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科技创新 > 正文

利弊是把双刃剑,双刃剑对孩子有什么用

“每天上幼儿园或完成一件事情都要求奖励,不是买这就是买那的,家里堆的都是他的小玩具,好令人崩溃啊!”“奖励”是把双刃剑“奖励”这件事无所谓好还是坏,它是一把双刃剑,就看家长怎么用了。用得好可以激发孩子做事情的积极性,是管教孩子的好帮手,用不好不但会让孩子变得贪得无厌,还会适得其反磨灭他做事的积极性。
之前有这么一个经典的故事:
几个小年轻喜欢踢垃圾桶作恶,一个老人很讨厌经常会有的踢垃圾桶的声音,于是想了一个办法,他告诉那几个小年轻说:“我很喜欢听你们踢垃圾桶的声音,你们每天都来踢一踢吧

“每天上幼儿园或完成一件事情都要求奖励,不是买这就是买那的,家里堆的都是他的小玩具,好令人崩溃啊!”

“奖励”是把双刃剑

“奖励”这件事无所谓好还是坏,它是一把双刃剑,就看家长怎么用了。用得好可以激发孩子做事情的积极性,是管教孩子的好帮手,用不好不但会让孩子变得贪得无厌,还会适得其反磨灭他做事的积极性。

之前有这么一个经典的故事:

几个小年轻喜欢踢垃圾桶作恶,一个老人很讨厌经常会有的踢垃圾桶的声音,于是想了一个办法,他告诉那几个小年轻说:“我很喜欢听你们踢垃圾桶的声音,你们每天都来踢一踢吧,坚持踢满一个月就可以得到10元钱!”

结果就是因为奖励的10元钱,让踢垃圾桶变成了一个辛苦的差事,每天都要去踢,一个月才那么点钱,于是没过多久,那几位叛逆的小年轻就对踢垃圾桶失去了兴趣。

所以说,“奖励”不一定会有鼓励的作用,有时候效果会适得其反。

如何利用好“奖励”这个管教孩子的好帮手,而不让效果适得其反呢?我个人总结了以下几点

关于给孩子奖励,有以下几点禁忌:

1.不要奖励孩子必须做的分内事

刷牙、洗澡、睡觉、穿衣……等这些日常的、孩子必须要做的事情,是不宜用奖励的方式来激励他们的,因为这样会使奖励过于频繁。人总是不知足的,无论是什么样的好事情,只要得到的多了,很快就会感到麻木的,然后再去要求更高的奖励。所以,“奖励”这种事情只能偶尔的发生,不能总是日常性的出现。

要让孩子明白,活在世上的人是有责任的,像刷牙、洗澡、睡觉、上幼儿园这些事情是作为一个孩子的责任,无论是否开心,你都必须要做。

2.不要奖励“经过复杂过程而产生的”结果

“复杂过程”,就是经过很多因素决定的过程,不是只靠自己努力就能达到的。

就像:输掉一场足球赛,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只需要一个人去捣乱就可以了;而赢得一场足球赛,是个复杂的过程,他不光只靠每个队员的一同努力,还有环境、时差、水平、运气等因素的影响。

所以,让孩子每天坚持做一页习题,是个简单的过程,但你要求孩子考试成绩在90分以上,就是和复杂的过程;让小孩子在坐便器里小便,是个简单的过程,但你要求小孩子不能尿在裤子上,就是个复杂的过程;让孩子每天都去上幼儿园,是个简单的过程,但你要求孩子必须受到老师表扬,就是个复杂的过程。

假如你只奖励那些经过复杂过程而产生的结果,那么这种奖励并不会让孩子更有积极性,因为不管他是多么的努力,只要有其他不可控的因素出现,就会毁了他想要去达成的结果。这样会使努力变得没有意义,当然这也并非是你奖励孩子的初衷。

3.不要用奖励来代替对孩子爱的表达

真正的爱是不需要理由与条件的。当你看到一件漂亮的衣服、好玩的玩具买下来送给孩子,当你假期带着孩子外出游玩,当你送给孩子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要让孩子感受到,这些“宝贝”是因为爸爸妈妈爱你才送你的,无论你是听话的孩子还是爱调皮捣蛋的孩子,这些都是属于你的。

