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科技创新 > 正文

中国过去经济发展快和现在慢的原因,慢经济

从1978年改革开放算起,过去40多年,我国经济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日新月异,翻天覆地。
你追我赶,每个人拼命赚钱,大家有时候感到累,可是能赚钱,能改变生活和命运。但有一些腐朽的文化人,不停指责中国发展,说什么中国你发展慢一点,让人们的脚步跟上灵魂。给人的感觉是中国经济发展快是错的。
现实是我们不能慢下来,很多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一但慢下来,就像堵车,运行不畅,问题会越来越严重。不要忘了我们还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008年次贷危机后,经济发展慢下来了,尤其是2011年以后

中国过去经济发展快和现在慢的原因,慢经济

从1978年改革开放算起,过去40多年,我国经济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日新月异,翻天覆地。

你追我赶,每个人拼命赚钱,大家有时候感到累,可是能赚钱,能改变生活和命运。但有一些腐朽的文化人,不停指责中国发展,说什么中国你发展慢一点,让人们的脚步跟上灵魂。给人的感觉是中国经济发展快是错的。

现实是我们不能慢下来,很多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一但慢下来,就像堵车,运行不畅,问题会越来越严重。不要忘了我们还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008年次贷危机后,经济发展慢下来了,尤其是2011年以后,经济发展速度从8%,逐步降到了5%左右。经济发展慢下来,以前快速发展时的小问题,成了大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不发展或者发展慢,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难解决。

目前问题是从以前增量社会到了现在的存量社会。增量时代大家都能挣钱,老板赚100,打工人赚20。存量时代,财富总量没有增加多少,都想着分钱,不想着创造财富。内卷不可避免。

1978到2022年,改革开放44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1978-2007 30年高速发展

这30年平均年GDP 增长率10%,最高的1992和2007达到14%,最差的1999年也有8%。

2) 2008-2019 10年中速发展

转变出现在2008年,这一年我国举办了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结束不久,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就在全国讨论食品安全,讨伐三鹿奶粉的时候,美国雷曼兄弟倒闭,金融危机爆发,世界陷入恐慌。

各个国家开始救市,我国推出4万亿救助计划。第二年经济复苏,GDP增速反弹。

很多人觉得我国GDP增速是这两三年开始下降的,其实2008就开始了。2009年4万亿刺激,2010年增速反弹。可是没有持续多久,2011年GDP增速开始持续下滑,2019年下降到6%。

3) 2020-2022 年疫情下的发展

2020和2021年,我国最先控制住了疫情,生产快速恢复。世界其它地区疫情严重,工厂关门,外贸需求量大,我国出口增加。2022随着国外逐步放开疫情控制,生产生活恢复过来。我国疫情控制成本逐步加大。全国范围内,因为疫情,静默的地区增加,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2020年受疫情影响GDP增速2.3%,2021年增加到8.1%,2022年3%。

为什过去发展快,今天发展慢?解释我国发展成就的理论很多。

今天主要谈一谈我国社会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人的问题;需求旺盛和低成本资本;后发技术优势;重大经济制度改革。

一 人的问题

几十年来我国人口有三个重要变化:劳动力人口数量变化,人口转移,和劳动力质量提升。

劳动人口数量占比变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人口5.24亿,以后人口迅速增加。1990年达到11.43亿,40年增加6亿人口,平均每年增加1500万。2021年,我国新出生人口1100万,人口净增长48万,未来我国长期出生人口会降到500万左右,人口负增长。

我观察50后在70年代逐渐成家后,生育的孩子比自己那一代就少2-3个;50后平均有3-5个兄弟姐妹,但70后平均有2-3个;到了80年代开始计划生育,80后就基本是独生为主了。

2010年70后进入40岁;经历了计划生育的80后最大的30;90后20。70/80后少了,这代人生育的孩子就少了,后面的劳动力继续减少

1978到2010,工作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1990年66.7%,2007达到74.5%。也就是说1990年每10个人将近6个人在劳动,2007年达到将近8个。

2010年后劳动力人口不断下降。劳动人口少了,企业用人成本就高,竞争力下降。

改革开放时,50/60后是30-20岁。这两代人整体受教育程度低,年轻时不是在种地,就是在工厂或者工地。

2010年,1950年出生的人60了,城市上班的到了退休年龄,种地农民慢慢干不动了。老一辈退休,新一代没有及时补上缺口,劳动力人口就下降。

50/60这一代人基本上舍不得吃,舍不得浪费,辛苦一辈子,听从国家号召,建设新中国,见证了国家发展。到全国任何地方,遇到其中爱聊天的,能和你聊一下午,从抗美援朝聊到改革开放,聊他们小时的时候吃野菜,穿草鞋到现在的好日子。

