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大师的路|工程师必须具备的总结反省和提炼能力
但是,下一次产品设计又出现了类似甚至完全相同的质量问题,原来自己在设计的时候忘记了当初的经验教训。
这就是总结
不知道各位工程师有没有碰到这样的情况:产品开发出现了质量问题,终于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把问题解决掉,很开心很兴奋,新技能GET,自己的水平又提高了。
但是,下一次产品设计又出现了类似甚至完全相同的质量问题,原来自己在设计的时候忘记了当初的经验教训。
这就是总结、反省和提炼能力的重要性。
总结、反省和提炼能力对工程师的成长很重要。如果工程师不会总结、反省和提炼,那么就不会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也不会从过去的成功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在这种情况之下,新的产品开发就是重复过去产品开发的故事,只会增加工程师的经历,而不会增加阅历。
只有不断的总结、反省和提炼,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才能沿着“菜鸟-->初级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深工程师--专家-->大师”的路径,一步一步成长为大师。
通往大师的路没有捷径,但是其中也有一些技巧,我觉得以下几点最关键:
1)动手写下来
2)融入自己的思考
3)融入众人的思考
4)反省让你成为专家
5)提炼让你成为大师
1. 动手写下来当工程师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当一个产品开发项目完成一个阶段之后、以及当一个产品开发项目完全完成之后等,马上就进行总结、反省和提炼。不是在心里进行,而是动手写下来。这是关键中的关键。
第一次动手写下来的总结、反省和提炼可能存在很多错误,可能会有很多不完美,没关系,动手写下来是最重要的。
这是我工作后第一个产品开发(台式计算机机箱)的总结、反省和提炼。现在看上去有些语言很幼稚,简直不忍直视,但这毕竟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写下来的模式不限,WORD、PPT、微信公众号、甚至记事本等等都可。当然,图文并茂、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这是更好的。
2. 融入自己的思考总结、反省和提炼需要融入自己的思考。不能是记流水账的形式,单纯记录流水账意义不大。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会发笑。很多人显然曲解了这句话的本意。
不必担心上帝的笑声,他的笑中饱含着理解与信任。只有当人类的任性与自私还在他的掌控之中,只有当人类的所思所想并不是在毁灭自身的存在,只有当人类不断反思自身的弱点并且努力去发现人性中美丽的光芒,上帝才会发出如此喜悦的笑声。或许人类停止思考,上帝就会震怒。
--米兰·昆德拉
而工程师一旦停止思考,老板可能就会暴怒。因为工程师停止思考就意味着产品开发过程中会出现反反复复的设计修改,造成模具费用上升、生产线费用上升、产品成本大幅增加、产品出现大量品质问题、产品上市时间延误等等。公司不挣钱,最后买单的永远都是自己。
融入自己的思考就意味着必须多问自己很多很多问题:
当初为什么这样设计?当初为什么没有想到另外更好的办法?现在的解决方案是最好的方案吗?为什么?还有其它更好的解决方案吗?下次再进行产品开发时怎么样才能做的更好?怎么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终极思考:怎么避免所有的问题发生?3. 融入众人的思考融入个人的思考还远远不够。因为个人的经历和阅历非常有限,如果仅仅是个人的思考,那么就很难保证不发生错误。千辛万苦思考下来,得到一个错误的结论,这是需要避免的。
在思考的过程中,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融入更多人的思考。这一方面可以用来分析判断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确,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随时把众人的思考,吸收,并为己用。
所有,在思考的过程中,针对发生的问题等,首先需要多多去询问身边的高手、以及去网络上搜索查询相关问题的所有资料,看看别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是从哪个角度解决这个问题,别人的思路是什么,我解决问题的思路又错误在哪里等等。
4. 反省让你成为专家为什么我不仅仅说总结能力,还额外增加了反省和提炼能力呢?
网络上关于总结的解释: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
可以看出,总结也提到了教训,但仅仅是点到为止,并没有深入。得出教训只是第一步,还必须进行深刻的反省: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教训?以后要怎么避免?
