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龙 非洲「郭建龙现代非洲是如何形成的」
郭建龙是近年在社科历史领域崭露头角的新锐历史作家,其写作主要分为中国历史和观察世界两条线索,前者代表作有“中央帝国密码三
《穿越非洲两百年》新书分享会:现代非洲是如何形成的?
5月24日晚,天喜文化联合甲骨文和新周刊·硬核读书会,邀请知名历史作家郭建龙、《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刘怡,在《忽左忽右》主播程衍樑的主持下,进行了一场以“被遗忘的角落:世界的非洲与非洲的世界”为主题的文化沙龙活动,同时也是郭建龙《穿越非洲两百年》和译著《一把海贝:从奴隶贸易兴起到革命年代的西非》出版后的首次线下新书分享会。
郭建龙是近年在社科历史领域崭露头角的新锐历史作家,其写作主要分为中国历史和观察世界两条线索,前者代表作有“中央帝国密码三部曲”(《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和《汴京之围》,后者则有《三千佛塔烟云下》《印度,漂浮的次大陆》《穿越百年中东》,以及最新出版的《穿越非洲两百年》。刘怡长期关注地理政治与安全冲突问题,近年来曾前往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沙特等国家做深度报道。《穿越非洲两百年》一书从非洲古代文明历史讲起,重点关注近200年来非洲殖民历史和独立后的现代化历程,同时融入作者在2014年和2107年两度深入非洲17个国家50多座城市的考察和见闻。郭建龙的译著《一把海贝》关注的则是前殖民主义时代的西非历史,讲述奴隶贸易时期西非与西方世界的关系,将该地区及其人民重新写进了他们也身处其中的世界史中。
在活动现场,三位嘉宾分别就殖民主义在非洲的影响、独立后遇到的困境和曲折的现代化之路、中非交往中的商人群体、未来非洲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位置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现场观众反响热烈。
外来的冲击:西方殖民主义对近代非洲的影响
同第三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非洲国家近代以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也深受西方殖民主义的塑造和影响,这也给独立后的非洲国家的种族冲突、内政外交动荡、经济不平衡等问题埋下了祸根。
郭建龙以非洲的刚果盆地举例做了进一步阐述。在比利时人到来之前,刚果盆地是非洲原始部落最混杂的区域。比利时人到来后,以一种高压和血腥的手段,把这些部落强行捏合在了一起。等二战结束比利时人走了之后,这块区域各部分有很强的离心力。加上刚果盆地地区资源丰富,可以说是非洲最富裕的地方,因此当刚果盆地国家内部离心力越来越大的时候,就必然会引起周边国家的觊觎,所以很自然就产生了分裂现象。
在现场,刘怡回应道,我们今天处理国际上的边界的通行原则是《赫尔辛基宣言》,其中的总括性的目标是,除非一国内部发生政治分裂或者重新建构出一个新的国家,否则原则上国际社会不接受一国单方面提出的变更国界和版图的要求,虽然当时主要是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和亚洲造成的一系列的版图变迁,因为坦白讲就这种版图变迁,它也不一定是基于公平和公正的原则。今天非洲的版图上有很多很直的国界的折线,这种折线基本上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其实就是新殖民主义在欧洲最昌盛的年代,无论是英法这样的老牌儿帝国主义国家,还是像比利时、德国、意大利,基本上都去非洲分一杯羹。
当时为了在非洲这种地广人稀的地方确立势力范围,随便就画了一条界线,很可能这条线的两边生活着同一个部落。甚至非洲还有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在撒哈拉以南萨赫勒地区还有游牧的部落,就像东非大草原上的动物季节性迁徙一样,萨赫勒地区每年游牧部落赶着他的羊越过国界到另一个地方去吃草。所以说这不是简单的能够用一条很直的国界来解决的。当然对于这种东西,各国基本上都有一套这种约定俗成的方案,像今天在阿富汗,主体民族是普什图人,但是普什图人只占阿富汗总人口44%,与此同时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国界线,是1897年英国划分的杜兰德线。但实际上在杜兰德线的东边,还存在为数众多的普什图人,巴基斯坦现在的总理伊姆兰·汗就是普什图族。围绕着是不是要把整个南亚范围内的普什图人都整合进一个国家,其实在整个20世纪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这种问题。此外,我去年年底在《忽左忽右》上聊到过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衰,早期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这些知识分子都认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单一民族国家,但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说阿盟国家之间彼此可能对于公民的出入境、就业有一些便利政策,但是民族国家的雏形到了今天基本也已经建立起来了,就像我在叙利亚北部采访的时候,会发现,虽然库尔德人的民族国家化只有100年左右的这种时间,但是土耳其库尔德人、伊拉克库尔德人乃至叙利亚罗马的库尔德人,他们面临的问题,他们认为的这种生活当中最重要的东西,包括他们对于全球范围内其他库尔德人的看法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差异。所以在非洲的这种范围之内,显然,如果从两个国家社会和经济的不同的发展程度和发展阶段来看,它也会导致同一个种族或者同一个部落,在不同的国家产生新的差异,就像今天可能东南亚华人跟中国大陆的这些汉族人也会产生差异是一样的。
独立之后的颠簸:现代非洲是如何形成的?
