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科技创新 > 正文

肝脏手术之父「他握了70年手术刀救治16W个肝脏病人却痛哭没有救父亲」

关注我,读有意义的故事,品有意思的人生
18世纪,马来西亚沦为英国殖民地,大量的“契约劳工”被招募来此从事矿业和种植业生产,其中就包括大量华人。
1876年,英国亨利韦翰爵士把橡胶树的树种和橡胶工人直接从巴西运到了东南亚等国。加上马来西亚位于赤道附近的地理优势,热带气候非常适合橡胶的种植。渐渐地,这些华人和巴西橡胶工人便发展成为了马来第一批“割胶族”。

其实,早在明朝郑和下西洋时候,便有大规模华人迁入马来,不同的是,当时的他们是到马来经商和贸易居多。

关注我,读有意义的故事,品有意思的人生

18世纪,马来西亚沦为英国殖民地,大量的“契约劳工”被招募来此从事矿业和种植业生产,其中就包括大量华人。

1876年,英国亨利韦翰爵士把橡胶树的树种和橡胶工人直接从巴西运到了东南亚等国。加上马来西亚位于赤道附近的地理优势,热带气候非常适合橡胶的种植。渐渐地,这些华人和巴西橡胶工人便发展成为了马来第一批“割胶族”。

肝脏手术之父「他握了70年手术刀救治16W个肝脏病人却痛哭没有救父亲」

肝脏手术之父「他握了70年手术刀救治16W个肝脏病人却痛哭没有救父亲」

其实,早在明朝郑和下西洋时候,便有大规模华人迁入马来,不同的是,当时的他们是到马来经商和贸易居多。

通过不断的繁衍生息,当初那批来割胶的华人在马来西亚逐渐扎稳了根,他们凭借辛勤的劳作和过人的智慧,建立了华人商会,从苦力一路做到了商人,也成为了马来群岛最富有的一群人,人数已经占马来总人口一半以上,强大的实力,直接进一步推动了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

肝脏手术之父「他握了70年手术刀救治16W个肝脏病人却痛哭没有救父亲」

20世纪20年代 槟城老街景观

20世纪20年代,华人在马来老街生活,开设了洋酒店和布庄等商铺,逐渐富裕起来的华人割胶族们,开始陆陆续续地把家人接到马来一起生活。

5岁的吴孟超便是华人亲属中的一员。当年,父亲为求生计,来到南洋打工赚钱养家。1927年,他便随同母亲到马来投奔父亲。

肝脏手术之父「他握了70年手术刀救治16W个肝脏病人却痛哭没有救父亲」

在马来,年幼的吴孟超十分勤奋卖力,他一边帮父亲割胶一边读书。到初中的时候,他的双手已经磨出了厚厚的老茧,一把割胶刀更是玩得十分顺溜。值得一提的是,十多年后的吴孟超,把手中的割胶刀变成了救人于水火的救命手术刀。

01、贫苦童年,刻苦求学

说起吴孟超的割胶技术,那真是一天天练出来的。

据他后来回忆,他读初中的时候,上午就去割胶,忙完回来就赶时间到学校上课读书。不仅如此,他还跟着大人学做米粉来补贴家用,每一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肝脏手术之父「他握了70年手术刀救治16W个肝脏病人却痛哭没有救父亲」

虽然很忙,但是吴孟超的学习丝毫没有落下。

当时的马来西亚,有一所非常出名的华人中学,叫光华中学。吴孟超当时就是在光华中学读的初中。他凭借优异的成绩和领导能力,承担起班长一职,充分发挥带头领队的作用。

肝脏手术之父「他握了70年手术刀救治16W个肝脏病人却痛哭没有救父亲」

除此以外,他还尤其关注当时的中国局势,盼着有哪天能直接回国干点什么。

肝脏手术之父「他握了70年手术刀救治16W个肝脏病人却痛哭没有救父亲」

也许是内心的爱国情怀激荡,即将初中毕业的吴孟超就召集全班同学,号召大家把毕业聚餐的钱寄给当时的延安,作为远在海外游子对于祖国建设的一份情义和支持。没想到,这一提议得到同学们的一致认可,更没想到的是,吴孟超在毕业前夕收到了来自延安前线的感谢电报。

