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梵志最贵的画「曾梵志油画价格过亿有没有水分笔者认为有水分理由有二条」
不是笔者孤陋寡闻,而是笔者会对艺术品高价格的对称关系产生了怀疑!一幅形式似漫画,含义需要解说的油画作品,能拥有价格过亿的惊人天价,这里面有没有水分?或者直接问,这种漫画质感含义需
曾梵志油画价格过亿,有没有水分?笔者认为有水分,理由有二条。曾梵志是一位画家,主事油画创作,在油画界以作品价格高而成闻名。比如他的一幅作品《最后的晚餐》在市场上有拍出价格过亿的经历。一幅油画价值过亿,想象一下,笔者几乎是要惊掉下巴,艺术品虽然可以卖钱换金银,但是当代艺术家的油画作品能得拍如此高价,实属罕见。
不是笔者孤陋寡闻,而是笔者会对艺术品高价格的对称关系产生了怀疑!一幅形式似漫画,含义需要解说的油画作品,能拥有价格过亿的惊人天价,这里面有没有水分?或者直接问,这种漫画质感含义需要解说的油画作品,果然值这个钱吗?依笔者所观,曾梵志绘画,价格过亿的拍卖记录,水分应该是有的?理由有如下二条:
理由一:油画作品的高价格不会当即形成。艺术品的价格,一般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经过历史的检验和文化的再发掘,经由一轮又一轮的收藏流传而得到的渐渐提升的结果。所以一般来说,艺术家创作的油画作品,不是一完工,就会得有高价格,世界名画,多数如此。反观曾梵志的油画作品,在创作之后参加拍卖价格就直逼天价,似乎是出生就含了金钥匙,这种油画作品价格形成的急促过程,并不符合油画作品价格需要历史沉淀,需要拍藏市场一轮又一轮的拍卖推高价格的体系认证,所以这样的油画价格过忆,应该具有价格虚高的问题,水分自然是有。水分到底有多少?当然还需要看市场的认可度和炒法,各人有各论吧。但是依笔者所观,应该不算少,当然这仅是笔者一家之论。
理由二:无法与其他高价格油画作品产生恰当的互证关系。在油画珍品中,无论是罗中立的《父亲》还是梵高的《向日葵》都是价格不低的油画作品,如果后来有油画作品也挤入高价格的行列,那么作品的历史厚度和文化厚度应该与旧有的高价格油画作品之间,产生恰当的互证关系。《父亲》为什么值钱?《向日葵》为什么值钱?当然有其公认的理由和品质,曾梵志的油画为什么值钱?是不是具备同样的品质和理由呢?没有。如果把他的油画作品放在《父亲》或是《向日葵》系列中得以对比鉴别,大家公认曾梵志的油画也具备其他高价格油画的高品质,那么就说他的油画与传统名画相对照,就产生了恰当的价格互证关系,进入高价格行列就是自然或是必然。
现在笔者看曾梵志的油画《最后的晚餐》形式近似漫画,画面内容需要解说,不具备让人看得懂想得透,或是引人另谋思路的艺术感染力,所以无论别人如何高捧这样的油画,笔者感觉这样的油画品质是比较低的,低品质油画,价格却能过亿,多少是让人不服气的,所以提及曾梵志油画,就会产生不客气的想法:他的油画与其他名家油画相比,连肩膀都攀不上,说一幅作品价格过亿,总是感觉不值这个钱,有水分!不知道爱好油画的朋友们,对曾梵志油画价格过亿的问题有什么观感?敬请留言分享吧。
曾梵志油画收藏价值 曾梵志多少钱一平尺
曾听一位专家这样分析书画价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相同与不相同的字画在不同的人眼里价格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谁的书画都有好差,都有值钱与不值钱的,有贵的和相对便宜一点的,所以不能笼统用平方尺来论,只能说某一张是多少钱一平方尺。润格也没有什么准头,只是一种参考,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判断和对他的书画的了解,以及当时的市场的炒作情况而定。一幅字画,在不同地点、不同时刻、不同的拍卖人手里,价格都会不一样。所以是很难判断的,更不是绝对的一个价格;再说任何个人的评价都只是片面的、个人的观点。有特色的、名人的,有特别喜欢的人想要,这些都可能使得价格更高。但是如果只是因为某个人现在有职务,或者纯粹是炒作才使得书画价格高;那么等他退了,或者没有人炒作了,价格很快会降下来,甚至不值钱。其他任何艺术品均如此。只要是还好,都有收藏价值。这里特别提出的是——润格是不靠谱的一种参考,主要还是看市场,还有自己对作品的了解,就像我上面说的。好了,说了这么多做个参考吧。
曾梵志的个人经历
曾梵志1964年出生于湖北武汉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一家印刷厂的工人。年少的曾梵志是内向的,在学校不爱说话,还经常回答不上来老师的提问,班上仅有的三位没有加入少先队的学生,他是其中一个。日后,这一伤痛进入《面具》系列中表现的一个瞬间。
学校渐渐成为曾梵志厌恶的地方。16岁,初中毕业时他说什么都不愿意再上学了,“我没有办法在学校那个环境待下去,天天都觉得痛苦,我就求我父母让我走上社会。”曾妈妈最终拗不过儿子,由曾爸爸找了一个在印刷厂的工作,少年曾梵志走上社会了,“差不多就是童工”。
