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科技创新 > 正文

巴黎戴高乐机场转机「巴黎沦陷后他假装送行却突然跳上飞机戴高乐的崛起」

作者:二战靓妞(未经允许,禁止复制全文私自搬运!)
1940年6月17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法国“民族英雄”贝当,代表当时的法国政府正式宣布:向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曾经号称是欧洲大陆最强的法国陆军战败了,当时法兰西举国“哀鸿一片”,悲观情绪在法国国内全面蔓延和盛行。
纳粹德军占领巴黎
巴黎沦陷后,戴高乐以一种奇怪的方式逃往英国:
也就是法国宣布投降的同一天,夏尔·戴高乐到机场亲自“送别”英国将军斯皮尔斯。此时机场已经守备森严,斯皮尔斯在登机前和所有送行的人一一握

作者:二战靓妞(未经允许,禁止复制全文私自搬运!)

1940年6月17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法国“民族英雄”贝当,代表当时的法国政府正式宣布:向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曾经号称是欧洲大陆最强的法国陆军战败了,当时法兰西举国“哀鸿一片”,悲观情绪在法国国内全面蔓延和盛行。

纳粹德军占领巴黎

巴黎沦陷后,戴高乐以一种奇怪的方式逃往英国:

也就是法国宣布投降的同一天,夏尔·戴高乐到机场亲自“送别”英国将军斯皮尔斯。此时机场已经守备森严,斯皮尔斯在登机前和所有送行的人一一握手告别!最后,斯皮尔斯来到机舱门前,此时戴高乐就站在那里。

斯皮尔斯给了戴高乐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然后只见戴高乐礼貌地伸出右手和他告别。但是就在这一刻,发生了一件出乎现场所有人意料之外的事:只见斯皮尔斯顺势一把将戴高乐直接拉上了飞机!

此时在场所有亲眼目睹这一幕的人,都无不感到震惊,但他们也无可奈何!原来早在前一天16日深夜,戴高乐就已经告知英国大使:他想乘坐在丘吉尔给他准备的飞机前往伦敦,而表面上则是为斯皮尔斯“送行”,以此为幌子一同前往机场。

就这样,戴高乐将军用一种奇怪的方式“跳上飞机”离开了已经名存实亡的法国,成功逃亡海峡对岸的英国。不过这种“骚操作”,也足以证明戴高乐将军的机智和勇敢,而他的“出走”也为后来光复法国留下了“希望的种子”。

发表广播讲话的戴高乐

戴高乐飞抵伦敦后,便“马不停蹄”在英国主流媒体发表了著名的《6月18日告法国人民书》。在这份宣言中,他一再告诫法国人民:法国输掉的仅仅是一场战役,而不是一场战争!法国只要重新建立一支现代化的装甲部队,就可以和英国一道“反败为胜”。

“大个头”戴高乐,年少时便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优等生!战争中死时逃生。

戴高乐出生在一个法国教师家庭,青年时代的戴高乐就很喜欢看书,他的学习成绩在学校也是名列前茅的。戴高乐17岁时成功考入了圣西尔军校,要知道当时的圣西尔军校,已经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军校之一。

青年戴高乐

可是,戴高乐将军年轻时却是一副“桀骜不驯”的性格。平时戴高乐只顾着自己独自埋头读书,很少和同学们有过多的交流和玩耍。因此,同学们便给他取了一个“大公鸡”的绰号,意思就是:一个像傲慢“大公鸡”那样的人。

另外,戴高乐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个子很高,据考证:戴高乐的实际身高大约有1.98米左右,甚至有传闻戴高乐身高是2.48米和2.18米,但从很多历史照片来看,这种传闻太过于“夸大其词”了。

军校毕业后戴高乐便在法军服役,一贯严谨的性格,也让他在军队里总是能出色地完成所有任务。可是,长官好像却不太喜欢戴高乐,很大原因还是由于他的那种“桀骜不驯”的性格。

