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 热搜「讲真罗翔上一次热搜我就佩服一次陶勇医生」
前阵子,罗翔老师上热搜了,因为一段“不够勇敢”的往事。
在罗翔读博期间,帮过一位白发苍苍、衣衫褴褛的老人。当时老人想去援助中心,不知道路怎么走。罗翔帮忙查了一下地图,因为路有点远,就打算打车带老人过去。
结果没想到,老人听了罗翔的话,直接给他跪下了。
因为在遇到罗翔之前,老人走了很远的路,问了很多人,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她。
在车上,老人跟罗翔讲了她的案子,但罗翔没说自己是律师,因为潜意识里怕老人“赖”上他。
到了援助中心之后,
文 | 米粒妈
前阵子,罗翔老师上热搜了,因为一段“不够勇敢”的往事。
在罗翔读博期间,帮过一位白发苍苍、衣衫褴褛的老人。当时老人想去援助中心,不知道路怎么走。罗翔帮忙查了一下地图,因为路有点远,就打算打车带老人过去。
结果没想到,老人听了罗翔的话,直接给他跪下了。
因为在遇到罗翔之前,老人走了很远的路,问了很多人,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她。
在车上,老人跟罗翔讲了她的案子,但罗翔没说自己是律师,因为潜意识里怕老人“赖”上他。
到了援助中心之后,老人坚持不让罗翔送她上楼,只对罗翔说:
“别影响你的前途。”
那个瞬间,罗翔突然发现,其实自己是在用“虚伪的道德优越感”,掩饰内心的自私。
事情不大,有点儿鲁迅先生笔下《一件小事》的味道。
米粒妈并不想指责罗翔老师,因为我把自己代入当时的情景,可能最多帮老人指路,然后匆匆离开,连打车送她都做不到。
但是我瞬间理解了罗翔在《十三邀》里边说的一句话:“在我的词汇中,勇敢是一个最高级的词汇,因为我自己不够勇敢。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是最稀缺的。”
这句话让我联想到了最近发生的另一个新闻:时至今日,陶勇医生还不能自己系上口罩。
陶勇,在我心里,是一位真正勇敢的人。
他的手,还系不上口罩
距离陶勇医生出事,已经过了500多天了。
因为他还不能自己系口罩,又一次上了热搜。
看到自己上热搜,陶勇还回复了大家:
“进手术室的口罩要系绳子,日常口罩套上就行,还是可以戴的。”
看到他安慰网友的这句话,米粒妈眼泪都掉下来了。他被砍伤的左手,可不是系不上口罩这么简单。
去年出事时,他的左手前臂,手掌的神经、肌肉、血管全被砍断,整只手都没有了知觉。
在他做复健期间,每周还要把新生的疤痕去除掉。听着没什么,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有多疼。
因为这治疗,相当于把将将要愈合的伤口,用外力撕开,再重复这个过程N次。
陶勇说,就跟受极刑差不多。
即便是熬过了这么痛苦的治疗,也只是保住了手,基本功能没法完全恢复,别说上手术台,连冷热都感觉不到,对他来说,左手接触开水或冰水没有任何区别。
500多天过去了,他的左手还带着护具。
就在这个月,他在一个公开演讲上调侃自己,我领证了,但不是结婚证,而是那个坐地铁可以坐黄座,去公园不用买票的残疾证。
很难想象,一个经历了巨大伤痛的人,没有发泄怨恨,依然保持着善良和赤子之心。
谈不上原谅,可以理解
陶勇医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中国TOP5眼科专家?……
完全没错,但抛开这些职位头衔,陶勇其实是一个不忘初心的人。
去年我看过一段董卿采访他的视频,他讲了一个自己下乡义诊的故事。
当时陶勇去故乡江西做免费义诊,王阿婆是他的病人。
老人腹部有个大肿瘤,时日无多,丈夫和儿子也都去世了。
她唯一的愿望,就是把白内障治好,给自己做一件寿衣。因为按照当地的风俗,只有这样,过世之后才能跟亲人相聚。
像王阿婆这种情况复杂的病人,做手术的风险非常大,一般来说,是不给做的。而且义诊的治疗条件非常简陋,陶勇有足够的理由推掉这个“烫手山芋”。
可只要想到老人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心愿,他就没办法拒绝。最后,他决定为老人完成手术。
当然,手术成功了。王阿婆的视力恢复到0.6,她亲手给自己做了寿衣,还托人给陶勇医生带了一句话:“谢谢你,帮我找到回家的路。”
王阿婆的话,让陶勇对他的医生身份,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按他自己的话来说,医生所能带给病人的,不只是解除病痛这么简单,有时还承载了生与死之间的一种精神寄托。
所以,他从不放弃有希望治愈的病人,有1%的机会,他就愿意付出100%的努力。
按理说,这样有能力有医德的好医生,患者感谢还来不及,怎么会有人对他施以暴力?
