中重型运输车的拍摄场景,窗外绿色为合成特效用的绿幕。(来源:xinamofu)
轨迹球:曾是历史尘埃,现是设计新宠
这有一颗会滚的球!这是很多80后和90后对机械鼠标的第一印象。握着鼠标的手在桌上挪动,带动滚球转动,滚球又带动一对滚柱转动,滚柱末端有和电刷接触的导电片,将滚球的偏移量通过二进制数字向芯片传达……屏幕上的光标就会开始“再现”鼠标的挪动轨迹。
即便这颗“包胶”的小球把纯键盘输入方式踢进了历史的尘埃里,但很快光电管的价格和性能都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底部“带个球”的鼠标很快被同样扫进尘埃堆里。
但这并不代表“带个球”的鼠标走向消亡:在定点、翻页和滑动反馈等领域,近年来一种被称为“轨迹球”的新型鼠标异军突起,广受各类平面、3D设计人员的青睐,原因无他:相比常规鼠标,这类新型鼠标的确能比较准确地符合设计者们的需求。
图为Axsotic开发的3D建模专用轨迹球鼠标,该鼠标专用于转动建模对象。(来源:techbox)
回到电影中来,《流浪地球》中重型运输车采用了独具特色的大型轨迹球操纵方式,也有其现实因素:从电影细节中我们可知,该车的轮组可动性很可能被设定在了“全轮全驱可转向”的极高水平,这意味着重型运输车不仅能通过前轮转动带动整车“惯性转向”,还能通过轮组朝向输出动力实现“原地掉头”。在这种情况下,只司掌惯性转向的传统方向盘就明显难以胜任,引入新的操纵方式也就十分合理了。
游戏手柄的悄然从军:轨迹球并不是没有先例
在美军21世纪推进基层信息化、无人化的浪潮中,实际要远隔操控战争机器的官兵碰到了一个最为传统的老大难问题:上到美国海军潜艇的潜望镜、下到美国陆军的排爆机器人,用什么“神器”来操控它们才是轻便合适的选择?
当然,这对于广大的美国游戏主机市场玩家来说始终不能构成问题:无论是道路上奔驰的超级跑车,还是战场中来回穿梭的百战精英,它们的精密操作始终是由玩家手中小小的手柄实现的。
而根据美国陆军的评估,以XBOX主机的游戏手柄为例,其上的8个按键、2个摇杆和十字键完全足够士兵操控陆地机器人的行进和作战之用,不多也不少刚刚好。
图为在潜艇中用XBOX-one的手柄操纵潜望镜的美国海军军官(来源:GameRevolution)
而对于这种游戏手柄恰好符合无人装备操控的现象,美国著名军工企业雷声(Raython)有一段非常精妙的解释:“为了游戏手柄和人机界面的构建,游戏公司能为之花费上亿美金,这是我们完全做不到的事情”,这足可见美国军工业界对游戏手柄这个现成“人机接口”的认可。
短短十几年间,游戏玩家的操纵方式正在发生着明显变革。从手柄到键鼠,从VR到眼球跟踪,各个领域的资金和智慧聚集在这里,追逐着全球玩家口袋里的钞票,也不断推进着人机接口工学的发展——其进程几倍于军事技术的迭代速度,甚至比科幻作品本身更胜一筹。
在如此的风景之下的我们,或许正不得不面对着比《流浪地球》更扑朔迷离的未来。不过,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流浪地球》正是照见未来的里程碑。
划重点
轨迹球是另外一种类型的鼠标,其工作原理与机械式鼠标相同。因而轨迹球占用空间小,多用于笔记本电脑等便携机。轨迹球有两个按钮,一个用于用户单击或双击,而另一个提供为选择菜单和拖动对象后需要的动作。
其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其实与普通鼠标类似,只是改变了滚轮的运动方式,其球座固定不动,直接用手拨动轨迹球来控制鼠标箭头的移动。轨迹球外观新颖,可随意放置,用惯后手感也不错。而且即使在光电鼠标的冲击下,仍有许多设计人员更垂青于轨迹球鼠标的精准定位。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旋钮工作室
监制:光明网军事科技前沿
《流浪地球》与刘慈欣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看完电影《流浪地球》,第一感觉是我们中国终于有部像样的科幻片了。拖着长长尾巴的地球,白雪皑皑的灰色世界,漂泊在太空中的空间站,这些无疑都符合我们的想象。
这里做了一个预言,静候2044
但是,似乎也仅此而已,除了特效之外,这部电影可谓是被改得面目全非。我指的不是故事情节跟原著有出入,而是电影把力用错了地方,把《流浪地球》这样一个孤独而惶恐的故事,讲成了一个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另外,这部电影太具有中国特色了。一点都不符合地球即将毁灭时的那种状态,那个时候,除了生死,还有什么是重要的事情?甚至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人类整体的延续。
电影开头的关于过年这个场景明显是为了迎合观众,电影正好也是正月初一上映的。但是这种气氛,给人一种王宝强电影的恶搞感(个人感受,对王宝强并无恶意)。等到刘户口带着韩朵朵上了地面,找到姥爷的那辆车时,“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令人简直不知所措。到现在我也没明白这是恶搞,还是植入的广告。都到了逃离太阳系的时代了,人们的交通工具还是汽车?弄大一点,弄结实一点,方向盘换成圆球,就科幻了?另外,“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总共出了三次,在让观众笑一下的同时,也减弱了电影的表达力度。
吴京出演的刘培强
更大的问题是,《流浪地球》把故事集中在吴京扮演的刘培强和屈楚萧扮演的刘启身上,但是显得特别苍白无力。电影中也有回放的镜头讲述父子之间的往事,但刘启对刘培强的愤怒乃至怨恨还是让人觉得用力过猛。
另一部著名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也讲到了父女之间的故事,库珀也面临了是与女儿重逢还是拯救人类的未来这样的艰难抉择,相比之下,《星际穿越》的表达更有感染力。尤其是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当年轻的库珀望着即将死去的墨菲,墨菲说道:不该是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整个故事在这里迎来一次情感上的高潮,影片也在圆满中落幕。
《星际穿越》中令人感动的一幕
以上说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编剧造成的,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吹龚格尔。当然,如果让刘慈欣自己去改编,很可能也会改成这样。这一切都是为了商业,为了迎合大众,为了不让一部本就不够大众的电影变得更小众。毕竟,电影成本和回报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么我也就不再这里吹毛求疵诟病这部电影了,而且作为中国第一部像样的科幻片它确实也意义非凡。
再说说《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它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它的篇幅不长,仅有三章,并且最后一章只有一两页,只能算个小中篇。这是刘慈欣首次参加笔会带去的作品,算是首次正式与科幻界接触,巧的是这部小说也是凭借这部小说首次跟电影界接触(《三体》如今已成有生之年系列了)。
作者刘慈欣
《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是刘慈欣由纯科幻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的作品。刘慈欣本人将自己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纯科幻阶段、人与自然阶段及社会实验阶段。这部小说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实是通过大灾难的背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地球与人的关系。在第一章《刹车时代》中,关于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是一个核心问题。到了《逃逸时代》,五千名最后的地球派被赶上地面冻成冰雕,但很快出现的太阳氦闪证明了他们坚持的是真理。有意思的是,刘慈欣本人曾透露,他自己其实是飞船派。
《流浪地球》是一部文学和科幻并重的小说,可以说是在二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尤其是流浪地球这样一个核心意象,既具有科幻的震撼力,也具有文学的渲染力,无论从科学还是文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电影中关于其中某些场景的表达也是很震撼的。但是,和原著相比,总觉得欠缺一些。下面摘录几段原著中的精彩描写供大家欣赏吧。
流浪地球
“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
“它的光芒只在自己的周围映出了一圈晨曦似的亮影,天空呈暗暗的深蓝色,星星仍清晰可见。举目望去,哪有海啊,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原。”
“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制了一切。”
“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流浪地球》与刘慈欣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看完电影《流浪地球》,第一感觉是我们中国终于有部像样的科幻片了。拖着长长尾巴的地球,白雪皑皑的灰色世界,漂泊在太空中的空间站,这些无疑都符合我们的想象。
这里做了一个预言,静候2044
但是,似乎也仅此而已,除了特效之外,这部电影可谓是被改得面目全非。我指的不是故事情节跟原著有出入,而是电影把力用错了地方,把《流浪地球》这样一个孤独而惶恐的故事,讲成了一个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另外,这部电影太具有中国特色了。一点都不符合地球即将毁灭时的那种状态,那个时候,除了生死,还有什么是重要的事情?甚至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人类整体的延续。
电影开头的关于过年这个场景明显是为了迎合观众,电影正好也是正月初一上映的。但是这种气氛,给人一种王宝强电影的恶搞感(个人感受,对王宝强并无恶意)。等到刘户口带着韩朵朵上了地面,找到姥爷的那辆车时,“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令人简直不知所措。到现在我也没明白这是恶搞,还是植入的广告。都到了逃离太阳系的时代了,人们的交通工具还是汽车?弄大一点,弄结实一点,方向盘换成圆球,就科幻了?另外,“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总共出了三次,在让观众笑一下的同时,也减弱了电影的表达力度。
吴京出演的刘培强
更大的问题是,《流浪地球》把故事集中在吴京扮演的刘培强和屈楚萧扮演的刘启身上,但是显得特别苍白无力。电影中也有回放的镜头讲述父子之间的往事,但刘启对刘培强的愤怒乃至怨恨还是让人觉得用力过猛。
另一部著名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也讲到了父女之间的故事,库珀也面临了是与女儿重逢还是拯救人类的未来这样的艰难抉择,相比之下,《星际穿越》的表达更有感染力。尤其是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当年轻的库珀望着即将死去的墨菲,墨菲说道:不该是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整个故事在这里迎来一次情感上的高潮,影片也在圆满中落幕。
《星际穿越》中令人感动的一幕
以上说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编剧造成的,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吹龚格尔。当然,如果让刘慈欣自己去改编,很可能也会改成这样。这一切都是为了商业,为了迎合大众,为了不让一部本就不够大众的电影变得更小众。毕竟,电影成本和回报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么我也就不再这里吹毛求疵诟病这部电影了,而且作为中国第一部像样的科幻片它确实也意义非凡。
再说说《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它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它的篇幅不长,仅有三章,并且最后一章只有一两页,只能算个小中篇。这是刘慈欣首次参加笔会带去的作品,算是首次正式与科幻界接触,巧的是这部小说也是凭借这部小说首次跟电影界接触(《三体》如今已成有生之年系列了)。
作者刘慈欣
《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是刘慈欣由纯科幻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的作品。刘慈欣本人将自己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纯科幻阶段、人与自然阶段及社会实验阶段。这部小说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实是通过大灾难的背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地球与人的关系。在第一章《刹车时代》中,关于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是一个核心问题。到了《逃逸时代》,五千名最后的地球派被赶上地面冻成冰雕,但很快出现的太阳氦闪证明了他们坚持的是真理。有意思的是,刘慈欣本人曾透露,他自己其实是飞船派。
《流浪地球》是一部文学和科幻并重的小说,可以说是在二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尤其是流浪地球这样一个核心意象,既具有科幻的震撼力,也具有文学的渲染力,无论从科学还是文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电影中关于其中某些场景的表达也是很震撼的。但是,和原著相比,总觉得欠缺一些。下面摘录几段原著中的精彩描写供大家欣赏吧。
流浪地球
“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
“它的光芒只在自己的周围映出了一圈晨曦似的亮影,天空呈暗暗的深蓝色,星星仍清晰可见。举目望去,哪有海啊,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原。”
“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制了一切。”
“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流浪地球》与刘慈欣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看完电影《流浪地球》,第一感觉是我们中国终于有部像样的科幻片了。拖着长长尾巴的地球,白雪皑皑的灰色世界,漂泊在太空中的空间站,这些无疑都符合我们的想象。
这里做了一个预言,静候2044
但是,似乎也仅此而已,除了特效之外,这部电影可谓是被改得面目全非。我指的不是故事情节跟原著有出入,而是电影把力用错了地方,把《流浪地球》这样一个孤独而惶恐的故事,讲成了一个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另外,这部电影太具有中国特色了。一点都不符合地球即将毁灭时的那种状态,那个时候,除了生死,还有什么是重要的事情?甚至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人类整体的延续。
电影开头的关于过年这个场景明显是为了迎合观众,电影正好也是正月初一上映的。但是这种气氛,给人一种王宝强电影的恶搞感(个人感受,对王宝强并无恶意)。等到刘户口带着韩朵朵上了地面,找到姥爷的那辆车时,“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令人简直不知所措。到现在我也没明白这是恶搞,还是植入的广告。都到了逃离太阳系的时代了,人们的交通工具还是汽车?弄大一点,弄结实一点,方向盘换成圆球,就科幻了?另外,“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总共出了三次,在让观众笑一下的同时,也减弱了电影的表达力度。
吴京出演的刘培强
更大的问题是,《流浪地球》把故事集中在吴京扮演的刘培强和屈楚萧扮演的刘启身上,但是显得特别苍白无力。电影中也有回放的镜头讲述父子之间的往事,但刘启对刘培强的愤怒乃至怨恨还是让人觉得用力过猛。
另一部著名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也讲到了父女之间的故事,库珀也面临了是与女儿重逢还是拯救人类的未来这样的艰难抉择,相比之下,《星际穿越》的表达更有感染力。尤其是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当年轻的库珀望着即将死去的墨菲,墨菲说道:不该是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整个故事在这里迎来一次情感上的高潮,影片也在圆满中落幕。
《星际穿越》中令人感动的一幕
以上说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编剧造成的,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吹龚格尔。当然,如果让刘慈欣自己去改编,很可能也会改成这样。这一切都是为了商业,为了迎合大众,为了不让一部本就不够大众的电影变得更小众。毕竟,电影成本和回报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么我也就不再这里吹毛求疵诟病这部电影了,而且作为中国第一部像样的科幻片它确实也意义非凡。
再说说《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它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它的篇幅不长,仅有三章,并且最后一章只有一两页,只能算个小中篇。这是刘慈欣首次参加笔会带去的作品,算是首次正式与科幻界接触,巧的是这部小说也是凭借这部小说首次跟电影界接触(《三体》如今已成有生之年系列了)。
作者刘慈欣
