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在家庭教育中「在爸爸当家里看到当代家庭育儿的多种可能性」
“爸爸这个样子还帅吗?”《爸爸当家》最后的团建聚会,看着爸爸肖杰的“丑照”,妈妈汪莹珠故意问女儿允儿,结果允儿斩钉截铁的“帅”让肖杰瞬间笑开了花,允儿还激动地补了一句“明明就帅!”
截至收官,《爸爸当家》通过14期节目,观察四位爸爸承担起更多责任的过程,也让我们看到了全职家庭共同的付出与收获。而在当下,越来越多的爸爸们正在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改变了曾经认为全职家庭需要妈妈做出牺牲的普遍育儿状态。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期对已婚青年做过一个
成为一位全职爸爸是怎样的体验?
“爸爸这个样子还帅吗?”《爸爸当家》最后的团建聚会,看着爸爸肖杰的“丑照”,妈妈汪莹珠故意问女儿允儿,结果允儿斩钉截铁的“帅”让肖杰瞬间笑开了花,允儿还激动地补了一句“明明就帅!”
截至收官,《爸爸当家》通过14期节目,观察四位爸爸承担起更多责任的过程,也让我们看到了全职家庭共同的付出与收获。而在当下,越来越多的爸爸们正在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改变了曾经认为全职家庭需要妈妈做出牺牲的普遍育儿状态。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期对已婚青年做过一个调查,女性对于“全职爸爸”的支持率为45.8%;出乎意料的是男性的支持率,竟然超过一半达到了52.4%。而根据猎聘年初发布《职场人婚育生活状态洞察报告》显示,男性愿意当全职爸爸的占比为37.76%,虽然这个比例仍低于女性,但已经说明了男性自身的意愿。
而《爸爸当家》让我们看到的,正是当代家庭育儿的更多可能性。通过四位全职爸爸体验各自新生活的经历,节目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切面,并带动起更多思考:如何为人父母,如何经营家庭。
内容深耕育儿品类
风格化视觉下的多元表达
育儿节目一直是生活类真人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芒果台为例,从广泛破圈的《爸爸去哪儿》,到《谁知盘中餐》《向上吧少年》,节目重点从加深代际理解,到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正向的价值观,对这一主题已经有多样化的讲述角度。
而“全职爸爸”仍然是个新的命题。目前的育儿节目里,大多仍是妈妈扮演着主要角色,在全职爸爸们已经不再是新鲜事物的情况下,内容创作者们希望走出窠臼,让观众看到一些新的变化,这种视角通过节目名字直接表达了出来:“爸爸当家”。
“育儿天花板”葛沛豪、“负经验值育儿”的肖杰、可切换“唐僧模式”的张效诚和多才多艺的搞怪老爸Ben,带娃经验进度条不一,性格也截然不同。对于观众而言,看到这些爸爸或熟练、或生疏的带娃体验,既是一堂呈现多个年轻段孩子教育的“公开课”,更为代际关系、父母家庭责任等命题提供了有趣的观察样本。
《爸爸当家》的节目设计为此搭建了舞台,由素人实景真人秀和演播室的VCR观察两部分组成,观察室里除了四组家庭还有包括亲子教育专家和其他观察员,共同组成“全职爸爸互助会”,分享彼此的经验并交流探讨,对爸爸们的表现点赞和纠错。
而视觉包装上,节目以一种类似鸟山明等古早漫作品的风格化气质,通过诸多视觉元素和花字打造了兼具可爱与动感的视觉体验,甚至还为每个家庭成员都设计了动漫形象。从主题到视听体验,创新性表达为整个节目带来了有爱、有获得感的氛围。
在这里,我们会看到四位爸爸在转换角色的过程中直接面对一系列育儿难题,提供一些育儿经验和参考价值。看到肖杰第一次哄女儿睡觉,结果花了三个小时搞得女儿越来越精神,妻子汪莹珠实时分享了自己的哄睡经验,比如头抵头的接触和低声慢节奏说话;张效诚在帮刚出生的安安洗澡时,难免忽略了女儿西西想要加入的情绪,回看自己的表现时他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内疚不已,而葛沛豪感慨他也曾面对过姐姐弟弟相处的问题。
除了日常相处,爸爸们也会面对关于孩子广泛存在且相对严重的问题,而通过这些故事,节目不但传递有用的教育干货,也容纳来自专家和父母们的各种教育观点。