经过艰难谈判,2001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经济融入全球贸易体系。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需要大量劳动力。

教育程度高的70/80后登场了。他们大多上过学,文盲比例很低。成绩好和家里条件好的读中专、技校、大专、本科、硕博,进入社会各行各业,深刻改变了中国面貌,成为社会主力。

读完小学和初中不上学的孩子,不像以在社会上瞎混,而是进入工厂或者学技术,尤其是很多农村或中西部地区的孩子,不上学没出路,进厂打工的多。以前这些瞎混的孩子,没事干,犯罪率高,现在有地方打工挣钱,犯罪的少了。这就导致过去30多年,我国犯罪率一直在降低。

东南部工作的老乡回来招工,或者看到其它招聘广告,这些小学或初中毕业的孩子买一张南下的火车票,开启他们人生的奇幻之旅。他们在现在看来很差的环境下工作生活,没有五险一金,只有一双年轻的手、无畏的勇气、和对未来的期待。

东南部代工贸易火起来,但生产安全跟不上,加上工人操作机器不当,结果经常发生断手指事故。中国医生每年做大量接手指手术。几十年下来,在接断手指方面积累丰富经验,我国成了世界上最牛接手指国家。面对世界第一,我们有哭有笑。

那些上了大学的幸运者,毕业后流向社会各个行业,燃烧自己。很多人上过大学,就不多说了,简单说几句工程建筑行业。

现在说我国是基建狂魔,但这背后实在艰难。我很多学土木、建筑、桥梁的同学毕业后很好找工作,工资也不错,最开始做技术员,做的好了升到总工等。

这类工作苦啊,基本是在人烟稀少的荒地上。工程开工后,有的租附近农民房子,大部分住在工地简易房。他们隔一段时间去附近的市里逛一下,买点生活物资,很高兴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家庭,工地大部分是男人,所以结婚后很多人都常年两地分居,一年探亲几次,有时候后媳妇也会过去看看,不然孩子都认不出爸爸了。

农民进城

城市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前我们一直说,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8亿贫困农民。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变了,农村人口到城里安家,农村人少了。

1978年到2021年,城市化率从17.92%增加到62%,每年增加1%左右。城市人口从1.7亿增长到8.5亿。城市从193增到479个。

改革开放前,城市人收入比农村人收入高,城乡收入差别大。农民看到城里能挣钱,也想去城里工作,可是国家不允许,农民就只能呆在农村干农活,不然弄农民早就跑城里了。

改革开放后,国家基本放开了人口流动,有头脑的农民进城了。低收入农民进城,就会压低一般劳动力工资水平,城市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反正就是城里不愿意干的苦活累活,农民干。虽然这些工作苦,但比在农村好。

现在何尝不是。

这几年,我就没见过几个城里家庭长大的年轻人干苦活的,混的好的进体制,不好的开滴滴或者自己做小生意。郑州富士康20万工人,大多都是农村孩子,对工资要求不高。如果让城里长大的孩子去富士康,工资肯定涨,这样富士康的竞争力就没了。

现在城里送外卖、快递、装修、物流,服务大部分还是农村的。这些所谓的低端劳动力支撑起了白领们的靓丽生活。

城市化推进,农村转移的人口越来越少,愿意干苦力的人少了,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人工成本上涨,企业竞争力消失。

还有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进城农民在城里定居要买房。可转移的农民少了,购房需求减少。

现在大家谈论为什么年轻人送外卖也不去工厂打工,当然是送外卖挣得多。但也反应年轻劳动力和农村转移人口减少。就这些人,到了A行业,其它BCD...行业就少了。

劳动力质量提升

有人还不行,最好劳动力素质高。

改革开放前,中国人生活实在太苦了。开放后,大家看到机会就拼命干,那时候不存在躺平说,就是奋斗。

就像战后日本,当时日本人的平均工作14小时。所以人们不怕苦,不怕难,日夜干活儿,工资低。但现在是什么都变了。年轻人依靠父辈的积累过的很不错了,开始有了各种奇怪的想法。

1977年,在邓小平的支持下,国家恢复了高考,给无数人一条向上的通道,开启了我国人才培养的新时代。那时候,大学生和中专国家包分配,毕业生不存在失业问题。

从2000年开始的大学扩招,大量中专学校升为大专,大专升格普通本科,高等教育大发展,在校大学生数量增加。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平民教育。每年几百万大学生毕业,提供充足劳动力,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也就是常说的工程师红利。

对于高等教育扩张,当年有不同看法,认为这么多大学生毕业会找不到工作。但当时李岚清副总理说,即使他们不上大学也要找工作,难道不上大学就好找工作了。这个回答真是妙!