《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是刘慈欣由纯科幻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的作品。刘慈欣本人将自己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纯科幻阶段、人与自然阶段及社会实验阶段。这部小说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实是通过大灾难的背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地球与人的关系。在第一章《刹车时代》中,关于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是一个核心问题。到了《逃逸时代》,五千名最后的地球派被赶上地面冻成冰雕,但很快出现的太阳氦闪证明了他们坚持的是真理。有意思的是,刘慈欣本人曾透露,他自己其实是飞船派。
《流浪地球》是一部文学和科幻并重的小说,可以说是在二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尤其是流浪地球这样一个核心意象,既具有科幻的震撼力,也具有文学的渲染力,无论从科学还是文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电影中关于其中某些场景的表达也是很震撼的。但是,和原著相比,总觉得欠缺一些。下面摘录几段原著中的精彩描写供大家欣赏吧。
流浪地球
“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
“它的光芒只在自己的周围映出了一圈晨曦似的亮影,天空呈暗暗的深蓝色,星星仍清晰可见。举目望去,哪有海啊,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原。”
“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制了一切。”
“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流浪地球》与刘慈欣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看完电影《流浪地球》,第一感觉是我们中国终于有部像样的科幻片了。拖着长长尾巴的地球,白雪皑皑的灰色世界,漂泊在太空中的空间站,这些无疑都符合我们的想象。
这里做了一个预言,静候2044
但是,似乎也仅此而已,除了特效之外,这部电影可谓是被改得面目全非。我指的不是故事情节跟原著有出入,而是电影把力用错了地方,把《流浪地球》这样一个孤独而惶恐的故事,讲成了一个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另外,这部电影太具有中国特色了。一点都不符合地球即将毁灭时的那种状态,那个时候,除了生死,还有什么是重要的事情?甚至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人类整体的延续。
电影开头的关于过年这个场景明显是为了迎合观众,电影正好也是正月初一上映的。但是这种气氛,给人一种王宝强电影的恶搞感(个人感受,对王宝强并无恶意)。等到刘户口带着韩朵朵上了地面,找到姥爷的那辆车时,“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令人简直不知所措。到现在我也没明白这是恶搞,还是植入的广告。都到了逃离太阳系的时代了,人们的交通工具还是汽车?弄大一点,弄结实一点,方向盘换成圆球,就科幻了?另外,“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总共出了三次,在让观众笑一下的同时,也减弱了电影的表达力度。
吴京出演的刘培强
更大的问题是,《流浪地球》把故事集中在吴京扮演的刘培强和屈楚萧扮演的刘启身上,但是显得特别苍白无力。电影中也有回放的镜头讲述父子之间的往事,但刘启对刘培强的愤怒乃至怨恨还是让人觉得用力过猛。
另一部著名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也讲到了父女之间的故事,库珀也面临了是与女儿重逢还是拯救人类的未来这样的艰难抉择,相比之下,《星际穿越》的表达更有感染力。尤其是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当年轻的库珀望着即将死去的墨菲,墨菲说道:不该是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整个故事在这里迎来一次情感上的高潮,影片也在圆满中落幕。
《星际穿越》中令人感动的一幕
以上说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编剧造成的,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吹龚格尔。当然,如果让刘慈欣自己去改编,很可能也会改成这样。这一切都是为了商业,为了迎合大众,为了不让一部本就不够大众的电影变得更小众。毕竟,电影成本和回报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么我也就不再这里吹毛求疵诟病这部电影了,而且作为中国第一部像样的科幻片它确实也意义非凡。
再说说《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它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它的篇幅不长,仅有三章,并且最后一章只有一两页,只能算个小中篇。这是刘慈欣首次参加笔会带去的作品,算是首次正式与科幻界接触,巧的是这部小说也是凭借这部小说首次跟电影界接触(《三体》如今已成有生之年系列了)。
作者刘慈欣
《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是刘慈欣由纯科幻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的作品。刘慈欣本人将自己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纯科幻阶段、人与自然阶段及社会实验阶段。这部小说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实是通过大灾难的背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地球与人的关系。在第一章《刹车时代》中,关于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是一个核心问题。到了《逃逸时代》,五千名最后的地球派被赶上地面冻成冰雕,但很快出现的太阳氦闪证明了他们坚持的是真理。有意思的是,刘慈欣本人曾透露,他自己其实是飞船派。
《流浪地球》是一部文学和科幻并重的小说,可以说是在二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尤其是流浪地球这样一个核心意象,既具有科幻的震撼力,也具有文学的渲染力,无论从科学还是文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电影中关于其中某些场景的表达也是很震撼的。但是,和原著相比,总觉得欠缺一些。下面摘录几段原著中的精彩描写供大家欣赏吧。
流浪地球
“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
“它的光芒只在自己的周围映出了一圈晨曦似的亮影,天空呈暗暗的深蓝色,星星仍清晰可见。举目望去,哪有海啊,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原。”
“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制了一切。”
“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流浪地球》与刘慈欣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看完电影《流浪地球》,第一感觉是我们中国终于有部像样的科幻片了。拖着长长尾巴的地球,白雪皑皑的灰色世界,漂泊在太空中的空间站,这些无疑都符合我们的想象。
这里做了一个预言,静候2044
但是,似乎也仅此而已,除了特效之外,这部电影可谓是被改得面目全非。我指的不是故事情节跟原著有出入,而是电影把力用错了地方,把《流浪地球》这样一个孤独而惶恐的故事,讲成了一个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另外,这部电影太具有中国特色了。一点都不符合地球即将毁灭时的那种状态,那个时候,除了生死,还有什么是重要的事情?甚至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人类整体的延续。
电影开头的关于过年这个场景明显是为了迎合观众,电影正好也是正月初一上映的。但是这种气氛,给人一种王宝强电影的恶搞感(个人感受,对王宝强并无恶意)。等到刘户口带着韩朵朵上了地面,找到姥爷的那辆车时,“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令人简直不知所措。到现在我也没明白这是恶搞,还是植入的广告。都到了逃离太阳系的时代了,人们的交通工具还是汽车?弄大一点,弄结实一点,方向盘换成圆球,就科幻了?另外,“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总共出了三次,在让观众笑一下的同时,也减弱了电影的表达力度。
吴京出演的刘培强
更大的问题是,《流浪地球》把故事集中在吴京扮演的刘培强和屈楚萧扮演的刘启身上,但是显得特别苍白无力。电影中也有回放的镜头讲述父子之间的往事,但刘启对刘培强的愤怒乃至怨恨还是让人觉得用力过猛。
另一部著名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也讲到了父女之间的故事,库珀也面临了是与女儿重逢还是拯救人类的未来这样的艰难抉择,相比之下,《星际穿越》的表达更有感染力。尤其是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当年轻的库珀望着即将死去的墨菲,墨菲说道:不该是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整个故事在这里迎来一次情感上的高潮,影片也在圆满中落幕。
《星际穿越》中令人感动的一幕
以上说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编剧造成的,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吹龚格尔。当然,如果让刘慈欣自己去改编,很可能也会改成这样。这一切都是为了商业,为了迎合大众,为了不让一部本就不够大众的电影变得更小众。毕竟,电影成本和回报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么我也就不再这里吹毛求疵诟病这部电影了,而且作为中国第一部像样的科幻片它确实也意义非凡。
再说说《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它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它的篇幅不长,仅有三章,并且最后一章只有一两页,只能算个小中篇。这是刘慈欣首次参加笔会带去的作品,算是首次正式与科幻界接触,巧的是这部小说也是凭借这部小说首次跟电影界接触(《三体》如今已成有生之年系列了)。
作者刘慈欣
《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是刘慈欣由纯科幻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的作品。刘慈欣本人将自己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纯科幻阶段、人与自然阶段及社会实验阶段。这部小说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实是通过大灾难的背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地球与人的关系。在第一章《刹车时代》中,关于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是一个核心问题。到了《逃逸时代》,五千名最后的地球派被赶上地面冻成冰雕,但很快出现的太阳氦闪证明了他们坚持的是真理。有意思的是,刘慈欣本人曾透露,他自己其实是飞船派。
《流浪地球》是一部文学和科幻并重的小说,可以说是在二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尤其是流浪地球这样一个核心意象,既具有科幻的震撼力,也具有文学的渲染力,无论从科学还是文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电影中关于其中某些场景的表达也是很震撼的。但是,和原著相比,总觉得欠缺一些。下面摘录几段原著中的精彩描写供大家欣赏吧。
流浪地球
“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
“它的光芒只在自己的周围映出了一圈晨曦似的亮影,天空呈暗暗的深蓝色,星星仍清晰可见。举目望去,哪有海啊,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原。”
“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制了一切。”
“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流浪地球》与刘慈欣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看完电影《流浪地球》,第一感觉是我们中国终于有部像样的科幻片了。拖着长长尾巴的地球,白雪皑皑的灰色世界,漂泊在太空中的空间站,这些无疑都符合我们的想象。
这里做了一个预言,静候2044
但是,似乎也仅此而已,除了特效之外,这部电影可谓是被改得面目全非。我指的不是故事情节跟原著有出入,而是电影把力用错了地方,把《流浪地球》这样一个孤独而惶恐的故事,讲成了一个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另外,这部电影太具有中国特色了。一点都不符合地球即将毁灭时的那种状态,那个时候,除了生死,还有什么是重要的事情?甚至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人类整体的延续。
电影开头的关于过年这个场景明显是为了迎合观众,电影正好也是正月初一上映的。但是这种气氛,给人一种王宝强电影的恶搞感(个人感受,对王宝强并无恶意)。等到刘户口带着韩朵朵上了地面,找到姥爷的那辆车时,“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令人简直不知所措。到现在我也没明白这是恶搞,还是植入的广告。都到了逃离太阳系的时代了,人们的交通工具还是汽车?弄大一点,弄结实一点,方向盘换成圆球,就科幻了?另外,“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总共出了三次,在让观众笑一下的同时,也减弱了电影的表达力度。
吴京出演的刘培强
更大的问题是,《流浪地球》把故事集中在吴京扮演的刘培强和屈楚萧扮演的刘启身上,但是显得特别苍白无力。电影中也有回放的镜头讲述父子之间的往事,但刘启对刘培强的愤怒乃至怨恨还是让人觉得用力过猛。
另一部著名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也讲到了父女之间的故事,库珀也面临了是与女儿重逢还是拯救人类的未来这样的艰难抉择,相比之下,《星际穿越》的表达更有感染力。尤其是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当年轻的库珀望着即将死去的墨菲,墨菲说道:不该是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整个故事在这里迎来一次情感上的高潮,影片也在圆满中落幕。
《星际穿越》中令人感动的一幕
以上说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编剧造成的,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吹龚格尔。当然,如果让刘慈欣自己去改编,很可能也会改成这样。这一切都是为了商业,为了迎合大众,为了不让一部本就不够大众的电影变得更小众。毕竟,电影成本和回报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么我也就不再这里吹毛求疵诟病这部电影了,而且作为中国第一部像样的科幻片它确实也意义非凡。
再说说《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它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它的篇幅不长,仅有三章,并且最后一章只有一两页,只能算个小中篇。这是刘慈欣首次参加笔会带去的作品,算是首次正式与科幻界接触,巧的是这部小说也是凭借这部小说首次跟电影界接触(《三体》如今已成有生之年系列了)。
作者刘慈欣
《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是刘慈欣由纯科幻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的作品。刘慈欣本人将自己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纯科幻阶段、人与自然阶段及社会实验阶段。这部小说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实是通过大灾难的背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地球与人的关系。在第一章《刹车时代》中,关于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是一个核心问题。到了《逃逸时代》,五千名最后的地球派被赶上地面冻成冰雕,但很快出现的太阳氦闪证明了他们坚持的是真理。有意思的是,刘慈欣本人曾透露,他自己其实是飞船派。
《流浪地球》是一部文学和科幻并重的小说,可以说是在二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尤其是流浪地球这样一个核心意象,既具有科幻的震撼力,也具有文学的渲染力,无论从科学还是文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电影中关于其中某些场景的表达也是很震撼的。但是,和原著相比,总觉得欠缺一些。下面摘录几段原著中的精彩描写供大家欣赏吧。
流浪地球
“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
“它的光芒只在自己的周围映出了一圈晨曦似的亮影,天空呈暗暗的深蓝色,星星仍清晰可见。举目望去,哪有海啊,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原。”