比如女儿总喜欢把裙子掀起来,没有防走光的意识,肖杰就套上一条毛毯亲自带着她做整理裙子的动作,特别得到了专家张雅莲点赞,并强调“私密教育不单单针对女孩子,男孩子也一样需要保护自己的隐私”;葛沛豪两岁的儿子小宝不爱说话,他就带着全家露营,让小宝感受外界的刺激,还为此给儿子养了一只猫,张雅莲和其他家长除了分享教孩子开口的经验,也会传递背后的一些理论总结和观念。
而育儿节目的选题也决定了会涉及到更多元素,比如育儿期夫妻相处的婚恋元素、或与周围亲友相处的其他情感元素。Ben希望培养孩子准时吃饭的习惯,对妻子李灿把饼干放在外面不满,结果发现妻子变脸后“憨笑-道歉-解释”套餐上线,让观察室笑成一片;肖杰的邻居大北从第二期招呼“你爸做的不好吃可以来我家吃”的神秘人,再到有趣、义气的形象不断解锁,也成为一条有趣的支线。每一条情感脉络,每个人物的经历,都通过节目不断碰撞出更多火花,让节目更好看,也会让观众获得追综的动力。
全职带娃的爸爸视角
不只是让妈妈“轻松”
对很多人来说,身边出现全职爸爸或许还是一件新鲜事。但实际情况是,全职爸爸的比例在全球范围内都在提升。美国劳工部门数据显示,每5名父亲中就有一名“全职爸爸”;3月韩国国家统计网站数据,全职照顾孩子的男性有1.3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5%;在国内,全职爸爸近几年也在持续增长。
对全职家庭的关注呈上升趋势。近年的影视剧中,从《小欢喜》到《三十而已》,方圆、顾佳等角色就屡屡带动讨论;去年《披荆斩棘的哥哥》播出时,在妻子戚薇产后做过全职爸爸的李承铉分享了自己的体验,他回忆自己还一度陷入抑郁,“其实耗的时间和精力非常多,但看起来像你一天都没有做什么”,相关话题也登上热搜。
而《爸爸当家》不但通过几位全职爸爸的成长经历,踏实地讲好故事,更试图以此投射一个更立体的家庭视角。
在第十二期再度呈现的日常场景里,我们能非常明显地看到与第一期对比的成长。肖杰送儿子上学不再手忙脚乱,会提醒锁锁带好水壶、关好门;张效诚是一开始要和女儿西西“签合同”敲定一天行程的风格,但现在愿意尝试更多可能性,比如带女儿去和奶奶打打太极,看看女儿是否喜欢。
“谁也别再说全职妈妈轻松了。”在张效诚的感慨里,我们能看出爸爸们在获得育儿经验之外,对肩负家庭责任态度的转变,而妻子吴敏霞也很高兴丈夫现在遇到问题,不再会说“西西找妈妈去”;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色的葛沛豪,在慢慢打开自己的过程中,从单纯地肩负“全职”责任变得更加享受过程,妻子奚安娜也敏锐察觉到丈夫的转变。
而反过来说,无论是孩子们与爸爸建立起更加亲密的关系,还是孩子们的成长,都让观众看到父母双方在孩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几位爸爸开始全天待命、规划全家生活之后,真正理解了妻子的付出,张效诚意识到女儿“从小”睡眠很好背后吴敏霞的付出,也会对妈妈们的付出表示了由衷的感谢。但节目的重点最终落点并不只是“爸爸当家,让妈妈轻松一点”,看到锁锁进门后主动打扫家里的卫生、小米帮新认识的妹妹拿零食,或许可以看到来自父亲的教育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有怎样的价值。
当Ben家的弟弟苗苗弄脏了哥哥豆豆心爱的玩具,豆豆不服气地准备反击,Ben会告诉他“反抗是很容易的,但……要学会控制情绪,不要被情绪控制”,观察员魏晨表示“连我都被教育到”。类似这种父子交流的场景,在节目里还有很多,可以看出《爸爸当家》提倡的是一种不可模式化的家庭分工,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这种有趣的新视角正在为观众提供关于成长、关于父母教育的更多思考。
生活图谱外的“家风”探索
父母也要当好“老师”
《爸爸当家》第十二期,回到老家的张效诚吓了爸妈一跳,拖地、擦桌子、收拾房间,让母亲李敏华直开玩笑“这还是我儿子吗”。坐下和父母聊天的张效诚,问起当年为什么不要求自己从北京回来,在听到母亲说“我娃考到哪,我就供到哪”时微微红了眼眶。“养儿”之后,张效诚更深刻地理解了“父母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节目中不难看到,这不仅代表着父母的个人行为及彼此的相处,会被子女模仿,比如肖杰亲自示范教女儿防走光、建立性别意识;同时,《爸爸当家》传递的也是一部精神和价值观上的“育儿经”。
比如传递一种爱的意识和能力。节目选择的四组家庭都充满了爱,Ben为了满足苗苗“看恐龙”的愿望,会和豆豆套上两身恐龙装去接孩子,在幼儿园门口引起轰动,李艾直呼也要让丈夫照样来一次;当看到锁锁在日记里表白“我觉得爸爸是我一辈子的好朋友”,开朗的肖杰也会瞬间破防。
