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科技创新 > 正文

小太阳的光照多了会怎么样,遮挡采光属于环境污染吗

光污染防治,还应走得更快一些。
对于居住在静安区巨鹿路568弄四方新城的张先生来说,8月以来的每一个夜晚都过得并不轻松:位于小区俱乐部顶层的网球场重新装修后,他先是忍受着每日持续至深夜的施工噪声;完工后,10余盏照明灯明晃晃的光又成了他的新困扰:“噪声停止了,光污染却开始了,每晚不到12点不关灯。”10月末,屋顶网球场开灯至凌晨3点,走投无路的张先生只得再次拨通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
近年来,与城市发展相伴随的“光污染”问题逐渐显现,户外广告、招牌,乃至景观照明等城市光源的过度

光污染防治,还应走得更快一些。

小太阳的光照多了会怎么样,遮挡采光属于环境污染吗

对于居住在静安区巨鹿路568弄四方新城的张先生来说,8月以来的每一个夜晚都过得并不轻松:位于小区俱乐部顶层的网球场重新装修后,他先是忍受着每日持续至深夜的施工噪声;完工后,10余盏照明灯明晃晃的光又成了他的新困扰:“噪声停止了,光污染却开始了,每晚不到12点不关灯。”10月末,屋顶网球场开灯至凌晨3点,走投无路的张先生只得再次拨通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

近年来,与城市发展相伴随的“光污染”问题逐渐显现,户外广告、招牌,乃至景观照明等城市光源的过度照射,与废气、废水、废渣、噪声等环境污染一样,给居民生活等带来不小的影响。针对此类问题,新修订的《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下称《条例》)于2022年8月1日正式公布,新增了防治“光污染”的相关内容。不过,记者也留意到,近一个月来,在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光污染”的投诉工单还是多达250余条: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加装照明灯,为民、扰民咋平衡?

熬到网球场熄灯才能睡觉的日子,已经持续了将近3个月。

“原本球场没有这么亮。”在四方新城小区内,张先生与网球场已做了多年的“友邻”:他所在的3号楼位于“四方俱乐部”对面,屋顶网球场的高度又恰与他所居住的楼层持平,长期以来相安无事。据张先生回忆,网球场最初晚上并不营业,今年8月开启夜场后,才重新装修增设了照明设施。装修后,9盏崭新的高亮照明灯“拔地而起”。

小太阳的光照多了会怎么样,遮挡采光属于环境污染吗

△13盏灯齐刷刷地亮着,正对张先生家的阳台。

从张先生传来的照片上看,网球场北侧的照明灯正对着他家的阳台,13盏灯分为上下两排,上排为4盏高杆照明灯,下排的9盏灯则稍低一些,为此次施工中新增设的照明设施。光看照片,两排灯齐刷刷地亮着,看得稍久些已觉十分刺眼;张先生拉上窗帘再次拍摄,新传来的照片显示,光线依然能够轻而易举地射入室内。

小太阳的光照多了会怎么样,遮挡采光属于环境污染吗

△拉上窗帘后,光线仍能够轻而易举地射入室内。

“这些灯光,我们已经调整过很多次。”近日,记者来到四方新城小区内实地查看情况,临近晚上19时,网球场的灯光已经点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灯光问题也令他们颇为困扰:“此前,不少顾客反映球场灯光太暗,会在运动过程中产生隐患,于是我们就加了灯,但又因为太亮引发了附近居民们的不满。”就现场情况来看,尽管照明灯角度均为向下投射,但由于未添加灯罩,光线依然较为发散,对于特定楼层的居民确会带来影响。

针对网球场与居民之间的矛盾,四方新城物业管理公司也已介入协调、沟通。目前,网球场已将熄灯时间控制在晚上9时许,新定制的灯罩也将尽快完成安装,“照明这个事儿似乎难有标准,只能通过反复沟通来找平衡。”

执法要落地,为何困难重重?

同一小区尚有物业公司可以搭建起沟通协调的平台,而小区外的扰民光源,解决起来显然要困难得多。

宝山区居民周先生所住的小区与山姆超市仅一墙之隔。为方便深夜进货,超市附近增设了路灯和4盏探照灯,正对着居民楼,再加上货车的车灯,低层居民的休息受到了严重影响。为此,小区居民曾自发前往山姆超市进行沟通,可提出的诉求却迟迟未能得到回应。后来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后,4盏探照灯才得以关闭。但其余的灯光怎么办,仍没个说法。

小太阳的光照多了会怎么样,遮挡采光属于环境污染吗

△周先生也曾被超市光污染困扰。

光污染扰民问题,没有管理标准吗?其实,新修改的《条例》已将“光污染”纳入到依法防治的范围内,不仅明确了光污染“归谁管”的问题,更对户外照明光源、外墙反光材料、道路照明、景观照明等多种照明源头的管理和控制提出了要求。其中,第六十六条还规定,在居民住宅区及其周边设置照明光源的,应当采取合理措施控制光照射向住宅居室窗户外表面的亮度、照度等,为化居民困境提供了法律支撑。

然而,实际执法操作仍旧困难重重。记者从上海市城管执法局了解到,《条例》给予了执法部门对违反“禁止设置直接射向住宅居室窗户的投光、激光等景观照明”行为的执法权,如果探照灯光直射向居民居室,城管部门可责令拆除。可是,类似网球场的灯光朝向场内,很难被认定为“直接射向”住宅居室,更无法引用《条例》来执行,“但对于居民来说,即便不是直射,也会对生活造成不小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光污染类型复杂,而《条例》中规定城管执法部门的执法事项仅涉及景观照明管理和文明施工,无法涵盖日常生活中的光污染场景,这也给光污染治理带来了难度。

光污染防治,还应走得更快一些

“光污染防治还应该走得再快一些。”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国际照明委员会副主席郝洛西已深耕此领域多年,她指出,随着《条例》的重新修订,我国依法治理光污染迈出了第一步,但在产生积极意义的同时,还有不少前进的空间。

郝洛西称,现行的法律法规里,对于光污染的描述仍旧停留在定性描述上,缺乏更加细致的定量标准,这给执法人员在复杂情境中的实际操作带来很大困扰。“例如,不准直接射向居民窗户,到底什么是‘直射’、多亮才算合规,《条例》里并没有具体的标准。”再加之当前对于光污染的防治大多是事后管理,前期规划、设计过程中考量不足,也造成了建设上的浪费。

其实,照明标准也并非不存在。我国《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室外照明干扰光限制规范(GBT 35626-2017)》两份规范性文件里,各类照明场景的照度值等指标均已有可量化的限值要求。不过,前者属于行业规范,后者属于推荐性国家标准,均无法作为执法依据,只是一个可供参考的衡量标尺。此外,“学界、业界对光污染的研究,目前仍旧存在盲点,像‘媒体立面’这类动态灯光,亮度、色彩、闪烁的频次等还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郝洛西补充道。

“城市光污染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但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也会颠覆动植物和水生态系统的自然生长规律,破坏生态平衡。”据郝洛西介绍,目前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面向人居健康的城市光污染控制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示范》即将启动,将联合天文、动植物、建筑、城市规划、景观、照明等专家团队,进一步开展光污染研究,致力于建立“光污染控制-人居健康-生态环境”多维的光污染综合评价体系与控制导则。她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投身到相关研究中,尽快制定出可操作、可落地的执行指标。

来源:上观新闻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keji/74664.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广州下一波冷空气,广州3月份还会有冷空气吗 下一篇:国家安全机关发布典型案例提醒广大群众共同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固屏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