“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制了一切。”
“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流浪地球》与刘慈欣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看完电影《流浪地球》,第一感觉是我们中国终于有部像样的科幻片了。拖着长长尾巴的地球,白雪皑皑的灰色世界,漂泊在太空中的空间站,这些无疑都符合我们的想象。
这里做了一个预言,静候2044
但是,似乎也仅此而已,除了特效之外,这部电影可谓是被改得面目全非。我指的不是故事情节跟原著有出入,而是电影把力用错了地方,把《流浪地球》这样一个孤独而惶恐的故事,讲成了一个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另外,这部电影太具有中国特色了。一点都不符合地球即将毁灭时的那种状态,那个时候,除了生死,还有什么是重要的事情?甚至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人类整体的延续。
电影开头的关于过年这个场景明显是为了迎合观众,电影正好也是正月初一上映的。但是这种气氛,给人一种王宝强电影的恶搞感(个人感受,对王宝强并无恶意)。等到刘户口带着韩朵朵上了地面,找到姥爷的那辆车时,“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令人简直不知所措。到现在我也没明白这是恶搞,还是植入的广告。都到了逃离太阳系的时代了,人们的交通工具还是汽车?弄大一点,弄结实一点,方向盘换成圆球,就科幻了?另外,“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总共出了三次,在让观众笑一下的同时,也减弱了电影的表达力度。
吴京出演的刘培强
更大的问题是,《流浪地球》把故事集中在吴京扮演的刘培强和屈楚萧扮演的刘启身上,但是显得特别苍白无力。电影中也有回放的镜头讲述父子之间的往事,但刘启对刘培强的愤怒乃至怨恨还是让人觉得用力过猛。
另一部著名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也讲到了父女之间的故事,库珀也面临了是与女儿重逢还是拯救人类的未来这样的艰难抉择,相比之下,《星际穿越》的表达更有感染力。尤其是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当年轻的库珀望着即将死去的墨菲,墨菲说道:不该是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整个故事在这里迎来一次情感上的高潮,影片也在圆满中落幕。
《星际穿越》中令人感动的一幕
以上说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编剧造成的,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吹龚格尔。当然,如果让刘慈欣自己去改编,很可能也会改成这样。这一切都是为了商业,为了迎合大众,为了不让一部本就不够大众的电影变得更小众。毕竟,电影成本和回报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么我也就不再这里吹毛求疵诟病这部电影了,而且作为中国第一部像样的科幻片它确实也意义非凡。
再说说《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它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它的篇幅不长,仅有三章,并且最后一章只有一两页,只能算个小中篇。这是刘慈欣首次参加笔会带去的作品,算是首次正式与科幻界接触,巧的是这部小说也是凭借这部小说首次跟电影界接触(《三体》如今已成有生之年系列了)。
作者刘慈欣
《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是刘慈欣由纯科幻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的作品。刘慈欣本人将自己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纯科幻阶段、人与自然阶段及社会实验阶段。这部小说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实是通过大灾难的背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地球与人的关系。在第一章《刹车时代》中,关于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是一个核心问题。到了《逃逸时代》,五千名最后的地球派被赶上地面冻成冰雕,但很快出现的太阳氦闪证明了他们坚持的是真理。有意思的是,刘慈欣本人曾透露,他自己其实是飞船派。
《流浪地球》是一部文学和科幻并重的小说,可以说是在二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尤其是流浪地球这样一个核心意象,既具有科幻的震撼力,也具有文学的渲染力,无论从科学还是文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电影中关于其中某些场景的表达也是很震撼的。但是,和原著相比,总觉得欠缺一些。下面摘录几段原著中的精彩描写供大家欣赏吧。
流浪地球
“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
“它的光芒只在自己的周围映出了一圈晨曦似的亮影,天空呈暗暗的深蓝色,星星仍清晰可见。举目望去,哪有海啊,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原。”
“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制了一切。”
“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流浪地球》与刘慈欣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看完电影《流浪地球》,第一感觉是我们中国终于有部像样的科幻片了。拖着长长尾巴的地球,白雪皑皑的灰色世界,漂泊在太空中的空间站,这些无疑都符合我们的想象。
这里做了一个预言,静候2044
但是,似乎也仅此而已,除了特效之外,这部电影可谓是被改得面目全非。我指的不是故事情节跟原著有出入,而是电影把力用错了地方,把《流浪地球》这样一个孤独而惶恐的故事,讲成了一个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另外,这部电影太具有中国特色了。一点都不符合地球即将毁灭时的那种状态,那个时候,除了生死,还有什么是重要的事情?甚至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人类整体的延续。
电影开头的关于过年这个场景明显是为了迎合观众,电影正好也是正月初一上映的。但是这种气氛,给人一种王宝强电影的恶搞感(个人感受,对王宝强并无恶意)。等到刘户口带着韩朵朵上了地面,找到姥爷的那辆车时,“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令人简直不知所措。到现在我也没明白这是恶搞,还是植入的广告。都到了逃离太阳系的时代了,人们的交通工具还是汽车?弄大一点,弄结实一点,方向盘换成圆球,就科幻了?另外,“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总共出了三次,在让观众笑一下的同时,也减弱了电影的表达力度。
吴京出演的刘培强
更大的问题是,《流浪地球》把故事集中在吴京扮演的刘培强和屈楚萧扮演的刘启身上,但是显得特别苍白无力。电影中也有回放的镜头讲述父子之间的往事,但刘启对刘培强的愤怒乃至怨恨还是让人觉得用力过猛。
另一部著名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也讲到了父女之间的故事,库珀也面临了是与女儿重逢还是拯救人类的未来这样的艰难抉择,相比之下,《星际穿越》的表达更有感染力。尤其是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当年轻的库珀望着即将死去的墨菲,墨菲说道:不该是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整个故事在这里迎来一次情感上的高潮,影片也在圆满中落幕。
《星际穿越》中令人感动的一幕
以上说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编剧造成的,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吹龚格尔。当然,如果让刘慈欣自己去改编,很可能也会改成这样。这一切都是为了商业,为了迎合大众,为了不让一部本就不够大众的电影变得更小众。毕竟,电影成本和回报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么我也就不再这里吹毛求疵诟病这部电影了,而且作为中国第一部像样的科幻片它确实也意义非凡。
再说说《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它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它的篇幅不长,仅有三章,并且最后一章只有一两页,只能算个小中篇。这是刘慈欣首次参加笔会带去的作品,算是首次正式与科幻界接触,巧的是这部小说也是凭借这部小说首次跟电影界接触(《三体》如今已成有生之年系列了)。
作者刘慈欣
《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是刘慈欣由纯科幻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的作品。刘慈欣本人将自己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纯科幻阶段、人与自然阶段及社会实验阶段。这部小说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实是通过大灾难的背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地球与人的关系。在第一章《刹车时代》中,关于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是一个核心问题。到了《逃逸时代》,五千名最后的地球派被赶上地面冻成冰雕,但很快出现的太阳氦闪证明了他们坚持的是真理。有意思的是,刘慈欣本人曾透露,他自己其实是飞船派。
《流浪地球》是一部文学和科幻并重的小说,可以说是在二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尤其是流浪地球这样一个核心意象,既具有科幻的震撼力,也具有文学的渲染力,无论从科学还是文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电影中关于其中某些场景的表达也是很震撼的。但是,和原著相比,总觉得欠缺一些。下面摘录几段原著中的精彩描写供大家欣赏吧。
流浪地球
“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
“它的光芒只在自己的周围映出了一圈晨曦似的亮影,天空呈暗暗的深蓝色,星星仍清晰可见。举目望去,哪有海啊,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原。”
“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制了一切。”
“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流浪地球》与刘慈欣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看完电影《流浪地球》,第一感觉是我们中国终于有部像样的科幻片了。拖着长长尾巴的地球,白雪皑皑的灰色世界,漂泊在太空中的空间站,这些无疑都符合我们的想象。
这里做了一个预言,静候2044
但是,似乎也仅此而已,除了特效之外,这部电影可谓是被改得面目全非。我指的不是故事情节跟原著有出入,而是电影把力用错了地方,把《流浪地球》这样一个孤独而惶恐的故事,讲成了一个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另外,这部电影太具有中国特色了。一点都不符合地球即将毁灭时的那种状态,那个时候,除了生死,还有什么是重要的事情?甚至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人类整体的延续。
电影开头的关于过年这个场景明显是为了迎合观众,电影正好也是正月初一上映的。但是这种气氛,给人一种王宝强电影的恶搞感(个人感受,对王宝强并无恶意)。等到刘户口带着韩朵朵上了地面,找到姥爷的那辆车时,“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令人简直不知所措。到现在我也没明白这是恶搞,还是植入的广告。都到了逃离太阳系的时代了,人们的交通工具还是汽车?弄大一点,弄结实一点,方向盘换成圆球,就科幻了?另外,“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总共出了三次,在让观众笑一下的同时,也减弱了电影的表达力度。
吴京出演的刘培强
更大的问题是,《流浪地球》把故事集中在吴京扮演的刘培强和屈楚萧扮演的刘启身上,但是显得特别苍白无力。电影中也有回放的镜头讲述父子之间的往事,但刘启对刘培强的愤怒乃至怨恨还是让人觉得用力过猛。
另一部著名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也讲到了父女之间的故事,库珀也面临了是与女儿重逢还是拯救人类的未来这样的艰难抉择,相比之下,《星际穿越》的表达更有感染力。尤其是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当年轻的库珀望着即将死去的墨菲,墨菲说道:不该是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整个故事在这里迎来一次情感上的高潮,影片也在圆满中落幕。
《星际穿越》中令人感动的一幕
以上说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编剧造成的,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吹龚格尔。当然,如果让刘慈欣自己去改编,很可能也会改成这样。这一切都是为了商业,为了迎合大众,为了不让一部本就不够大众的电影变得更小众。毕竟,电影成本和回报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么我也就不再这里吹毛求疵诟病这部电影了,而且作为中国第一部像样的科幻片它确实也意义非凡。
再说说《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它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它的篇幅不长,仅有三章,并且最后一章只有一两页,只能算个小中篇。这是刘慈欣首次参加笔会带去的作品,算是首次正式与科幻界接触,巧的是这部小说也是凭借这部小说首次跟电影界接触(《三体》如今已成有生之年系列了)。
作者刘慈欣
《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是刘慈欣由纯科幻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的作品。刘慈欣本人将自己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纯科幻阶段、人与自然阶段及社会实验阶段。这部小说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实是通过大灾难的背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地球与人的关系。在第一章《刹车时代》中,关于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是一个核心问题。到了《逃逸时代》,五千名最后的地球派被赶上地面冻成冰雕,但很快出现的太阳氦闪证明了他们坚持的是真理。有意思的是,刘慈欣本人曾透露,他自己其实是飞船派。
《流浪地球》是一部文学和科幻并重的小说,可以说是在二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尤其是流浪地球这样一个核心意象,既具有科幻的震撼力,也具有文学的渲染力,无论从科学还是文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电影中关于其中某些场景的表达也是很震撼的。但是,和原著相比,总觉得欠缺一些。下面摘录几段原著中的精彩描写供大家欣赏吧。
流浪地球
“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
“它的光芒只在自己的周围映出了一圈晨曦似的亮影,天空呈暗暗的深蓝色,星星仍清晰可见。举目望去,哪有海啊,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原。”
“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制了一切。”
“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流浪地球》与刘慈欣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看完电影《流浪地球》,第一感觉是我们中国终于有部像样的科幻片了。拖着长长尾巴的地球,白雪皑皑的灰色世界,漂泊在太空中的空间站,这些无疑都符合我们的想象。
这里做了一个预言,静候2044
但是,似乎也仅此而已,除了特效之外,这部电影可谓是被改得面目全非。我指的不是故事情节跟原著有出入,而是电影把力用错了地方,把《流浪地球》这样一个孤独而惶恐的故事,讲成了一个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另外,这部电影太具有中国特色了。一点都不符合地球即将毁灭时的那种状态,那个时候,除了生死,还有什么是重要的事情?甚至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人类整体的延续。
电影开头的关于过年这个场景明显是为了迎合观众,电影正好也是正月初一上映的。但是这种气氛,给人一种王宝强电影的恶搞感(个人感受,对王宝强并无恶意)。等到刘户口带着韩朵朵上了地面,找到姥爷的那辆车时,“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令人简直不知所措。到现在我也没明白这是恶搞,还是植入的广告。都到了逃离太阳系的时代了,人们的交通工具还是汽车?弄大一点,弄结实一点,方向盘换成圆球,就科幻了?另外,“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总共出了三次,在让观众笑一下的同时,也减弱了电影的表达力度。