中国过去经济发展快和现在慢的原因,慢经济

改革开放后,人才价值高,人们重视读书上学。一个人只要上大学或者中专就能进城工作,就能改变命运。

那时候经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再穷不能穷孩子;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全社会重视教育,给贫困地区建学校的希望工程到处有。

当时城乡教育差距不大,重点大学城市和农村学生比例差不多。也是就说,那时候大学提供了社会阶层流动的机会。一个家庭只要出了一个读书人,家庭情况就很可能改变。所以那时候读书的回报率非常高。

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从全国各个阶层吸收人才,提高了整体人力素质。俞敏洪、刘强东、张一鸣、潘石屹等大企业家,基本都是从底层出来。除了这些名人外,更多的是普通上大学的人,在各个行业担当重任。

二 需求旺盛和低成本资本

从1978年到2008年,每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毕竟过去落后,物质需求大,到处投资生产。1996到2007年,每个月固定资产增速能达到21%。从改革开放到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就是固定资产投资带动的。

为什么固定资产投资这么高?主要是办企业,开厂子能赚钱。大家基本的感受就是前三四十年,我国到处货物短缺,也就是说只要生产出来,基本都有市场,不愁卖。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的产品物美价廉,出口到全球,造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这种局面鼓励人们大量投资,只有产品不够买,基本没有什么产能过剩的说法。

我国家庭消费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促进了制造发展。很多过去自己手工做的食品和家庭用品转向工业制造。

比如过去人们自己在家蒸馒头、做面条、做粉条,但现在基本都是买。有人看到机会,就在附近买设备蒸馒头、做面条,买粉条。内蒙古的奶茶过去基本各家各户自己手工做,但现在都是工业化生产。

所有这一切都要买设备,开工厂,就是固定资产投资,就是带动经济发展。

大家都开工厂,机器不停生产,如果消费跟不上生产,就是生产过剩。看到开工厂不赚钱,也就是投资回报率降低,人们也就不投资,也就是固定投资下降。

固定投资从2008年前的20%降到了2019年的5%-6%。

投资降低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就像你买了毛坯房,一步步装修,就是固定资产投资,带动经济发展。这种投资开始多,后来就放缓,毕竟你不可能每年换地板。

具体看国内,就是很多家庭用品饱和。你多久没有换电视、冰箱、洗衣机、汽车了。

还有是新生人口降低,或者年轻人少了,需求减少。想想两个人从谈恋爱开始,到买房、最后结婚生孩子,需要消费多消耗东西。相反,老人除了医疗方面需求多,日常消费很低。

再看外贸,2008年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2008-2018平均增速3.4%,2002-2007是4.8%。国外经济下滑,需求减少,我国生产和投资就减少。金融危机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贸易摩擦多了。最明显的是2018开始的中美贸易战。

内外需求减少下,生产企业就不能满负荷运转,以前5台机器同时生产,现在就开3台了。机器不动,能源消耗就少,结果就是前几年产能过剩。

钢铁、水泥、煤炭、光伏、电解铝、船舶、风电、石化、平板玻璃是我国九大过程产能。这些都是上游产业,主要还是下游需求减少,上游产能就堆积。

2008年以前,全国到处是工地,钢铁需求量很大,价格高。当时有人靠捡废铁生活。我去很大的工地,地上居然很难看到废弃的钢筋和铁丝,都被人捡走了。

我一个学习钢铁的同学,毕业后开始卖钢材,有几年赚了很多。后来产能过剩,每天在朋友圈发钢材降价广告。还有一个朋友在某大型国有钢铁企业,有几年公司钢铁卖不出去,还价格低,公司效益很差,要不是老婆拉着,早离职了。

一个亲戚毕业后,进入某大型煤炭公司。前两年效益很好,干劲很足。后来听说他放假回家休息了1个月,原来是生产的煤卖不出去,工人轮流放假。第二年放了半年假,眼看不行,亲戚就离职搞其它业务了。

我自己最明显的感受是工程机械的投入少了。以前很多人赚了些钱,不想干苦力了,自己存的钱,再借一些钱,就可以筹够首付,买个挖掘机、装载机、大卡车、或者翻斗车。

慢慢地这些工程机械太多,或者是固定投资减少,对这类机械需求少,导致业务少。可是按揭还得还,有的人就直接卖了机械,还剩余贷款,最后算下下,没赚多少。有的人就把机械停在路边等活。再后来,就很少听说有人投资这类机械。

刚才讲的是投资,但问题来了,投资的钱从哪里来?

