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父同母基因差别很大,为什么我同父同母不同命
双胞胎姊妹 | 父亲的遗产怎样继承?
大李和小李是一对双胞胎,但是姐妹俩却从小没有一起共同生活——大李跟着奶奶,小李跟着姥姥,父母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2020年,父亲过世。2022年6月,小李以母亲无自主能力,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为由,向法院申请宣告母亲为限制民事行为
有一种感情是“相同的血液、相似的容貌和相爱的我们”,这就是双胞胎。他们一起玩、一起闹、一起长大,这种感情是一种用语言无法描述的“升华”。然而,从出生起就被迫分开的双胞胎姊妹,如今却因为父亲的过世而站在了“对立面”。
双胞胎姊妹 | 父亲的遗产怎样继承?
大李和小李是一对双胞胎,但是姐妹俩却从小没有一起共同生活——大李跟着奶奶,小李跟着姥姥,父母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2020年,父亲过世。2022年6月,小李以母亲无自主能力,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为由,向法院申请宣告母亲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法院经审理,判决母亲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并指定小李为监护人。
由于奶奶家和姥姥家相互敌视,大李和小李也受到了影响,姐妹两人之间的矛盾日积月累,逐渐产生隔阂。
母亲生病治疗需要悉心照顾和大量的费用,但大李鲜少来探望母亲,每次来还总提到父亲的遗产处理问题,小李对此十分生气。
2022年11月,小李和母亲作为原告,将大李及奶奶(爷爷已去世)以继承纠纷为由诉至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要求分割父亲生前留下的房产和存款。
庭审现场,姐妹俩你一言我一语,语气越来越重,没说几个来回就开始争吵起来。
大李:“从她告我的那一刻起就失联了,电话不接、微信不回,妈妈的电话也是关机的状态。”
小李:“我给她打电话说让她来看妈妈,她都说她回不来。”
大李:“亲姐俩至于闹到法庭上嘛,闹得这么僵以后还怎么相处!”
小李:“没法处!”
法官冯淼在休庭后单独向姐妹俩了解情况。小李认为,姐姐每次去看母亲就提分家产的事情,后续根本不可能去照顾母亲;大李告诉法官,奶奶十分担心母亲和姥姥家不能“一碗水端平”,导致自己拿不到父亲的遗产,最好能够尽快解决这场纠纷。
此后,冯淼带着法官助理郝晓萌去见了两姐妹的奶奶和母亲,还安排了姐姐去探望母亲。经过法官多次调解,两姐妹终于放下芥蒂,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偏心的母亲 | 俩兄弟如何赡养?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长沟人民法庭正在开庭审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
“你作为老大,是不是应该带头赡养我啊!你们俩一人一年。”母亲王老太在法庭调解时说。
“一年不行,最多三个月。”大儿子打断了王老太的话。
“为什么是三个月,不是半年?老太太生病了可以扛过三个月,三个月之后自然会有人带着去看病。”二儿子说,“咱们就摊开了说,没关系。”
这一场调解陷入了僵局,那么纠纷从何而起呢?
王老太和丈夫育有两个儿子,丈夫去世后,因为家里拆迁回迁的原因,王老太一直租房生活。租房期间,王老太生了一场大病。此后,身体每况愈下,行动不便,生活也无法自理。
身体越来越差的王老太,一个人住在出租屋里凑合过活,因此,王老太将两个儿子告上法庭,要求两个儿子轮番赡养,并在其生病时分别承担医药费。
开庭前,法官刘学芹和法官助理石新婉了解到自王老太租房以来,大儿子鲜少露面,老太太和大儿媳更是见面就吵,无法相处;二儿子常来看望并照顾老母亲,由于多次耽误上班,使得二儿媳逐渐产生怨言,认为“老大老二应当共同赡养母亲,不能只有老二管”。
“我妈是有点强势,但是再怎么说都是你的婆婆,不能一见面就上手吧!”二儿子告诉法官,自从老房子拆迁后,大嫂就和母亲十分不和。
这时,二儿媳来了一句“我家老太太确实可怜,但是也确实可恨。她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她都活该。”
刘学芹通过走访大儿子,得知他认为母亲偏心小儿子,心理不平衡。
“为什么要告我赡养呢?我给我妈没少花钱,我的孩子们也没少给钱。”大儿子非常气愤地对法官刘学芹说,“我和弟弟差三岁,但是从来没有听到他叫我一声哥,我弟的房子都是我妈给的。”
面对双方矛盾,刘学芹走访了一位与王老太相邻多年的老邻居,对方也说到老太太性格有些强势,对待两个儿子也确有不公,“老太太手里有点钱就都给老二了,老大就受不了”。
了解情况后,刘学芹在法庭上对双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一番庭审和调解,打开了母子三人的心结,最终调解成功,兄弟俩每隔三个月轮流赡养母亲。
《家事如天》第三季,自3月11日起每周六12:00央视频,19:22在CCTV-12《现场》栏目播出,敬请关注。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
作者:裴蕾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