“走上社会也好,我开始慢慢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曾梵志结识了一位比他大十岁的邻居,这位邻居大哥因为没有考上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的研究生,闲来无事,就教曾梵志画画。他们几乎天天在一起画画,没过几年,曾梵志便不再去印刷厂。
17岁时,他与一些热爱美术的朋友到处游历,在北京和上海接触了西方的现代画家的作品,非常震惊。他立志进入艺术的殿堂学习,却因为文化课不好,连续四年高考都名落孙山。1987年,23岁的曾梵志终于如愿成为湖北美院油画系8名新生之一,而当年油画系的教师则有12位。这份荣耀令他父母邀请了所有街坊来庆祝。 进入学校后,学校的教学方式和好学生的标准跟自己的想象有些出入。自认为当时已经是自由艺术家的曾梵志喜欢自由的状态,喜欢去外面看各种展览,但同时又要按照学校的方式去完成作业,去考试。当自由艺术家和学校好学生有着诸多矛盾时,曾梵志认为应该找一个更适合自己表达情感的,表达内心状态创作作品的一个方向。
在美院,受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曾梵志与苏派教学渐行渐远,课余创作那些日后被评价为“带有启示性表现主义色彩”的画作。到了大学三年级,他直接将课余创作带进课堂,遭到了两极化的评价,“年纪大的反对,给我打68分,但是年轻老师给我打98分”。
曾梵志大学三年级时创作了《忧郁的人》。这幅同学的肖像画,让曾梵志学会了如何用自己的感情去表达自己所要描绘的对象,记录了曾梵志艺术发展的转变。1992年,他以500元的价格将这幅画出售给一家基金会。19年之后,成名之后的曾梵志,用超过千万的重金回购了这幅作品。
当同学们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奔赴西藏或黄土高原去体验生活的时候,曾梵志却留在了武汉,画他熟悉的街道和生活。曾梵志当时住在武汉一所医院的隔壁,他住的房子没有洗手间,因此他每天经过武汉这家医院的走廊借用洗手间,周围或焦急或茫然的病人们逐渐成为曾梵志每日所见的必须,手术台、人体、痉挛的眼神,这些元素在曾梵志91年到94年的作品中呈现出来,让他一下子就摆脱了模仿状态,跨入成熟。
曾梵志,1995年参加“1979年以来中国前卫艺术展”(巴塞罗纳圣莫尼卡艺术中心)。1996年参加“中国展”(波恩艺术博物馆)。1997年参加“首届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中国美术馆)。1998年举办“曾梵志个展1993-1998”(中央美术学院画廊、香格纳画廊)。作品多为瑞士、德国、香港及国内收藏家收藏。 毕业时,曾梵志被分到武汉一家广告公司,理由是油画专业正好与广告公司所需的“去大街上画画”对口。到那以后曾梵志自然很失望,“当年体制不是好事,它会把你专业废掉。”
于是继续坚持从大学开始的自由创作,画肉联系列、画协和医院题材、画市井小巷的粗茶淡饭,也画人性的敌视和暴力倾向——这些画面是对青年曾梵志当时饱受折磨的个人情感、挫败感和焦虑感的集中展示。“我当年那样画画是不被主流允许的,属于资产阶级自由泛滥,他们不会说你遵从内心感受。”
美国《艺术新闻》一位艺术评论的撰写者来武汉考察后,在杂志上发表了曾梵志《协和三联画》系列作品。这让曾梵志高兴坏了,恨不得天天打开这本杂志给人家看。
不久,《江苏画刊》跟着刊登了此系列作品。1991年夏,著名艺术评论家栗宪庭让曾梵志寄几张作品图片给他,并在香港刊物《21世纪》为其写了一篇评论文章。栗宪庭第二次来找曾梵志时,还带来了香港汉雅轩老板张颂仁,那是曾梵志第一次卖画,价格2000美元,是那些拿工资的人好几年的收入。张颂仁还向曾梵志发出“后89中国新艺术”展览邀请。
受到关注,让曾梵志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后89中国新艺术的展览,让我觉得我走的这条艺术之路是对的。我们关注内心、关注社会这种艺术表达方向是对的。”除了有了鼓励和信心外,这一次卖画经历也让曾梵志敢到北京来,租个房子画画。
2014年2月,拍卖场的追捧、学术平台的认可,艺术家曾梵志正走出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群体效应。在巴黎市立当代美术馆举办的曾梵志首个法国回顾展落幕。39件作品用倒叙的方式给西方提供了一次了解“完整曾梵志”的机会,为期4个月的展览迎来超过5万观众。展览闭幕当天,此次展览的主导者巴黎市立当代美术馆馆长法布里斯艾尔高特(Fabrice Hergott)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他指出,尽管筹备展览前也有不少反对声音,但该馆首次采用与欧美艺术家完全对等的方式为中国艺术家做个展,是因为“美术馆要展示世界性,我们应该接受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
展览汇集了曾梵志1990年至2013年创作的39件作品,其中就包括他最具有代表性的“面具”系列,如《面具系列6号》,还有2004年的作品《肖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