戴高乐将军和妻子伊冯娜

因此,年轻时的戴高乐屡屡和提拔机会“擦肩而过”。戴高乐的能力确实很出众,但是他的性格却在早年大大限制他自己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戴高乐被派遣到前线和德军作战,并在战场上多次负伤。在戴高乐第三次负伤的时候,战友们甚至都误以为他已经战死了,当时还特意在全军宣传了他的“英勇事迹”。

一战时期被德军俘虏的法军士兵

但是谁知戴高乐的命很硬:他其实并没有战死沙场,只是被德国人的毒气给熏晕了,后来又被打扫战场的德国士兵发现,随后便被抓到了德军的战俘营。在战俘营里戴高乐让德国人也不“省心”:他多次策划越狱行动,结果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戴高乐不断通过媒体鼓舞法国人民继续战斗!“自由法国”军队坚持抵抗。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戴高乐回到法军继续服役。其实在二战爆发前,他就曾向法军高层提出了装甲兵作战的设想。

德军装甲部队在巴黎阅兵

但是,戴高乐的这一设想并没有得到军方的重视。现在回头想想,如果当时法军高层能认真对待戴高乐的建议,可能二战初期法国就不会败得那么惨!

法国战役爆发后,戴高乐因为作战勇猛被火速提拔为“临时准将”,这也是戴高乐一生中获得过的最高军衔。只可惜,法国很快败了!

在成功逃亡英国后,戴高乐在那份极具感染力的号召书中,他最后是这样说道:“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都不允许法兰西的抗战烽火被扑灭,也永远不会被扑灭!”

哭泣的“法国”

第二天,英国各大媒体报纸将其转载,并由播音员重新朗读给海峡对岸的法国民众听,一时间颓废许久的法国“民心大振”。在戴高乐的领导下,“自由法国武装力量”在非洲正式组建,等待时机和盟军一起反攻纳粹德军,光复法国。

接下来的时间戴高乐一直很忙:他不断地在英国媒体上重申抗战号召。他在6月22日的讲话中说道:“所有追求自由的法国人将在荣誉、清醒的头脑和祖国利益的指引下,竭尽全力地继续战斗。”

1943年开始,他所领导的“自由法国”武装力量转战非洲、巴尔干, 参加诺曼底登陆和解放法国本土的战争。

戴高乐和美军将领

意大利战役开始后,超过13万自由法国士兵和美英盟军一起并肩战斗,戴高乐也亲临战场指挥,这支自由法国军队的浴血拼杀,也为战后法国在国际新秩序中的地位增添了“砝码”。

盟军光复法国后,戴高乐“昂首阔步”走在巴黎大街上!战后成为法国的“实际领袖”。

短短四年后,百万盟军于1944年6月初发起了诺曼底登陆,6月14日戴高乐便亲自抵达了诺曼底,并在已经被解放的法国领土上第一次发表演说。一切都在按照戴高乐先前的预言发展,法国很快便获得全面解放:1944年8月24日,勒克莱尔将军率领装甲师解放了巴黎!

演讲中的戴高乐将军

巴黎解放后仅仅两天,戴高乐将军便亲自抵达巴黎,并组织了盛大的“凯旋而回”仪式。当时他甚至不顾及“有德军狙击手”的风险警告,依然选择独自一人“昂首阔步”地走在队伍最前面,穿过香榭丽舍大道。

戴高乐和法国将军在巴黎街头

巴黎民众当时几乎全城出动,他们夹道热烈欢呼着这位“法国英雄”!而戴高乐则不时地举起手臂,向周围含泪欢呼的巴黎人民不断致意。

欧洲战事结束以后,戴高乐毫无悬念地当选为法国战后临时政府总理。此后,戴高乐便开始着手重建满目疮痍的法国。不过,由于后来对法国多党制联合政府的极度不满,1946年戴高乐愤然选择辞职。

不过戴高乐依然坚信: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很快就会“垮台”,不久后法国人民便会大声疾呼自己重掌政权。