吴京出演的刘培强
更大的问题是,《流浪地球》把故事集中在吴京扮演的刘培强和屈楚萧扮演的刘启身上,但是显得特别苍白无力。电影中也有回放的镜头讲述父子之间的往事,但刘启对刘培强的愤怒乃至怨恨还是让人觉得用力过猛。
另一部著名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也讲到了父女之间的故事,库珀也面临了是与女儿重逢还是拯救人类的未来这样的艰难抉择,相比之下,《星际穿越》的表达更有感染力。尤其是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当年轻的库珀望着即将死去的墨菲,墨菲说道:不该是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整个故事在这里迎来一次情感上的高潮,影片也在圆满中落幕。
《星际穿越》中令人感动的一幕
以上说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编剧造成的,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吹龚格尔。当然,如果让刘慈欣自己去改编,很可能也会改成这样。这一切都是为了商业,为了迎合大众,为了不让一部本就不够大众的电影变得更小众。毕竟,电影成本和回报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么我也就不再这里吹毛求疵诟病这部电影了,而且作为中国第一部像样的科幻片它确实也意义非凡。
再说说《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它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它的篇幅不长,仅有三章,并且最后一章只有一两页,只能算个小中篇。这是刘慈欣首次参加笔会带去的作品,算是首次正式与科幻界接触,巧的是这部小说也是凭借这部小说首次跟电影界接触(《三体》如今已成有生之年系列了)。
作者刘慈欣
《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是刘慈欣由纯科幻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的作品。刘慈欣本人将自己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纯科幻阶段、人与自然阶段及社会实验阶段。这部小说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实是通过大灾难的背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地球与人的关系。在第一章《刹车时代》中,关于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是一个核心问题。到了《逃逸时代》,五千名最后的地球派被赶上地面冻成冰雕,但很快出现的太阳氦闪证明了他们坚持的是真理。有意思的是,刘慈欣本人曾透露,他自己其实是飞船派。
《流浪地球》是一部文学和科幻并重的小说,可以说是在二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尤其是流浪地球这样一个核心意象,既具有科幻的震撼力,也具有文学的渲染力,无论从科学还是文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电影中关于其中某些场景的表达也是很震撼的。但是,和原著相比,总觉得欠缺一些。下面摘录几段原著中的精彩描写供大家欣赏吧。
流浪地球
“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
“它的光芒只在自己的周围映出了一圈晨曦似的亮影,天空呈暗暗的深蓝色,星星仍清晰可见。举目望去,哪有海啊,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原。”
“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制了一切。”
“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流浪地球》与刘慈欣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看完电影《流浪地球》,第一感觉是我们中国终于有部像样的科幻片了。拖着长长尾巴的地球,白雪皑皑的灰色世界,漂泊在太空中的空间站,这些无疑都符合我们的想象。
这里做了一个预言,静候2044
但是,似乎也仅此而已,除了特效之外,这部电影可谓是被改得面目全非。我指的不是故事情节跟原著有出入,而是电影把力用错了地方,把《流浪地球》这样一个孤独而惶恐的故事,讲成了一个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另外,这部电影太具有中国特色了。一点都不符合地球即将毁灭时的那种状态,那个时候,除了生死,还有什么是重要的事情?甚至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人类整体的延续。
电影开头的关于过年这个场景明显是为了迎合观众,电影正好也是正月初一上映的。但是这种气氛,给人一种王宝强电影的恶搞感(个人感受,对王宝强并无恶意)。等到刘户口带着韩朵朵上了地面,找到姥爷的那辆车时,“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令人简直不知所措。到现在我也没明白这是恶搞,还是植入的广告。都到了逃离太阳系的时代了,人们的交通工具还是汽车?弄大一点,弄结实一点,方向盘换成圆球,就科幻了?另外,“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总共出了三次,在让观众笑一下的同时,也减弱了电影的表达力度。
吴京出演的刘培强
更大的问题是,《流浪地球》把故事集中在吴京扮演的刘培强和屈楚萧扮演的刘启身上,但是显得特别苍白无力。电影中也有回放的镜头讲述父子之间的往事,但刘启对刘培强的愤怒乃至怨恨还是让人觉得用力过猛。
另一部著名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也讲到了父女之间的故事,库珀也面临了是与女儿重逢还是拯救人类的未来这样的艰难抉择,相比之下,《星际穿越》的表达更有感染力。尤其是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当年轻的库珀望着即将死去的墨菲,墨菲说道:不该是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整个故事在这里迎来一次情感上的高潮,影片也在圆满中落幕。
《星际穿越》中令人感动的一幕
以上说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编剧造成的,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吹龚格尔。当然,如果让刘慈欣自己去改编,很可能也会改成这样。这一切都是为了商业,为了迎合大众,为了不让一部本就不够大众的电影变得更小众。毕竟,电影成本和回报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么我也就不再这里吹毛求疵诟病这部电影了,而且作为中国第一部像样的科幻片它确实也意义非凡。
再说说《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它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它的篇幅不长,仅有三章,并且最后一章只有一两页,只能算个小中篇。这是刘慈欣首次参加笔会带去的作品,算是首次正式与科幻界接触,巧的是这部小说也是凭借这部小说首次跟电影界接触(《三体》如今已成有生之年系列了)。
作者刘慈欣
《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是刘慈欣由纯科幻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的作品。刘慈欣本人将自己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纯科幻阶段、人与自然阶段及社会实验阶段。这部小说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实是通过大灾难的背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地球与人的关系。在第一章《刹车时代》中,关于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是一个核心问题。到了《逃逸时代》,五千名最后的地球派被赶上地面冻成冰雕,但很快出现的太阳氦闪证明了他们坚持的是真理。有意思的是,刘慈欣本人曾透露,他自己其实是飞船派。
《流浪地球》是一部文学和科幻并重的小说,可以说是在二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尤其是流浪地球这样一个核心意象,既具有科幻的震撼力,也具有文学的渲染力,无论从科学还是文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电影中关于其中某些场景的表达也是很震撼的。但是,和原著相比,总觉得欠缺一些。下面摘录几段原著中的精彩描写供大家欣赏吧。
流浪地球
“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
“它的光芒只在自己的周围映出了一圈晨曦似的亮影,天空呈暗暗的深蓝色,星星仍清晰可见。举目望去,哪有海啊,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原。”
“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制了一切。”
“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流浪地球》与刘慈欣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看完电影《流浪地球》,第一感觉是我们中国终于有部像样的科幻片了。拖着长长尾巴的地球,白雪皑皑的灰色世界,漂泊在太空中的空间站,这些无疑都符合我们的想象。
这里做了一个预言,静候2044
但是,似乎也仅此而已,除了特效之外,这部电影可谓是被改得面目全非。我指的不是故事情节跟原著有出入,而是电影把力用错了地方,把《流浪地球》这样一个孤独而惶恐的故事,讲成了一个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另外,这部电影太具有中国特色了。一点都不符合地球即将毁灭时的那种状态,那个时候,除了生死,还有什么是重要的事情?甚至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人类整体的延续。
电影开头的关于过年这个场景明显是为了迎合观众,电影正好也是正月初一上映的。但是这种气氛,给人一种王宝强电影的恶搞感(个人感受,对王宝强并无恶意)。等到刘户口带着韩朵朵上了地面,找到姥爷的那辆车时,“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令人简直不知所措。到现在我也没明白这是恶搞,还是植入的广告。都到了逃离太阳系的时代了,人们的交通工具还是汽车?弄大一点,弄结实一点,方向盘换成圆球,就科幻了?另外,“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总共出了三次,在让观众笑一下的同时,也减弱了电影的表达力度。
吴京出演的刘培强
更大的问题是,《流浪地球》把故事集中在吴京扮演的刘培强和屈楚萧扮演的刘启身上,但是显得特别苍白无力。电影中也有回放的镜头讲述父子之间的往事,但刘启对刘培强的愤怒乃至怨恨还是让人觉得用力过猛。
另一部著名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也讲到了父女之间的故事,库珀也面临了是与女儿重逢还是拯救人类的未来这样的艰难抉择,相比之下,《星际穿越》的表达更有感染力。尤其是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当年轻的库珀望着即将死去的墨菲,墨菲说道:不该是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整个故事在这里迎来一次情感上的高潮,影片也在圆满中落幕。
《星际穿越》中令人感动的一幕
以上说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编剧造成的,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吹龚格尔。当然,如果让刘慈欣自己去改编,很可能也会改成这样。这一切都是为了商业,为了迎合大众,为了不让一部本就不够大众的电影变得更小众。毕竟,电影成本和回报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么我也就不再这里吹毛求疵诟病这部电影了,而且作为中国第一部像样的科幻片它确实也意义非凡。
再说说《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它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它的篇幅不长,仅有三章,并且最后一章只有一两页,只能算个小中篇。这是刘慈欣首次参加笔会带去的作品,算是首次正式与科幻界接触,巧的是这部小说也是凭借这部小说首次跟电影界接触(《三体》如今已成有生之年系列了)。
作者刘慈欣
《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是刘慈欣由纯科幻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的作品。刘慈欣本人将自己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纯科幻阶段、人与自然阶段及社会实验阶段。这部小说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实是通过大灾难的背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地球与人的关系。在第一章《刹车时代》中,关于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是一个核心问题。到了《逃逸时代》,五千名最后的地球派被赶上地面冻成冰雕,但很快出现的太阳氦闪证明了他们坚持的是真理。有意思的是,刘慈欣本人曾透露,他自己其实是飞船派。
《流浪地球》是一部文学和科幻并重的小说,可以说是在二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尤其是流浪地球这样一个核心意象,既具有科幻的震撼力,也具有文学的渲染力,无论从科学还是文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电影中关于其中某些场景的表达也是很震撼的。但是,和原著相比,总觉得欠缺一些。下面摘录几段原著中的精彩描写供大家欣赏吧。
流浪地球
“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
“它的光芒只在自己的周围映出了一圈晨曦似的亮影,天空呈暗暗的深蓝色,星星仍清晰可见。举目望去,哪有海啊,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原。”
“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制了一切。”
“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流浪地球》与刘慈欣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看完电影《流浪地球》,第一感觉是我们中国终于有部像样的科幻片了。拖着长长尾巴的地球,白雪皑皑的灰色世界,漂泊在太空中的空间站,这些无疑都符合我们的想象。
这里做了一个预言,静候2044
但是,似乎也仅此而已,除了特效之外,这部电影可谓是被改得面目全非。我指的不是故事情节跟原著有出入,而是电影把力用错了地方,把《流浪地球》这样一个孤独而惶恐的故事,讲成了一个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另外,这部电影太具有中国特色了。一点都不符合地球即将毁灭时的那种状态,那个时候,除了生死,还有什么是重要的事情?甚至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人类整体的延续。
电影开头的关于过年这个场景明显是为了迎合观众,电影正好也是正月初一上映的。但是这种气氛,给人一种王宝强电影的恶搞感(个人感受,对王宝强并无恶意)。等到刘户口带着韩朵朵上了地面,找到姥爷的那辆车时,“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令人简直不知所措。到现在我也没明白这是恶搞,还是植入的广告。都到了逃离太阳系的时代了,人们的交通工具还是汽车?弄大一点,弄结实一点,方向盘换成圆球,就科幻了?另外,“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总共出了三次,在让观众笑一下的同时,也减弱了电影的表达力度。
吴京出演的刘培强
更大的问题是,《流浪地球》把故事集中在吴京扮演的刘培强和屈楚萧扮演的刘启身上,但是显得特别苍白无力。电影中也有回放的镜头讲述父子之间的往事,但刘启对刘培强的愤怒乃至怨恨还是让人觉得用力过猛。
另一部著名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也讲到了父女之间的故事,库珀也面临了是与女儿重逢还是拯救人类的未来这样的艰难抉择,相比之下,《星际穿越》的表达更有感染力。尤其是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当年轻的库珀望着即将死去的墨菲,墨菲说道:不该是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整个故事在这里迎来一次情感上的高潮,影片也在圆满中落幕。
《星际穿越》中令人感动的一幕
以上说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编剧造成的,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吹龚格尔。当然,如果让刘慈欣自己去改编,很可能也会改成这样。这一切都是为了商业,为了迎合大众,为了不让一部本就不够大众的电影变得更小众。毕竟,电影成本和回报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么我也就不再这里吹毛求疵诟病这部电影了,而且作为中国第一部像样的科幻片它确实也意义非凡。