假如你无论给孩子买什么东西,都要参考“今天表现得好不好”,仿佛就像一个精明的商人一样,不肯吃一点“亏”,那么孩子自然就会变身为一个和你讨价还价的顾客,当孩子索要奖励时,他的目的不仅在于“要奖励”,还在于“索要你的爱”,他对来自父母爱的饥渴,也会转化成为对“奖励”的饥渴。

孩子每天要去幼儿园或者兴趣班,可能会面对许多不同的压力,原本回到家之后只是想要撒个娇,让爸爸妈妈多陪陪,抚慰一下她的紧张感,但假如孩子把“父母的爱”等同于“奖励”,那就会出现孩子不停要奖励,当你不给时,孩子就会认为“爸爸妈妈不爱他”。

4.不要用奖励作为一种威胁

孩子做一件事情做得好,奖励他没有问题,但是家长不可以在孩子做不好的时候说:“假如你不这样做,就没有奖励了哦!”

这样的奖励就变成了威胁,这样孩子只会觉得自己的弱点被你抓在手上,有一种被控制的感觉,他就更加不想去做了。假如连奖励也变得面目可憎起来,有脾气点的孩子会直接放弃奖励。

你只需要提醒孩子说:“你这样做是可以得到一个奖励的”,假如孩子做不到不能得到奖励,也不要直接说出来,孩子内心会为此感到遗憾的。

这不能奖励,那不能奖励,那么正确的奖励用法究竟是什么呢

1.克服困难时可以奖励

当孩子遇到一些困难时,你可以用奖励的办法推他一把:

当孩子害怕和老师打招呼,你可以告诉孩子说:“今天只要给老师打了招呼,就会有一个小礼物哦”;

当孩子在幼儿园上课坐不住,你可以告诉孩子说:“今天只要你在课堂上好好坐住了,周末妈妈就带你去游乐场玩儿”;

当孩子爬山爬不上去时,你可以告诉孩子说:“只要你爬上山,就可以有冰淇淋吃”

……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奖励必须得在孩子去克服困难的时候才能提供,当孩子做这些事情不再感到有困难时,就要撤掉奖励了。

简单来说,奖励只是帮助孩子克服困难的一个工具,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真实的能力,当他已经克服了困难,轻而易举就能做到这件事情时,奖励就是多余的了。不要忘记上文中已经说过的:奖励永远要稀缺,不可以成为日常。

当然,奖励也可以作为一个培养好习惯的小助手,就像:让孩子每天认2个生字;每过2小时就要去蹲一次便盆;让孩子接受去新的幼儿园……

做这些的时候,因为会改变孩子的日常,孩子可能不会合作,你可以用奖励的方式让他合作,并把这个习惯巩固下来,当孩子真的习惯了后,就可以取消奖励了。

2.设置奖励系统

假如你想用奖励的方式让孩子表现得好一点,可以试试这样做:

可以使用“打卡签到”的方式来奖励孩子,用小星星来累计孩子的好行为:早上准时起床一个颗星星,吃饭不乱跑一颗小星星,洗头一颗小星星……10颗小星星换1个太阳,10个太阳可以买件小礼物。这样不仅能促使孩子养成好习惯,还能培养数学逻辑能力,很棒有没有!

因为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积攒,才能最终获得实质性的奖励,对于来之不易的礼物,孩子也会很珍惜的。

当然,这套系统要真的运行起来,是需要家长花费一些精力的,有可能运行个几天就忘记了,假如你觉得负担太重,也可以弄一个简化版的,每次就只对一种好行为进行奖励也是可以的。

3.多用精神奖励,少用物质奖励

奖励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物质上的,花了钱就可以买的到;一种是精神上的,拥抱、赞美、表扬、陪伴都是属于精神上的。

对于现在很多不愁吃穿、玩具成堆的孩子来说,精神奖励是他们更加喜欢在意的方式了。

相对于烧钱却不走心的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就算使用的频率再高,孩子也不会感到腻,被人表扬和赞美,是一种永远都不够用的精神食粮。

除此,精神奖励的另一个好处是:不仅能使孩子做事具有积极性,而且还是一种培养与孩子感情的好方法。亲子关系加强,孩子认同你、喜欢你,你说的话就比其他人管用。一段和谐的亲子关系,是不需要太多的物质奖励来参与的。

奖励是把双刃剑,只有偶尔有奖励的时候,它才能起到最好的作用。

利弊是把双刃剑,双刃剑对孩子有什么用

德西效应是什么意思,奖励孩子的时候为什么要避免?