果不其然,1958年法国便陷入到“阿尔及利亚内战危机”。于是戴高乐再次临危受命,以其独有的远见卓识,通过全民公投决定让阿尔及利亚独立。

一年后,在法国人民的呼声下,戴高乐于1959年1月8日出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首任总统,并于1965年再次当选连任。

晚年戴高乐将军

在任职期间,戴高乐将军一直对内发展经济,重整军备。而对外,戴高乐则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建立和发展独立的核能武装力量,成为国际上有别于美苏两霸的独立一极。总之一句话,他一直都在努力恢复法国在二战中失去的强国地位。

1964年1月27日,戴高乐不顾美国反对,率先承认新中国,这也是戴高乐杰出战略眼光的又一佐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评价戴高乐:“他是一个令人倾倒的大人物,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还因为他在战后领导法国时所展现出来的出色外交技巧,其实一直都在向我们提供很多非凡见解”。

结语

戴高乐作为20世纪“世界伟人”之一,毫无疑问:他具有深邃的领导力和不折不挠的实践相结合。很多人说:拿破仑的伟大是因为他是法国鼎盛期的缔造者,而戴高乐的伟大,则在于他延续了法国的“生命”。

艾菲尔铁塔下的希特勒

可以说,如果没有戴高乐就没有“新法国”。是戴高乐在战后重塑了法国,一度让开始没落的法兰西重新伟大起来!也让世人暂时忘却了:二战时期法国之耻辱,投降之迅速。

1970年11月9日,戴高乐因胃动脉破裂在科隆贝的家中猝然去世。按照戴高乐的遗嘱,他的葬礼举办得极其简朴:仅有一辆战车护灵。

戴高乐将军葬礼上的“护灵战车”

其实戴高乐的遗嘱早在1952年时就已经写好且密封起来,戴高乐要求在他去世后才能启封。遗嘱中这样写道:

“我希望能在科龙贝教堂举行我的葬礼,如果我死于别处,我的遗体请务必运回家乡,不必举行任何公祭。我的坟墓必须是我女儿安娜安葬的地方,以后我的夫人也要安息在那里,墓碑上只写:夏尔·戴高乐。”

戴高乐将军的灵柩

图源网络,侵删!

巴黎戴高乐机场转机「巴黎沦陷后他假装送行却突然跳上飞机戴高乐的崛起」

戴高乐是如何智勇登机飞奔伦敦,创建“自由法国”运动的?

1940年6月14日,法西斯德国侵略军占领了法国首都巴黎。两天之后,雷诺政府垮台。随之上台的贝当政府决定屈膝投降。在这法兰西民族危难的关键时刻,发生了一件震撼人心的事件一法国国防和陆军部次长、陆军准将戴高乐智勇登机,飞奔伦敦。

6月17日,一位英国将军回国,戴高乐奉命到机场送行。他与客人握手告别。当飞机马达轰鸣,正要起飞之际,戴高乐蓦地纵身跃上飞机,他刚刚登上,飞机便腾空而起,直插蓝天。

第二天,投降卖国空气笼罩的法国突然听到一个振奋人心的声音:“我告诉你们,法国并没有完!”“法国之战并没有决定斗争的结局。这是一场世界大战....我们来日粉碎敌人所需要的每一件东西依然在世界上存在着。”“无论发生什么事,法国抵抗的火焰决不能熄灭,也决不会熄灭!”

这充满爱国热情和战斗意志的声音,就是戴高乐在伦敦英国广播电台广播的《告法国人民书》。他号召法国人民奋起抵抗,要求法国官兵和军火工厂的工程与技术人民同他联系。从此,戴高乐开始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历程。他被法国人民称为“六·一八英雄”。而贝当傀儡政府的伪军事法庭则缺席判处他死刑。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戴高乐顺应历史潮流,举起了抗击纳粹的旗帜,成为法国资产阶级抗战派的代表。他在伦敦创建了“自由法国”运动,组织了一支法国部队,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1941年9月,又联合法国各界知名人士,成立“法兰西民族委员会”,作为战斗法国的行政机构。1942年1月,他派遣自己的代表让·穆兰回国,统一国内各抵抗组织。1943年5月,在法国国内建立了有共产党、社会党、激进党等16个政党、团体参加的“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让穆兰担任委员会第一任主席。在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上,与会者一致认为法国抵抗运动的灵魂是戴高乐将军。