再说说《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它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它的篇幅不长,仅有三章,并且最后一章只有一两页,只能算个小中篇。这是刘慈欣首次参加笔会带去的作品,算是首次正式与科幻界接触,巧的是这部小说也是凭借这部小说首次跟电影界接触(《三体》如今已成有生之年系列了)。
作者刘慈欣
《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是刘慈欣由纯科幻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的作品。刘慈欣本人将自己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纯科幻阶段、人与自然阶段及社会实验阶段。这部小说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实是通过大灾难的背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地球与人的关系。在第一章《刹车时代》中,关于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是一个核心问题。到了《逃逸时代》,五千名最后的地球派被赶上地面冻成冰雕,但很快出现的太阳氦闪证明了他们坚持的是真理。有意思的是,刘慈欣本人曾透露,他自己其实是飞船派。
《流浪地球》是一部文学和科幻并重的小说,可以说是在二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尤其是流浪地球这样一个核心意象,既具有科幻的震撼力,也具有文学的渲染力,无论从科学还是文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电影中关于其中某些场景的表达也是很震撼的。但是,和原著相比,总觉得欠缺一些。下面摘录几段原著中的精彩描写供大家欣赏吧。
流浪地球
“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
“它的光芒只在自己的周围映出了一圈晨曦似的亮影,天空呈暗暗的深蓝色,星星仍清晰可见。举目望去,哪有海啊,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原。”
“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制了一切。”
“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流浪地球》与刘慈欣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看完电影《流浪地球》,第一感觉是我们中国终于有部像样的科幻片了。拖着长长尾巴的地球,白雪皑皑的灰色世界,漂泊在太空中的空间站,这些无疑都符合我们的想象。
这里做了一个预言,静候2044
但是,似乎也仅此而已,除了特效之外,这部电影可谓是被改得面目全非。我指的不是故事情节跟原著有出入,而是电影把力用错了地方,把《流浪地球》这样一个孤独而惶恐的故事,讲成了一个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另外,这部电影太具有中国特色了。一点都不符合地球即将毁灭时的那种状态,那个时候,除了生死,还有什么是重要的事情?甚至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人类整体的延续。
电影开头的关于过年这个场景明显是为了迎合观众,电影正好也是正月初一上映的。但是这种气氛,给人一种王宝强电影的恶搞感(个人感受,对王宝强并无恶意)。等到刘户口带着韩朵朵上了地面,找到姥爷的那辆车时,“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令人简直不知所措。到现在我也没明白这是恶搞,还是植入的广告。都到了逃离太阳系的时代了,人们的交通工具还是汽车?弄大一点,弄结实一点,方向盘换成圆球,就科幻了?另外,“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总共出了三次,在让观众笑一下的同时,也减弱了电影的表达力度。
吴京出演的刘培强
更大的问题是,《流浪地球》把故事集中在吴京扮演的刘培强和屈楚萧扮演的刘启身上,但是显得特别苍白无力。电影中也有回放的镜头讲述父子之间的往事,但刘启对刘培强的愤怒乃至怨恨还是让人觉得用力过猛。
另一部著名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也讲到了父女之间的故事,库珀也面临了是与女儿重逢还是拯救人类的未来这样的艰难抉择,相比之下,《星际穿越》的表达更有感染力。尤其是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当年轻的库珀望着即将死去的墨菲,墨菲说道:不该是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整个故事在这里迎来一次情感上的高潮,影片也在圆满中落幕。
《星际穿越》中令人感动的一幕
以上说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编剧造成的,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吹龚格尔。当然,如果让刘慈欣自己去改编,很可能也会改成这样。这一切都是为了商业,为了迎合大众,为了不让一部本就不够大众的电影变得更小众。毕竟,电影成本和回报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么我也就不再这里吹毛求疵诟病这部电影了,而且作为中国第一部像样的科幻片它确实也意义非凡。
再说说《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它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它的篇幅不长,仅有三章,并且最后一章只有一两页,只能算个小中篇。这是刘慈欣首次参加笔会带去的作品,算是首次正式与科幻界接触,巧的是这部小说也是凭借这部小说首次跟电影界接触(《三体》如今已成有生之年系列了)。
作者刘慈欣
《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是刘慈欣由纯科幻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的作品。刘慈欣本人将自己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纯科幻阶段、人与自然阶段及社会实验阶段。这部小说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实是通过大灾难的背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地球与人的关系。在第一章《刹车时代》中,关于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是一个核心问题。到了《逃逸时代》,五千名最后的地球派被赶上地面冻成冰雕,但很快出现的太阳氦闪证明了他们坚持的是真理。有意思的是,刘慈欣本人曾透露,他自己其实是飞船派。
《流浪地球》是一部文学和科幻并重的小说,可以说是在二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尤其是流浪地球这样一个核心意象,既具有科幻的震撼力,也具有文学的渲染力,无论从科学还是文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电影中关于其中某些场景的表达也是很震撼的。但是,和原著相比,总觉得欠缺一些。下面摘录几段原著中的精彩描写供大家欣赏吧。
流浪地球
“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
“它的光芒只在自己的周围映出了一圈晨曦似的亮影,天空呈暗暗的深蓝色,星星仍清晰可见。举目望去,哪有海啊,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原。”
“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制了一切。”
“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流浪地球》与刘慈欣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看完电影《流浪地球》,第一感觉是我们中国终于有部像样的科幻片了。拖着长长尾巴的地球,白雪皑皑的灰色世界,漂泊在太空中的空间站,这些无疑都符合我们的想象。
这里做了一个预言,静候2044
但是,似乎也仅此而已,除了特效之外,这部电影可谓是被改得面目全非。我指的不是故事情节跟原著有出入,而是电影把力用错了地方,把《流浪地球》这样一个孤独而惶恐的故事,讲成了一个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另外,这部电影太具有中国特色了。一点都不符合地球即将毁灭时的那种状态,那个时候,除了生死,还有什么是重要的事情?甚至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人类整体的延续。
电影开头的关于过年这个场景明显是为了迎合观众,电影正好也是正月初一上映的。但是这种气氛,给人一种王宝强电影的恶搞感(个人感受,对王宝强并无恶意)。等到刘户口带着韩朵朵上了地面,找到姥爷的那辆车时,“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令人简直不知所措。到现在我也没明白这是恶搞,还是植入的广告。都到了逃离太阳系的时代了,人们的交通工具还是汽车?弄大一点,弄结实一点,方向盘换成圆球,就科幻了?另外,“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总共出了三次,在让观众笑一下的同时,也减弱了电影的表达力度。
吴京出演的刘培强
更大的问题是,《流浪地球》把故事集中在吴京扮演的刘培强和屈楚萧扮演的刘启身上,但是显得特别苍白无力。电影中也有回放的镜头讲述父子之间的往事,但刘启对刘培强的愤怒乃至怨恨还是让人觉得用力过猛。
另一部著名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也讲到了父女之间的故事,库珀也面临了是与女儿重逢还是拯救人类的未来这样的艰难抉择,相比之下,《星际穿越》的表达更有感染力。尤其是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当年轻的库珀望着即将死去的墨菲,墨菲说道:不该是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整个故事在这里迎来一次情感上的高潮,影片也在圆满中落幕。
《星际穿越》中令人感动的一幕
以上说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编剧造成的,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吹龚格尔。当然,如果让刘慈欣自己去改编,很可能也会改成这样。这一切都是为了商业,为了迎合大众,为了不让一部本就不够大众的电影变得更小众。毕竟,电影成本和回报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么我也就不再这里吹毛求疵诟病这部电影了,而且作为中国第一部像样的科幻片它确实也意义非凡。
再说说《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它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它的篇幅不长,仅有三章,并且最后一章只有一两页,只能算个小中篇。这是刘慈欣首次参加笔会带去的作品,算是首次正式与科幻界接触,巧的是这部小说也是凭借这部小说首次跟电影界接触(《三体》如今已成有生之年系列了)。
作者刘慈欣
《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是刘慈欣由纯科幻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的作品。刘慈欣本人将自己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纯科幻阶段、人与自然阶段及社会实验阶段。这部小说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实是通过大灾难的背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地球与人的关系。在第一章《刹车时代》中,关于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是一个核心问题。到了《逃逸时代》,五千名最后的地球派被赶上地面冻成冰雕,但很快出现的太阳氦闪证明了他们坚持的是真理。有意思的是,刘慈欣本人曾透露,他自己其实是飞船派。
《流浪地球》是一部文学和科幻并重的小说,可以说是在二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尤其是流浪地球这样一个核心意象,既具有科幻的震撼力,也具有文学的渲染力,无论从科学还是文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电影中关于其中某些场景的表达也是很震撼的。但是,和原著相比,总觉得欠缺一些。下面摘录几段原著中的精彩描写供大家欣赏吧。
流浪地球
“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
“它的光芒只在自己的周围映出了一圈晨曦似的亮影,天空呈暗暗的深蓝色,星星仍清晰可见。举目望去,哪有海啊,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原。”
“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制了一切。”
“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流浪地球》与刘慈欣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看完电影《流浪地球》,第一感觉是我们中国终于有部像样的科幻片了。拖着长长尾巴的地球,白雪皑皑的灰色世界,漂泊在太空中的空间站,这些无疑都符合我们的想象。
这里做了一个预言,静候2044
但是,似乎也仅此而已,除了特效之外,这部电影可谓是被改得面目全非。我指的不是故事情节跟原著有出入,而是电影把力用错了地方,把《流浪地球》这样一个孤独而惶恐的故事,讲成了一个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另外,这部电影太具有中国特色了。一点都不符合地球即将毁灭时的那种状态,那个时候,除了生死,还有什么是重要的事情?甚至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人类整体的延续。
电影开头的关于过年这个场景明显是为了迎合观众,电影正好也是正月初一上映的。但是这种气氛,给人一种王宝强电影的恶搞感(个人感受,对王宝强并无恶意)。等到刘户口带着韩朵朵上了地面,找到姥爷的那辆车时,“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令人简直不知所措。到现在我也没明白这是恶搞,还是植入的广告。都到了逃离太阳系的时代了,人们的交通工具还是汽车?弄大一点,弄结实一点,方向盘换成圆球,就科幻了?另外,“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总共出了三次,在让观众笑一下的同时,也减弱了电影的表达力度。
吴京出演的刘培强
更大的问题是,《流浪地球》把故事集中在吴京扮演的刘培强和屈楚萧扮演的刘启身上,但是显得特别苍白无力。电影中也有回放的镜头讲述父子之间的往事,但刘启对刘培强的愤怒乃至怨恨还是让人觉得用力过猛。
另一部著名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也讲到了父女之间的故事,库珀也面临了是与女儿重逢还是拯救人类的未来这样的艰难抉择,相比之下,《星际穿越》的表达更有感染力。尤其是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当年轻的库珀望着即将死去的墨菲,墨菲说道:不该是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整个故事在这里迎来一次情感上的高潮,影片也在圆满中落幕。
《星际穿越》中令人感动的一幕
以上说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编剧造成的,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吹龚格尔。当然,如果让刘慈欣自己去改编,很可能也会改成这样。这一切都是为了商业,为了迎合大众,为了不让一部本就不够大众的电影变得更小众。毕竟,电影成本和回报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么我也就不再这里吹毛求疵诟病这部电影了,而且作为中国第一部像样的科幻片它确实也意义非凡。
再说说《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它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它的篇幅不长,仅有三章,并且最后一章只有一两页,只能算个小中篇。这是刘慈欣首次参加笔会带去的作品,算是首次正式与科幻界接触,巧的是这部小说也是凭借这部小说首次跟电影界接触(《三体》如今已成有生之年系列了)。
作者刘慈欣
《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是刘慈欣由纯科幻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的作品。刘慈欣本人将自己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纯科幻阶段、人与自然阶段及社会实验阶段。这部小说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实是通过大灾难的背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地球与人的关系。在第一章《刹车时代》中,关于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是一个核心问题。到了《逃逸时代》,五千名最后的地球派被赶上地面冻成冰雕,但很快出现的太阳氦闪证明了他们坚持的是真理。有意思的是,刘慈欣本人曾透露,他自己其实是飞船派。