有的从世界银行贷款,有的是国外企业投资。这里谈我国自己的储蓄。

我国储蓄率在世界范围一直比较高。我国企业发展需要贷款,低成本的储蓄就就可以贷出去,成为企业发展的资金。很多国家储蓄低,需要从国外借钱融资,资金成本就高。。

我国储蓄率从2010年的51.5%降到了2018年的45.7%。储蓄低提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讲个故事。2010年前,某地人们赚了钱,会放到民间放贷人手里,其实就是储蓄。民间放贷人手里钱多,他借给做小企业,小生意人的利息低。

后来当地人的孩子长大了,需要结婚买房了,就存钱买房;经济不好,当地人收入减少;还有一个民间放贷人出事,很多人投资的钱收不回来。

以后人们就不在民间放贷人那里放钱。民间放贷人手里钱少了,他们就提高放贷利息,企业融资成本就高了。具体到银行储蓄也一样。

为什么储蓄下降了?

原因很多,其中一个是人口结构变化,我们前面提到2010年前 ,我国劳动人口多,自然储蓄就多,但后来劳动人口少了,国家和家庭层面花钱的人多了,储蓄就少了。

比如你爷爷1945年出生,爸爸1965年出生,你1990年。2010年,爷爷65岁,爸爸45岁,你20岁。

此前20多年,爷爷和爸爸一直在工作,也就是可以储蓄。此时,你刚刚参加工或者还在上大学,你爷爷退休,开始领退休金,爸爸继续工作。

又过了15年,爷爷80再领退休金,爸爸60也要开始领退休金,35岁的你成了家里主力。

你除了养老,还要养孩子,每个月收入除了开销和房贷按揭,剩余不多,你的储蓄也就少了,国家储蓄率就降低。

我见过一对夫妻,两口子养4个老人和2个孩子。这种情况下,这对30岁的夫妻,如何才能有很多储蓄。国家如何有大量储蓄。

大家经常提到社保养老金问题。很多地方的社会养老金入不敷出,就是因为当地工作人的社保缴纳不能覆盖当地社保支出。也就是说,花钱的比挣钱的多,自然储蓄率会下降。

三 后发技术优势

工业化是国家富强的必经之路。从工业革命开始,西方一直主导科学进步和技术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一穷二白,工业落后的农业国。二战后的冷战时期,中国和苏联在一起,苏联答应帮助我们搞工业化。

成果就是156个重工业项目。这些项目张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但这些技术都是已经存在很长时间的老技术,当时的新技术很少。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90年代,过去30多年,虽然我国工业技术进步明显,但和西方想比,技术差距还是很大,技术落后限制了我国工业发展。

20世纪50到80年代,亚洲四小龙逐步崛起,人力成本高,世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逐步转移到我国。从最初的日本到后来的韩国台湾,到中国,到目前的越南等地。制造业在东南持续转移,称为雁形模式,就是形成一个梯队,有先有后。

伴随制造业转移,技术也在转移。我们看到大量的合资企业,就是外国提供技术,我们提供厂房、人力、和市场。通过引进技术,我国工业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越来越好。

比如高铁,最开始我们自己研发了一些高速列车,但整体性能不高。后来铁道部从日本、法国、法国引进先进技术。这些国家也不是白给技术,主要是看到了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他们有巨大的利润。

还有以前我们用的大量的国外盗版软件。对大部分人来说,通过盗版软件学会了软件操作,就可以在工作中使用,比如Windows办公系统:Word,Excel,PPT。还有其它如PS,3Dmax,等设计软件。整个社会层面都在使用这些软件,工作效率就会提高,生产率就提高。

当时我国经济体量小,法制不健全,打击盗版很困难,软件巨头也基本忽略了我国盗版。

2008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缓慢发展,我国发展快,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政治和经济国际地位发生巨大变化。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开始对我国动手了。

看到我国发展快,要超越美国。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开始限制对我国的技术出口,尤其是芯片。华为手机因为没有5G芯片,市场份额下降给,苹果手机份额上升。

