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科技创新 > 正文

三年级数学位置和方向,打造有温度的数学课堂

前苏联教育家、心理学家柳布林斯卡娅将儿童的空间观念分为地图空间与道路空间。道路空间指实际情境,就是指我们身处的实际环境。地图空间指抽象情境,也就是地图。道路空间是真山真水,地图空间是没山没水。低年级儿童能找回自己家,靠的是道路空间。成人拿着地图找景点,靠的是地图空间。
三年级“位置与方向”,并非要培养学生真正的“地图空间”,而是介于道路空间与地图空间的中间阶段,即示意图空间或略图空间。示意图空间指介于道路空间与地图空间之间的一种半抽象情境,如果说道路空间是真山真水,地图空间是
没山没水

前苏联教育家、心理学家柳布林斯卡娅将儿童的空间观念分为地图空间与道路空间。道路空间指实际情境,就是指我们身处的实际环境。地图空间指抽象情境,也就是地图。道路空间是真山真水,地图空间是没山没水。低年级儿童能找回自己家,靠的是道路空间。成人拿着地图找景点,靠的是地图空间。

三年级“位置与方向”,并非要培养学生真正的“地图空间”,而是介于道路空间与地图空间的中间阶段,即示意图空间或略图空间。示意图空间指介于道路空间与地图空间之间的一种半抽象情境,如果说道路空间是真山真水,地图空间是

没山没水,那么示意图空间就是假山假水(如图—1)。

(图—1)

让学生在“教室里”、“校园内”、“电影院中”、“上学路上”等熟悉的情境中学习“位置与方向”的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更好的认识空间,发展空间观念。三年级儿童在运用初步的运算思维和二维空间观念解决地图上的方向时,很难解决的一个困境就是“为什么地图上的方向与实际的方向不一样?”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是正常的,因为他的方向仍然是“实际方向”。此时老师要说明,“在画示意图时一般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让学生观察图上的方向并想象实际方向。儿童会发现图上方向和实际方向不一致,教师提问,“如何才能一致呢?”聪明学生很快会想到“将示意图转一下就可以了”。这虽然是一种辅助手段,学生在两个空间还不能自由转换的时候是可以采用的,并不会影响学生以后空间观念的发展。现在很多成人在看地图时,仍然习惯于将地图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

三年级数学位置和方向,打造有温度的数学课堂

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在充分感知、操作体验、解决问题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的。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天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低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先接触的是各种各样的物体,在他们玩的积木中有许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他们见到的楼房、纸盒、箱子、书、烟囱等,他们初步建立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形象;他们玩的皮球、乒乓球给了他们球的直观形象。因此,学生对于图形的认识是从立体图形开始的。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只有掌握了图形的基本特征,才能正确分辨各种图形的本质区别,在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中,进行变式训练是深化学生表象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只有通过训练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区分图形的各种因素,确定哪些是主要的,本质的,哪些是次要的,非本质的,从而使他们形成的表象更加清晰。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当学生初步建立了等腰三角形的概念,了解等腰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后,我及时变换等腰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供学生观察判断,有效巩固了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理解与掌握。

三、让学生在观察联想中,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联想是小学生获得空间观念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全面、有序、细致的进行观察,同时注意多给学生创设联想的情景。例如,在学习了基本图形后,让学生利用这些图形拼摆出喜欢的物品或图形;画一幅美丽的图画;动手折一折,剪一剪。由一种图形变成另一种图形,可以把长方形变成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把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可以变成怎样的图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力。学习了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后,让学生为学校设计一个花坛,并计算出各种花草的面积。学习了圆的周长后,让学生设计一个水桶盖等。

三年级数学位置和方向,打造有温度的数学课堂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空间观念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低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先接触的是各种各样的物体,在他们玩的积木中有许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他们见到的楼房、纸盒、箱子、书、烟囱等,他们初步建立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形象;他们玩的皮球、乒乓球给了他们球的直观形象。因此,学生对于图形的认识是从立体图形开始的。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教“东南西北”时,可以让学生在早晨观察太阳从东边升起的情境,观察学生熟悉的校园的坐落朝向,自己家居住房屋的朝向等。以学生熟悉的环境,为学生认识方向与位置提供了认知的背景。
二、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
低年级学生思维水平较低,动手操作是低年级学生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与探索欲望。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其实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器官协同合作的过程。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因此,在认识立体图形的时候,必须让学生自备实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通过看、摸、说、画、比等方法了解各种立体图形的形状及性质。在认识平面图形时,必须让学生自备实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锥体、沙、印泥或橡皮泥等实物,让学生先把实物的某个面画在纸上、印在沙上或纸上,然后指导他们认识这就是平面图形,再认识各自的形状及性质,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学生用手折一折、剪一剪等方法得到平面图形。有了亲身感受,对以后的观察物体和动手操作奠定基础。
三、让学生在观察联想中,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
观察联想是小学生获得空间观念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全面、有序、细致的进行观察,同时注意多给学生创设联想的情景。例如:在学习了基本图形后,让学生利用这些图形拼摆出喜欢的物品或图形;画一幅美丽的图画;动手折一折,剪一剪。由一种图形变成另一种图形,可以把长方形变成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把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可以变成怎样的图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创造力。学习了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后,让学生为学校设计一个花坛,并计算出各种花草的面积。学习了圆的周长后,让学生设计一个水桶盖等。
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发展只有紧密的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才能进一步的得到巩固和提高。因此在教学“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例如:在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可以让学生讨论,在实际生活中会遇到哪些问题需要运用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是不是都要求六个面的面积,让学生说出实际例子,说一说每一种情况各应用什么方法计算。如计算做一个油箱用多少铁皮要求六个面的面积;计算涂游泳池四周和底部的面积应求五个面的面积;计算粉刷教室四周和顶部的面积则要用五个面的面积再扣除门窗的面积;计算粉刷烟囱的面积应求四个面的面积等。通过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使学生明确了表面积的计算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通过这一系列联系实际的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应用几何初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发展。
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深化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小学数学中,概念、法则等即是重点又是难点,这些知识具有一定抽象性。如果教学中用静止的观点组织教学,容易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产生片面性,给以后的继续学习造成一定的障碍,运动变化的东西,新鲜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根据这一特点,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动”的特长,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学习“角的认识”显示屏上先出一个会闪烁的亮点,然后用不一样的颜色让边延长,延长的过程用非常慢的速度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确看到边无论是延长还是缩短,角张开的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这一现象。通过动态演示,学生很轻松地理解了这一知识难点。又如:“圆的认识”中利用荡秋千的轨迹引出“曲线、圆心、半径、直径”在用动画展示了画圆的过程,使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了圆的各部分名称。这样,利用多媒体演示功能把复杂的概念分解为直观形象的简单信息,利于学生自行探索,展示思维,归纳概念,理解概念。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色彩丰富,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不受时间、客观和微观的限制等特点,多媒体教学手段包罗了传统教学手段的所有优点,同时又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大大增强教学效果,深化学生的空间观念。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keji/42849.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CAD如何改变标注样式,cad替换标注样式 下一篇:高德导航越来越不准了,高德导航未来用时准不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