《流浪地球》是一部文学和科幻并重的小说,可以说是在二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尤其是流浪地球这样一个核心意象,既具有科幻的震撼力,也具有文学的渲染力,无论从科学还是文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电影中关于其中某些场景的表达也是很震撼的。但是,和原著相比,总觉得欠缺一些。下面摘录几段原著中的精彩描写供大家欣赏吧。
流浪地球
“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
“它的光芒只在自己的周围映出了一圈晨曦似的亮影,天空呈暗暗的深蓝色,星星仍清晰可见。举目望去,哪有海啊,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原。”
“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制了一切。”
“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流浪地球》与刘慈欣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看完电影《流浪地球》,第一感觉是我们中国终于有部像样的科幻片了。拖着长长尾巴的地球,白雪皑皑的灰色世界,漂泊在太空中的空间站,这些无疑都符合我们的想象。
这里做了一个预言,静候2044
但是,似乎也仅此而已,除了特效之外,这部电影可谓是被改得面目全非。我指的不是故事情节跟原著有出入,而是电影把力用错了地方,把《流浪地球》这样一个孤独而惶恐的故事,讲成了一个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另外,这部电影太具有中国特色了。一点都不符合地球即将毁灭时的那种状态,那个时候,除了生死,还有什么是重要的事情?甚至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人类整体的延续。
电影开头的关于过年这个场景明显是为了迎合观众,电影正好也是正月初一上映的。但是这种气氛,给人一种王宝强电影的恶搞感(个人感受,对王宝强并无恶意)。等到刘户口带着韩朵朵上了地面,找到姥爷的那辆车时,“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令人简直不知所措。到现在我也没明白这是恶搞,还是植入的广告。都到了逃离太阳系的时代了,人们的交通工具还是汽车?弄大一点,弄结实一点,方向盘换成圆球,就科幻了?另外,“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总共出了三次,在让观众笑一下的同时,也减弱了电影的表达力度。
吴京出演的刘培强
更大的问题是,《流浪地球》把故事集中在吴京扮演的刘培强和屈楚萧扮演的刘启身上,但是显得特别苍白无力。电影中也有回放的镜头讲述父子之间的往事,但刘启对刘培强的愤怒乃至怨恨还是让人觉得用力过猛。
另一部著名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也讲到了父女之间的故事,库珀也面临了是与女儿重逢还是拯救人类的未来这样的艰难抉择,相比之下,《星际穿越》的表达更有感染力。尤其是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当年轻的库珀望着即将死去的墨菲,墨菲说道:不该是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整个故事在这里迎来一次情感上的高潮,影片也在圆满中落幕。
《星际穿越》中令人感动的一幕
以上说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编剧造成的,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吹龚格尔。当然,如果让刘慈欣自己去改编,很可能也会改成这样。这一切都是为了商业,为了迎合大众,为了不让一部本就不够大众的电影变得更小众。毕竟,电影成本和回报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么我也就不再这里吹毛求疵诟病这部电影了,而且作为中国第一部像样的科幻片它确实也意义非凡。
再说说《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它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它的篇幅不长,仅有三章,并且最后一章只有一两页,只能算个小中篇。这是刘慈欣首次参加笔会带去的作品,算是首次正式与科幻界接触,巧的是这部小说也是凭借这部小说首次跟电影界接触(《三体》如今已成有生之年系列了)。
作者刘慈欣
《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是刘慈欣由纯科幻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的作品。刘慈欣本人将自己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纯科幻阶段、人与自然阶段及社会实验阶段。这部小说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实是通过大灾难的背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地球与人的关系。在第一章《刹车时代》中,关于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是一个核心问题。到了《逃逸时代》,五千名最后的地球派被赶上地面冻成冰雕,但很快出现的太阳氦闪证明了他们坚持的是真理。有意思的是,刘慈欣本人曾透露,他自己其实是飞船派。
《流浪地球》是一部文学和科幻并重的小说,可以说是在二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尤其是流浪地球这样一个核心意象,既具有科幻的震撼力,也具有文学的渲染力,无论从科学还是文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电影中关于其中某些场景的表达也是很震撼的。但是,和原著相比,总觉得欠缺一些。下面摘录几段原著中的精彩描写供大家欣赏吧。
流浪地球
“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
“它的光芒只在自己的周围映出了一圈晨曦似的亮影,天空呈暗暗的深蓝色,星星仍清晰可见。举目望去,哪有海啊,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原。”
“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制了一切。”
“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流浪地球》与刘慈欣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看完电影《流浪地球》,第一感觉是我们中国终于有部像样的科幻片了。拖着长长尾巴的地球,白雪皑皑的灰色世界,漂泊在太空中的空间站,这些无疑都符合我们的想象。
这里做了一个预言,静候2044
但是,似乎也仅此而已,除了特效之外,这部电影可谓是被改得面目全非。我指的不是故事情节跟原著有出入,而是电影把力用错了地方,把《流浪地球》这样一个孤独而惶恐的故事,讲成了一个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另外,这部电影太具有中国特色了。一点都不符合地球即将毁灭时的那种状态,那个时候,除了生死,还有什么是重要的事情?甚至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人类整体的延续。
电影开头的关于过年这个场景明显是为了迎合观众,电影正好也是正月初一上映的。但是这种气氛,给人一种王宝强电影的恶搞感(个人感受,对王宝强并无恶意)。等到刘户口带着韩朵朵上了地面,找到姥爷的那辆车时,“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令人简直不知所措。到现在我也没明白这是恶搞,还是植入的广告。都到了逃离太阳系的时代了,人们的交通工具还是汽车?弄大一点,弄结实一点,方向盘换成圆球,就科幻了?另外,“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总共出了三次,在让观众笑一下的同时,也减弱了电影的表达力度。
吴京出演的刘培强
更大的问题是,《流浪地球》把故事集中在吴京扮演的刘培强和屈楚萧扮演的刘启身上,但是显得特别苍白无力。电影中也有回放的镜头讲述父子之间的往事,但刘启对刘培强的愤怒乃至怨恨还是让人觉得用力过猛。
另一部著名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也讲到了父女之间的故事,库珀也面临了是与女儿重逢还是拯救人类的未来这样的艰难抉择,相比之下,《星际穿越》的表达更有感染力。尤其是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当年轻的库珀望着即将死去的墨菲,墨菲说道:不该是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整个故事在这里迎来一次情感上的高潮,影片也在圆满中落幕。
《星际穿越》中令人感动的一幕
以上说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编剧造成的,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吹龚格尔。当然,如果让刘慈欣自己去改编,很可能也会改成这样。这一切都是为了商业,为了迎合大众,为了不让一部本就不够大众的电影变得更小众。毕竟,电影成本和回报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么我也就不再这里吹毛求疵诟病这部电影了,而且作为中国第一部像样的科幻片它确实也意义非凡。
再说说《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它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它的篇幅不长,仅有三章,并且最后一章只有一两页,只能算个小中篇。这是刘慈欣首次参加笔会带去的作品,算是首次正式与科幻界接触,巧的是这部小说也是凭借这部小说首次跟电影界接触(《三体》如今已成有生之年系列了)。
作者刘慈欣
《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是刘慈欣由纯科幻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的作品。刘慈欣本人将自己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纯科幻阶段、人与自然阶段及社会实验阶段。这部小说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实是通过大灾难的背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地球与人的关系。在第一章《刹车时代》中,关于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是一个核心问题。到了《逃逸时代》,五千名最后的地球派被赶上地面冻成冰雕,但很快出现的太阳氦闪证明了他们坚持的是真理。有意思的是,刘慈欣本人曾透露,他自己其实是飞船派。
《流浪地球》是一部文学和科幻并重的小说,可以说是在二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尤其是流浪地球这样一个核心意象,既具有科幻的震撼力,也具有文学的渲染力,无论从科学还是文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电影中关于其中某些场景的表达也是很震撼的。但是,和原著相比,总觉得欠缺一些。下面摘录几段原著中的精彩描写供大家欣赏吧。
流浪地球
“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
“它的光芒只在自己的周围映出了一圈晨曦似的亮影,天空呈暗暗的深蓝色,星星仍清晰可见。举目望去,哪有海啊,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原。”
“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制了一切。”
“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流浪地球》与刘慈欣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看完电影《流浪地球》,第一感觉是我们中国终于有部像样的科幻片了。拖着长长尾巴的地球,白雪皑皑的灰色世界,漂泊在太空中的空间站,这些无疑都符合我们的想象。
这里做了一个预言,静候2044
但是,似乎也仅此而已,除了特效之外,这部电影可谓是被改得面目全非。我指的不是故事情节跟原著有出入,而是电影把力用错了地方,把《流浪地球》这样一个孤独而惶恐的故事,讲成了一个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另外,这部电影太具有中国特色了。一点都不符合地球即将毁灭时的那种状态,那个时候,除了生死,还有什么是重要的事情?甚至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人类整体的延续。
电影开头的关于过年这个场景明显是为了迎合观众,电影正好也是正月初一上映的。但是这种气氛,给人一种王宝强电影的恶搞感(个人感受,对王宝强并无恶意)。等到刘户口带着韩朵朵上了地面,找到姥爷的那辆车时,“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令人简直不知所措。到现在我也没明白这是恶搞,还是植入的广告。都到了逃离太阳系的时代了,人们的交通工具还是汽车?弄大一点,弄结实一点,方向盘换成圆球,就科幻了?另外,“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总共出了三次,在让观众笑一下的同时,也减弱了电影的表达力度。
吴京出演的刘培强
更大的问题是,《流浪地球》把故事集中在吴京扮演的刘培强和屈楚萧扮演的刘启身上,但是显得特别苍白无力。电影中也有回放的镜头讲述父子之间的往事,但刘启对刘培强的愤怒乃至怨恨还是让人觉得用力过猛。
另一部著名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也讲到了父女之间的故事,库珀也面临了是与女儿重逢还是拯救人类的未来这样的艰难抉择,相比之下,《星际穿越》的表达更有感染力。尤其是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当年轻的库珀望着即将死去的墨菲,墨菲说道:不该是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整个故事在这里迎来一次情感上的高潮,影片也在圆满中落幕。
《星际穿越》中令人感动的一幕
以上说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编剧造成的,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吹龚格尔。当然,如果让刘慈欣自己去改编,很可能也会改成这样。这一切都是为了商业,为了迎合大众,为了不让一部本就不够大众的电影变得更小众。毕竟,电影成本和回报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么我也就不再这里吹毛求疵诟病这部电影了,而且作为中国第一部像样的科幻片它确实也意义非凡。
再说说《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它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它的篇幅不长,仅有三章,并且最后一章只有一两页,只能算个小中篇。这是刘慈欣首次参加笔会带去的作品,算是首次正式与科幻界接触,巧的是这部小说也是凭借这部小说首次跟电影界接触(《三体》如今已成有生之年系列了)。
作者刘慈欣
《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是刘慈欣由纯科幻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的作品。刘慈欣本人将自己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纯科幻阶段、人与自然阶段及社会实验阶段。这部小说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实是通过大灾难的背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地球与人的关系。在第一章《刹车时代》中,关于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是一个核心问题。到了《逃逸时代》,五千名最后的地球派被赶上地面冻成冰雕,但很快出现的太阳氦闪证明了他们坚持的是真理。有意思的是,刘慈欣本人曾透露,他自己其实是飞船派。
《流浪地球》是一部文学和科幻并重的小说,可以说是在二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尤其是流浪地球这样一个核心意象,既具有科幻的震撼力,也具有文学的渲染力,无论从科学还是文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电影中关于其中某些场景的表达也是很震撼的。但是,和原著相比,总觉得欠缺一些。下面摘录几段原著中的精彩描写供大家欣赏吧。
流浪地球
“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
“它的光芒只在自己的周围映出了一圈晨曦似的亮影,天空呈暗暗的深蓝色,星星仍清晰可见。举目望去,哪有海啊,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原。”
“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制了一切。”
“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流浪地球》与刘慈欣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看完电影《流浪地球》,第一感觉是我们中国终于有部像样的科幻片了。拖着长长尾巴的地球,白雪皑皑的灰色世界,漂泊在太空中的空间站,这些无疑都符合我们的想象。
这里做了一个预言,静候2044
