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科技创新 > 正文

我得了抑郁症可为什么父母一点都不重视呢「我得了抑郁症可为什么父母一点都不重视」

在数字星球时代,不少青少年对精神心理障碍的了解远远超过父母。
他们会上网搜索症状,自行对比,做自评量表。部分高中、大学生为了验证心中的疑惑,还会自己找精神科大夫就诊。
所以很多青少年出现精神心理问题时,他们自己是最先觉察的人。
相比之下,很多父母对这方面几乎一无所知,甚至对抑郁症有偏颇认知。
“你啥压力都没有,怎么会抑郁?”
“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有功夫想这些,怎么不好好学习?”
“你就是太纠结,太玻璃心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数字星球时代,不少青少年对精神心理障碍的了解远远超过父母。

他们会上网搜索症状,自行对比,做自评量表。部分高中、大学生为了验证心中的疑惑,还会自己找精神科大夫就诊。

所以很多青少年出现精神心理问题时,他们自己是最先觉察的人。

相比之下,很多父母对这方面几乎一无所知,甚至对抑郁症有偏颇认知。

“你啥压力都没有,怎么会抑郁?”

“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有功夫想这些,怎么不好好学习?”

“你就是太纠结,太玻璃心了”

我得了抑郁症可为什么父母一点都不重视呢「我得了抑郁症可为什么父母一点都不重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只要当孩子的病情加重,透露出自杀念头,或者没法坚持上学时,父母才意识到带孩子看病。这时,孩子的病情可能已经达到了重度抑郁症,甚至被诊断为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

所以很多孩子都不理解,“我早就说我可能得了抑郁症,他们现在说后悔,那当初为什么不重视?”

一开始我也很不理解这些父母的做法,“孩子都病得这么重了,父母早干嘛去了?”但在17年来的精神心理障碍诊疗中,我接触了大量青少年患者的父母,一步步地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过程。

总的来说,这个问题主要有3个原因,我们拍摄了一期视频进行详细讲解:“我(可能)得了抑郁症,可为什么父母一点都不重视?”

家长能不能很好地理解孩子,重视孩子的心理需求,这除了跟家长的共情能力、性格有关之外,也跟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边界有关。

所以从客观上来说,我们不应过分指责父母,而应该注重于如何改善这个问题。

作为青少年来说,如果发现父母因为认知的局限性而不重视自己的精神心理问题,可以主动采取以下行动:

第一,青少年主动学习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尤其是抑郁症、双相障碍的知识,免于恐惧。加强自我觉察。

很多自媒体平台上,比如青少年喜爱的B站(哔哩哔哩)就有不少相关视频。我们也在B站开设了账号,推出了科普视频。青少年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学习,了解自己患病的心理根源。

但要注意,深入地了解我们的患病根源,并不是指盲目地仇视、怨恨父母,把所有责任推到父母和原生家庭身上。

很多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咨询师就容易犯这个错误,恶化患者与父母的亲子关系,这对于解决问题、顺利康复并无意义。就像视频里说的,我们要看到父母当初愚昧无知的时代背景和客观原因,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

第二,初步觉察自己遭受过的心理创伤,提高自我觉察能力,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调整方法,比如我自创的“六六大顺法”。

在发现自己陷入负性情绪时,可尝试采取“六六大顺法”进行自我调整,减轻灾难化思维。如果负性情绪有所缓解,要学会及时地自我肯定,增强良性循环和康复的信心。

我得了抑郁症可为什么父母一点都不重视呢「我得了抑郁症可为什么父母一点都不重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有智慧地与父母沟通,必要时可借助外界力量。

青少年可以先找跟自己关系较好的、对抑郁症有着较理性认知的父母一方进行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学到的知识,引起这一名家长的重视,然后带动另一名家长。

可如果青少年与父母的亲子关系都不良,沟通难以进行,那建议找父母信任的或信服的其他长辈,比如班主任、学校的心理老师、家族里重要的亲戚等,向他们说明自己的困境和无助,然后由他们去动员父母。这可能比咱们自己去说更加有效。

第四,在父母开始重视后,青少年主动将自己的情绪敏感点告诉父母,尽量避免继续遭受到心理创伤。

通过多年多学科诊疗(MDT)实践,尤其是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的临床经验,我们发现抑郁症的主要根源是叠加性心理创伤。而其中有很多来自于父母的不当教育方式。

很多孩子患病后浑身是刺,父母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激怒他们,这既是因为其心理创伤被大量激活了,导致情绪波动。

如果能找到创伤点,亲子之间提前沟通,父母懂得有意识地避开,这就有助于孩子的情绪稳定,逐渐修复亲子关系。

当父母和孩子终于站在同一阵线上后,再一起找到适合自己和家庭的康复路线图。其实,当家庭成员之间能互相理解、尊重、改善关系之后,孩子的病情已经有明显的缓和了。

最后,希望青少年要具备“越挫越勇”的意识,要抱着“坏事变好事”的心态,努力将患病经历转化为人生财富,提高逆商,令内心变得真正强大起来,这样不易再形成心理创伤。

#精神心理# #抑郁症# #青少年心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keji/54334.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中国式逗小孩的危害「你还在中国式逗娃吗容易给孩子带来伤害家长请立刻停止」 下一篇:家长的攀比自私害了孩子「孩子攀比心理严重究其根本原因多半是父母的溺爱害了孩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