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在家庭里构建的爱的氛围,更是对孩子重要的言传身教。葛沛豪与两个孩子一起策划了对妻子奚安娜的求婚仪式,或许小米和小宝以后还会记得帮爸爸捧头纱的时刻;而Ben写了一首给李灿的歌,与豆豆、苗苗共同演奏,他与李灿还在孩子走后轻轻地一起唱了起来,结果当他们看到去而复返的豆豆,整个观察室都为之感动。
从四组家庭里爱与生活理念的传递,到张效诚父母老一代家长的奉献,每一代之间的奉献和爱意,也让节目不只包括了简单的油盐酱醋等生活图谱,也见微知著地呈现了一种“家风”的传承过程。
近年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成为社会共识,也在促进建立和谐社会、建立文化自觉与自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越来越多家庭在践行建设良好家风家教的倡导。而《爸爸当家》对于家庭关系尤其是子女教育方面的着笔,都非常注意给予观众正向的引导和价值。
通过四组家庭形成观察切面,让观众看到每个成员都愿意付出和努力的家庭氛围,而对家庭有更多向往和信心,也推动他们思考形成正确的家庭观、生活观。《爸爸当家》在这方面的新颖视角与模式探索,正在为观众带来一些参考、认同和信心,也通过展示当代家庭育儿的更多可能性,倡导一种基于打破教育模式的家庭共建。
(张文)
来源: 光明网
《爸爸当家》爸爸带娃能否缓解当代家庭育儿底层焦虑?
《爸爸当家》爸爸带娃能否缓解当代家庭育儿底层焦虑?
1.可以缓解当代家庭育儿底层焦虑。是妈妈带宝宝还是爸爸带,是每个家庭的选择。少一些偏见,多一些包容,让每个家庭都能从自身需求出发,探索适合家庭成长的多元化分工模式,才是这个社会应有的氛围。夫妻关系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夫妻是伴侣,需要互相成就。育儿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家庭成员之间更要注意相处的方式方法。当每一个家庭成员一起行动,彼此看到、理解、包容,幸福的“锁”就打开了。父亲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没错,照顾宝宝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无论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是连接父子之间的情感需求,还是增进夫妻之间的感情,父亲都应该也必须是重要的参与者。
2.父亲在决定抚养孩子之前,会充分考察家庭抚养孩子的能力,权衡家庭利益。当女性在职业发展中能获得更多利益时,男性就会主动承担起家庭育儿的角色和负担。在这个过程中,家庭的收入并没有大幅减少,男性也感受到了育儿的快乐。可以说这是男女角色互换后的一种利润最大化。男性往往有更强的职业能力,不会考虑牺牲自己的利益来为女性创造更多发展职业的空间和时间。
3.尽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大部分人有了孩子之后,就一心扑在孩子身上,孩子成了人生的唯一目标。你要找到除了孩子之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给自己的生活留有余地,想办法放松自己。放下期望,信任孩子。说对孩子没有期待是假的。在每个父母的心里,都住着一个“理想”的孩子。大家一样,希望孩子表现好,学习好,口才好,有礼貌。但回过头来看,谁不是在努力摆脱这样的期待中长大,希望被人看到。
儿童与家庭:“看见”儿童,探寻教养的更多可能性
写在前面:为什么想做“儿童与家庭”专题我有一个即将3岁的孩子,他赋予了我和我的先生做爸爸妈妈的权利。当二人世界变成三口之家,我越来越发现这并不简单地等于两个成人多了一个需要照顾的小孩,也不仅仅是遵循某种规律或发展里程碑,或者说根据某个我们规划好的目标去培养孩子。真实的家庭教养之路,远比我曾经接受的专业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更为复杂和具有挑战:
那些被印证为比较科学的“儿童发展阶段和里程碑”并不能完全帮助我认识和理解我的孩子的行为……
社会整体的焦虑教育和周围的鸡血文化影响着我们,当自己信仰的好的教育与现实的压力有冲突时该如何从容……
教养究竟是一场父母教练对学员成长的组织安排和引导,还是一场共生共长的旅程......