与此同时,戴高乐还通过各种手段,将法国海外殖民地纳入“自由法国”运动。1943年6月,在阿尔及尔建立了以他为首的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它实际上是与贝当卖国傀儡政权相对立的抗战政权。在国际上,戴高乐的“自由法国”运动得到英、美、苏等国的承认。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法国人民也奋起为祖国的解放作最后的斗争。8月19日,法国内地军在巴黎发动起义。25日戴高乐统帅的法国第二装甲师进入巴黎,接受了德军的投降,巴黎全部解放。此后他以临时政府首脑的名义,解散和整编了包括法共领导的爱国民警队在内的内地军,强化了资产阶级专政。

戴高乐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杰出贡献,1969年他逝世后,毛泽东在唁电中称他为“反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不屈战士”。

巴黎戴高乐机场转机「巴黎沦陷后他假装送行却突然跳上飞机戴高乐的崛起」

二战期间,为什么说改变法国命运的只有5分钟?

1940年6月,德军前锋已逼向巴黎,法国危在旦夕。总理保罗.雷诺面对这种局势,决定对政府进行改组,结果是拥护停战的人占了大多数。当然,为了平衡新政府的势力关系,将主战的戴高乐拉了进来,任命为国防部次长。

这个位置虽然不是很高,但对协调全国的抗战来说,还是让戴高乐感觉到了最后一丝希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全国的军事力量和英国的帮助结合在一起,继续对德作战。然而,人微言轻的戴高乐,却被迫离开法国,前往英国,这是为什么呢?



一向拒绝服从的戴高乐,试图阻拦投降派。

带着重振法军力量,继续作战的想法,戴高乐从前线来到内阁总部。但是满眼的停战派、投降派充斥着整个法国高层,其中以贝当、魏刚为首的“大佬们”,依然掌管着法国的前途和命运。他对这样的新政府成员十分不满意。

但是,狡猾的雷诺要的就是这样的安排,他一面利用贝当等人的影响,与德国进行谈判、停战;另一方面利用戴高乐等主战的决心,继续获得英国的支持。不管哪个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都对他继续担任法国总理都有好处。



戴高乐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谋划将法国剩余的武装力量,大约50万人的部队和装备,撤往北非法属殖民地,继续抗战下去。为此,他面见法军总司令魏刚,听到的却是毫无斗志可言的答复,魏刚表示法国失败是注定的,准备谈判、停战。

继续争论下去,不会有什么结果。戴高乐决定找英国帮忙,因为他知道,英国现任总理丘吉尔是个公认的主战派。当他满怀希望到达英国后,除了扫兴外,一无所获。在丘吉尔看来,法国能否坚持下去是个未知数,英国不愿白帮忙。



6月10日,对法国人来说是个痛苦的日子。德军已在巴黎城外,戴高乐一再向总理雷诺建议,政府转往北非继续抗战的计划。而此时,魏刚也来到雷诺办公室介绍战局情况,大意就是,战争失败了,法国必须投降。一旁的戴高乐和他据理力争。

此时的雷诺已经无力控制着仓皇失措的局面,任由俩人争得面红耳赤。他唯一能决定的是,政府先撤出巴黎再说。戴高乐决心保卫首都,并为此忙着部署兵力。就在这时,魏刚与贝当商量后,以总司令的名义宣布巴黎为“不设防的城市”,这让戴高乐十分失望。



戴高乐肩负历史使命,争取最后的努力。

对于魏刚等人投降派的嘴脸,让戴高乐十分的蔑视和不满。在他看来,以拿破仑为偶像的法国人,在国家危亡之际,却在这些人的领导下,将法国带向耻辱。这完全是违背了大多数法国民众的心愿,更何况是从小就有着强烈使命感的戴高乐。