这让吴孟超心里很是激动,但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的两党之争,局势动荡、暗涌不断,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封来自延安的“邀请函”。

由于光华中学当时只有初中制没有高中制,这意味着吴孟超初中毕业之后只能进入外国人开办的高中求学,这让吴孟超的内心莫名生起一股抗拒。

这一通电报下来,吴孟超更是坚定了自己回国的想法。

肝脏手术之父「他握了70年手术刀救治16W个肝脏病人却痛哭没有救父亲」

1939年,他跟父母商量并取得同意之后,坐上了从马来到延安的列车。

他计划从马来西亚坐火车到云南,再从云南转到延安。

但到了云南昆明以后,他的师长给他分析了一遍,认为他这一行必定凶多吉少,便把他劝在了昆明。

由于延安当时的局势严峻,加上从昆明到延安路途十分遥远,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构成了这一路的危险系数,也许下一秒就会有可能在途中丧命。

听完师长的一顿分析,吴孟超思考了一番之后,于是决定了留在昆明读书。

02、因为爱情,从工科到医科

吴孟超对自己要求一直很高,他有着自己的明确目标。

原来他心中一直有个工业强国梦,并希望通过考取当时最厉害的工科学院来实现这个梦想。

于是,他报考了同济大学。

遗憾的是,他并没有被录取。

显然,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一心想读最顶流学府的他,经过多番打探找到当时同济大学的校长曹礼吾。吴孟超向曹校长表达了自己的急切意愿,最终以借读生的名义成功进入了同济,这一趟下来,简直是圆梦一样。

成为同济的借读生,只是吴孟超救国梦的第一步。他十分珍惜这次借读机会,丝毫不敢松懈,通过刻苦认真的学习,攻克了不少难题,最终成功转正,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同济大学学生。

肝脏手术之父「他握了70年手术刀救治16W个肝脏病人却痛哭没有救父亲」

按照这样的节奏,吴孟超极大可能会一直在工科专业,并会取得一定的成就。

但是,吴孟超最终还是放弃了工科,选择成为一名医学生。这跟他同班的一个女同学有着莫大的关系。

说起这个女同学,吴孟超眼里简直就是满满的爱意。

她叫吴佩煜,1940年的时候,她和吴孟超一起在同济附中读书。

当年,吴佩煜的父亲吴尧叔接任务修滇缅铁路,于是一家人就从杭州搬来了昆明定居。殷实的家境,让吴佩煜出落得格外水灵,而且她品学兼优,是师长眼里的好苗子,更是吴家人的掌上明珠。

吴孟超被吴佩煜的气质和学识深深吸引,两个优秀的人互相欣赏和爱慕,自然而然就成了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

肝脏手术之父「他握了70年手术刀救治16W个肝脏病人却痛哭没有救父亲」

学医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幸好两人互相扶持,最终在1951年步入婚姻殿堂,从此相敬如宾,几十年来都没有红过脸、吵过架。

都说好的爱情是互相成就,也许对于吴孟超而言,他弃工从医,不是舍弃了梦想,只是换了一种圆梦的方式而已。况且,这一路还有美好而纯粹的爱相伴!

也是这样的一份纯纯的爱,在吴孟超往后的几十年学医从医路上,供给着源源不断的前进能量。

03、从无到有,肝脏外科第一刀

1956年,34岁的吴孟超准备提任主治医师,在明确研究方向的时候,他特别征求了自己的导师裘法祖的意见。

裘法祖是中国现代普通外科的主要开拓者,也是肝胆外科和器官移植外科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被誉为“中国外科之父”。

裘法祖对吴孟超说:“做医生就像摆渡人,就是要一个个地把病人背过河去。”这句话对吴孟超的影响很深远,他想做到一个个地把病人从他手里“背过去”。裘法祖还跟他分析了当时中国普通外科的局势,认为肝脏疾病是很大的一个难题,并且当时几乎没有人一个人能做肝脏手术,所以,他听从了导师的安排,向肝脏疾病进攻。