只有深刻反省,之前犯过的错误才不会再犯。这就如同一个错题本,长期下去,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依靠经验积累,形成一个知识库,至少可以在某一个产品类型上成为专家级别的工程师。
在我过去的产品开发经历中,对于产品的可制造性和可装配性问题,同样的错误曾经犯了两次,这是我不能容忍的。通过深刻反省和思考之后,我总结出必须使用DFMA检查表来杜绝这类错误的发生。详情参看《面向制造和装配的产品设计指南》最后一节。
5. 提炼让你成为大师提炼是在吸收众人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体会,不断总结、归纳、反省、挖掘、弃芜求精,最终形成一套以自己的语言和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下面以“九大防错设计指南”为例来说明我是如何提炼的。
“九大防错设计指南”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第一次把防错的重心从制程防错转移到设计防错中来。这九大防错设计指南看上去很简单,却一次次被证明非常有效,在我曾经培训和咨询的公司中,如果不用这设计指南,粗看他们的设计似乎都很完美。但是,傻瓜式的、一条条对照设计指南,可以发现很多可以优化的地方。如果你不信,可以用这九大设计指南去检查自己的设计。
“九大防错设计指南”就是我通过实际工作中案例,一个一个指南、一步一步提炼出来的。在我之前,在网络上可能已经存在了关于防错设计的一些初步思路,但是没有人真正把它系统化、逻辑化、简单化和傻瓜化。
下面这个案例中,两个锁扣支架很相似,操作人员不小心总是会装错。我就提炼出“防错设计指南#3:合并相似零件”,把两个相似零件合并,既可以防错,还可以节省一套模具成本。
下面这个案例中,两个锁扣支架对称,操作人员不小心也是会装错。我就提炼出“防错设计指南#5:设计对称零件、提高零件对称度”,把零件设计成左右对称,这样既可以用在左侧,又可以用在右侧,达到防错的目的,还可以节省一套模具。
写在最后
通往大师的路注定不是一条平坦的路,一路充满艰辛,我也处在探索的过程中。但是不管如何,先动手行动起来,这正如我写公众号的历程,当初我的目的只是单纯分享我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但是写作过程往往伴随着更多的资料搜索、更多的思考、以及更多的总结、反省和提炼,我对产品设计的理解似乎又上升了一个层次。—谢谢阅读—
关于作者:钟元,2011年出版书籍《面向制造和装配的产品设计指南》(DFMA)。2019年11月即将出版《面向成本的产品设计:降本设计之道》(DFC)。如果觉得文章不错,请关注“降本设计”头条号,获取更多原创产品设计知识。工程师应当具备什么素质
一、分析能力
要具有对所从事工作(设计、生产、服务)的结构、流程、功能、材料等方面进行分析的能力。
二、实践能力
由于技术的复杂性,许多问题来不及形成理论或者本来就没有现成的理论加以指导,只能凭经验来判断,善于从实践中总结事物的规律性。
三、观察能力
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即发现问题的能力。善于发现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中的缺陷、不足、不便,从而加以改善。
四、创造能力
要在实践中发现、发明、创造,能够用跨学科知识和所掌握的理论综合分析。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工程问题。
五、学习能力
很好的掌握所从事工作需要的基础知识,专业基础扎实。善于向实践学习,善于向书本学习,善于吸收新知识。
优秀工程师的学习品质:
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同时也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从科学的常识到科学的精神都会渗透到他的生活中。首先对电感的认识就不是用语言和数学公式能解释得了的。
所以物理学和数学的基础是对工程师有很高要求的,这里所提到的物理学和数学是指一种最基本的认识而不是停留于表面的文字和公式。
作为软件工程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1: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把它作为基本素质,并不是不重要,恰恰相反,这是程序员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安身立命之本。把高水平程序员说成独行侠的都是在呓语,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即便如linus这样的天才,也需要通过组成强大的团队来创造奇迹,那些遍布全球的为linux写核心的高手们,没有协作精神是不可想象的。独行侠可以作一些赚钱的小软件发点小财,但是一旦进入一些大系统的研发团队,进入商业化和产品化的开发任务,缺乏这种素质的人就完全不合格了。
2:文档习惯
说高水平程序员从来不写文档的肯定是乳臭未干的毛孩子,良好的文档是正规研发流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代码程序员,30%的工作时间写技术文档是很正常的,而作为高级程序员和系统分析员,这个比例还要高很多。缺乏文档,一个软件系统就缺乏生命力,在未来的查错,升级以及模块的复用时就都会遇到极大的麻烦。
