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会以自我为中心「为什么有些人会以自我为中心」
一个孩子在成长环境很单一(只有家庭)的情况下,父母是孩子的全世界,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给予的爱以及他们对家庭环境的归属感。
比如孩子在拿起一块积木放在嘴里咬的时候,其实是在感受积木的材质、抓在手里的握感、软硬程度以及是否可食用等等,其实这是孩子在搭建他的认知体系,也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也是学习和“工作”的过程。
绝大多数父母会按照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告诉一个不知道对错的孩子“积木不能吃,如果你
很多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其实就是在追求那个童年时期(通常是6岁以下)没得到的“自我”而已。
一个孩子在成长环境很单一(只有家庭)的情况下,父母是孩子的全世界,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给予的爱以及他们对家庭环境的归属感。
比如孩子在拿起一块积木放在嘴里咬的时候,其实是在感受积木的材质、抓在手里的握感、软硬程度以及是否可食用等等,其实这是孩子在搭建他的认知体系,也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也是学习和“工作”的过程。
绝大多数父母会按照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告诉一个不知道对错的孩子“积木不能吃,如果你再吃它,那我就要打你了”。
值得注意的是:认知是最底层的逻辑,而这种“如果...那么...”的句式已经出现因果关系了,家长这样的行为已经使孩子的认知结构出现混乱了。
如此一来,孩子原本正在构建的认知体系就会被破坏,专注力、学习力及对工作的渴望程度都会随之下降,并且这样的例子充满了孩子们的生活,家长用行为和斥责的语言向孩子传递的信息是“在这个家里,你可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只是这时候孩子是不知道对错的,那么一个不知道对错、没有认知力的孩子,会在这个单一的环境下变得“很乖”,但内心是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的。
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孩子在父母面前不敢展现自我,因为会被批评,而家在孩子心中也不再是家的概念,因为这个家不容许他们做自己。
这样的孩子在长到3岁以后,也就是进入幼儿园,会开始在外面结交小伙伴,有了家以外的环境,孩子会开始变得活泼,但这会成为家长眼中的“不听话、淘气”。回到家,做了什么惹父母生气的事情还是会被批评,还有可能会批评得更凶。
人在没有归属感的情况下,自我无法得到释放,于是在脱离家庭环境、又不具备决策力的时候,这些孩子往往会去试着做一些决策,但此时的他们是不懂承担的。
只是想通过自己做或不做什么来满足一些“自我”而已,这也就是今天的很多成年人“以自我为中心”的原因。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很容易被忽视,其实孩子的感知能力是极强的,而当一个孩子来到世上,却没感受到爱、安全感和归属感时,他们就会在脱离家庭环境之后不管不顾的去找寻这些东西。
并且在人们成长时期没有感受到这几项重要的感觉时,他们是无法对他人给予这些东西的。
其实对一个3岁以下或是6岁以下的孩子来讲,不该做的事情都不是什么大事,尽量去满足孩子就好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是需要过程的,家长往往希望的是孩子生下来就可以把很多事情做“对”,这是反逻辑、反常理的。
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如果得到满足,他们的责任心、自尊、自信、认知、逻辑都会逐渐发展成熟。
这个阶段没得到自我满足的孩子,很有可能在成年后还在寻找自我,而成年后人们接触的世界有多复杂是我们无法预估的,这个时候再去做一些不该做的事,很可能会酿成大错。
以自我为中心,某种程度上来讲,并不是个错误,但我们终究需要懂得一些生存法则,比如善待自己的同时,也能善待他人和这个世界的一草一木。
一旦自我的成分过度、夸张,那么你就会给身边的人造成一些困惑,甚至带来麻烦。从终极需求考虑,未来某些时刻的你,一定会被曾经自己“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大家永远围着你转”的做法给蠢哭。
如果每个人都能准确地预测哪些行为会带来悔意,那也就不存在成长、反思、遗憾及悔不当初了。
所以如果你身边的人是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那么你只要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就够了,没必要去过度纠结人家行为背后的原因;
如果你在大多数时候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那么你也需要问问自己“哪些感受是现在正在发生的,哪些感受在牵扯着你童年时期的糟糕的记忆”。
能够感受当下正在经历的事件,不被童年压抑的情绪和感受所裹挟,当然是好的,倘若做不到,也是人之常情,没必要去过度自责。
其实,人是不可能永远独处、独居的,总要和其他人发生联结的。
那如何无伤大雅地在群体中,既能做到与人为善,同时,也能保护好那部分原则性、道德感、界限感都极强的自我,就成了人们需要不断修炼的课题,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守好自我,但又不会成为别人眼中“以自我为中心”的众矢之的。
#心理# #孩子# #自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