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公历有闰年农历有闰月,年份为什么有闰月
首先说说闰年。你可知道,号称“八十年代第一春”的1980年是公历闰年吗?公历闰年的二月份有29天。1984年(农历甲子年)既是公历闰年,又是农历闰月年,该年闰十月,即一年里有两个农历十月。那么为什么公历有闰年,农历有闰月呢? 当今世界各国通用的公历,是根据罗马人的“儒略历”改编而成。天文学上把地球绕太阳从春分点回到春分点的时间称为一个回归年,其长度是365.2422平太阳日。但是儒略历却以365整数的平太阳日乘以四分之一日为一个回归年,这样每年差不多要长11分14秒,于是产生了误差。从公元前46年,积累到十六世纪,相差竟达十天之多,结果3月21日的春分日提早到了3月11日。于是教皇格列高里十三世就在1582年10月4日命令第二天(即10月5日)为10月15日。但是,时长误差始终存在,总不能靠“命令”来解决,于是便以设置闰年的办法来处理。那么闰年又怎样来设置才科学合理呢?通过天文学家详细计算,以公历纪元为标准,凡是能被4整除的年是闰年;但逢百之年,虽能被4整除但并不是闰年,必须要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例如1980年能被4整除,是闰年;1900年是逢百之年,能被4整除,却不能被400整除,不是闰年;而2000年,也是逢百之年,既能被4整除,又能被400整除,所以是闰年。凡是闰年,在二月份增加一天(29天),全年为366天。知道这个计算方法,是不是就能知道哪年是闰年了吧。 现在说说闰月。现在使用的农历(又叫夏历,原因不赘述),其特点是既重视月相盈亏变化,更要兼顾寒暑时令(利于农耕)。它规定大月30日,小月29日,因为月相变化一周的时间(天文学上叫做一个朔望月)是29.5306日。这样,几个月的平均值就很近似于“朔望月”的长度。因此平年有12个月,全年只有354日或355日,与回归年平均约差10天21小时。为了纠正这个误差,所以规定每三年中加一个闰月,五年中加两个闰月,十九年中共有7个闰月,以求年与月的有机结合。这样农历的闰年共有13个月,全年有384或385日。通过这么巧妙的安排,使每月所代表的节气相差不致太大。不过交节气的日子,不能象公历那样大体上固定,其计算复杂,且农历平年与闰年日数相差好多天,所以采用公历比农历普遍而便利。现在世界各国间的国际活动均以公历纪年为准。
文章评论