这种情况最常见于孩子学习,一些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没有动力,学习成绩总是在班里垫底,为了能让孩子学习更加用心,就会出现两种不同做法的家长,一种家长会以惩罚的手段去逼迫孩子学习,比如恐吓孩子不让他上学,或者是考试成绩不好的话会责骂孩子;另一种家长则是通过奖励孩子的方式来诱使孩子学习,比如奖励孩子玩具、电脑,或者是带孩子去游乐园等等。

如今对于家长不该责骂孩子的说法越来越盛,更多的家长则会通过第二种方式去诱使孩子学习,那么通过奖励孩子的这种方式让孩子去学习,就真的起作用吗?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小白鼠放在一个箱子中,在箱子中有一个按钮,当小白鼠碰到这个按钮的时候,就会有食物出现,一来二去小白鼠发现这个规律之后,就会自动去摁按钮来获取食物。后来斯金纳又把小白鼠放到了另一个有按钮的箱子里,只是这次不一样的是,当小白鼠不摁按钮的话,就会有电击出现,当摁下按钮之后,才能避免自己被电击。

只是这次与上次不同的是,当有食物出现的时候,小白鼠会自己摁按钮,当这次没有电击的时候,小白鼠就不会去摁按钮。于是斯金纳得出一个结论:奖励比惩罚更加有效。

这是心理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实验,但是这个实验却有一个致命的漏洞,那就是他把人性过于简单化。要知道人性是复杂的,并不像小白鼠一样有奖励就去做,没奖励就不做,而是与环境和性格有息息相关的关联,这个实验放在人身上的话,实际上并不成立。

在1971年,心理学家德西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组孩子去做题,其中一组孩子在做完题之后会得到奖励,而另一组孩子则是无偿做题(前提上这组孩子并不知道另一组会有奖励)。等做完之后,他又让这两组孩子自己选择无偿做题,之前有偿做题的孩子不愿意无偿做题,而另一组本来就无偿做题的孩子,则更乐意选择解题。

心理学家德西的这种实验,又叫做“德西效应”,而德西效应在育儿过程中最为常见,比斯金纳实验更加切合实际。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向来要求孩子自律,然而当家长通过奖励孩子的这种方式,来逼迫孩子,其实反而成了“他律”,而当在没有奖励的情况下,孩子则会表现的漠不关心,不愿意去努力,容易养成孩子的功利心。

其实长期以奖励孩子来促使孩子成长、进步的家长,应该对此感触颇深,最先是家长想要给孩子一点动力,让孩子更有信心去努力,然而随着日后成长,孩子每做一件事的时候都会问做好之后能有什么,家长不给的话孩子就不做,令家长吃尽了苦头。本来是孩子自己的事,现在反而成了家长的事,本末倒置自然不会有怎么样的好结果。


为什么奖励孩子,反而会让孩子变成这副模样呢?其实原因有三:1、目标转移;2、变得贪婪;3、产生厌倦心理。

当家长以奖励去诱导孩子的时候,会让孩子把目标从努力方向转移到奖励本身上。比如孩子这次考试没有考好,家长答应孩子,如果孩子下次考试进班里前几名的话,就带孩子去游乐场。于是本来孩子的目标是下次考好试,然而经过这样一番奖励之后,孩子则会把目标从开始转移到游乐园上,努力不是为了能让自己下次成绩更好,反而是能去游乐园。