二人世界成为三口之家,这个“家庭”组织并不仅仅是人数的变化,三人的关系如何朝着青色的方向建构……
家庭、学校和社区,作为家长,该如何合理调配这些孩子教育中不可或缺资源……
有太多许多现实的焦虑和难题朝我袭来,我越发觉得教养之路漫漫,唯有上下求索。
庆幸的是,在求索的过程中,遇见一些在育儿路上不一样的“先行者”和“战士”,让我看见了家庭教养实践的不一样的可能性,让我对家庭可以提供孩子更好的教养有了信心。这些交流互动也让彼此有了更多视角看待儿童及其教育。不久前,当曹蕾和我畅聊了各自“看见的”家庭教育,并将之在上记录下来后,非常关注儿童教育和教育哲学的好友少斐把文章分享在她的朋友圈,事后她说“我的好多朋友都说很受启发,都是妈妈,都试着(在教养孩子时)不着急但难免做不好,看到你俩说原来是可能的。”
那一刻,我内心有一个强烈的想法,想做“儿童与家庭”这样的主题,分享真实家庭的思考和实践,让更多像我这样的求索者看到不一样的可能性。这是“儿童与家庭”第一期的由来,这不是以科学的方法教人如何教养小孩的文章,而是希望展现多一种视角,多一种可能性,看见平凡家庭的努力与突破。
新的视角:什么是儿童?
如果你有一个孩子,当你自问儿童是什么时,你的内心会给出什么答案?
是一个需要你照顾的幼儿?是一个走在发展道路上的“未成熟”的小大人?还是一个需要学习很多很多技能来为未来获取安身立命的机会的学童?
也许你会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孩子就是孩子,还需要追问他到底是什么吗?
事实上,我们如何看待儿童,如何看待我们的孩子,影响着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影响着我们的教养决策。
也许,我们向来坚信了孩子是一个“未成熟”的、走在发展阶段上的未成年人,我们倾向于以一种过来人、更有经验者的身份自居对其加以评判和指导;也许我们在看待孩子时习惯了用各种发展阶段指标、学业指标、同伴竞争来评价他的能力发展到何种地步,并据此做出培训、补课等选择......
