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一说为什么在老家的同学朋友基本都是已婚有娃有车有房
很多人说老家消费低,消费路子少,存得住钱,房价也低,还有父母帮衬,好像真的有很多的道理。
所以我跟这些朋友聊天,问他们买车是因为什么???
有的人说“不买车不行啊,有时想去市里吃点什么,玩什么,哪怕去个医院,都麻烦的很,所以就买了车”
有的人说“谈恋爱了,结婚了。总不能一直带着媳妇儿,带着女朋友骑电瓶车,蹬自行车啊,风里来雨里去,多亏欠人家啊。”
有的人说“
只是突然有感而发,就突然很想写一写“为什么在老家的儿时伙伴,老同学,基本都是已婚有娃,有车有房”
很多人说老家消费低,消费路子少,存得住钱,房价也低,还有父母帮衬,好像真的有很多的道理。
所以我跟这些朋友聊天,问他们买车是因为什么???
有的人说“不买车不行啊,有时想去市里吃点什么,玩什么,哪怕去个医院,都麻烦的很,所以就买了车”
有的人说“谈恋爱了,结婚了。总不能一直带着媳妇儿,带着女朋友骑电瓶车,蹬自行车啊,风里来雨里去,多亏欠人家啊。”
有的人说“亲戚兄弟姐妹朋友都买了,不买受不了父母亲戚的压力,父母显得低人一头,没面子“
原来是因为1出行方便,2谈恋爱需要,3攀比心。
然后,他们都买了车,虽然交着保险,加着油费,他们说,买前各种压力各种苦恼、发现买了车后更多的带来的是满足感。而不是生活的压力。
再问那些买房,交着房贷,省吃俭用,变得拮据抠搜的人,问他们哪来的钱买的房子,哪里来的勇气背着三十,二十年的贷款利息去生活,他们说:
“年龄也到了,中意的人也出现了,如果不给她一个家,怎么对得起她,对得起她父母呢”
“如果不买房,去租,你结婚生子了,将来有一天房东要赶你,咋忍心让老婆孩子跟自己搬家再租再搬,一直这样呢,索性就买了”
“不买不行啊,都结婚了还跟父母住一起,代购有点大,生活习惯的不一致,作息时间的不一致,被迫无奈,按揭买房,首付东拼西凑。。。”
也有很多人抱怨的,买车买房压力大,日子苦哈哈,可是他们说这些话的时候,我都觉得他们比一般人幸福很多啊。
作者伊塔洛·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书中有这样写道:把城市归类为幸福还是不幸福的是没有意义的。应该是另外两类:一类是历经沧海桑田而仍然让欲望决定面貌的城市,另一类是抹杀了欲望或者被欲望抹杀的城市。
因为有车有房所带来的幸福感。
而像我这样一类在大城市里生活的人,没车没房,甚至还没有对象,朋友也不多,可能还有些人甚至有着点负债的人。
本人31了,伪一线杭州活着,月薪12K,不抽烟不熬夜不喝酒不泡吧没有不良嗜好,这样的状态算是好青年吧,房租2000出头。没车,房子就更不要说了,在杭州怎么可能买得起房子,平时开销交通费大概600.伙食一个月3000左右,偶尔更换电子产品,不常搬家,偶尔一趟旅行,每年体检。
很神奇没存下钱。
可能离家离父母亲戚远,没有所谓的“家庭式攀比压力”。以至于不想买房不买车,也觉得这样可以过的很好,不敢结婚,更不要说生养孩子。
有多少人是跟我一样,想着自己赚钱自己花,心安理得去过自己的日子,也是天高皇帝远,父母管不着,念不着所以才活的这么肆无忌惮的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