肝脏手术之父「他握了70年手术刀救治16W个肝脏病人却痛哭没有救父亲」

一向不服输的吴孟超连夜写报告,向组织申请向肝脏外科进军,要成立肝脏外科攻关小组。1958年,吴孟超与张晓华、胡宏楷两人一起成立“三人攻关小组”,吴孟超受命小组组长,就这样,他们三人日以继夜地研究与制作肝脏标本,孜孜不倦。

肝脏手术之父「他握了70年手术刀救治16W个肝脏病人却痛哭没有救父亲」

肝脏血管极其的丰富,全身的血液都是由肝脏供给,所以肝脏手术也是难度奇高。

由于国内的实战案例稀少,吴孟超只能从翻译著作开始,把国内外关于肝脏外科的相关书籍都翻了个遍。不仅如此,他还一边学习科研,一边动手制作了100多个大大小小的肝脏标本,做肝脏解剖,摸清楚肝脏内部的结构和每一根血管的走向。最后,等所有的细节都烂熟于心了,他才开始慢慢做临床、上手术台。

肝脏手术之父「他握了70年手术刀救治16W个肝脏病人却痛哭没有救父亲」

可以说,中国肝脏外科从无到有的开端,是吴孟超一手创建起来的,他开创了中国外科新的医学领域,让中国肝脏疾病患者的早期五年生存率,提高到90%!他把中国肝脏手术医疗推上世界顶级水平,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肝脏外科第一刀”!

1975年,53岁的吴孟超为安徽农民陆本海切除了重达18公斤的肝脏血管瘤,创下当时肝脏血管瘤的新高。那时,吴孟超为了完成这台手术,足足站了12个小时。

2004年,82岁的吴孟超为生命垂危且遭多家医院拒收的湖北女孩王甜甜切除了一颗足球大小的肝脏肿瘤,让她拥有了甜美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那时,吴孟超从早上8点到晚上6点,10个小时奋战不休。

2019年,97岁的吴孟超院士正式退休。从1940年学医,到1956年从事肝脏外科事业,再到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1年获17606号小行星命名、成为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乃至他如今近百岁的高龄仍在坚持一周2台手术……

肝脏手术之父「他握了70年手术刀救治16W个肝脏病人却痛哭没有救父亲」

70多年从医生涯,他创造了中国医学界乃至是世界医学肝胆外科领域的无数个第一:翻译了第一部中文版的肝脏外科入门专著,制作了中国第一具肝脏血管的铸型标本,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切除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

他的退休感言里,有一段非常感人:“从医70多年,从五叶四段理论到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术,从第一例肝癌手术到世界第一例中肝叶手术,从肝癌切除手术年龄最小到术后存活时间最长,从当初的肝胆外科三人小组到今天世界最大的肝胆外科专科医院和国家肝癌科学中心,我培养研究生260多名,主刀和参与救治了近16000个肝胆疾病病人,履行了一个老师和医生的职责。”

肝脏手术之父「他握了70年手术刀救治16W个肝脏病人却痛哭没有救父亲」

治病救人就是医生的天职,这是吴孟超心中最基本的职业准则,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手术台,献给了中国肝脏外科!

“如果有哪天,我真的在手术室里倒下了,你知道我爱干净的,记住一定帮忙擦干净,不要让人看见我一脸汗的样子”,吴孟超跟他的老搭档护士长程月娥交代到,他如蜡烛一般,用尽全力救助病人,毫不保留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样的吴老,永远值得尊敬!

肝脏手术之父「他握了70年手术刀救治16W个肝脏病人却痛哭没有救父亲」写在最后:

要说90多岁的吴孟超有什么遗憾,那也许就是他失去的,一生都无法挽回了……

上世纪90年代,一生都奋战在手术台上的吴孟超,终于请了个假,回了趟老家。他跪倒在父母亲的坟前,失声痛哭。

自己学医救人,但却救不了自己因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去世的父亲,他很是愧疚和痛心。唯一能让父母欣慰的,也许就是他真正为国家做了点事,救了不少的人。

肝脏手术之父「他握了70年手术刀救治16W个肝脏病人却痛哭没有救父亲」

在祖国需要的地方,他义无反顾、鞠躬尽瘁,他心中始终有个最高的使命:医生就是要治病救人,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把病治好,把病研究透,这是医生的责任。

这种精神很崇高,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但至少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这就是最宝贵的吧!