3:规范化,标准化的代码编写习惯
作为一些外国知名软件公司的规矩,代码的变量命名,代码内注释格式,甚至嵌套中行缩进的长度和函数间的空行数字都有明确规定,良好的编写习惯,不但有助于代码的移植和纠错,也有助于不同技术人员之间的协作。
fans叫嚣高水平程序员写的代码旁人从来看不懂,这种叫嚣只能证明他们自己压根不配自称程序员。代码具有良好的可读性,是程序员基本的素质需求。再看看整个linux的搭建,没有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代码习惯,全球的研发协作是绝对不可想象的。
4:需求理解能力
程序员需要理解一个模块的需求,很多小朋友写程序往往只关注一个功能需求,他们把性能指标全部归结到硬件,操作系统和开发环境上,而忽视了本身代码的性能考虑,有人曾经放言说写一个广 告交换程序很简单,这种人从来不知道在百万甚至千万数量级的访问情况下的性能指标是如何实现的,对于这样的程 序员,你给他深蓝那套系统,他也做不出太极链的并访能力。
性能需求指标中,稳定性,并访支撑能力以及安全性都很重要,作为程序员需要评估该模块在系统运营中所处的环境,将要受到的负荷压力以及各种潜在的危险和恶意攻击的可能性。就这一点,一个成熟的程序员至少需要2到3年的项目研发和跟踪经验才有可能有心得。
5:复用性,模块化思维能力
经常可以听到一些程序员有这样的抱怨,写了几年程序,变成了熟练工,每天都是重复写一些没有任何新意的代码,这其实是中国软件人才最大浪费的地方,一些重复性工作变成了熟练程序员的主要工作,而这些,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复用性设计,模块化思维就是要程序员在完成任何一个功能模块或函数的时候,要多想一些,不要局限在完成当前任务的简单思路上,想想看该模块是否可以脱离这个系统存在,是否可以通过简单的修改参数的方式在其他系统和应用环境下直接引用,这样就能极大避免重复性的开发工作,如果一个软件研发单位和工作组能够在每一次研发过程中都考虑到这些问题,那么程序员就不会在重复性的工作中耽误太多时间,就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创新的代码工作中去。
一些好的程序模块代码,即便是70年代写成的,拿到现在放到一些系统里面作为功能模块都能适合的很好,而现在我看到的是,很多小公司软件一升级或改进就动辄全部代码重写,大部分重复性工作无谓的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6:测试习惯
作为一些商业化正规化的开发而言,专职的测试工程师是不可少的,但是并不是说有了专职的测试工程师程序员就可以不进行自测;软件研发作为一项工程而言,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问题发现的越早,解决的代价就越低,程序员在每段代码,每个子模块完成后进行认真的测试,就可以尽量将一些潜在的问题最早的发现和解决,这样对整体系统建设的效率和可靠性就有了最大的保证。
测试工作实际上需要考虑两方面,一方面是正常调用的测试,也就是看程序是否能在正常调用下完成基本功能,这是最基本的测试职责,可惜在很多公司这成了唯一的测试任务,实际上还差的远那;第二方面就是异常调用的测试,比如高压力负荷下的稳定性测试,用户潜在的异常输入情况下的测试,整体系统局部故障情况下该模块受影响状况的测试,频发的异常请求阻塞资源时的模块稳定测试等等。
当然并不是程序员要对自己的每段代码都需要进行这种完整测试,但是程序员必须清醒认识自己的代码任务在整体项目中的地位和各种性能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测试并尽早发现和解决问题,当然这需要上面提到需求理解能力。
7:学习和总结的能力
程序员是人才很容易被淘汰,很容易落伍的职业,因为一种技术可能仅仅在三两年内具有领先性,程序员如果想安身立命,就必须不断跟进新的技术,学习新的技能。善于学习,对于任何职业而言,都是前进所必需的动力,对于程序员,这种要求就更加高了。
但是学习也要找对目标,一些小coding有些codingTO就是这样的coding上只是一些Cfans们,他们也津津乐道于他们的学习能力,一会学会了asp,一会儿学会了php,一会儿学会了jsp,他们把这个作为炫耀的资本,盲目的追逐一些肤浅的,表面的东西和名词,做网络程序不懂通讯传输协议,做应用程序不懂中断向量处理,这样的技术人员,不管掌握了多少所谓的新语言,永远不会有质的提高。
善于总结,也是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每次完成一个研发任务,完成一段代码,都应当有目的的跟踪该程序的应用状况和用户反馈,随时总结,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逐步提高,一个程序员才可能成长起来。一个不具备成长性的程序员,即便眼前看是个高手,建议也不要选用,因为他落伍的时候马上就到了。
具备以上全部素质的人,应当说是够格的程序员了,请注意以上的各种素质都不是由IQ决定的,也不是大学某些课本里可以学习到的,需要的仅仅是程序员对自己工作的认识,是一种意识上的问题。那么作为高级程序员,以至于系统分析员,也就是对于一个程序项目的设计者而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