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mm肺磨玻璃结节求薄层CT被怼数次检查无法精准诊断浪费时间
今天就做一个纯科普,不涉及其他内容,希望大家不要过度解读。分享这个故事,只是觉得大家在日常遇到问题时,可以不用着急,换种方式来沟通,也许可能达到想要的结果。
在肺小结节的诊断里,薄层CT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诊断依据,0.5mm<CT层厚<3mm的,都勉强可以算薄层CT,CT层厚大于或等于5mm的算厚层CT。薄层CT是普通CT平扫之后,需要对图像进行薄层重建,这样可以更好地发现病变,或通过观察病变的大小形态和内部结构,来对
#了不起的中国医师# #生命摆渡人# #重庆头条# #我的2022#
今天就做一个纯科普,不涉及其他内容,希望大家不要过度解读。分享这个故事,只是觉得大家在日常遇到问题时,可以不用着急,换种方式来沟通,也许可能达到想要的结果。
在肺小结节的诊断里,薄层CT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诊断依据,0.5mm<CT层厚<3mm的,都勉强可以算薄层CT,CT层厚大于或等于5mm的算厚层CT。薄层CT是普通CT平扫之后,需要对图像进行薄层重建,这样可以更好地发现病变,或通过观察病变的大小形态和内部结构,来对病变进行更好的判断性质。所以可能因为地域不同或这是医生的叫法不同,可能在沟通时会有一些小小的误会。但看磨玻璃结节,一般选择0.5/0.6mm,或1mm/1.25mm层厚的薄层CT比较好。
所以我们在遇到问题时,不用着急,可以“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躁切以益其顽”。这位朋友不用着急,既然有了定心丸,后面继续随访就行,我的定心丸保质期可是很久的,哈哈哈!
以下转自患者分享:
2022-08-28
今年二月份体检出肺结节,随后找到主任义诊。因为是平扫,ct的分辨率低,所以主任给出的初步判断是原位癌后期,并嘱咐我复查的时候做个高分辨率的薄层ct,再精准判断。
我非常感谢主任给出的定心丸,也谨记主任的嘱咐。没了焦虑,感觉日子好轻松,生活好美好。我一边看主任的科普,一边等待复查日期。
五月五号,复查的日子到了。尴尬的事来了:当我要求做个薄层ct时,医生不耐烦的说,现在就是薄层,你还要多薄?我欲解释时,医生反问到:“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我竟被怼的无言以对。心想,咱们不太懂,说不定开的检查就是薄层ct那。
然而,当我拿到ct报告时,心里全是万马奔腾:还是平扫,和二月份的报告一模一样的。正应了那句话,我把你想的很美好,你却骨感的很美妙!直接给大家上图看看。懵逼的我,都没敢让冷月截图,更不敢再打扰主任了,因为他们的时间很宝贵!
下面是今天故事,也就是八月二十八号的故事。转眼又是几个月过去了,到了今天,又该复查了。心想,也许上个医生自有他的道理,咱们理解不了他的专业深度,但愿这次复查能如愿做个薄层吧。进了诊室,发现不是上次那个医生了,不免心中有点小确喜。“咱们这里能做薄层ct吗?我想做个薄层。”我说完,医生不假思索的反问,差点没把我气回去:“什么是薄层ct?!”大家注意,我这里用的可是引号!我惊愕的嘴都没敢合上,然后又深呼吸一下,想解释解释,又被我咽回去了!
这就是我大平谷区的三甲医院,这就是三甲医院里边的医生。不知道他们是真不清楚薄层是什么,还是装一下糊涂,让我完成检查,然后提点可怜的分成?
补充一点是,第一次复查时,那位医生只看一眼报告,连电脑上的片子都不打开,就告诉我半年后复查。难道只有对比前后的片子,才能发现可能的变化,这样道理也不懂吗?!
写到这里,不禁又想起了主任。不尽医术,专业素养和造诣,那些人无法比拟;人格高度,道德修养,更是他们无法企及,无法达到,无法超越的!遇到主任,是我们每个磨友的幸运!
我的回复:
0.5mm到3mm的CT层厚,都可以算薄层CT,5mm或以上的CT算厚层。
但如果看肺小结节,层厚越小就越看得清楚。
精准诊断磨玻璃结节,一般选0.5/0.6mm层厚的高分辨率CT,或者1mm/1.25mm层厚的薄层CT比较好,分辨率高,判断容易准确。靶扫描一般就是0.5mm层厚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