也正是肩负着历史使命,戴高乐与一路帮扶自己的“忘年交”——贝当元帅走向决裂。可能在常人看来,他是个“忘恩负义”的人,但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正是他热爱法国的坚定信念,让他与贝当等人划清界限,并与之抗争。



尴尬的是,在他们关系决裂的两年后,两人第一次见面。贝当对戴高乐冷嘲热讽一番,戴高乐并没有生气,他已经对贝当的投降嘴脸,彻底失望,无话可说,更不想与之争辩什么。说白了,就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懒得搭理他。

让他感到振奋的是,丘吉尔一行来到法国,商量下一步英、法两国联合抗战的问题。然而,会谈中魏刚大谈停战,贝当坚决支持,这让主战的丘吉尔也对法国当局彻底失望。不过,主战的戴高乐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认为,戴高乐是法国的希望。



其实,丘吉尔此行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一旦法国投降,英国想拥有尚存的法军舰队,以及海外殖民地的管理权。作为他支持法国投降的条件,法国政府保证不将舰队交给德国,同时将被俘的400多名德军飞行员交给英国。

失望的戴高乐决定再尝试一下,他同意丘吉尔提出的“英法永久联盟”方案。也就是说,现在的法国与英国联合成为一个国家,共同抵制德国。尽管这个方案处处透露出丘吉尔的“别有用心”,但在戴高乐看来,这是挽救法国的唯一方法。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对他还信任的雷诺已经辞职,由投降派贝当元帅重新组阁新政府。这意味着法国投降,已经没有挽回的可能了,与丘吉尔约定两国联合的事情也“泡汤”了。有心的丘吉尔安排了一架飞机供戴高乐使用,以备不测。

因为,戴高乐已经不得不离开法国了。

此时的戴高乐彻底的孤立无援了。作为一个主战派,他的抗争是如此的渺小。尽管他倔强地从不屈服,但是面对不可反转的形势,他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一边是祖国,一边是异国他乡,但坚决斗争下去的信念,迫使他必须离开法国。



首先,作为主战派,他不能与投降派“为伍”。尽管身为国防部次长,但如果留下,就一定成为投降政府的国防部次长,这是戴高乐从内心里拒绝的角色。同时,在法国他是抵抗的旗帜,只有离开才能完成挽救法国的使命。

其次,凭借军人的眼光,法国需要他。虽然贝当等人投降,但不能代表全体法国人选择投降,在英国还有十几万的法军,在北非还有法属殖民地的驻军,他们中有许多和他一样坚决抵抗的人,但需要有人领导他们,戴高乐认为自己最有资格。



更让他决定离开的是,由于与贝当、魏刚等人政见不合,戴高乐早已是“投降派”心中的“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警惕的戴高乐自然不会给他们羞辱自己的机会,去英国与主战的丘吉尔一道扛起拯救法国、拯救欧洲的重任。

为防止不测,戴高乐与最后停留在法国的英国代表商定,以法国政府国防次长的身份来到机场,假装为英国代表送行,当飞机开始滑行的时候,戴高乐跃进机舱,腾空而去。机场上的人目瞪口呆,眼看着飞机向伦敦飞去。



最惊险的是,就在戴高乐离开没有5分钟,刚接管国防部大权的魏刚,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询问戴高乐的下落。当他得知戴高乐已“远走高飞”时,他暴跳如雷,下令派飞机追赶,但于事无补了。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就是这短短的几分钟,改变了戴高乐的一生,更是改变了法国的命运。没有戴高乐的“自由法国运动”,恐怕投降后的法国人将长期地生活在屈辱之中,看不到一丝光亮。



大家认为呢?欢迎讨论和留言。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戴高乐》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keji/32919.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铸就隆美尔辉煌的德意志非洲军团怎么来的希特勒的小算盘 下一篇:中国为何要援助非洲「我国为什么要持续援建非洲为什么不用这笔钱去资助贫困地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