说实话,当时凶手的资料爆出来之后,米粒妈仅存的理智都没法平息我想把凶手千刀万剐的冲动。
凶手的一生,给予他善意的人极少,陶勇医生是其中一位,还救了他的命。但这个人的回报,却是拉着陶勇当陪葬品。
这是任谁都无法接受的结果。
陶勇说,如果重来一次,我不会给他做手术,我没有原谅他,也不能宽恕他。
但他也没有选择去怨恨凶手,而是客观看待他曾经的遭遇。
他经历过病人的不信任,也经历过恶意的伤害,但把这些摆在面前时,他也没后悔自己当初对职业的选择。
我真的发现,陶勇是发自内心热爱自己的职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的内心都是阳光且富足的。
所以,后来他选择走出来,换另外一种方式,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社会责任,也就不奇怪了。
“可喜”的一年
2020年5月,在病床上躺了三个多月的陶勇,重返岗位。
诊室还是那个诊室,医生还是那个医生,工作内容却完全不一样了。
伤医事件之前,陶勇每天接诊上百个病人,最多的一天做89台白内障手术。
现在,除了坐诊,他主要做两件事,一件是把重心放到科研和教学工作上,另一件是借助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实现“天下无盲”的计划。
这一年,他形容为“可喜”的一年。
我们一件一件说他做的事情。
先说陶勇医生的“转型”。
因为伤势的原因,陶勇没办法自己做手术了,但这不妨碍他指导年轻医生,通过他们的手治愈患者。
在今年4月,他特意回到母校北大医学部,给学生们演讲。因为他知道,学医这条路,非常难走。孩子们需要从他这里看到坚持下去的希望。
这么做有意义吗?反正我觉得意义非凡。
老话说,唇亡齿寒。
在伤医事件中受伤的,不仅仅是陶勇医生,其他医生内心也受到了极大的创伤。
陶勇的同事说:“如果他自己没有从受伤的阴影里走出来的话,我觉得身边会有很多年轻大夫放弃医生这个职业。”
他的这些行为,不只是在治愈自己,也抚平了其他医生的心灵。
再来说说“天下无盲”的计划。
这个计划按照陶勇医生的说法,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是推动公益,为的是让盲人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在我们国家有1700万盲人和低视力人群,盲童就有十万。
我们一直觉得,盲人的出路是当按摩师,其实不是,他们有很多可以做的工作。
为了让大家了解这个群体,陶勇跟很多知名公益组织和明星合作,给他们提供更过的机会。
参加各种综艺和演讲,为“天下无盲”打call,让更多人知道这个计划。
他牵头“光明天使计划”,让失明的孩子们跟正常的孩子一样,可以参加社会活动。
今年3月,他为孩子们办了一场音乐会,非常成功。
另一个是把科技和医学手段结合起来,提高治愈率。
陶勇医生讲过一个病例。
一个6岁的小患者,视网膜损坏严重,完全不能读书学习,在医院做过几次手术,效果不太好。
于是陶勇采用了另一个方案。
他直接找了很多科技领域的专家,给孩子研制了一副VR眼镜。只要戴上,孩子就可以正常阅读了。
正是因为效果好,他还联合很多科技领域的专家开发智能眼镜、电子助盲器,也准备着研究干细胞和基因治疗技术。
他希望可以通过这个计划,未来每年能减少4000个新发生失明人。
他想让那些心怀期待的患者看到,还有人为了他们而努力着。
讲真,米粒妈佩服的人很多,但完全折服的,陶勇医生是其中一位。
前些天,我看了他女儿陶陶的演讲,擦了好多次眼泪。
小姑娘很纯真,她不懂为什么爸爸这样的好人,会被砍,一个人为什么要伤害另一个帮助过他的人?
陶勇跟她说,我不愿把自己埋在仇恨里。
小姑娘记住了这句话,既然爸爸不恨凶手,自己也不恨了。
她说,爸爸的粉丝叫他陶三岁,自己已经九岁了,比爸爸大六岁,可以照顾他了。
你看,就像陶勇没有回避自己的伤痛一样,他也没回避孩子的困惑。
他觉得,孩子总得自己学会看待社会,做出自己对伤害的解答。一个真正的人,对待伤害的回答是面对,面对之后的回答是解决,解决之后的回答是继续向前。
我喜欢陶勇的坦然与坚定。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那是我们的心灵之窗,若是我们把目光拿来向善,拿来寻找生活里的美好和温暖,生活就会向阳。
作者简介:@米粒妈爱分享(欢迎关注哦),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0-5岁宝贝的科学养育、学习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5-12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频道)
想阅读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
不知道怎么成为科学又靠谱的好爸妈?不如来看看米粒妈好文精华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