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不好就业的专业「工科毕业生就业难能力上缺了啥」
近年来,随着工程技术更迭和工程师职业流动的日益加快,诸如领导力、设计、问题解决等工程通用能力,因其具有超越工程学科领域的广泛适用性,被世界各国视为工程师个人取得职业成功、国家实现经济繁荣的必备能力。
在这方面,我国逐年加剧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从根本上说,是高校培养的人才素质结构(包括通用能力)与产业界需求不相适配(以下简称失配)的重要体现。
工程教育改革的正确逻辑起点在于从需求侧出发,调查产业界工科毕业生的通用能力失配现状及问题,分析影响失配的教育过程性因
文 | 余天佐
近年来,随着工程技术更迭和工程师职业流动的日益加快,诸如领导力、设计、问题解决等工程通用能力,因其具有超越工程学科领域的广泛适用性,被世界各国视为工程师个人取得职业成功、国家实现经济繁荣的必备能力。
在这方面,我国逐年加剧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从根本上说,是高校培养的人才素质结构(包括通用能力)与产业界需求不相适配(以下简称失配)的重要体现。
工程教育改革的正确逻辑起点在于从需求侧出发,调查产业界工科毕业生的通用能力失配现状及问题,分析影响失配的教育过程性因素,从而增强工程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否则,工程教育将在理科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偏离工程教育的本质要求。
通用能力各维度无一不显著失配正是基于上述考虑,笔者与同事共同研究了工科毕业生的通用能力失配现状与影响因素。
我们将工科毕业后的通用能力分为六个维度、53个指标,同时从重要度和绩效两方面对每个指标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无论是六个维度还是具体指标,工科毕业生都存在显著失配。
在六个维度中,工科毕业生失配度从大到小的通用能力维度依次是问题解决、工程设计、学习和沟通、工程知识、领导力、职业态度。
在工程知识方面,专业前沿知识的持续快速迭代特点,使得学生在校习得的知识在进入企业时可能已经过时。
然而,高校又未给毕业生提供持续的教育服务,因此,工科毕业生对专业前沿动态的需求旺盛。
调查发现,与大学日益强调宽厚的数理基础教育现实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工科毕业生对工程基础科学知识,特别是自然科学知识的提升并不那么紧迫。
究其原因,大学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程制度设计存在脱节,基础课程教学以学科为本位,忽视专业需求,也缺乏行业特色;师资分科管理评价体制及教师的学科身份认同因素,也使得基础课程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中,难有实质性的跨学科合作。
在领导力方面,工科毕业生失配度最大的莫过于谈判、演讲和组织管理能力。这些能力对工程师的重要性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但我国高校工程领导力培养工作才刚刚起步,大多数高校尚未落实在相关课程和教学之中。
在问题解决方面,尽管国家颁布了不少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文件,但工科毕业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失配度依然是最大的,由此反映出高校工科生创新教育实践与产业界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工程创新教育任重道远。
在工程设计方面,失配度最大的则是外语能力。
一方面,英语是工程师进行技术及相关商务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另一方面,“一带一路”背景下,工程技术的互联互通及我国工程技术人才输出对非通用语言的需求与日俱增。
然而,当前的大学外语教育显然无法满足工程师的从业需求,而且很少面向工科生开设专业英语,绝大多数工科生并未接受过非通用语言能力训练。
此外,沟通和信息获取能力也存在明显失配,这与学校教育的缺位不无关系。
学术论文发表的培养作用不显著研究发现,尽管发表学术论文数量与各项通用能力失配度之间存在微弱负相关,但并不显著。换言之,学术论文发表经历对工科毕业生通用能力的弥合作用是有限的。
由此可见,高校和院系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将学术论文发表与获得学位、资源分配、评优选先相挂钩的做法缺乏产业界的需求支持,甚至有违工程教育规律。
著名工程科学家西奥多·冯·卡门曾说过:“科学家发现已经存在的世界,而工程师创造一个过去从来没有存在过的世界。”与基础学科教育不同,工程教育主要遵循科学原理应用-创造逻辑,而不是科学原理发现逻辑。
然而,学术论文发表的基本要求恰恰是科学原理、机理的发现贡献。因此,用学术论文发表评价工科生的研究工作将会进一步加剧工程教育的科学化倾向,进一步扩大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的鸿沟。
研究还发现,有科研项目训练经历的工科毕业生在各个维度的能力失配度显著低于没有科研项目训练经历的工科毕业生。
进一步分析发现,参与科研训练项目数量与工程知识失配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且,有专利申请经历的工科毕业生在工程知识、学习和沟通、工程设计的失配度显著低于无专利申请的工科毕业生。
换句话说,科研项目训练和专利申请经历对工科学生通用能力提升具有综合性作用,能够产生超乎课堂教学和课程项目的效果。
高校应针对通用能力培养改革工程课程针对上述问题,高校应当站在国家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工程通用能力在工程师个人职业发展和国家科技实力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将其纳入工程教育目标和制度化的课程体系之中,特别重视发展专业前沿知识、沟通、谈判、演讲、组织管理、创新和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国际视野、信息和文献研究等能力。
同时,高校也要打破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壁垒,以学生有效的专业学习为中心,以工程专业问题为驱动,实行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一体化设计及适切的师资管理体制,并根据不同工程专业领域需求设置专业英语必修课,促进英语教学与专业的深度融合。设置非通用语选修课,培养“工程专业 非通用语”的复合型工程师,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做好语言准备。
此外,高校要善用科研项目训练和专利申报等高影响力实践,正确认识学术论文发表在学生通用能力培养中的有限价值。
建立工科本科生科研训练制度,突出科研训练的教育性、创生性,提供本科生科研训练所需的经费、设施设备。
建立知识产权和专利素养教育体系,提升工程知识运用、信息获取、工程设计和书面沟通能力。进一步淡化或取消工科硕士生层次学术论文发表与学位获得相挂钩,使学术论文发表回归技术写作表达、交流、总结反思训练的初衷;同时,探索工科硕士生科研能力和水平的专利评价方式。