但是,似乎也仅此而已,除了特效之外,这部电影可谓是被改得面目全非。我指的不是故事情节跟原著有出入,而是电影把力用错了地方,把《流浪地球》这样一个孤独而惶恐的故事,讲成了一个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另外,这部电影太具有中国特色了。一点都不符合地球即将毁灭时的那种状态,那个时候,除了生死,还有什么是重要的事情?甚至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人类整体的延续。
电影开头的关于过年这个场景明显是为了迎合观众,电影正好也是正月初一上映的。但是这种气氛,给人一种王宝强电影的恶搞感(个人感受,对王宝强并无恶意)。等到刘户口带着韩朵朵上了地面,找到姥爷的那辆车时,“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令人简直不知所措。到现在我也没明白这是恶搞,还是植入的广告。都到了逃离太阳系的时代了,人们的交通工具还是汽车?弄大一点,弄结实一点,方向盘换成圆球,就科幻了?另外,“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总共出了三次,在让观众笑一下的同时,也减弱了电影的表达力度。
吴京出演的刘培强
更大的问题是,《流浪地球》把故事集中在吴京扮演的刘培强和屈楚萧扮演的刘启身上,但是显得特别苍白无力。电影中也有回放的镜头讲述父子之间的往事,但刘启对刘培强的愤怒乃至怨恨还是让人觉得用力过猛。
另一部著名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也讲到了父女之间的故事,库珀也面临了是与女儿重逢还是拯救人类的未来这样的艰难抉择,相比之下,《星际穿越》的表达更有感染力。尤其是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当年轻的库珀望着即将死去的墨菲,墨菲说道:不该是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整个故事在这里迎来一次情感上的高潮,影片也在圆满中落幕。
《星际穿越》中令人感动的一幕
以上说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编剧造成的,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吹龚格尔。当然,如果让刘慈欣自己去改编,很可能也会改成这样。这一切都是为了商业,为了迎合大众,为了不让一部本就不够大众的电影变得更小众。毕竟,电影成本和回报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么我也就不再这里吹毛求疵诟病这部电影了,而且作为中国第一部像样的科幻片它确实也意义非凡。
再说说《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它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它的篇幅不长,仅有三章,并且最后一章只有一两页,只能算个小中篇。这是刘慈欣首次参加笔会带去的作品,算是首次正式与科幻界接触,巧的是这部小说也是凭借这部小说首次跟电影界接触(《三体》如今已成有生之年系列了)。
作者刘慈欣
《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是刘慈欣由纯科幻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的作品。刘慈欣本人将自己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纯科幻阶段、人与自然阶段及社会实验阶段。这部小说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实是通过大灾难的背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地球与人的关系。在第一章《刹车时代》中,关于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是一个核心问题。到了《逃逸时代》,五千名最后的地球派被赶上地面冻成冰雕,但很快出现的太阳氦闪证明了他们坚持的是真理。有意思的是,刘慈欣本人曾透露,他自己其实是飞船派。
《流浪地球》是一部文学和科幻并重的小说,可以说是在二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尤其是流浪地球这样一个核心意象,既具有科幻的震撼力,也具有文学的渲染力,无论从科学还是文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电影中关于其中某些场景的表达也是很震撼的。但是,和原著相比,总觉得欠缺一些。下面摘录几段原著中的精彩描写供大家欣赏吧。
流浪地球
“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
“它的光芒只在自己的周围映出了一圈晨曦似的亮影,天空呈暗暗的深蓝色,星星仍清晰可见。举目望去,哪有海啊,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原。”
“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制了一切。”
“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流浪地球》与刘慈欣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看完电影《流浪地球》,第一感觉是我们中国终于有部像样的科幻片了。拖着长长尾巴的地球,白雪皑皑的灰色世界,漂泊在太空中的空间站,这些无疑都符合我们的想象。
这里做了一个预言,静候2044
但是,似乎也仅此而已,除了特效之外,这部电影可谓是被改得面目全非。我指的不是故事情节跟原著有出入,而是电影把力用错了地方,把《流浪地球》这样一个孤独而惶恐的故事,讲成了一个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另外,这部电影太具有中国特色了。一点都不符合地球即将毁灭时的那种状态,那个时候,除了生死,还有什么是重要的事情?甚至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人类整体的延续。
电影开头的关于过年这个场景明显是为了迎合观众,电影正好也是正月初一上映的。但是这种气氛,给人一种王宝强电影的恶搞感(个人感受,对王宝强并无恶意)。等到刘户口带着韩朵朵上了地面,找到姥爷的那辆车时,“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令人简直不知所措。到现在我也没明白这是恶搞,还是植入的广告。都到了逃离太阳系的时代了,人们的交通工具还是汽车?弄大一点,弄结实一点,方向盘换成圆球,就科幻了?另外,“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总共出了三次,在让观众笑一下的同时,也减弱了电影的表达力度。
吴京出演的刘培强
更大的问题是,《流浪地球》把故事集中在吴京扮演的刘培强和屈楚萧扮演的刘启身上,但是显得特别苍白无力。电影中也有回放的镜头讲述父子之间的往事,但刘启对刘培强的愤怒乃至怨恨还是让人觉得用力过猛。
另一部著名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也讲到了父女之间的故事,库珀也面临了是与女儿重逢还是拯救人类的未来这样的艰难抉择,相比之下,《星际穿越》的表达更有感染力。尤其是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当年轻的库珀望着即将死去的墨菲,墨菲说道:不该是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整个故事在这里迎来一次情感上的高潮,影片也在圆满中落幕。
《星际穿越》中令人感动的一幕
以上说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编剧造成的,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吹龚格尔。当然,如果让刘慈欣自己去改编,很可能也会改成这样。这一切都是为了商业,为了迎合大众,为了不让一部本就不够大众的电影变得更小众。毕竟,电影成本和回报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么我也就不再这里吹毛求疵诟病这部电影了,而且作为中国第一部像样的科幻片它确实也意义非凡。
再说说《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它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它的篇幅不长,仅有三章,并且最后一章只有一两页,只能算个小中篇。这是刘慈欣首次参加笔会带去的作品,算是首次正式与科幻界接触,巧的是这部小说也是凭借这部小说首次跟电影界接触(《三体》如今已成有生之年系列了)。
作者刘慈欣
《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是刘慈欣由纯科幻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的作品。刘慈欣本人将自己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纯科幻阶段、人与自然阶段及社会实验阶段。这部小说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实是通过大灾难的背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地球与人的关系。在第一章《刹车时代》中,关于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是一个核心问题。到了《逃逸时代》,五千名最后的地球派被赶上地面冻成冰雕,但很快出现的太阳氦闪证明了他们坚持的是真理。有意思的是,刘慈欣本人曾透露,他自己其实是飞船派。
《流浪地球》是一部文学和科幻并重的小说,可以说是在二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尤其是流浪地球这样一个核心意象,既具有科幻的震撼力,也具有文学的渲染力,无论从科学还是文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电影中关于其中某些场景的表达也是很震撼的。但是,和原著相比,总觉得欠缺一些。下面摘录几段原著中的精彩描写供大家欣赏吧。
流浪地球
“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
“它的光芒只在自己的周围映出了一圈晨曦似的亮影,天空呈暗暗的深蓝色,星星仍清晰可见。举目望去,哪有海啊,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原。”
“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制了一切。”
“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流浪地球》与刘慈欣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看完电影《流浪地球》,第一感觉是我们中国终于有部像样的科幻片了。拖着长长尾巴的地球,白雪皑皑的灰色世界,漂泊在太空中的空间站,这些无疑都符合我们的想象。
这里做了一个预言,静候2044
但是,似乎也仅此而已,除了特效之外,这部电影可谓是被改得面目全非。我指的不是故事情节跟原著有出入,而是电影把力用错了地方,把《流浪地球》这样一个孤独而惶恐的故事,讲成了一个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另外,这部电影太具有中国特色了。一点都不符合地球即将毁灭时的那种状态,那个时候,除了生死,还有什么是重要的事情?甚至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人类整体的延续。
电影开头的关于过年这个场景明显是为了迎合观众,电影正好也是正月初一上映的。但是这种气氛,给人一种王宝强电影的恶搞感(个人感受,对王宝强并无恶意)。等到刘户口带着韩朵朵上了地面,找到姥爷的那辆车时,“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令人简直不知所措。到现在我也没明白这是恶搞,还是植入的广告。都到了逃离太阳系的时代了,人们的交通工具还是汽车?弄大一点,弄结实一点,方向盘换成圆球,就科幻了?另外,“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总共出了三次,在让观众笑一下的同时,也减弱了电影的表达力度。
吴京出演的刘培强
更大的问题是,《流浪地球》把故事集中在吴京扮演的刘培强和屈楚萧扮演的刘启身上,但是显得特别苍白无力。电影中也有回放的镜头讲述父子之间的往事,但刘启对刘培强的愤怒乃至怨恨还是让人觉得用力过猛。
另一部著名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也讲到了父女之间的故事,库珀也面临了是与女儿重逢还是拯救人类的未来这样的艰难抉择,相比之下,《星际穿越》的表达更有感染力。尤其是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当年轻的库珀望着即将死去的墨菲,墨菲说道:不该是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整个故事在这里迎来一次情感上的高潮,影片也在圆满中落幕。
《星际穿越》中令人感动的一幕
以上说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编剧造成的,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吹龚格尔。当然,如果让刘慈欣自己去改编,很可能也会改成这样。这一切都是为了商业,为了迎合大众,为了不让一部本就不够大众的电影变得更小众。毕竟,电影成本和回报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么我也就不再这里吹毛求疵诟病这部电影了,而且作为中国第一部像样的科幻片它确实也意义非凡。
再说说《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它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它的篇幅不长,仅有三章,并且最后一章只有一两页,只能算个小中篇。这是刘慈欣首次参加笔会带去的作品,算是首次正式与科幻界接触,巧的是这部小说也是凭借这部小说首次跟电影界接触(《三体》如今已成有生之年系列了)。
作者刘慈欣
《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是刘慈欣由纯科幻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的作品。刘慈欣本人将自己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纯科幻阶段、人与自然阶段及社会实验阶段。这部小说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实是通过大灾难的背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地球与人的关系。在第一章《刹车时代》中,关于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是一个核心问题。到了《逃逸时代》,五千名最后的地球派被赶上地面冻成冰雕,但很快出现的太阳氦闪证明了他们坚持的是真理。有意思的是,刘慈欣本人曾透露,他自己其实是飞船派。
《流浪地球》是一部文学和科幻并重的小说,可以说是在二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尤其是流浪地球这样一个核心意象,既具有科幻的震撼力,也具有文学的渲染力,无论从科学还是文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电影中关于其中某些场景的表达也是很震撼的。但是,和原著相比,总觉得欠缺一些。下面摘录几段原著中的精彩描写供大家欣赏吧。
流浪地球
“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
“它的光芒只在自己的周围映出了一圈晨曦似的亮影,天空呈暗暗的深蓝色,星星仍清晰可见。举目望去,哪有海啊,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原。”
“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制了一切。”
“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流浪地球》与刘慈欣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看完电影《流浪地球》,第一感觉是我们中国终于有部像样的科幻片了。拖着长长尾巴的地球,白雪皑皑的灰色世界,漂泊在太空中的空间站,这些无疑都符合我们的想象。
这里做了一个预言,静候2044
但是,似乎也仅此而已,除了特效之外,这部电影可谓是被改得面目全非。我指的不是故事情节跟原著有出入,而是电影把力用错了地方,把《流浪地球》这样一个孤独而惶恐的故事,讲成了一个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另外,这部电影太具有中国特色了。一点都不符合地球即将毁灭时的那种状态,那个时候,除了生死,还有什么是重要的事情?甚至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人类整体的延续。
电影开头的关于过年这个场景明显是为了迎合观众,电影正好也是正月初一上映的。但是这种气氛,给人一种王宝强电影的恶搞感(个人感受,对王宝强并无恶意)。等到刘户口带着韩朵朵上了地面,找到姥爷的那辆车时,“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令人简直不知所措。到现在我也没明白这是恶搞,还是植入的广告。都到了逃离太阳系的时代了,人们的交通工具还是汽车?弄大一点,弄结实一点,方向盘换成圆球,就科幻了?另外,“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总共出了三次,在让观众笑一下的同时,也减弱了电影的表达力度。
吴京出演的刘培强
更大的问题是,《流浪地球》把故事集中在吴京扮演的刘培强和屈楚萧扮演的刘启身上,但是显得特别苍白无力。电影中也有回放的镜头讲述父子之间的往事,但刘启对刘培强的愤怒乃至怨恨还是让人觉得用力过猛。
