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写三国演义为何要以蜀国的刘备和诸葛亮为中心呢「罗贯中写三国演义为何要以蜀国的刘备和诸葛亮为中心」
《三国演义》是根据一定的史实,经过作者加工,通过文学手法进行创作的。它里面有很多内容取自于民间故事。也就是说,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关于三国的民间故事早就在流传了。而从前的民意就是喜欢刘备、诸葛亮,讨厌曹操的。据史料记载,在北宋的时候,民间就有说三国故事的,一说到刘备失败,听众就痛哭流涕;一说到曹操失败,大家就拍手称快。这就证明,至少在北宋时期,人们就喜欢刘备、讨厌曹操了。在这种情况下,罗贯中写出的《三国演义》以刘备、诸葛亮为中心,尊刘贬曹,自然受到读者欢迎。他如果以曹操或孙权为中心,喜欢看的人就会减少许多;要是他再尊曹贬刘的话,人们没准早把《三国演义》扔进垃圾堆了。
水浒也好,三国也好,都是在赞美山寨产品。反正统,嘲笑正统,同情屌丝的意味较浓。故事欣赏性强。网络小说的开端吧。网络小说一班就是屌丝传奇。
在西晋是以魏为正统的,因为晋脱胎于魏,如果魏不合法,那么晋也不合法,所以,那时候是以曹操为中心的,说别的国家官职还加个伪,呵呵,比如伪汉寿亭侯什么的;但西晋实在时间太短,而且又乱七八糟,到东晋,北方又出来个魏,虽然两个魏基本没啥关系,但普通老百姓不是什么文化人,容易轻信,迷信,比如刘福通说自己是赵宋后人也有人信,为了以正视听,也为了表明东晋是西晋的延续,渐渐开始以蜀汉为正统了,因为蜀汉是汉的延续,司马睿和刘备都不是嫡系吧。还有就是刘备诸葛还行,还过得去,就像我们这里有人说的,蜀汉官员后人记载说诸葛好话很多,为什么,说明人家还是怀念那个年代的,甚至后人也有感情,如果刘诸葛那么不堪的话,是没人去怀念的。而代替东晋的刘宋也号称汉宗室啊,更进一步尊蜀汉为正统了,至于北方,统治者这个集团的文化没原先的发达,跟着先进文化走呗,以强者为师嘛。
其实,神化诸葛亮,为的只是一句“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明代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读书人大量增加,而每次录取的人数又有限,因此民间散落了大量怀才不遇,或是自以为怀才不遇的读书人。读书人想出人头地是多么难啊!而诸葛亮却是主公亲自去找出来的,三国志说:凡三往乃见。诸葛亮自己的出师表说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备哥亲自找诸葛亮,那是差不多真实的事儿。这种状况,成为了明代读书人的梦想:皇上亲自把我找出去做官(最后要做到丞相),不用经历科举考试那艰辛的过程。于是,诸葛亮成神了。
魏蜀吴三国当属蜀国最弱,刻意描写刘备为汉室宗亲,为人厚道,再加上他也是草根出身,民众自然容易接受,这也许就是同情弱者的缘故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