《穿越非洲两百年》是郭建龙长期以来深度游走和观察世界系列写作中的最新作品,这不仅仅是一本个人化的游记,更是一部关于非洲近200年来历史的综述,其中也凝结了郭建龙关于“非洲何以成为今天的样子”的思考和探索。
郭建龙谈道,我们今天很多人对于欧美这些发达国家已经非常熟悉了,但对于更广阔的亚非拉边缘世界了解的却不多,因此他多年前决定要深入这些世界角落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其译著《一把海贝》讲的是西方人在15世纪末到达非洲,一直到非洲被殖民地化之前的西非历史。《穿越非洲两百年》针对的问题,则是近200年来现代非洲何以形成。因此这两本书基本可以囊括五百年来非洲的过去和现在。
关于大航海时代之后,西方人在全世界包括非洲的殖民历史,郭建龙提出了一个疑问和想法,就是西方的地理大发现其实在15世纪末就完成了,但真正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地化一直要等到19世纪末才基本完成,特别是在非洲,甚至要晚于印度和美洲。而且西方人早期侵入的都是非洲的一些沿海城市,这中间有几百年的窗口期可以让非洲内地本土政权做出反应,但实际上并没有发生,最终的结果是被彻底殖民地化。
郭建龙进一步谈到了这本书更大尺度下的写作初衷。为什么非洲现在是这个样子?为什么我们印象中它一直是一个落后混乱的地方?或者从另一个角度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众多国家纷纷独立,但为什么有的国家能实现现代化,但还有更多的国家却不能?放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来看,这本书就是提取非洲作为一个样本来回应这个问题。
另一方面,非洲作为一个面积达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陆,整体上来讲,可能比其他大陆混乱一些,但是又有一些局部的地方,其实目前已经蕴含着很强的和平发展的希望色彩。很有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会有一些非洲国家走在别的国家的前面,慢慢进入到发展的轨道上来。
非洲的经济现代化:全球资本和产业链梯度转移追逐的下一个风口在非洲?
刘怡作为《三联生活周刊》长期做国际报道方面的工作,对于当前全球产业格局和未来全球化产业梯度转移的趋势有过深入的研究。他提出,在科技没有发生决定性、革命性的变化的前提下,任何地区的发展潜力或者说经济现代化,从开始到鼎盛,再到平缓的过程都有一个周期。大国的周期长一些,小国或者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周期则短一些。欧美发达国家显然已经进入了平缓期,那么他们所占有的全球主要资本会在哪里寻找下一个经济崛起的风口呢?实际上在最近5—10年内,全球资本讲的最重要的两个故事就是印度和非洲。
为什么讲印度和非洲?原因不在于产能,而在于消费能力。维持目前的全球贸易和我们这个时代的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产品,应该是平价的标准化工业制品,包括中国生产的手机、鞋子和衣服等等,而非LV和跑车等奢侈品。因为后者不符合工业化时代的逻辑,工业化的逻辑是要大规模复制平价工业品,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忧需求,以此来推动产业链的全球转移和经济全球化的扩散。
因此,全球资本追逐的风口落在印度和非洲就顺理成章了,因为这些地区提供了目前全球最高的生育率,尤其是最高的人口增长比例。
郭建龙针对全球范围内的产业梯度转移作了进一步阐述,二战之后从亚非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范围内开始,先是日本开始,日本转移到韩国,然后到中国台湾,接着就到了中国大陆成为了“世界工厂”,那么下一步的转移很可能是印度,印度之后,很可能就是非洲。根据日本经济学者赤松要(Akamatsu)提出的雁形理论,在不同的阶段,哪怕是像非洲这种被我们长期认为相对边缘化,甚至是比较落后的地区,在目前这种全球产业链转移的过程中,也一直是扮演某种重要角色的。
随后,郭建龙和刘怡还分别对中非交往中的商人群体,尤其是广州三元里的尼日利亚商人,以及在非洲进行互联网创业的中国商人的故事进行了对谈分享。临近尾声,现场观众针对相关话题与嘉宾进行了互动。
《穿越非洲两百年郭建龙》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穿越非洲两百年郭建龙》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9VYVGeJDo12yr4AXhqt7WQ?pwd=at59 提取码:at59
简介:战争、贫困、腐败、疾病……非洲问题从何而来?熬过了混乱期的非洲,该如何摆脱殖民主义的梦魇,抓住发展的机遇?从合作伙伴到命运共同体,中国在非洲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作者曾两度深入非洲,试图通过游走、观察和研究等方式去解答这些问题。他以历史的脉络为经,以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问题为纬,深入地讨论了非洲问题的形成、发展与现状,揭示了非洲三代领带人和非洲人民不断探索发展道路的曲折历程。
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是如何形成的
陆地比热容小,海洋比热容大,所以在夏季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陆地形成热低压,海洋形成冷高压,气流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暖湿的夏季风;冬季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陆地形成冷高压,海洋形成热低压,气流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冷干的冬季风.这是三种季风气候(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的共同成因.而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还受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影响,夏季(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北移,“南亚”和“东南亚的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北上的暖湿海洋气流影响,降水丰富,冬季太阳直射点南移,此地受南下的冷干大陆气流影响,降水较少.由于季风导致了非洲大陆东岸只能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当然也有其他多种因素包括地形,地貌,信风等要综合考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