另一部著名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也讲到了父女之间的故事,库珀也面临了是与女儿重逢还是拯救人类的未来这样的艰难抉择,相比之下,《星际穿越》的表达更有感染力。尤其是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当年轻的库珀望着即将死去的墨菲,墨菲说道:不该是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整个故事在这里迎来一次情感上的高潮,影片也在圆满中落幕。
《星际穿越》中令人感动的一幕
以上说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编剧造成的,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吹龚格尔。当然,如果让刘慈欣自己去改编,很可能也会改成这样。这一切都是为了商业,为了迎合大众,为了不让一部本就不够大众的电影变得更小众。毕竟,电影成本和回报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么我也就不再这里吹毛求疵诟病这部电影了,而且作为中国第一部像样的科幻片它确实也意义非凡。
再说说《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它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它的篇幅不长,仅有三章,并且最后一章只有一两页,只能算个小中篇。这是刘慈欣首次参加笔会带去的作品,算是首次正式与科幻界接触,巧的是这部小说也是凭借这部小说首次跟电影界接触(《三体》如今已成有生之年系列了)。
作者刘慈欣
《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是刘慈欣由纯科幻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的作品。刘慈欣本人将自己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纯科幻阶段、人与自然阶段及社会实验阶段。这部小说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实是通过大灾难的背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地球与人的关系。在第一章《刹车时代》中,关于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是一个核心问题。到了《逃逸时代》,五千名最后的地球派被赶上地面冻成冰雕,但很快出现的太阳氦闪证明了他们坚持的是真理。有意思的是,刘慈欣本人曾透露,他自己其实是飞船派。
《流浪地球》是一部文学和科幻并重的小说,可以说是在二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尤其是流浪地球这样一个核心意象,既具有科幻的震撼力,也具有文学的渲染力,无论从科学还是文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电影中关于其中某些场景的表达也是很震撼的。但是,和原著相比,总觉得欠缺一些。下面摘录几段原著中的精彩描写供大家欣赏吧。
流浪地球
“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
“它的光芒只在自己的周围映出了一圈晨曦似的亮影,天空呈暗暗的深蓝色,星星仍清晰可见。举目望去,哪有海啊,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原。”
“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制了一切。”
“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流浪地球》与刘慈欣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看完电影《流浪地球》,第一感觉是我们中国终于有部像样的科幻片了。拖着长长尾巴的地球,白雪皑皑的灰色世界,漂泊在太空中的空间站,这些无疑都符合我们的想象。
这里做了一个预言,静候2044
但是,似乎也仅此而已,除了特效之外,这部电影可谓是被改得面目全非。我指的不是故事情节跟原著有出入,而是电影把力用错了地方,把《流浪地球》这样一个孤独而惶恐的故事,讲成了一个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另外,这部电影太具有中国特色了。一点都不符合地球即将毁灭时的那种状态,那个时候,除了生死,还有什么是重要的事情?甚至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人类整体的延续。
电影开头的关于过年这个场景明显是为了迎合观众,电影正好也是正月初一上映的。但是这种气氛,给人一种王宝强电影的恶搞感(个人感受,对王宝强并无恶意)。等到刘户口带着韩朵朵上了地面,找到姥爷的那辆车时,“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令人简直不知所措。到现在我也没明白这是恶搞,还是植入的广告。都到了逃离太阳系的时代了,人们的交通工具还是汽车?弄大一点,弄结实一点,方向盘换成圆球,就科幻了?另外,“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总共出了三次,在让观众笑一下的同时,也减弱了电影的表达力度。
吴京出演的刘培强
更大的问题是,《流浪地球》把故事集中在吴京扮演的刘培强和屈楚萧扮演的刘启身上,但是显得特别苍白无力。电影中也有回放的镜头讲述父子之间的往事,但刘启对刘培强的愤怒乃至怨恨还是让人觉得用力过猛。
另一部著名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也讲到了父女之间的故事,库珀也面临了是与女儿重逢还是拯救人类的未来这样的艰难抉择,相比之下,《星际穿越》的表达更有感染力。尤其是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当年轻的库珀望着即将死去的墨菲,墨菲说道:不该是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整个故事在这里迎来一次情感上的高潮,影片也在圆满中落幕。
《星际穿越》中令人感动的一幕
以上说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编剧造成的,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吹龚格尔。当然,如果让刘慈欣自己去改编,很可能也会改成这样。这一切都是为了商业,为了迎合大众,为了不让一部本就不够大众的电影变得更小众。毕竟,电影成本和回报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么我也就不再这里吹毛求疵诟病这部电影了,而且作为中国第一部像样的科幻片它确实也意义非凡。
再说说《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它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它的篇幅不长,仅有三章,并且最后一章只有一两页,只能算个小中篇。这是刘慈欣首次参加笔会带去的作品,算是首次正式与科幻界接触,巧的是这部小说也是凭借这部小说首次跟电影界接触(《三体》如今已成有生之年系列了)。
作者刘慈欣
《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是刘慈欣由纯科幻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的作品。刘慈欣本人将自己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纯科幻阶段、人与自然阶段及社会实验阶段。这部小说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实是通过大灾难的背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地球与人的关系。在第一章《刹车时代》中,关于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是一个核心问题。到了《逃逸时代》,五千名最后的地球派被赶上地面冻成冰雕,但很快出现的太阳氦闪证明了他们坚持的是真理。有意思的是,刘慈欣本人曾透露,他自己其实是飞船派。
《流浪地球》是一部文学和科幻并重的小说,可以说是在二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尤其是流浪地球这样一个核心意象,既具有科幻的震撼力,也具有文学的渲染力,无论从科学还是文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电影中关于其中某些场景的表达也是很震撼的。但是,和原著相比,总觉得欠缺一些。下面摘录几段原著中的精彩描写供大家欣赏吧。
流浪地球
“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
“它的光芒只在自己的周围映出了一圈晨曦似的亮影,天空呈暗暗的深蓝色,星星仍清晰可见。举目望去,哪有海啊,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原。”
“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制了一切。”
“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流浪地球》与刘慈欣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看完电影《流浪地球》,第一感觉是我们中国终于有部像样的科幻片了。拖着长长尾巴的地球,白雪皑皑的灰色世界,漂泊在太空中的空间站,这些无疑都符合我们的想象。
这里做了一个预言,静候2044
但是,似乎也仅此而已,除了特效之外,这部电影可谓是被改得面目全非。我指的不是故事情节跟原著有出入,而是电影把力用错了地方,把《流浪地球》这样一个孤独而惶恐的故事,讲成了一个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另外,这部电影太具有中国特色了。一点都不符合地球即将毁灭时的那种状态,那个时候,除了生死,还有什么是重要的事情?甚至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人类整体的延续。
电影开头的关于过年这个场景明显是为了迎合观众,电影正好也是正月初一上映的。但是这种气氛,给人一种王宝强电影的恶搞感(个人感受,对王宝强并无恶意)。等到刘户口带着韩朵朵上了地面,找到姥爷的那辆车时,“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令人简直不知所措。到现在我也没明白这是恶搞,还是植入的广告。都到了逃离太阳系的时代了,人们的交通工具还是汽车?弄大一点,弄结实一点,方向盘换成圆球,就科幻了?另外,“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示总共出了三次,在让观众笑一下的同时,也减弱了电影的表达力度。
吴京出演的刘培强
更大的问题是,《流浪地球》把故事集中在吴京扮演的刘培强和屈楚萧扮演的刘启身上,但是显得特别苍白无力。电影中也有回放的镜头讲述父子之间的往事,但刘启对刘培强的愤怒乃至怨恨还是让人觉得用力过猛。
另一部著名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也讲到了父女之间的故事,库珀也面临了是与女儿重逢还是拯救人类的未来这样的艰难抉择,相比之下,《星际穿越》的表达更有感染力。尤其是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当年轻的库珀望着即将死去的墨菲,墨菲说道:不该是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整个故事在这里迎来一次情感上的高潮,影片也在圆满中落幕。
《星际穿越》中令人感动的一幕
以上说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编剧造成的,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吹龚格尔。当然,如果让刘慈欣自己去改编,很可能也会改成这样。这一切都是为了商业,为了迎合大众,为了不让一部本就不够大众的电影变得更小众。毕竟,电影成本和回报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么我也就不再这里吹毛求疵诟病这部电影了,而且作为中国第一部像样的科幻片它确实也意义非凡。
再说说《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它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它的篇幅不长,仅有三章,并且最后一章只有一两页,只能算个小中篇。这是刘慈欣首次参加笔会带去的作品,算是首次正式与科幻界接触,巧的是这部小说也是凭借这部小说首次跟电影界接触(《三体》如今已成有生之年系列了)。
作者刘慈欣
《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是刘慈欣由纯科幻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的作品。刘慈欣本人将自己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纯科幻阶段、人与自然阶段及社会实验阶段。这部小说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实是通过大灾难的背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地球与人的关系。在第一章《刹车时代》中,关于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是一个核心问题。到了《逃逸时代》,五千名最后的地球派被赶上地面冻成冰雕,但很快出现的太阳氦闪证明了他们坚持的是真理。有意思的是,刘慈欣本人曾透露,他自己其实是飞船派。
《流浪地球》是一部文学和科幻并重的小说,可以说是在二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尤其是流浪地球这样一个核心意象,既具有科幻的震撼力,也具有文学的渲染力,无论从科学还是文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电影中关于其中某些场景的表达也是很震撼的。但是,和原著相比,总觉得欠缺一些。下面摘录几段原著中的精彩描写供大家欣赏吧。
流浪地球
“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
“它的光芒只在自己的周围映出了一圈晨曦似的亮影,天空呈暗暗的深蓝色,星星仍清晰可见。举目望去,哪有海啊,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原。”
“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制了一切。”
“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电影《流浪地球》里矿车的球形方向盘有什么优点?
《流浪地球》是春节档里最火的一部片子,作者我也是趁着春节休年假的机会去看了一把4D版。实话实说这部片子的投资感觉确实用在特效等硬核上面了,总体来说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片子(北京这边看4D是68大洋)。
不过或许是过于要求“科幻”,也或许是咱见识少,在这部优秀的片子中我还是看到了一点不太合理的地方。
在片中,一种未来高科技重型载货车贯穿全片,可以看到这种车载重能力强,可180度转向还能在零下80的气温下保持室内温暖,可谓真正高科技载具。不过其中用于控制载具的球形方向盘却让作者感到有些“不合理”。
众所周知,现实中汽车的方向盘是一个镂空的圆环。驾驶员在驾驶的时候是“握”住方向盘进行操作。这样的好处是,手与方向盘之间连接牢固,便于用力(驾驶员仅用手部用力就能固定和操控方向盘)。然而从电影中来看这种球形方向盘在操控时,驾驶员是将手“放”在球上的,因此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是驾驶员的手和方向球的连接并不牢固。
如果这在一个良好的驾驶环境下也许不算是什么问题,但是处在地球流浪,道路环境极差的情况下,这就是大问题了。由于驾驶员无法将手部固定在方向盘上,一旦遇到颠簸路段手部很容易被颠起脱离方向球,从而使车辆失去控制。
这不是什么危言耸听,诸位可以使一下座副驾驶位置的时候将平手放在车门或者其他地方,碰到颠簸的地方手会不会被弹起。
当然也不是说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驾驶员抱着这个方向球就能防止在颠簸路段手和方向球脱离。不过这显然不如现实中的方向盘更简单。
经典热门台词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是出自哪部影视作品
出自电影《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开运输车之前都会有这样的提示“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这句魔性台词太洗脑,更是掀起了全社会造句的热潮。
《流浪地球》是一部幻想力十足的科幻片,人类要给地球安装上发动机,产生动力推着地球逃离太阳系,只有这样人类才能躲过太阳爆炸带来的末日危机。2075年,人类已经可以用石头当做燃料,所以,运送石头成了运输车的主要任务。
运输车驾驶室仪器特别多,要靠球型方向盘控制,想要成为运输车驾驶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外人根本开不了这玩意儿。“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是每辆运输车都有的提示。
扩展资料: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其实是真实存在的交通安全宣传口号。据悉,1999年国家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曾举办“交通安全口号征集活动”,当时的一等奖获得者,是一位来自江苏张家港的警嫂朱国芬,她就是这句口号的提出者。
朱国芬平时就爱阅读爱猜谜爱动脑,看到这个活动,也想着能为交通管理做些小贡献,便抱着试试的想法去投稿。朱国芬和丈夫几经斟酌,认为行车上路安全第一,决定把参选口号定为“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简简单单十个字,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少年老人都能记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