但是,这些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各种能力指标就真的帮我们了解了儿童吗?儿童单纯的只是一个线性的系列发展阶段上的未成熟状态的“缩小版成人”吗?我们也许该重新追问“什么是儿童?”哪怕只是追问,也会给我们带来新的视角。
为何不回到原点,抛去“几岁孩子应该怎样”的偏见,去重新发现儿童呢?尤其是发现他们与我们的不同,欣赏儿童身上不那么合乎“标准”的东西 。——范以文,《你是不是误解了“成熟”和“成长”?》
教养尝试:我们可以不像大多数人那样养育孩子
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所在的城市,弥漫着永不停歇的竞争,有人为了孩子求学路上的各种机会资源而早早地让还在幼儿园的孩子开始上各种兴趣班、培训班,有人为了持续积累阶层的跨越而不敢有所懈怠,不仅自己努力还要连带着幼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大部分的父母无不尽其所能投资孩子的教育,金钱、时间、精力都在一线奋战。大家焦虑、疲累,但大家也不敢放松,不敢遂行己意对抗主流社会的取向。
但幸好,总是有那么一些家庭在紧张的竞争风气中为孩子腾出一片自在成长的空间,这些努力让人感到儿童成长和家庭港湾的暖意,让人看见家庭可以在学校教育之外为孩子提供不一样的温情教育。今天,我想为大家分享两个家庭所做的尝试。
想要在城市里养育一个“野孩子”,不啻是一件难事。但我们仍然打算试一试,为什么?因为不想她们失去与自然联结的能力。初春听雨打在芭蕉叶上的声音,看一朵蒲公英浑圆天成的绒球,深吸一口空气中弥漫的香樟嫩叶的味道,盛夏听夜风中杨树叶摇曳的沙沙声,秋日踩在厚厚落叶上的触感,大雪天里清新凛冽的空气。这些我从自然中获得的慰藉和感动,想让她们都能有机会一一感受,如此而已。 ——小兰,《一种尝试:在城市养育野孩子》
成年之后的我,为人父母仅有的经验也是来自于原生家庭。反观自己原生家庭最感激父母的是,他们塑造了我们家平等交流的文化。这样的交流总是发生在晚饭后的散步中,每一次看似平常的散步都或多或少的让我获得了滋养。有的时候是解开了心中的疑惑,有的时候是增加了和父母的亲近感,有的时候是开启了对又一个新事物的探寻。
自己做了父母之后,是透过华德福了解到家庭文化的重要性,并且尝试在自己家里开始文化塑造。在这个系列里和大家分享我们的家庭文化塑造实践经历。这个经历还在不断的增长着,伴随着这段经历的成长,我觉察到我们的小家庭的内部关系越来越稳固,对于创造自己的生活也越来越有信心 。——曹蕾,《重塑家庭文化——茶话会》
书籍推荐:《孩子是个哲学家》
我的每一天都经历着紧张与新奇。和孩子们一起生活,就像一场持续的地震——古老的确定性土崩瓦解,新的思想和情感不断涌现。我相信,父母这个职业容易产生失望和疲惫,但也是难能可贵的成长机会 。——皮耶罗·费鲁奇
在我的孩子2岁后,这本书成了我最重要的精神休憩地。每一次我的观念和孩子的行为有冲突时,我就会翻开这本书,在费鲁奇的文字中平息自己的烦躁与困惑,获取面对孩子时不一样的心态和视角。
这本书记录的是非常真实的和孩子们相处的事情,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皮耶罗·费鲁奇作为父亲的蜕变的心路历程。这本书不教你任何教养策略,却在那些家庭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述中让我们感受到这就是我们的育儿生活,而皮耶罗·费鲁奇的观察和深思,则“拂去蒙在生活之上的尘埃,将生命的本真意义呈现于读者面前。”他不是高高在上地以“生活导师”的姿态教导我们在育儿实践中做什么具体的事,而是作为一个“育儿理想”与“育儿现实”冲突并失败的真实的父亲记下自己的感悟。在他的观察和感悟中蕴含着育儿和生活观念的根本变革,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点到传统教育理念中的“传者”和“受者”角色,同时也以孩子作为标尺,来衡量成人世界所丧失的东西,甚至于生活观念、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的根本性缺失。
是的,本书正如其英文名《What Our Children Teach Us》所揭示的一样,体现了“以儿童为师”。全书共14章,从不同侧面陈述了父母能从孩子身上所学到的“生活的艺术”。 当然,孩子并不会直接教我们什么,如果我们不能保持对自我、生活和世界的自觉、反省态度,孩子也无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充当“教师”和“镜子”的角色,生活和世界也将延续其原有的形态和秩序。换言之,孩子必须被当作一种异质性而获得足够的尊重,如果没有一种异质性,我们甚至永远也无法知道自己是什么 (本书译者,张晶)。
结语
最后,借皮耶罗·费鲁奇的话作为结语:“养儿育女的工作不只是一份辛劳的付出,更是一场精神的探险。”惟愿我们一起探险,在这个主题里分享各自的经历,发现不一样的景色,创造不一样的旅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