在设计和实施层面,要有基于团队或项目的教学,在团队或项目驱动中提升学生演讲、协商、沟通、会议等职业技能。大学可联合大型企业并依托其人力资源部门和技术管理部门成熟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和师资,面向工科生开发和开设项目组织与管理、商务谈判和演讲、技术写作和沟通等短期的模块化课程,实行学分化管理。
此外,还可依托高校自有管理学科在企业管理研究、咨询、培训等方面的优势,针对工科学生开发和开设领导力、沟通能力模块化课程。
最后,大学要摆脱“精英校友”捐赠的校友工作路径依赖,针对工科毕业生在专业技术前沿、领导力等方面通用能力方面提升的巨大需求,利用自身在学科研究、师资力量和设施设备等方面的优势,为处于不同职业发展阶段、不同技术岗位的工科毕业生提供定制化的继续教育服务,从而构建新的平等的“资源交易”关系。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
大学生就业难七大原因是什么?
大学生就业难七大原因是:
1.大学生竞争激烈
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首先,全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生毕业,大学生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加强了竞争压力。其次,全国每年都有很多人从工作岗位下岗,他们也在努力寻求再就业,与毕业大学生也展开了竞争。
2.学生仍然期望过高
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
3.知识沉旧,转化率低
被调查的60%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
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在2—3个月。
4.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
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5.毕业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适应市场需求
部分大学生在大学里不学无术或者学无所得,没有一定的专业素质,能力无法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因而无法实现就业。
6.大学生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
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致使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培训学校学习拿到技能等级证书。
7.学校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
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大学生就业难七大原因是什么?
大学生就业难七大原因:
1、大学生竞争激烈
首先,全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生毕业,大学生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加强了竞争压力。其次,全国每年都有很多人从工作岗位下岗,他们也在努力寻求再就业,与毕业大学生也展开了竞争。最后,由于一些大学生好高骛远,不愿从事一些待遇相对低的工作,以致于不能让自己实现就业,而苦苦追求待遇高的工作,最终都因为能力不足,竞争不过而失败。
2、学生仍然期望过高
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2006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
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
3、知识沉旧,转化率低
被调查的60%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在2—3个月。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率已逐步替代了劳动生产率,生产知识的经济与用知识生产的经济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知识就是力量”已被转化了的知识才是力量所替代,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缩短,5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30年,9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10年,2003年统计,大学生所学知识能用3年。
4、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
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5、毕业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适应市场需求导致就业难。
首先是因为部分大学生在大学里不学无术或者学无所得,没有一定的专业素质,能力无法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因而无法实现就业。其次是因为对于竞争日益激烈的毕业大学生就业市场,一些公司和企业也相应地提高了标准和要求,严格的挑选毕业大学生,寻求专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进一步加剧了就业难的局面。
6、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
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确实受不了。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拒绝的理由有动手能力差、需花费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等。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7、大学生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
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致使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培训学校学习拿到技能等级证书。
农业人才需求错位问题是结构性矛盾的最突出问题。据统计,我国目前平均每百名农业劳动者中只有科技人员0.023名,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0.0491名,而发达国家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1名科技人员,农业从业人员中接受高等教育的达45%—65%。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