经过40多年的引进技术,普通技术都有了。我国技术和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越来越小,有的技术甚至做到了世界领先。我们的后发技术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了。

2018年美国发起贸易战,核心理由是我们在偷窃美国核心技术,以及“强制性技术转让”,也就是在中国的美国企业把技术转让给我国的合作企业。

在此大背景下,美国限制我国留学生学习美国先进技术,尤其是军工技术,还审查在美的华人科学家研究和活动。美国就是多方面围堵我国技术进步。

这么下来,我国从国外获得先进技术的难度越来越大。

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移到了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我国要产业升级,可是因为技术不够,企业产业升级困难,经济发展遇到阻力。

技术受限,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我们只能走向自主创新的道路。近年来,我国技术进步大、专利数量、发表的论文、大企业的研发费用都再提高。

然而从体制到创新能力,依旧面临一些问题。核心技术依靠进口,原创能力不足,论文为主导的评价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薄弱,高房价让年轻科研人员背负巨大压力,及学术垄断集团都在阻碍科技进步。

后发优势没了,自主创新跟不上,所以我国技术进步在2008年之后放缓,劳动生产率增速下降,从2007年的13.7%下降到2019年的6.3%。

技术进步在生产增加中的贡献小了,就得靠人工弥补,打工人要加班,就是卷——工作时间长了,工资却没有提高。

四 制度改革

改革开放前,农业公社打击农民积极行。农民到地里磨洋工,不干活。粮食产量越来越低,很多地方连年缺粮食到处是饥荒。城里也一样,国有体制下,工人没有动力,结果工业产出少,经济发展慢。

僵化的社会制度都一样,苏联那么大的耕种面积,到了80年代居然生产的粮食不够吃,需要进口粮食。

第一次重要经济制度改革是农村土地承包制度。

从大家熟悉的安徽小岗村改革,推广到全国。这次改革解决了农村问题,激发了农民积极性,农村好起来了。

第二次重大经济改革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改革开放推进,市场经济逐步发展,遇到的阻力越大。首要问题是中国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理论界争论的不可开交。

就在这时候,邓小平提出白猫和黑猫论,能发展经济就是好制度,搁置争论,重点解决问题。1992年1月18-2月22,邓小平南方谈话再次肯定改革开放。1992年10月召开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人们可以正大光明的挣钱,再也没有投机倒把罪。

第三次改革是包括国有企业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加入WTO等一系列具体变化。

计划经济下的国有企业,不适应经济发展。效率底下的国有企业逐渐成为国家巨大负担,阻碍经济发展。很多国有企业,从投产就没有盈利,一直亏损。甚至有的国企就是为了解决就业建设,完全不考虑市场。

1995年,国有企业的亏损高于利润。

不久国家开始国有企业改革,改革产生了大量下岗工人,但改革后,国有企业竞争力加强,盈利水平提高。

国家抓大放小,国家控制能源,通信等核心产业。大量民生产业让给民营企业,这样就激发民营经济1998年开始,国家结束福利分房,开始住房市场商品化。房地产市场开始20年的蓬勃发展,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加入WTO,我国开始深度参与世界分工贸易,进入世界怀抱和世界各地做生意。

通过以上三次体制改革,基本解除了制约经济发展的障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没有阻碍的高速公路。

随着我国发展,简单容易的改革都完成了,改革进入深水区,以后的改革会触动更多人的利益,也会遇到更大的阻力。

五 问题和解决

过去几十年,通过上面提到的人力资源,需求和投资,后发技术优势,和制度改革,我国快速发展了40多年,但现在过去的优势没了,问题多了。

老龄化时代到来,领退休金的人多了;新生人口减少;教育内卷和教育不公平;房地产开发退潮;民营企业家信心不足,投资减少;贸易摩擦;芯片等一些核心科技落后。

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应对这些问题,比如放开三胎;整治教培行业;强化职业教育;国内国外双循环;绿色发展;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延迟退休;扩大开放。

有的问题可以在短时间解决,有的是长期问题。有些问题,随着社会发展自动就消失了。

疫情结束,开始抓经济,商界领袖回国。舆论开始念叨民营企业家的好,不再高喊吸血资本家。

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要跟上时代步伐,掌握一门技能,有稳定工作,不断积累财富,让家庭和个人稳定一点。

我国人均GDP刚刚超过1万美元,未来还有很大增长潜力,抓住战略机遇期,定能取得更大发展。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keji/78073.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2月为什么工资比平时低,全国第一次普调工资是哪一年 下一篇:悲伤的死去,关于死的伤感句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