(文:百万杨多余,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如果你想阅读更多优秀故事,请关注我!

如果你认为我的文字有打动过你,请点个赞、留下你的评论,谢谢!

肝脏手术之父「他握了70年手术刀救治16W个肝脏病人却痛哭没有救父亲」

吴孟超说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他的生平是怎样的?

吴孟超说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他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是马来西亚归侨,5岁起就一边割橡胶一边读书。1940年,回国参加抗日战争,在昆明求学。1943年被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录取,后来当上了外科军医,开始攻克肝脏外科。他从医70多年,一生都在为肝脏病患者解除病痛,致力于肝脏疾病的研究,直到2019年才退休。

吴孟超院士逝世

吴孟超院士在2021年5月22日因病逝世,享年99岁。他从搭建了第一个手术台开始,就一直没有离开过,他拯救了超过16000名患者的生命,到了1986年的时候,已经进行了肝叶切除术1019例,成功率是97%,这样的成功率,即使是在国际上,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吴孟超院士的食指上关节向外弯曲,这是他拿了一辈子手术刀的结果,他的食指和终止并拢,只见是并不上的。

救治病人是医生的天职

吴孟超不仅是这么说的,他也是这么做的,他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很有本事的医生。吴孟超是中国肝胆外科主要创始人之一,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医疗事业,他提出“二期手术”概念,可以说是为肝癌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他一声救人无数,发现了很多肝癌的标志物,并且开创了多种治疗途径,培养了一大批肝胆外科人才,也出版了很多相关的书籍。他90多岁,依然坚守在手术台上,他说他这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倒在手术台上。

吴孟超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也许吴孟超选择成为一名医生,选择成功肝脏外科医生,与他父亲也是有关的,他的父亲是因为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去世的。当时他选择读书救国的时候,一开始也许并没有想着行医,后来选择当了医生,选择了肝脏外科。

如今我国肝胆外科的医生中,就有80%是吴孟超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们,有一代、二代。三代以及四代学生,吴孟超已经不止是师祖了。他珍惜每一条生命,即使是手术风险非常大的手术,他也会接,他觉得名誉不算什么,重要的是救人,肝脏肿瘤比篮球还大,他也敢接,他从来没想过自己,只想着救人。

结语

吴孟超说救治病人是他的天职,他说了,也是这么做的,一辈子都奉献给了学医,真的很不容易,90多岁的高龄依然坚守在手术台,这也很不容易。人的一生说长也不长,能够坚持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就值得尊敬,更何况吴孟超成就这么高。

肝脏手术之父「他握了70年手术刀救治16W个肝脏病人却痛哭没有救父亲」

求一篇赞美吴孟超的文章

写作思路:可以从吴孟超的事迹方面入手,歌颂他的贡献。

从医近70载,吴孟超始终认为医德比医术重要,“德”是他挑选弟子的首要标准。吴孟超定下规矩:在确保诊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用便宜的药,尽量减少重复检查。据说这样做,每年能给病人节省7000多万元。

60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半个多世纪的呕心沥血,吴孟超推动了中国肝脏医学的起步与发展。

他领导的学科规模从一个“三人研究小组”发展到目前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和肝胆外科研究所,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和科研基地;设立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奖励为中国肝胆外科事业作出卓著贡献的杰出人才和创新性研究。

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通过他和同行们的共同努力,推动了国内外肝脏外科的发展,多数肝癌外科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原创于中国,使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诊治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 

他是一位平凡的老人,普通衣食,寻常住行,每日忙碌,其乐融融;他 手术中的吴孟超院士又是一位不平凡的老人,思维敏捷,精神矍铄。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keji/53714.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适格监护人是什么意思「谁是适格的监护人一文捋清」 下一篇:学艺术对孩子的影响「学艺术的坑太深了普通家庭孩子慎重往里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