这种效果在刚开始的确显著,孩子能努力达到家长要求,然而一旦家长没有再给孩子奖励的话,孩子自己则会放松不少,从而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一直等到家长再次以考好试奖励孩子什么东西,孩子学习成绩才会再次回升。

孩子目标转移的话,会导致本来属于孩子自己的事情,如今却变成了家长的事,从孩子心理变化来讲,就是你不给我奖励,我凭什么好好学?所以说,奖励方式从这点来说要不得。

再说贪婪心理。人在刚出生后,并不存在贪婪的心思,贪婪是后天出现的心理,而很多心理则是孩子父母一手造成的。

奖励属于正反馈,属于反馈机制的一种,即孩子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家长就要对孩子做出怎样的奖励。比如孩子本来在班里垫底,家长答应上升十名的话,就给孩子100块钱零花钱。于是孩子在名次上升十名之后,家长又说再上升十名就给200。于是当家长告诉孩子,名次达到前十名的时候,就给100块钱零花钱,孩子便会说为什么垫底时上升十名给100,现在考到前十也才给100元,因此孩子觉得这样做会不划算,从而不愿意按照父母的期望去做。

因此说,当家长以奖励孩子的方式让孩子做成某手,在下一次继续奖励孩子的时候,孩子则会提出比上次奖励更高的要求,家长不答应的话则不去做,这就是贪婪心理作祟。

最后一种厌倦心理可能很多家长并不明白怎么回事,家长都给奖励了,孩子还能厌倦?的确,奖励不会厌倦,然而努力却会厌倦,因为当家长对孩子提出某种要求的时候,孩子并不能一次性就做好,当孩子为了得到奖励去努力,但屡次却总是失败的时候,孩子就会厌倦努力,心想奖励不要也罢,最终变成了自暴自弃的结果。

因此说,奖励是把双刃剑,家长不把握好的话,反而会影响孩子心态。为了避免出现以上情况,家长在奖励孩子的时候,最好选择精神奖励,而不是物质奖励,比如当孩子做到好时,可以通过赞扬、认可孩子的方式,让孩子在精神上获得满足,物质奖励一定要慎重,否则本末倒置,养成习惯后则为时晚矣。

利弊是把双刃剑,双刃剑对孩子有什么用

很多人说奖励是把双刃剑,家长应该怎么利用好?

奖励就是在孩子们表现好,有了进步或者是表现好时大人们给孩子们的奖励,来表示对他们的鼓励和表扬。但是长久以往,孩子们一做好事就可以得到奖励,他们很可能就是为了奖励来去做一些事情,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内心真正的想要去提高,他们就会开始依赖奖励。但是如果孩子们做了很好的事情取得不到奖励又不太好,他们可能会感到沮丧,甚至得不到奖励他们就不会去做那些事情,也是令人头大,所以说奖励就是把双刃剑。

家长们如何利用好奖励?

但孩子们对于某件事情非常喜欢感兴趣的时候,就可以不用去给他们奖励。因为孩子们本身就已经非常喜欢这些事情了,不用奖励他们也会去干这些事情,给了奖励反倒会减少他们的乐趣。孩子们会觉得大人们以为自己是为了讨好他们这么做,逆反心起来之后他们就不会这么做了。就像帮助别人,和他人一起分享也尽量不要去奖励他们了。或者是不要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奖励,而是多给他们分享他们感兴趣的这方面的信息,这样就能做到良性循环,他们会对自己做的事情更感兴趣。

对于一些必须养成的生活习惯这类呢,就可以循序渐进的鼓励他们,让他们慢慢养成习惯。例如每天早晚刷牙可以通过鼓励让他们养成这一良好的生活习惯。

当遇到的事情和任务是比较难的情况下,家长们就可以利用奖励让孩子们一步一步地去做,去解决难题,能走到哪步就哪步,只要孩子们拼尽全力了就好。例如孩子们在做数学时,让他们自己去做,回答对了一个问题就奖励一个糖果。不过也不要一直奖励,要适可而止,适当的奖励就可以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keji/40194.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机油是不是换的越频繁越好,普通机油多久换一次 下一篇:民间抽签是否可信有什么说法,抽签有什么说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